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听人们说,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正是对执教者“教学艺术”的褒奖。对执教者来说,课之所以上得好,其“秘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教学艺术”。而对学生来说,一堂好课,除了是一种享受,而且还能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运用教学艺术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呢?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来作具体阐述:
一.课堂导入艺术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
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设置悬念法、释题引申法、创设情景法等等。
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学生答:“这还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我说:“但是今天要讲一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样就给学生设置了悬念,学生会急于想知道答案,注意力一下子就可以集中起来了。
再如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轻快的音乐先响起)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起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水池里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春风轻轻地吹过,暖暖的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他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老师生动形象的描述把学生的思绪引进大自然中,引进了生机盎然的池塘里,学生会不知不觉地随着小蝌蚪去找它的妈妈,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老师的引导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这就是创设情景法。
当然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朗诵导入法、实验导入法、背景介绍法 、练习导入法等等。但不论哪一种导入方法,都要求我们老师要精心设计,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二.课堂应变艺术。
课堂应变艺术指教师对事先未估计到的偶发情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加以处理,从而收到意外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它是一切教学智慧与机智的艺术结晶。
课堂应变的事件很多,因此课堂应变艺术的方式也很多,主要有问答应变、管理应变、突发应变等。
在上《桂林山水》一课时,我提问:漓江的水绿得像什么?
(我备课时设想学生会按照课文上回答“像无瑕的翡翠”,但实际情况却不是。)
生:绿得像青梅酒。
师:(青梅酒也许真是绿的呢?这样,学生的回答也是正确的。我于是在这里来了个临时更动,放弃原来的准备,顺着学生的回答再提问)老师不喝酒,见得也很少,青梅酒真是绿的吗?
生:是的。我爸爸常常喝酒。我亲眼见过他喝的青梅酒碧绿碧绿的。
师:大家知道,多喝酒人会醉,那么望着这青梅酒一样的漓江水人会怎样?
生:漓江水绿得像青梅酒,令人心醉。
生:望着漓江的绿水,就像喝着青梅酒,叫人醉而忘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是简单的加以否定,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把他们推向目的地,使教师的应变获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这就是问答应变。
其他的各种应变此处不再举例。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件千变万化的“艺术品”,它要求教师善于觉察上课进程中发生的独特而细微的变化,并灵活机智地随时进行调控,使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
三.课堂结尾艺术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就像戏剧、电影、相声、弹词等艺术一样都注重结尾,希望所表演的内容能在观众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语文课堂教学则要求结尾能使整堂课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尾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归纳式结尾、发散式结尾、延伸式结尾等等。而老师们常用的可能就是归纳式结尾,也就是对当堂内容进行归纳小结,而能灵活采取其它方式结尾有时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例如,教《海底世界》一课时,我在结尾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课后收集有关海底世界的图片及文字资料,选择下列习题中你最感兴趣的一道认真完成。1、画一幅《海底世界》图,并配以适当的文字说明;2、仿照课文第三段的说明方法写一写课本以外的海底动物,并贴上相关的图片。这一课堂结尾,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和提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采用发散式结尾效果应该更好一些。
当然,课堂艺术还有语言艺术、肢体艺术、板书艺术等。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可以在教学艺术实践中,探索各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联通:615400四川省宁南县披砂镇上村小学)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运用教学艺术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呢?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来作具体阐述:
一.课堂导入艺术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
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设置悬念法、释题引申法、创设情景法等等。
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学生答:“这还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我说:“但是今天要讲一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样就给学生设置了悬念,学生会急于想知道答案,注意力一下子就可以集中起来了。
再如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轻快的音乐先响起)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起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水池里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春风轻轻地吹过,暖暖的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他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老师生动形象的描述把学生的思绪引进大自然中,引进了生机盎然的池塘里,学生会不知不觉地随着小蝌蚪去找它的妈妈,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老师的引导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这就是创设情景法。
当然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朗诵导入法、实验导入法、背景介绍法 、练习导入法等等。但不论哪一种导入方法,都要求我们老师要精心设计,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二.课堂应变艺术。
课堂应变艺术指教师对事先未估计到的偶发情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加以处理,从而收到意外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它是一切教学智慧与机智的艺术结晶。
课堂应变的事件很多,因此课堂应变艺术的方式也很多,主要有问答应变、管理应变、突发应变等。
在上《桂林山水》一课时,我提问:漓江的水绿得像什么?
(我备课时设想学生会按照课文上回答“像无瑕的翡翠”,但实际情况却不是。)
生:绿得像青梅酒。
师:(青梅酒也许真是绿的呢?这样,学生的回答也是正确的。我于是在这里来了个临时更动,放弃原来的准备,顺着学生的回答再提问)老师不喝酒,见得也很少,青梅酒真是绿的吗?
生:是的。我爸爸常常喝酒。我亲眼见过他喝的青梅酒碧绿碧绿的。
师:大家知道,多喝酒人会醉,那么望着这青梅酒一样的漓江水人会怎样?
生:漓江水绿得像青梅酒,令人心醉。
生:望着漓江的绿水,就像喝着青梅酒,叫人醉而忘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是简单的加以否定,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把他们推向目的地,使教师的应变获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这就是问答应变。
其他的各种应变此处不再举例。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件千变万化的“艺术品”,它要求教师善于觉察上课进程中发生的独特而细微的变化,并灵活机智地随时进行调控,使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
三.课堂结尾艺术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就像戏剧、电影、相声、弹词等艺术一样都注重结尾,希望所表演的内容能在观众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语文课堂教学则要求结尾能使整堂课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尾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归纳式结尾、发散式结尾、延伸式结尾等等。而老师们常用的可能就是归纳式结尾,也就是对当堂内容进行归纳小结,而能灵活采取其它方式结尾有时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例如,教《海底世界》一课时,我在结尾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课后收集有关海底世界的图片及文字资料,选择下列习题中你最感兴趣的一道认真完成。1、画一幅《海底世界》图,并配以适当的文字说明;2、仿照课文第三段的说明方法写一写课本以外的海底动物,并贴上相关的图片。这一课堂结尾,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和提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采用发散式结尾效果应该更好一些。
当然,课堂艺术还有语言艺术、肢体艺术、板书艺术等。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可以在教学艺术实践中,探索各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联通:615400四川省宁南县披砂镇上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