中国的“威权”与西方的“民主”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awxsecd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偶读英国《金融时报》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中国模式”风光不再》。文章作者俨然一副中国问题专家的姿态,断言所谓“中国模式”就是“威权资本主义”;中国的崛起,是因为实行了市场资本主义;尽管市场资本主义目前处于低潮,但它依然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最佳的、且是惟一的选择,云云。
  实事求是地讲,作者的确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模式进行了一番深刻的个人思考,其观点在西方主流社会甚至在中国国内也颇具一定的代表性,其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也很值得我们思考和警醒。
  笔者曾长期在西方生活,耳闻目睹间,对西方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其发展模式的核心——民主模式,有过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上文所提那篇文章的作者口口声声称中国若想转型为一个更公平、更自由、更稳定的社会,别无选择,只能实行市场资本主义。同时却对眼下市场资本主义为何处于低潮轻描淡写。笔者不妨以“小人”之心来度一下“君子”之腹:眼下市场资本主义所处的低潮,正是该制度一些结构性痼疾导致的结果。所以,这位“君子”对此闭口不谈,颇有些讳疾忌医的味道。
  两年之前,作为西方资本主义核心大国之一,德国率先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困扰,经济迅速止跌回升。德国政府自是洋洋得意,但许多政界和经济界人士却为之泼了冷水:德国的经济奇迹一是靠中国,二是靠施罗德。前者不难理解,正是许多西方人口中的“威权主义”的中国凭借其强劲的进口,在美、日、德等世界主要经济体陷入金融危机难以自拔之际,成为世界经济恢复的主要拉动力。也因为中国市场的强大需求,德国的主要经济支柱汽车业才能一直维持对华的强劲出口增长,赚得盆满钵满。
  至于后者,许多人认为,如果没有前总理施罗德对德国社会福利体制等问题进行一系列改革,从而降低了经济和社会运行成本,德国也难以从容地应对日后的金融危机。正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可惜,人们在赞颂施罗德的同时,似乎忘记了,正是他们当初用手中的选票无情地将这位勇于改革、富于远见的政治家赶下了台。
  现在再回到所谓的中国威权问题上。《“中国模式”风光不再》一文的作者也承认所谓“中国威权”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比如:打造国家冠军企业、兴建基础设施、在自然灾害和经济下滑时作出迅速的反应。除了上述优势之外,这位先生还忽视了“中国威权”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保持中共领导地位的长期稳定,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可持续性,这是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最重要保证。而反观德国等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则形成鲜明对比。近年来,一些学者感叹,西方政坛缺乏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笔者认为,这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功利性决定的。仍以施罗德为例,他的锐意改革,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无疑是正确的和必要的。但其改革措施却在短期内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因此这些选民毫不犹豫地投了他的否决票。眼下西方一些政治家的心理,与我们的一些地方官员类似,只顾眼前的所谓政绩,而罔顾国家和民众的长远利益。
  西方民主选举制度的弊端,在笔者看来是其结构性痼疾。但在西方人眼里,这种制度是其核心价值观的基石。与中国传统价值不同,中国民众希望执政者是清官、是能人,而西方则看重选举的过程。再以德国为例。根据德国选举制度,德国选民选出的并非是具体的某个领导人,而是某个党派。至于最终谁将领导德国,将由胜出的党派经过党内的利益折冲决定。如此一来,往往出现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某个政治家颇受选民欣赏,但由于他所在的党派相对较弱,因此选民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心仪的政治家落选。
  而在中国,从表面上看,中共是一党执政,但实际上,其内部却聚集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团体的代表。曾经读过新加坡国立大学郑永年教授的一篇文章,颇有同感。郑教授在谈及新加坡官员的“高薪养廉”问题时说到,“养廉”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方面是以高薪将社会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政府里,而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最优秀的人才都跑到金融等行业去了。
  笔者以为,中国的“威权”该威时还是要威,但要向西方民主制度学习其严厉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以杜绝权力的腐败。
其他文献
多国部队的军事介入,使得利比亚战事由“内事”转为“外事”。  姑且不论混战其中的诸方孰是孰非,利比亚局势却越发成为国际政治中大小国关系的典型案例。曾经以放弃核武器为代价、试图与欧美大国握手言和的小小卡扎菲政权,未及享受应有的回报,即遭到狂轰滥炸,个人生死和政权存亡均难料定。  一个非核国家,应该拥核还是弃核?无论从国际安全理论,还是从国际防扩散实践的角度来说,后者都是不二之选。但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
民进党必掣肘,后续工作仍不易;五都选举在即,“大选”亦可期,成效对蓝绿双方都至关重要。    6月29日,第五次“陈江会谈”在重庆正式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与《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朝制度化与自由化方向迈出重要且关键一步。“ECFA牵涉部门之广泛、内容之丰富、问题之复杂、时程之紧凑、协调之艰难,在两岸协商史上极为少见”,海协会长陈云林以“一条充满鲜
一直以来,台湾当局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政策是“不与大陆联手”,自行维护钓鱼岛主权,但随着马英九上台以来两岸关系的改善,在两岸执政当局之间,对于联手保钓也存在一定的默契。    两岸官方存在一定默契  两岸执政当局之间虽无公开的合作保钓行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默契。一是钓鱼岛主权归属“中国”的政策默契。目前,两岸仍未就台湾的政治定位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存有一定的分歧。日本和岛内
希拉里访问缅甸,被合乎逻辑地与美国高级政要近期的一系列言行联系在一起。今年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决议,称中方在南海地区示强,各方应支持美国武装力量为维护南海自由通行而采取行动。7月,希拉里再次放言美国仍然关注南海的航行自由问题,要求中国就“九段线”做出澄清与解释。10月,希拉里发表《美国的太平洋时代》一文,多次提到海上通道安全和南海问题。随后,希拉里访问菲律宾和泰国。同月,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访问印尼
对斯洛伐克来说,与匈牙利一起回归西欧并没有彻底消除彼此的矛盾,摆脱了苏联模式与苏联控制也没有忘记苏联军队的“解放”。    原东欧国家同苏联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充满着浓重的政治色彩和情感色彩。如何对待和处理这两种色彩的承载物,如苏军解放纪念碑、苏军烈士墓,也成了衡量原东欧国家最近20多年社会转轨的一面镜子。在这方面,斯洛伐克既不像匈牙利、波兰那样几乎恨之入骨,也不像捷克那样似乎无所谓,它与保加利亚
欧美的中心地位和文明优越感正在经历一个百年来的首次丧失。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国际地位边缘化的担忧,促使欧盟做出全面的反思和自我调整。    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却在欧洲形成重灾区。美国霸权虽遭削弱,但欧洲也未能趁势崛起。五十年前欧洲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已从绚烂中归于平淡。美国外交学会会长理查德·哈斯称,欧洲作为21世纪一支重要国际势力的时刻“尚未开始就宣告结束了”。著名经济学家伍迪·艾
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领导的公民纲领党,在10月9日举行的议会选举中得票率接近40%,远超最大反对党法律与正义党的30%,这也意味着图斯克将成为自1989年以来首次获得连任的波兰总理。  回想上世纪80年代,波兰被称为“欧洲病夫”,绝望而迷茫。经济百孔千疮,短缺无处不在,工潮此起彼伏,整个社会处在深刻的危机之中。经过20多年的转型,波兰俨然成为展翅翱翔的“中欧之鹰”。2009年全球经济低迷,但波兰
受到叙利亚局势恶化的影响和波及,叙利亚危机的“溢出效应”正在黎巴嫩日益显现,若处置不当,或将打破黎巴嫩目前相对平衡的局面。  眼下,叙利亚局势岌岌可危,与叙利亚有“特殊关系”的黎巴嫩自然难免池鱼之累。3月29日,黎巴嫩总理米卡提表示,不会改变对叙利亚问题的立场,将继续奉行不介入政策。作为阿盟成员国的黎巴嫩,在多数阿拉伯国家齐声“倒叙”形势下的这一表态,反映了其与叙利亚关系的微妙与特殊。  但是,作
普京要“王者归来”,重返克里姆林宫。普京的对外战略和政策,尤其是对华战略和政策,中国非常熟悉,也比较习惯。      27个字表述与俄罗斯的关系  与俄罗斯的关系,在中国与各大国关系中是最稳定的和内容最丰富的关系。  2011年,中俄关系在保持持续发展势头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内涵。也就是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前面的定语增加了,它的内容丰富了,这就是一个新的变化。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
“拔出萝卜带出泥”,民进党很受伤;说不清道不白,似有难言之隐。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民进党“天王”级政治人物接连卷入“抓耙子”(国民党情治机构的卧底)丑闻,不仅让这些当事人的政治诚信备受质疑,也让民进党的形象饱受冲击。可以说,几个过去式的“抓耙子”却让一个现在式的民进党转型受着莫名的困扰。    “抓耙子”引起轩然大波    今年3月9日,台检方就谢长廷控告邱毅等人诽谤其是“抓耙子”一案做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