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我的人生地图

来源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gu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中;人生主题;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  心理咨询流派很多,方法也丰富多彩,绘画表达艺术疗法就是其中一个分支。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以艺术媒介——绘画为工具,在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关系中参与互动。这个艺术媒介有神奇的功效,它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轻松愉快,咨询由简单的对話变成了自由的创造活动。表达更容易,沟通更顺畅,疗效也就更容易达到。   绘画表达艺术疗法不是美术创作,而是表达。这种绘画表达的冲动人们与生俱来,每个人都可以用
案例一   一、我无所谓   小潘,五年级男生,身材偏瘦,长相帅气。小潘上幼儿园时父母离异,他和父亲一起生活。小潘父亲是一名军人,管教方式简单粗暴。   小潘在低、中年级时成绩中等,进入五年级后,非常抵触学习,不肯做作业,学习成绩很糟糕。他常在课上与老师发生冲突,同学和老师都埋怨他,他却表现得什么都无所谓。班主任征得他的同意后带他来到咨询室。   二、自尊背后   小潘的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父亲对
【关键词】生涯课;高中生;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96-0042-02  【作者简介】刘玄佛,上海市建平中学(上海,200135)教师,二级教师。  【设计理念】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要帮助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能力,使其能够在一生中不断地調整,寻求个人最佳的发展。高中生即将面临高考和填报志
【关键词】亲子关系;爱的表达;有效沟通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8-0067-04  【作者简介】周细兰,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福建莆田,351100)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随着生理机能的不断发育成熟,八年级学生的成人感、自我意识也随之不断高涨。当强烈的自主意识遇上父母的责骂、啰唆时,他们习惯性以冷暴力、言辞争辩等行为来对
汪道涵(1915—2005),安徽嘉山人,1932年春参加革命,1940年3月任嘉山县县长、县委书记,1941年任淮南行署副主任、财经部部长,1945年10月任苏皖边区政府财政厅兼建设厅副厅长,1946年12月任山东军区军工部部长、政委,1948年6月任山东胶东区行署主任,1949年2月任安徽省财办主任。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9月9日,汪道涵从浙江省财政厅厅长兼商业厅厅长岗位调任华东财经
【关键词】家长团体心理辅导;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猴子管理法则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8-0012-04  【作者简介】陈勇,江苏省丹阳市界牌中心小学(江苏丹阳,212323)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很多小学生时间管理意识不足、方法缺乏,对生活、学习无计划且效率较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长期处于“被安排”或随意状态,导致无法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不断深入。四川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也开始筹划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组织。1922年10月,王右木受团中央的委托,在成都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成都地方执行委员会。而在此之前的9月,恽代英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泸县支部。四川留日学生唐伯受陈独秀委托,到重庆开展建团工作。成、渝、泸等地青年团组织成立后,成为四川地区革命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
1934年春,我在川陕省干部学校学习期间,被派到通江县开展农村工作。当时接待我们的是县委书记张琴秋。一个女县委书记,对我们这些山里走出的目不识丁的穷苦妹子来说,已经是件新鲜事。初次相识,只见一位二十七八岁的女青年,身着灰布列宁装,腿上打绑腿、腰间扎皮带、头顶红星帽、皮带上还挎着小手枪,漂亮威武,英姿飒爽,一看就是位精明能干、文武双全的红军女干部。  在张琴秋身边工作期间,她逐渐成为我们心中的偶像和
【关键词】自信;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0-0069-03  【作者简介】高佳,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学校(南京,211100)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意图】   二年级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时期。他们有获得他人肯定评价的强烈愿望,从中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形成积极的良性循环。本班学
学习,永远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话题;厌学,则是这个话题中沉重的内容之一。  走近这个主题,会感受到这个内容背后的多元性因素:社会、经济、文化、家庭、学校、教师、同学……再深入下去,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层层叠叠的系统中透露出来的各种元素:有的厌学孩子用厌学诉求对家庭、父母和谐的渴望;有的则是多次努力后成绩依旧没有很大改变的“退行”;有的用厌学的症状将一个个家庭的问题对外进行了呈现;还有的孩子用厌学告知学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