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偶读英国《金融时报》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中国模式”风光不再》。文章作者俨然一副中国问题专家的姿态,断言所谓“中国模式”就是“威权资本主义”;中国的崛起,是因为实行了市场资本主义;尽管市场资本主义目前处于低潮,但它依然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最佳的、且是惟一的选择,云云。
实事求是地讲,作者的确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模式进行了一番深刻的个人思考,其观点在西方主流社会甚至在中国国内也颇具一定的代表性,其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也很值得我们思考和警醒。
笔者曾长期在西方生活,耳闻目睹间,对西方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其发展模式的核心——民主模式,有过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上文所提那篇文章的作者口口声声称中国若想转型为一个更公平、更自由、更稳定的社会,别无选择,只能实行市场资本主义。同时却对眼下市场资本主义为何处于低潮轻描淡写。笔者不妨以“小人”之心来度一下“君子”之腹:眼下市场资本主义所处的低潮,正是该制度一些结构性痼疾导致的结果。所以,这位“君子”对此闭口不谈,颇有些讳疾忌医的味道。
两年之前,作为西方资本主义核心大国之一,德国率先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困扰,经济迅速止跌回升。德国政府自是洋洋得意,但许多政界和经济界人士却为之泼了冷水:德国的经济奇迹一是靠中国,二是靠施罗德。前者不难理解,正是许多西方人口中的“威权主义”的中国凭借其强劲的进口,在美、日、德等世界主要经济体陷入金融危机难以自拔之际,成为世界经济恢复的主要拉动力。也因为中国市场的强大需求,德国的主要经济支柱汽车业才能一直维持对华的强劲出口增长,赚得盆满钵满。
至于后者,许多人认为,如果没有前总理施罗德对德国社会福利体制等问题进行一系列改革,从而降低了经济和社会运行成本,德国也难以从容地应对日后的金融危机。正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可惜,人们在赞颂施罗德的同时,似乎忘记了,正是他们当初用手中的选票无情地将这位勇于改革、富于远见的政治家赶下了台。
现在再回到所谓的中国威权问题上。《“中国模式”风光不再》一文的作者也承认所谓“中国威权”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比如:打造国家冠军企业、兴建基础设施、在自然灾害和经济下滑时作出迅速的反应。除了上述优势之外,这位先生还忽视了“中国威权”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保持中共领导地位的长期稳定,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可持续性,这是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最重要保证。而反观德国等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则形成鲜明对比。近年来,一些学者感叹,西方政坛缺乏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笔者认为,这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功利性决定的。仍以施罗德为例,他的锐意改革,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无疑是正确的和必要的。但其改革措施却在短期内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因此这些选民毫不犹豫地投了他的否决票。眼下西方一些政治家的心理,与我们的一些地方官员类似,只顾眼前的所谓政绩,而罔顾国家和民众的长远利益。
西方民主选举制度的弊端,在笔者看来是其结构性痼疾。但在西方人眼里,这种制度是其核心价值观的基石。与中国传统价值不同,中国民众希望执政者是清官、是能人,而西方则看重选举的过程。再以德国为例。根据德国选举制度,德国选民选出的并非是具体的某个领导人,而是某个党派。至于最终谁将领导德国,将由胜出的党派经过党内的利益折冲决定。如此一来,往往出现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某个政治家颇受选民欣赏,但由于他所在的党派相对较弱,因此选民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心仪的政治家落选。
而在中国,从表面上看,中共是一党执政,但实际上,其内部却聚集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团体的代表。曾经读过新加坡国立大学郑永年教授的一篇文章,颇有同感。郑教授在谈及新加坡官员的“高薪养廉”问题时说到,“养廉”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方面是以高薪将社会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政府里,而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最优秀的人才都跑到金融等行业去了。
笔者以为,中国的“威权”该威时还是要威,但要向西方民主制度学习其严厉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以杜绝权力的腐败。
实事求是地讲,作者的确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模式进行了一番深刻的个人思考,其观点在西方主流社会甚至在中国国内也颇具一定的代表性,其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也很值得我们思考和警醒。
笔者曾长期在西方生活,耳闻目睹间,对西方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其发展模式的核心——民主模式,有过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上文所提那篇文章的作者口口声声称中国若想转型为一个更公平、更自由、更稳定的社会,别无选择,只能实行市场资本主义。同时却对眼下市场资本主义为何处于低潮轻描淡写。笔者不妨以“小人”之心来度一下“君子”之腹:眼下市场资本主义所处的低潮,正是该制度一些结构性痼疾导致的结果。所以,这位“君子”对此闭口不谈,颇有些讳疾忌医的味道。
两年之前,作为西方资本主义核心大国之一,德国率先摆脱了金融危机的困扰,经济迅速止跌回升。德国政府自是洋洋得意,但许多政界和经济界人士却为之泼了冷水:德国的经济奇迹一是靠中国,二是靠施罗德。前者不难理解,正是许多西方人口中的“威权主义”的中国凭借其强劲的进口,在美、日、德等世界主要经济体陷入金融危机难以自拔之际,成为世界经济恢复的主要拉动力。也因为中国市场的强大需求,德国的主要经济支柱汽车业才能一直维持对华的强劲出口增长,赚得盆满钵满。
至于后者,许多人认为,如果没有前总理施罗德对德国社会福利体制等问题进行一系列改革,从而降低了经济和社会运行成本,德国也难以从容地应对日后的金融危机。正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可惜,人们在赞颂施罗德的同时,似乎忘记了,正是他们当初用手中的选票无情地将这位勇于改革、富于远见的政治家赶下了台。
现在再回到所谓的中国威权问题上。《“中国模式”风光不再》一文的作者也承认所谓“中国威权”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比如:打造国家冠军企业、兴建基础设施、在自然灾害和经济下滑时作出迅速的反应。除了上述优势之外,这位先生还忽视了“中国威权”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特点:保持中共领导地位的长期稳定,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可持续性,这是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最重要保证。而反观德国等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则形成鲜明对比。近年来,一些学者感叹,西方政坛缺乏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笔者认为,这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功利性决定的。仍以施罗德为例,他的锐意改革,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来看,无疑是正确的和必要的。但其改革措施却在短期内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因此这些选民毫不犹豫地投了他的否决票。眼下西方一些政治家的心理,与我们的一些地方官员类似,只顾眼前的所谓政绩,而罔顾国家和民众的长远利益。
西方民主选举制度的弊端,在笔者看来是其结构性痼疾。但在西方人眼里,这种制度是其核心价值观的基石。与中国传统价值不同,中国民众希望执政者是清官、是能人,而西方则看重选举的过程。再以德国为例。根据德国选举制度,德国选民选出的并非是具体的某个领导人,而是某个党派。至于最终谁将领导德国,将由胜出的党派经过党内的利益折冲决定。如此一来,往往出现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某个政治家颇受选民欣赏,但由于他所在的党派相对较弱,因此选民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心仪的政治家落选。
而在中国,从表面上看,中共是一党执政,但实际上,其内部却聚集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团体的代表。曾经读过新加坡国立大学郑永年教授的一篇文章,颇有同感。郑教授在谈及新加坡官员的“高薪养廉”问题时说到,“养廉”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方面是以高薪将社会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政府里,而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最优秀的人才都跑到金融等行业去了。
笔者以为,中国的“威权”该威时还是要威,但要向西方民主制度学习其严厉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以杜绝权力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