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wor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听人们说,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正是对执教者“教学艺术”的褒奖。对执教者来说,课之所以上得好,其“秘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教学艺术”。而对学生来说,一堂好课,除了是一种享受,而且还能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运用教学艺术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呢?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来作具体阐述:
  
  一.课堂导入艺术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
  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设置悬念法、释题引申法、创设情景法等等。
  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学生答:“这还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我说:“但是今天要讲一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样就给学生设置了悬念,学生会急于想知道答案,注意力一下子就可以集中起来了。
  再如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轻快的音乐先响起)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起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水池里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春风轻轻地吹过,暖暖的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他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老师生动形象的描述把学生的思绪引进大自然中,引进了生机盎然的池塘里,学生会不知不觉地随着小蝌蚪去找它的妈妈,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老师的引导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这就是创设情景法。
  当然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朗诵导入法、实验导入法、背景介绍法 、练习导入法等等。但不论哪一种导入方法,都要求我们老师要精心设计,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二.课堂应变艺术。
  
  课堂应变艺术指教师对事先未估计到的偶发情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加以处理,从而收到意外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它是一切教学智慧与机智的艺术结晶。
  课堂应变的事件很多,因此课堂应变艺术的方式也很多,主要有问答应变、管理应变、突发应变等。
  在上《桂林山水》一课时,我提问:漓江的水绿得像什么?
  (我备课时设想学生会按照课文上回答“像无瑕的翡翠”,但实际情况却不是。)
  生:绿得像青梅酒。
  师:(青梅酒也许真是绿的呢?这样,学生的回答也是正确的。我于是在这里来了个临时更动,放弃原来的准备,顺着学生的回答再提问)老师不喝酒,见得也很少,青梅酒真是绿的吗?
  生:是的。我爸爸常常喝酒。我亲眼见过他喝的青梅酒碧绿碧绿的。
  师:大家知道,多喝酒人会醉,那么望着这青梅酒一样的漓江水人会怎样?
  生:漓江水绿得像青梅酒,令人心醉。
  生:望着漓江的绿水,就像喝着青梅酒,叫人醉而忘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是简单的加以否定,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把他们推向目的地,使教师的应变获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这就是问答应变。
  其他的各种应变此处不再举例。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件千变万化的“艺术品”,它要求教师善于觉察上课进程中发生的独特而细微的变化,并灵活机智地随时进行调控,使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
  
  三.课堂结尾艺术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就像戏剧、电影、相声、弹词等艺术一样都注重结尾,希望所表演的内容能在观众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语文课堂教学则要求结尾能使整堂课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尾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归纳式结尾、发散式结尾、延伸式结尾等等。而老师们常用的可能就是归纳式结尾,也就是对当堂内容进行归纳小结,而能灵活采取其它方式结尾有时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例如,教《海底世界》一课时,我在结尾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课后收集有关海底世界的图片及文字资料,选择下列习题中你最感兴趣的一道认真完成。1、画一幅《海底世界》图,并配以适当的文字说明;2、仿照课文第三段的说明方法写一写课本以外的海底动物,并贴上相关的图片。这一课堂结尾,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和提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采用发散式结尾效果应该更好一些。
  当然,课堂艺术还有语言艺术、肢体艺术、板书艺术等。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可以在教学艺术实践中,探索各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联通:615400四川省宁南县披砂镇上村小学)
其他文献
一.语文课程的发展趋势    语文课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人文科学。语文课程改革是语文教育改革中最为关键和敏感的部分,它往往是语文教育改革的首要突破口。那么现代语文课程的改革如何进行,其发展特点和趋势是什么?我认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课程的生活化  指的是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知识对一个人生存的重要性,所以人们对处于教育第一线的老师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而作为老师本身,也希望自已能有渊博的知识来教育学生,能有敏捷的思维来引导学生,能有快速的反应来应对学生。总之,老师希望自已在学生面前是一个聪明能干,甚至是一名十全十美的老师,但有时,我们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老师,还需要学会做一名“智障身残”的老师。    一.学做“聋子”老师    现在的学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而宏大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方面习惯的养成和进步,关系到能否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能否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如何搞好班主任工作?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在科学技术加快发展的今天,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也要改变原来的面貌。首先,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就要放下老师的架子,丢掉高姿态,收起冷面孔,做学生的知心朋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较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采取灵活多变、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满怀激情地探求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使用启发鼓励性语言,激发求知兴趣    启发能开发潜能,鼓励使人自信,而讽刺、挖苦、讥笑甚至侮辱学生的语言,会使学生的信心荡然无存,只能扼杀学生的求知兴趣。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
期刊
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合作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既能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竞争,又能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与配合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更能激起学生创新的灵感。本文就小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培养做以下浅析。    一.挖掘教材,树立正确的合作学习观念    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具有积极合作因素的文章,如《伟大的友谊》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为了共同的奋斗目标
期刊
今天的教育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整个世界越来越把人的人格完善、人的素质发展看成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已成为学校教育要实现的教育目标。教师应当从学生自我意识、学习风格、智力或能力等个性因素的分析入手,采取多种策略指导教育学生,健全学生的人格。    一.重视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    个性是指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心理特征
期刊
“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愿望,我们所有计划都会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讲过的一句话。从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法分不开,与教法质量的提高有直接关系。教学中如果千篇一律、墨守成规,必将导致学生怕读书,因此不断更新教法,改进教法,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观    语言是一种传递思想感情的
期刊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教育一样也要创新,其着力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那么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创造力量最能发挥条件的是民主”。首先,给学生建立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处在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的状态之中进行学习。只有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
期刊
语文课离不开阅读教学,语文教师必须过阅读教学这一关。这就需要我们思考一下:阅读教学该怎样进行?下面谈谈我对课堂阅读教学的认识。    一.抓住语文的根本,让品悟语言成为课堂阅读教学的中心    陈钟粱先生曾说过:“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那么,如何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呢?我认为最根本的一条是:咬文嚼字。因为坚持咬文嚼字可以回归
期刊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基于这样的实际,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通过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