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运用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j16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中的情景设置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以及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
  一、在活动中,创设情境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摆出相同的图形,看谁摆得多又快,并且让学生说一说摆的是什么,给摆的图形取一个名字。
  师:同学们,你们摆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摆这么多图形,一共用了几根小棒?算一算,你怎样列出算式?
  生1:我摆的是房子图:4+4+4+4+4+4+4+4+4+4。
  生2:2+2+2+2+2+2+2+2+2+2+2+2+2+2+2+2+2+2+2+2。
  师:我听糊涂了。
  生2:有20个2,
  师:这样说我就清楚了。
  老师在黑板上写并请下面的同学帮着数,有些学生就叽哩咕噜地说:太长了,真麻烦!
  师问: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后都争着回答)
  生1:加数都一样。(分别请学生说出这条算式的加数)
  生2:都是加法。
  生3:都有好几个加号。
  师:谁有好办法,使这么长的算式变得简短些?
  (二)进行自主探究
  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顿时学生踊跃参与,有的讨论,有的沉思,经过多次探索,热烈地合作交流,在一片兴奋的欢呼声中,学生开始汇报。
  组1:20个2相加
  组2:用乘法20×2
  组3:用合并加数4+4=88+8+8+8+8(下面学生说,还是太长了)
  师说:“同学们想出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但感觉合并加数的方法还是太麻烦,而且我们以前学过加法,你们想知识数学家想出了个更简便的表示法?”学生齐声说:“想!”师出示20×2:“你们看到这算式,想说什么?”生1:“这个算式怎么读?”(根据学生的提问,请学生帮忙,逐一回答),从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中,引出乘法算式的读法,表示意思,乘号和乘法,并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种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写法——乘法。
  二、合理地运用教材,注重学生的个人体悟
  在课的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摆小棒”的活动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列算式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使新旧知识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状态自然地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整个数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合作者。本节课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独立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又能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的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当学生们知道自己的办法还是不太完美时,就有知道数学家的方法的强烈欲望,而且会不知不觉产生对数学家、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求知。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找出知识的共同特征,从而初步形成了“乘法”的概念,并体悟学习乘法的意义。
  三、重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让学生紧紧围绕已有的学习经验,“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这一数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知道,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才能用乘法,并从中获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产生对数学的亲切之感。
  数学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设计学习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主体的认知结构、自主探究、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等方面持续地、动态地生成于开放合作,积极互助的课堂学习环境中。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是单纯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想与交流等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创新素质。
  教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工具,所以掌握数学中的实践运用,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操作过程,可以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儿童的数学得到强化,使学生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对数学教学中情境运用的归纳
  由于受教育时间、内容和教学目的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要把知识融入到生活当中,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实际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初步学会用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有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就如“乘法”在生活中实际运用,让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其他文献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发挥其整体育人功能?笔者认为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学习数学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  (一)动手操作:在学习“长方
期刊
玉米在中国种植范围极广,是播种面积最大和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改革开放以来,玉米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生产格局在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出现显著变动。为明晰玉米生产格局变迁的演变路径和影响因素,本文将运用重心方程和空间计量模型,着力从技术和政策两个角度探讨促成玉米生产格局变迁的驱动机制。
  首先,基于生产集中度和重心模型,刻画了1978-2018年中国玉米生产格局的变化轨迹。分析表明,玉米生产重心呈加速向北迁移趋势,东北产区的玉米生产集中度和生产规模指数明显提高,黑龙江省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玉米生产基地。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一册分数乘法与通用教材相比,在内容的处理编排与例题的设计上都作了修改。修改后的教材,更体现了小学数学知识的发展规律与学生的规律,有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那么,老师如何发掘和把握教材特点,优化课堂教学,既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能学生开发智力呢?  一、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实现知识迁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后面有关知识的基础,在
期刊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是思维活动创新的教育。我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备课要创新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建立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过程。在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中,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与教有机的统一起来,体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思想。它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达到了新课改“知能并重”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主体性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的教育基本上停留在单纯传授知识这一层面上,对如何
期刊
数学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对学生的一生有重要的影响。以下是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后多年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数学教学应与生活联系  用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实例来引导小学生进入数学的学习课堂,使教材的教学内容变成具体的、直观的、形象的、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实例进行数学教学,对学生学习、理解、运用数学知识具有现实的意义与作用。  (一)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
期刊
管理意识是指担任领导管理工作的人,在其地位、处境及行为规范的制约下所产生的自觉的心理活动。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目的性,从一定意义上说,管理实践正是管理者意志行动的结果。本文就个人对幼儿园管理体验从管理心理角度,谈谈幼儿园园长的管理意识。  一、角色意识  角色即一个人的社会身份。个人能否扮演好各种各样的角色,首先在于他是否有明确的角色意识。幼儿园园长从担任园长的那天起,甚至就任园长之前就应该
期刊
体育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而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它还伴随着知识、心理、情感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直接参与、身体力行这一特点,刻意安排艰苦的环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营造紧张的气氛,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的个性心理;可以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让学生通过充分展示外形的动作来表达内在的情感,从而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培养良
期刊
我经常听到一些思想品德课老师埋怨:很多同学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不是交头接耳,就是做小动作,还有的常睡不醒。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呢?可能一些老师会说,都怪思想品德课理论性和思想性太强,太过于枯燥、乏味,如果是语文课、历史课就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了。这样的解释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既然担任了思想品德课教师这一角色,一味地埋怨学生和学科又有什么用呢?我认为,还是应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孔子说得好,“
期刊
资本配置效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既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如何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地区的资本配置效率,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而在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各地区的资本配置效率也不容忽视。首先,本文结合金融发展理论、融资约束理论及信息不对称理论,构建了金融机构信贷如何影响资本配置效率的理论框架。其次,本文以1998-2017年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借鉴Wurgle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