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T_S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技伦理具有时代性;科技伦理问题的凸现具有其历史和现实的根据、主观和客观的原因;现阶段出现的科技伦理问题;要加强科技伦理规范和科学家的道德责任。
  关键词:科技伦理;科技理性;价值理性;科技伦理规范
  
  21世纪被誉为知识经济时代、生命科学时代、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等。不论哪种称谓,就科学技术占统治这一点来说,是不容置疑的。也正是这一点,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的巨大威力和它潜藏着的严重威胁。未来科技的发展将遭遇伦理的严峻挑战,科技伦理,作为一门新型学科,将倍受世人关注,也一步步走向哲学探究的视野。
  
  一、科技与伦理的冲突与缘由
  
  科技与伦理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先哲们早就有过精辟的阐述。老子、庄子就曾把智慧看成是社会祸患的根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文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倒退的过程。而近代的卢梭则旗帜鲜明地指出:科技的进步伴随着道德的衰退,随同蒸汽机一同到来的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1]20世纪,随着科技负面效应的加剧,人们对科技的贬斥和骂声便不绝于耳。
  为什么科技与伦理会发生矛盾乃至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和冲突是偶然还是必然的呢?本文认为,科技与伦理相冲突的原因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主客关系的属性差别。就客观上讲,科学求真,伦理求善;科学技术是关于事实的知识,其对象是外在的自然;伦理是关于价值的判断,其对象是人的内心世界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两者属于不同的领域;科学技术具有超前性、进取性、变动性,伦理具有保守性、稳定性和滞后性。从主观上看,存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限制、知识水平的不足、人文关怀的匮乏,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差异等。科学是实证的知识系统,它追求的目的是真,它发现的是客观规律,它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判断科学的试金石是科学实验。因此我们经常说一个科学理论经过检验是正确还是错误的。而伦理是规范性的,它追求的是善,它阐明的是人与人应该怎样相处,它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判断伦理的标准是人们的习惯、风俗等等。
  2、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人类发展史上,科技释放出不只是对人有利的东西,其负面效应同样显赫。如炸药、原子弹、化工技术、克隆技术、基因重组技术等,在给人类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战争、环境污染等问题。特别是20世纪,人们陶醉于一个世纪创造的成就多于人类此前创造的全部。不过,也正是20世纪的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把人类引向毁灭的边缘。这说明就科学技术的本性来看,它并非是中立的工具和手段,而是负载价值的。现代科技不是外在于人的成果,而正是人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现代科技的研发,不再是单个科学家、发明家的兴趣使然,而是一种职业化、组织化的社会活动,它有建制、有经费,有目标、有选择。由于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的性质,一项成果尽管出自人们善良的愿望,也难免出现与人类利益背道而驰的结局。只有认清了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性质,才能使我们在科技的开发与应用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2]
  3、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离。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文明时代,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物质生产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使人们由过去依附于自然变成能动地支配自然,由崇拜外部自然、神的力量转向崇拜人自己、崇拜人的理性——科技理性。科技理性,它本质上关心的是手段和目的,为实现那些多少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或显然自明的目的和手段的实用性,但他却很少关心目的的本身是否合理的问题。这种功利性,导致了20世纪科技理性的片面发展,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或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
  随着全球性问题的日益凸现,动摇了人们用科技理性征服自然的信念,迫使人们重新思考科技理性的作用,思考科技理性的合理限度。这样,被科技理性所湮灭的价值理性便显现出来。价值理性,它是一个包括人和他的目的在内的所有存在的综合系统或等级概念。人类生活的理性程度由其与这一整体的和谐决定的。这里,关键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价值理性是一种涉及终极关怀的理性。科技理性和价值理性,一个是手段,一个是目的,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
  
  二、当代高科技带来新的伦理视野
  
  1、网络伦理。如今,全球经济已加速走向因特网时代,因特网的发展作为一种普遍现象,意味着生产的传统因素资金和劳动力不再是经济力量的主要决定因素,而是越来越同控制和操纵信息的能力联系在一起。网络为人的行为、乃至社会结构注入了许多新的内容和形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社会推动作用,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变革作用。但是,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建设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犯罪、病毒程序流行、信息私有权和网民隐私受到侵犯、道德冷漠和情感疏远等问题也出现了。也就是说,人们应该如何使用网络;怎样发挥其正面效应而避免其负面作用;怎样使人合理、善意地使用网络技术而不是利用其危害他人,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世人的面前。
  2、生命科学伦理。20世纪后期生命科学的三大突破——基因工程、人体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预示着21世纪生物学革命的来临,预示着生命科学世界的到来。生命科学革命不同于以往的科学革命,它必须审慎地对待生命及其相关的伦理问题。在生命面前,科学必须寻求更加人性化的发展方式,必须符合人类的长远利益。
  3、消费伦理。消费方式是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受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物质文明程度的制约,也与一定的消费伦理要求紧密联系。消费伦理对人们消费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调节作用。社会主义消费伦理提倡社会和个人实行合理的健康的消费,反对追求超量消费享乐资料,主张在保证生存消费资料的前提下,适度消费享乐资料和积极消费发展资料。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的物资消费须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有的学者提出节约、限量和绿色的消费标准,从这个角度上看,消费主义提倡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消费”是可耻的。这是因为,挥霍型的过度消费方式,即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产生了大量难以排放的垃圾废物,污染环境。因此,对于过度消费必须加以积极引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得新时期,仍有必要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道德风倡。
  4、生态伦理。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破坏。发生于20世纪后半叶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性危机,是人类沿着工业文明的轨迹向前发展的结果。导致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崛起和膨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人的作用就是去征服和战胜自然,使之成为人类的奴仆。人生的目的就是使这些欲望得到满足。因此,提高人类征服和掠夺自然的能力,使人们的越来越膨胀的欲望得到满足,便成为近代文明的基调。
  然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相对于人的无限欲望而言,科技与生产力的任何进步都不过是杯水车薪。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主体,那么,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源于科技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有如此空前的技术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是不能够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的。
  5、核伦理。核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涉及到许多伦理问题,其一是核控制问题。其实绝大多数科学家都是主张核控制的。美国的西拉德于1945年向罗斯福总统递交一份备忘录,首先提出这个问题。后来核竞赛,特别是美苏核竞赛日益加剧,核辐射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日益严重,许多科学家再三呼吁核控制。其二是核人权问题。人权问题是近代历史和当代历史的一个关键问题。面对核竞赛,人权有了新的发展,就是要求扩大人权外延,将国内人权扩大为国际人权,将地域性人权扩大为世界性人权。核技术发展提出的这些,迫切要求扩大和深化传统伦理学原则,迫切要求传统伦理学进行革命性变革,以适应核技术的发展,以便用核伦理规范核技术,促进核技术健康发展。
  
  三、加强科技伦理规范与科学家的道德责任
  
  科技与伦理的冲突有其必然性,二者能否携手合作,走向和谐呢?回答是肯定的。科技原本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资需求和精神需求而发展建立起来的,一旦科技背离了人类的根本利益,它也就失去料存在的价值。克隆技术和网络黑客告诉我们,在科技问题上,特别是高科技问题上,没有绝对的安全机制,必须建立科技伦理规范,以弘扬科技的正面效应,遏制其负面效应,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科技伦理规范其实就是从观念和道德层面上规范人们从事科技活动的行为准则,其核心是使科技行为不损害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命健康,保障人类的切身利益,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科技伦理规范,也就意味着要在科技开发中设置禁区,保障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安全。
  推进科技伦理建设,科技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道德责任。在科技伦理建设中,科技工作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掌握着特殊的知识和才能。特别是从事尖端科技的人员,稍有不慎,都将可能给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这种道德责任要求每一个科技工作者时刻注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到诚实、正直、公正、公开,把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和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卢梭.《论科学与艺术》.商务印书馆.1963.
  [2]沈铭贤.科技与伦理:必要的张力.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
其他文献
摘 要:技术的社会应用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随着一系列高新技术,如体外受精技术、克隆人技术、基因重组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出现,技术日益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之一。然而,由于工具理性的极度膨胀和批判理性的日渐衰微,现代技术发生了异化,不仅背离了人类应用技术的初衷,而且造成了种种消极的社会影响。法律作为社会关系的调控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规范高新技术的发展。文章从
期刊
摘 要:冰心散文的温柔,是她自觉的审美追求。这种追求体现了冰心对文学审美价值与情感价值的高度重视。她是第一位被“五四”时期历史潮流,推上现代文坛的女作家。在创作与创作谈中,她多次地流露出对温柔美的喜爱,甚至以为文学家的脑筋是“温柔平淡”的,方不至于偏倚。这样认为,创造温柔美、追求柔美的独特的审美效应。  关键词:散文;独特;审美;效应    一    冰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独创风格和非凡成
期刊
摘 要:药品流通是指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在我国,有人把现行的药品流通模式比喻为“橄榄球”,即药品从生产企业开始,经过多层代理商、批发商销售到医院和药店,最后才到消费者手中,形成两头尖,中间宽的利益分配格局。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对美国药品流通模式的介绍,对中国目前药品流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药品流通;PBM;医疗保障    一、美国药品流通模式简介    美国的药品流通
期刊
摘 要:儒学中的仁学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仁学思想中道德修养和道德理想的阐释对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仁学思想;道德修养;道德理想;青年毛泽东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思想文化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到儒、释、道的三足鼎立共生共荣时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哲学源远流长、精彩纷呈。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以儒家孔学为主体,这种产生于相
期刊
摘 要:魏晋南北朝之后,作为风神的“韵”,其含义获得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这也是围绕魏晋品藻人物之“韵”的两个基本点而进行的,即风神意味和清远同时进行的。  关键词:神韵;审美;境界    徐复观先生认为,魏晋南北朝之后,作为风神的“韵”,其含义获得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这也是围绕魏晋品藻人物之“韵”的两个基本点而进行的,即风神意味和清远同时进行的。“韵”的清远、淡雅,包含思想感情与艺术形式两个方面。
期刊
摘 要:本文是一篇关于洪深与狄德罗的表演理论比较的文章。较之于狄德罗强调表演全凭理智,洪深认为表演中演员也要设身处地地体会角色的情感,狄德罗认为表演就是对“理想范本”的精确复制,而洪深注重情感的体验,重视演员的真情绪。  关键词:洪深;狄德罗;表演理论    狄德罗是法国十八世纪的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同时他还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表导演理论家。狄德罗于1830年发表了《演员
期刊
邹建军先生,四川威远人,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点负责人、《外国文学研究》杂志和《世界文学评论》常务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华裔文学、比较诗学、中英文学关系、中西诗歌艺术。招收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方向研究生,美国华裔文学、比较文学、中英文学关系、文学中的地理等方向的访问学者。曾在《文艺研究》、《求是》、《民族文学研究》、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中国保险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伴随国内保险业的迅速发展,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摆在各大保险公司面前,即保险代理人流失严重的问题,这已经成为目前制约保险公司快速发展的瓶颈。本文首先对保险代理人现状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我国保险代理人流失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保险代理人;流失;保险代理人制度;培训    一、我国保险代理人现状    保险代理人是指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宽带网络的主干网和接入网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目前占有宽带网络主要市场的ADSL和LAN接入技术进行了比较,最后讨论了宽带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综合业务数字网;非对称数字線路;宽带以太网;混合光纤同轴网    1、引言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进入千家万户,网络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必备工具。在网络普及过程中,网速是网络技术和网络经营的关键。众所周
期刊
摘 要:政治参与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更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来分析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其中主观原因有法制意识淡薄、自主意识缺乏、合作意识不足以及权利责任意识缺乏;而客观原因有政治方面、经济方面以及文化方面等。  关键词:农民政治参与;制约因素    政治参与是公民影响或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行为和活动①,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