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学习古诗文,有利于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和提高文学欣赏能力,更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传承优秀文化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肩负的责任。教学古诗文通常是朗读、翻译、背诵三部曲,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上越来越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巧用多媒体可以使古诗文教学鲜活生动,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轻松愉悦。
一、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从生活中选取一些材料,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让学生有景可依,从而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如品析《蒹葭》时,教师从湖畔港汊拍一些学生熟悉的景物,在课堂上播放,学生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等句就容易理解了。如《醉翁亭记》一课,教师创设一个旅游的情境,播放了一段琅琊山的风光片。之后,我问:“大家看了这段视频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景色诱人、赏心悦目、心情愉快……”接着,我归纳:“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和你们的感受是一样的,但不一样的是他当时的心境。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近琅琊山,走进醉翁亭,饱览秀美的山水,感受一千多年前那位老人的心灵世界。”如此导入,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多媒体帮助理解古诗文
诗歌意境是“象”和“意”的组合。“象”可以理解为客观景物,“意”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作者通过“象”来表达“意”,“意”又融入每一个“象”里。因而,意、象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难解难分。初中学生知识面有限,生活阅历较浅,表象储备贫乏,多媒体技术能突破时空限制,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写了悲壮惨烈的战争场面,诗句以色彩见长。但这首诗也是因为浓重的色彩,让学生难以理解其中意象。我便从影视剧中截取一些古代战争场面,播放出来,学生看着视频,读着诗句,也渐渐领悟到诗中所描述的那些色彩与肃杀、凝重,甚至残酷的情景相融合的内涵。
三、用多媒体帮助记忆古诗文
背诵一些古诗文是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理解古诗文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异性,学生难以理解。许多学生读了好多遍还磕磕巴巴,别说完整地背下来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作读书方法指导。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良好的方法更能为学习者清除道路。”帮助学生背诵,教师事先将要背诵的课文输入课件,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适当隐去一些文字,再相继呈现所缺的内容。学生看着课文提示背诵时也觉得容易多了,如能采用一些动画就会更有趣味,学生便能很轻松地投入学习中。例如《口技》一课,作者叙写了口技表演的全过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把课文读几遍,然后显示隐去表示动作词语的课文,隐去部分由学生填补。当学生都能准确无误地完成后,再完整地呈现出来,反复数次,学生感觉容易,学习情绪也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当然,指导背诵的方法很多:理解记忆,层次划分,意境感受,听读跟读,歌曲学唱等。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感受作品,教学内容得以顺利完成。
四、用多媒体化解古诗文教学中的难点
由于古诗文距离我们时间久远,难以理解的词句很多。但是只有理解了这些内容,才能进一步阅读古代典籍。比如:字词的古今义、通假字、虚词的用法、词的活用、倒装句、省略等等,都是学习古汉语的重点而且是难点。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重难点,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如:古今异义词“走”“妻子”“虽然”“所以”……,虚词“之”“其”“而”“以”等的用法,倒装句“何陋之有?”“马之千里者?”“莫之许”……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就可以方便巧妙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前查找一些实例,并提供具体语境,逐个呈现,让学生去体会,使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这样做,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也使繁琐的说教变得简洁而清晰。有时还可以利用一些图像、视频等吸引学生的目光,渲染他们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记忆。
五、用多媒体扩展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补充与课文紧密相关的材料,也可以展示一些问题,图文结合,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准备。课前,教师把需要补充的内容输入幻灯片。课堂上,学生直接阅读相关材料,节省了教师用言语介绍的时间,而且更加详实、清晰。图文并茂的材料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曹刿论战》一课时,这样设计:引入新课后,教师呈现简明的春秋时期的历史以及“《春秋》三传”的介绍,接着相继出示配有flash的原文、战争背景、对峙双方的战略部署等,并且把原文与翻译相互链接。随着鼠标的点击,教学内容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便于学生朗读、思考、记录。这样,课堂内容得到充分扩展,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古诗文教学中大显其能。它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大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教学的好助手。如果说古诗文教学仍是一棵常青树,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朵绽放的花蕾,让穿越时空的古诗文插上现代信息技术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资料:
1.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2.袁建忠、李俊《语艺杂谈》,东南大学出版社。
一、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从生活中选取一些材料,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让学生有景可依,从而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如品析《蒹葭》时,教师从湖畔港汊拍一些学生熟悉的景物,在课堂上播放,学生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等句就容易理解了。如《醉翁亭记》一课,教师创设一个旅游的情境,播放了一段琅琊山的风光片。之后,我问:“大家看了这段视频有什么感受?”学生回答:“景色诱人、赏心悦目、心情愉快……”接着,我归纳:“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和你们的感受是一样的,但不一样的是他当时的心境。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近琅琊山,走进醉翁亭,饱览秀美的山水,感受一千多年前那位老人的心灵世界。”如此导入,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多媒体帮助理解古诗文
诗歌意境是“象”和“意”的组合。“象”可以理解为客观景物,“意”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作者通过“象”来表达“意”,“意”又融入每一个“象”里。因而,意、象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难解难分。初中学生知识面有限,生活阅历较浅,表象储备贫乏,多媒体技术能突破时空限制,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丰富学生感知。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写了悲壮惨烈的战争场面,诗句以色彩见长。但这首诗也是因为浓重的色彩,让学生难以理解其中意象。我便从影视剧中截取一些古代战争场面,播放出来,学生看着视频,读着诗句,也渐渐领悟到诗中所描述的那些色彩与肃杀、凝重,甚至残酷的情景相融合的内涵。
三、用多媒体帮助记忆古诗文
背诵一些古诗文是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理解古诗文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异性,学生难以理解。许多学生读了好多遍还磕磕巴巴,别说完整地背下来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作读书方法指导。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良好的方法更能为学习者清除道路。”帮助学生背诵,教师事先将要背诵的课文输入课件,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熟练程度,适当隐去一些文字,再相继呈现所缺的内容。学生看着课文提示背诵时也觉得容易多了,如能采用一些动画就会更有趣味,学生便能很轻松地投入学习中。例如《口技》一课,作者叙写了口技表演的全过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把课文读几遍,然后显示隐去表示动作词语的课文,隐去部分由学生填补。当学生都能准确无误地完成后,再完整地呈现出来,反复数次,学生感觉容易,学习情绪也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当然,指导背诵的方法很多:理解记忆,层次划分,意境感受,听读跟读,歌曲学唱等。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感受作品,教学内容得以顺利完成。
四、用多媒体化解古诗文教学中的难点
由于古诗文距离我们时间久远,难以理解的词句很多。但是只有理解了这些内容,才能进一步阅读古代典籍。比如:字词的古今义、通假字、虚词的用法、词的活用、倒装句、省略等等,都是学习古汉语的重点而且是难点。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重难点,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如:古今异义词“走”“妻子”“虽然”“所以”……,虚词“之”“其”“而”“以”等的用法,倒装句“何陋之有?”“马之千里者?”“莫之许”……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就可以方便巧妙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前查找一些实例,并提供具体语境,逐个呈现,让学生去体会,使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这样做,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也使繁琐的说教变得简洁而清晰。有时还可以利用一些图像、视频等吸引学生的目光,渲染他们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记忆。
五、用多媒体扩展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可以补充与课文紧密相关的材料,也可以展示一些问题,图文结合,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准备。课前,教师把需要补充的内容输入幻灯片。课堂上,学生直接阅读相关材料,节省了教师用言语介绍的时间,而且更加详实、清晰。图文并茂的材料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曹刿论战》一课时,这样设计:引入新课后,教师呈现简明的春秋时期的历史以及“《春秋》三传”的介绍,接着相继出示配有flash的原文、战争背景、对峙双方的战略部署等,并且把原文与翻译相互链接。随着鼠标的点击,教学内容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便于学生朗读、思考、记录。这样,课堂内容得到充分扩展,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实践表明,多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古诗文教学中大显其能。它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大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教学的好助手。如果说古诗文教学仍是一棵常青树,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朵绽放的花蕾,让穿越时空的古诗文插上现代信息技术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资料:
1.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2.袁建忠、李俊《语艺杂谈》,东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