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书,一个能够彰显我国独特艺术风格的曲艺形式,一个能够体现我国历史、科学、文化价值,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历史性、地域性、人文性、民俗性、大众性的传统艺术,它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当今大学生的普遍认可,同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评书也具有学习和传承的意义。如今的中国已经开始腾飞,随着电子时代、科技时代的降临,所有的文学艺术形式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些传统文学艺术只有漫步在大学校园,使其成为一种真正的学科被纳入高等教育才能以前所未有的气势横扫一切陈规陋习,打破一切陈旧观念,使喜爱传统艺术的青年们不光能够学习评书表演方面的技艺,还能够更多方面的了解、学习和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的特点、精华,促使学生们跨专业甚至跨学科的相互学习、比较、鉴别,举一反三,取长补短。因此笔者就评书的艺术本质出发,通过对评书传承过程中“师父带徒弟”与高等院校系统的科研教学进行比较,凸显出评书纳入高等院校教育后的积极作用,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门艺术。
一、传统评书传承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1.评书的传承——“师父带徒弟”
评书艺人作为一个特殊行业群体,形成了一整套适合行业发展,维护从业人员利益的习俗惯制。其中,严密复杂的拜师仪式是评书传承的核心,联结着全体的职业评书艺人。师承关系如此被重视是源于旧社会艺人的现实生存状况。旧社会中,其作为“下九流”的行业,评书与其他民间表演形式一样被人轻贱,评书艺人的地位也非常低,没有固定的表演场所,常是“撂地”演出,生活朝不保夕。这样恶劣的条件必然促使从业人员自觉产生维护本行业的心理倾向,既要竞争,提高技艺,又要生存,填饱肚子。这必然就产生了对没有门户的演员的排挤,对行内人的照顾。想要学评书必须正式拜师,没有师承门户的是不被同行的承认,即使家族内有人说评书,是行内人,也必须另行拜师,成为行业内不变的规矩。传统的拜师后学艺时间称为“三年零一节”,在这段时间里徒弟要吃住在师父家里,给师父打扫卫生等做一些家务,在此期间师父会带着你看他演出,这个过程叫做“熏”,徒弟必须通过看师父的演出把这段作品的台词记住背诵下来,这个过程完了,师父会叫你给他背诵,他再教你其中的技巧与方法,这个过程叫做“过”,这个过程完了师父会让你去各个演出场地演出实践叫做“溜”;在整个“三年零一节”的时间里演出所得全部归师父所有,等过了这段时间便业满出师。
2.师徒传承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从古到今传统艺人都非常重视自己所从事这个行业的方法和技巧,因为他们觉得这是能使自己吃上这碗“饭”的原因所在。美国经济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把这个定义为「工作知识」,是「工作者对所从事工作的专业认知」,白话来说,就是你所知道做工作的诀窍与方式。然而这些知识最难系统化地传承与记录,这里面蕴含一套如何应用专业信息的工作文化与哲学。在中国,最历久不衰的就是师徒制。师父“留一手”的心态,很容易理解。师父担心告诉别人之后,资源会被抢走,竞争会愈来愈激烈。评书中师父带徒弟也是一样,担心自己手把手地、毫无保留地把技能教给徒弟,徒弟“翅膀”硬了,不但和师父抢饭碗,有的甚至还恶言相向。藏私与教育分享天生就是对立矛盾的。聪明的师父应该相信,真正的智慧是,如何去创造新的方法与技巧,而非死守着旧的事物。另外,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演出风格会不断涤清旧的演出技巧,所以我们应当摒弃这一错误的思想,把自己的经验全不保留的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使自己的学生少走更多的弯路。同时“师父带徒弟”的方式经常促使师父将徒弟作为自身的私有财产,甚至是自身的缩影与附庸,中国传统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观念更加助长了门派势力的形成,自己的徒弟只能学习在这一领域属于自己的评书作品,其他优秀的作品徒弟们往往不去触碰,也不敢去触碰,害怕因此而背上“背叛师门”的骂名。所以传统的“师父带徒弟”,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评书艺术的正常传承与进步。
当然,传统的授课方式也不是全无好处,我们不得不承认“师父带徒弟”程式化的表演易于初学者模仿学习,尽快抓住技术技巧的精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其中的问题也在逐渐扩大和明显。由于不同的师父擅长的不一样,强调的技巧和风格不一样,同时很多的技巧和风格可能仅仅适合他自己,放到别人的身上就不行了。笔者和部分评书人谈话中了解到,大部分评书演员是通过在舞台上的磨砺中自学成才,他们所谓的经验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甚至带有极端的个性化色彩,单纯的将这些经验不加提炼的直接传授给新的评书演员,并不能迅速提升评书演员的艺术水平。事实上,任何评书演员在演出技巧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而这些共同的特点多半是评书演员最基础的技能部分,只要对这些特点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并应用于初学者的身上,便能使初学评书的演员,更快速,更系统的了解和学习这门艺术。
二、评书被纳入高等院校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能够使评书演员更好的了解评书艺术
评书传统教育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老师在各地献艺演出,学生贴身跟随;老师台上演,学生台下学,剧场、茶馆、就是最好的课堂。久而久之,熏陶渐染,勤学苦练,练就一副铁嘴钢牙,出徒登台。过去那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只能是“艺人”、“艺匠”,而不是“艺术家”。为什这么说呢?因为在传统的教育形式下,学生所学到的作品,仅仅只是通过观看师父的表演模仿得来,至于这部艺术作品师父为什么在舞台上那样处理,徒弟其实是根本不明白的。这样就出现了很多演员在舞台上说“糊涂书”。
然而,评书本科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仅仅是从师徒之间的舞台上下点对点的教学到师生之间的讲台上下面对面的教学的一种形式上的改变,其最本质的区别乃教学理念的不同。由于观念的改变,导致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等等一系列的变革。在评书本科教育中,注重评书基础课的设立,通过基础课程为学生们讲解所学作品的由来和当时的一些社会背景,使学生在接触作品时,对作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艺术作品的时候可以通过对作品的了解进行合理的处理作品中的表情、动作及语气、语态,从而避免“糊涂书”的产生。所以比重占到几乎一半的基础课的设立立即与传统的曲艺教育方式划清了界限,有如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2.能够扩大评书演员的就业范围。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近十年来我国文化事业也同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民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明显提高,一些相关的艺术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特别是国民经济的发展促使一些新兴的艺术企业营运而生。如广告传播公司、文化发展公司、演出公司、展览公司等,他们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已逐步适应了文化与经济的综合环境,并在市场上占领了一席之地。艺术企业的形成也促使了艺术人才市场的需要量,他们大量需求口舌流利,声音动听,说话简洁明了且反应能力迅速的一线从业人员,对于这些从业人员苛刻的要求却恰恰是评书演员所具备的基本艺术素养。因此评书专业用人的岗位越来越多,但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用人质量问题,注重员工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法纪修养等,即用人单位越来越提升员工的学历。经笔者了解,一些公司普遍认为学历越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法纪修养相对越高。但是如今经常参与演出的评书演员恰恰学历普遍较低,致使一些公司缺少这样的人才,却又不敢去聘用没有文凭的评书演员。因为没有文凭,公司就对应聘者的专业技能、文化修养、道德法纪修养无所了解,对于公司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评书艺术纳入高等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大评书演员的就业范围。
3.大学曲艺类专业学科较少,仍需建设
曲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又传统深厚的表演艺术门类,品种数量相当丰富,据不完全的统计,至今活跃在各民族各地区的曲种,至少在五百种以上,作为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表演艺术,他同时拥有诸如表演、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等的艺术构成要素,但是大学中曲艺艺术类学科仍需建设。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的曲艺类学科的教育及学术研究还远远不能提供并满足有关学科的人才培养,艺术传承,知识传播和经营管理等全面发展的需求。究其原因,除了自身行业无法较好的直接转型成相应的现代教育以外,国家有关方面特别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曲艺教育及学科建制不够了解和关注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学科目录”即《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包括曲艺和杂技等一些传统艺术门类未被列入“文学”学科门类(05)中“艺术学”一级学科(0504)属下的二级学科序列。相应的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也没有将曲艺等相关专业列入“文学”学科门类(05)中“艺术类”(0504)属下的二级专业目录。”[1]使得有关曲艺类的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不能在相关层面得到制度性的关注和认可。
4.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保护好他可以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促进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然而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漫长的农耕文化历史,以及56个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态,显现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丰硕成果,许多种类或世界独有,或世界第一。评书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艺术彰显了我国独特的艺术风格,评书作品体现了历史的、科学的、文化的价值,它的艺术价值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历史性、地域性、人文性、民俗性、大众性,是寓教于乐的百科全书。评书艺术帅美精奇,传神拟物声情并茂,绘色模声引人入胜。评书艺术既有相声难以达到的风趣,又有漫画似的夸张;既有戏剧似的情节,又有电影似的逼真。使听众如醉如痴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然而如今的中国已经开始腾飞,电子时代、科技时代的降临,所有的文学艺术形式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评书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国家有关方面特别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于此方面教育的了解和关注。使我国的非文化遗产得到切实的保护与传承。
通过笔者的调查、对比和了解,笔者认为目前高校在开设评书专业教学有利于评书文化的传承,有利于评书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我们不得不承认高校在开设评书艺术课程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大学生对评书艺术的了解甚少,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趋重视,现在的大学生普遍认可评书高度的艺术价值,同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评书也具有学习和传承的意义。如今的中国即将进入工业5.0时代,所有的文学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均会受到极大的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学只有步入大学校园,成为一种真正的学科被纳入高等教育才能打破一切陈旧观念,也只有这样评书的从业者和爱好者,才能在学习评书表演方面技巧的同时更多方面的了解、学习和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的特点、精华,跨专业相互学习、比较、鉴别,举一反三,取长补短,真正的保护和传承好这门艺术。
早在1942年5月,毛主席就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文艺的重要性。进入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同志又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进一步强调文艺的健康发展。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更加说明了国家以及社会对艺术发展和传承的重视程度,所以像评书这种能够彰显我国独特艺术风格,体现历史、科学、文化价值,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历史性、地域性、人文性、民俗性、大众性的传统艺术被纳入高等教育已是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摘自《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3日第006版《用什么来保障曲艺传承》---吴文科
一、传统评书传承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1.评书的传承——“师父带徒弟”
评书艺人作为一个特殊行业群体,形成了一整套适合行业发展,维护从业人员利益的习俗惯制。其中,严密复杂的拜师仪式是评书传承的核心,联结着全体的职业评书艺人。师承关系如此被重视是源于旧社会艺人的现实生存状况。旧社会中,其作为“下九流”的行业,评书与其他民间表演形式一样被人轻贱,评书艺人的地位也非常低,没有固定的表演场所,常是“撂地”演出,生活朝不保夕。这样恶劣的条件必然促使从业人员自觉产生维护本行业的心理倾向,既要竞争,提高技艺,又要生存,填饱肚子。这必然就产生了对没有门户的演员的排挤,对行内人的照顾。想要学评书必须正式拜师,没有师承门户的是不被同行的承认,即使家族内有人说评书,是行内人,也必须另行拜师,成为行业内不变的规矩。传统的拜师后学艺时间称为“三年零一节”,在这段时间里徒弟要吃住在师父家里,给师父打扫卫生等做一些家务,在此期间师父会带着你看他演出,这个过程叫做“熏”,徒弟必须通过看师父的演出把这段作品的台词记住背诵下来,这个过程完了,师父会叫你给他背诵,他再教你其中的技巧与方法,这个过程叫做“过”,这个过程完了师父会让你去各个演出场地演出实践叫做“溜”;在整个“三年零一节”的时间里演出所得全部归师父所有,等过了这段时间便业满出师。
2.师徒传承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从古到今传统艺人都非常重视自己所从事这个行业的方法和技巧,因为他们觉得这是能使自己吃上这碗“饭”的原因所在。美国经济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把这个定义为「工作知识」,是「工作者对所从事工作的专业认知」,白话来说,就是你所知道做工作的诀窍与方式。然而这些知识最难系统化地传承与记录,这里面蕴含一套如何应用专业信息的工作文化与哲学。在中国,最历久不衰的就是师徒制。师父“留一手”的心态,很容易理解。师父担心告诉别人之后,资源会被抢走,竞争会愈来愈激烈。评书中师父带徒弟也是一样,担心自己手把手地、毫无保留地把技能教给徒弟,徒弟“翅膀”硬了,不但和师父抢饭碗,有的甚至还恶言相向。藏私与教育分享天生就是对立矛盾的。聪明的师父应该相信,真正的智慧是,如何去创造新的方法与技巧,而非死守着旧的事物。另外,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演出风格会不断涤清旧的演出技巧,所以我们应当摒弃这一错误的思想,把自己的经验全不保留的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使自己的学生少走更多的弯路。同时“师父带徒弟”的方式经常促使师父将徒弟作为自身的私有财产,甚至是自身的缩影与附庸,中国传统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观念更加助长了门派势力的形成,自己的徒弟只能学习在这一领域属于自己的评书作品,其他优秀的作品徒弟们往往不去触碰,也不敢去触碰,害怕因此而背上“背叛师门”的骂名。所以传统的“师父带徒弟”,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评书艺术的正常传承与进步。
当然,传统的授课方式也不是全无好处,我们不得不承认“师父带徒弟”程式化的表演易于初学者模仿学习,尽快抓住技术技巧的精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其中的问题也在逐渐扩大和明显。由于不同的师父擅长的不一样,强调的技巧和风格不一样,同时很多的技巧和风格可能仅仅适合他自己,放到别人的身上就不行了。笔者和部分评书人谈话中了解到,大部分评书演员是通过在舞台上的磨砺中自学成才,他们所谓的经验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甚至带有极端的个性化色彩,单纯的将这些经验不加提炼的直接传授给新的评书演员,并不能迅速提升评书演员的艺术水平。事实上,任何评书演员在演出技巧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而这些共同的特点多半是评书演员最基础的技能部分,只要对这些特点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并应用于初学者的身上,便能使初学评书的演员,更快速,更系统的了解和学习这门艺术。
二、评书被纳入高等院校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能够使评书演员更好的了解评书艺术
评书传统教育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老师在各地献艺演出,学生贴身跟随;老师台上演,学生台下学,剧场、茶馆、就是最好的课堂。久而久之,熏陶渐染,勤学苦练,练就一副铁嘴钢牙,出徒登台。过去那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只能是“艺人”、“艺匠”,而不是“艺术家”。为什这么说呢?因为在传统的教育形式下,学生所学到的作品,仅仅只是通过观看师父的表演模仿得来,至于这部艺术作品师父为什么在舞台上那样处理,徒弟其实是根本不明白的。这样就出现了很多演员在舞台上说“糊涂书”。
然而,评书本科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仅仅是从师徒之间的舞台上下点对点的教学到师生之间的讲台上下面对面的教学的一种形式上的改变,其最本质的区别乃教学理念的不同。由于观念的改变,导致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等等一系列的变革。在评书本科教育中,注重评书基础课的设立,通过基础课程为学生们讲解所学作品的由来和当时的一些社会背景,使学生在接触作品时,对作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艺术作品的时候可以通过对作品的了解进行合理的处理作品中的表情、动作及语气、语态,从而避免“糊涂书”的产生。所以比重占到几乎一半的基础课的设立立即与传统的曲艺教育方式划清了界限,有如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2.能够扩大评书演员的就业范围。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近十年来我国文化事业也同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民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明显提高,一些相关的艺术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特别是国民经济的发展促使一些新兴的艺术企业营运而生。如广告传播公司、文化发展公司、演出公司、展览公司等,他们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已逐步适应了文化与经济的综合环境,并在市场上占领了一席之地。艺术企业的形成也促使了艺术人才市场的需要量,他们大量需求口舌流利,声音动听,说话简洁明了且反应能力迅速的一线从业人员,对于这些从业人员苛刻的要求却恰恰是评书演员所具备的基本艺术素养。因此评书专业用人的岗位越来越多,但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用人质量问题,注重员工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法纪修养等,即用人单位越来越提升员工的学历。经笔者了解,一些公司普遍认为学历越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法纪修养相对越高。但是如今经常参与演出的评书演员恰恰学历普遍较低,致使一些公司缺少这样的人才,却又不敢去聘用没有文凭的评书演员。因为没有文凭,公司就对应聘者的专业技能、文化修养、道德法纪修养无所了解,对于公司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评书艺术纳入高等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大评书演员的就业范围。
3.大学曲艺类专业学科较少,仍需建设
曲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又传统深厚的表演艺术门类,品种数量相当丰富,据不完全的统计,至今活跃在各民族各地区的曲种,至少在五百种以上,作为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表演艺术,他同时拥有诸如表演、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等的艺术构成要素,但是大学中曲艺艺术类学科仍需建设。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的曲艺类学科的教育及学术研究还远远不能提供并满足有关学科的人才培养,艺术传承,知识传播和经营管理等全面发展的需求。究其原因,除了自身行业无法较好的直接转型成相应的现代教育以外,国家有关方面特别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曲艺教育及学科建制不够了解和关注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学科目录”即《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包括曲艺和杂技等一些传统艺术门类未被列入“文学”学科门类(05)中“艺术学”一级学科(0504)属下的二级学科序列。相应的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也没有将曲艺等相关专业列入“文学”学科门类(05)中“艺术类”(0504)属下的二级专业目录。”[1]使得有关曲艺类的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不能在相关层面得到制度性的关注和认可。
4.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保护好他可以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促进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然而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漫长的农耕文化历史,以及56个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态,显现了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的丰硕成果,许多种类或世界独有,或世界第一。评书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艺术彰显了我国独特的艺术风格,评书作品体现了历史的、科学的、文化的价值,它的艺术价值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历史性、地域性、人文性、民俗性、大众性,是寓教于乐的百科全书。评书艺术帅美精奇,传神拟物声情并茂,绘色模声引人入胜。评书艺术既有相声难以达到的风趣,又有漫画似的夸张;既有戏剧似的情节,又有电影似的逼真。使听众如醉如痴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然而如今的中国已经开始腾飞,电子时代、科技时代的降临,所有的文学艺术形式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评书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国家有关方面特别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于此方面教育的了解和关注。使我国的非文化遗产得到切实的保护与传承。
通过笔者的调查、对比和了解,笔者认为目前高校在开设评书专业教学有利于评书文化的传承,有利于评书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我们不得不承认高校在开设评书艺术课程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大学生对评书艺术的了解甚少,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趋重视,现在的大学生普遍认可评书高度的艺术价值,同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评书也具有学习和传承的意义。如今的中国即将进入工业5.0时代,所有的文学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均会受到极大的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学只有步入大学校园,成为一种真正的学科被纳入高等教育才能打破一切陈旧观念,也只有这样评书的从业者和爱好者,才能在学习评书表演方面技巧的同时更多方面的了解、学习和吸收其他姊妹艺术的特点、精华,跨专业相互学习、比较、鉴别,举一反三,取长补短,真正的保护和传承好这门艺术。
早在1942年5月,毛主席就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文艺的重要性。进入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同志又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进一步强调文艺的健康发展。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更加说明了国家以及社会对艺术发展和传承的重视程度,所以像评书这种能够彰显我国独特艺术风格,体现历史、科学、文化价值,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历史性、地域性、人文性、民俗性、大众性的传统艺术被纳入高等教育已是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摘自《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3日第006版《用什么来保障曲艺传承》---吴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