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来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d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满足学生的知识学习需求,同时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素养培养,才能够满足人才全面培养提升的高度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思想素养培养能力,同时将德育教育落实在其中,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要求。教师则应该在这一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优化策略研究,为学生的德育素养培养奠定良好基础,满足当下对初中阶段教学提出的高度要求。
  【关键词】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德育工作;加强策略
  一、引言
  德育教育工作是初中时期必须落实的重要教学工作之一。这一教育的落实能够保证学生的行为规范以及思想素养得到培养,进而则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中,往往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导致学生的综合素养难以得到培养,阻碍这一教学工作高效开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不断强化德育教育渗透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全面培养提升。
  二、可强化要素
  (一)相符合性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够清晰发现这一课程教学内容与初中阶段德育教育工作内容具有相符合的特点,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将德育教育渗透在课程教学中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充分培养提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全面分析与深入探析,能够发展这一教育工作与课程教学内容的高度符合性。因此,在这一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不断对德育渗透方式方法进行优化加强,促进学生思想认知的培养提升,促进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与发展。[1]
  (二)创新特性
  在这一课程教学中,能够清晰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过程中接受的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导致这一教育工作的开展效率低下,最终学生的思想素养也难以得到有效培养提升。因此,在这一课程教学中不断加强德育渗透,应用这一课程教学进行德育功能的发挥,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于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方式的创新要求,从而能够保证这一教育工作开展具有高度的创新性,促进初中阶段德育教育工作的高效开展,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高效培养提升。
  (三)持续跟进性
  在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往往教师对学生进行这一教育工作开展后不能重视持续跟进,导致这一教育工作虽然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开展,但是不能得到长期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思想素养则难以得到有效培养提升。因此在这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明确发现这一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落实德育渗透与有效强化,能够促使这一工作的开展长期得到持续高效跟进,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具有高度的思想素养,同时其日常行为能够得到有效约束。
  三、加强策略分析
  (一)课堂导入应用
  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课堂教学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堂导入工作的开展,从而使学生能够明确这一章节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内容[2]。在进行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这一课程所具有的德育教育功能,促使学生能够在本章节的学习中高度投入,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德育教育的充分落实开展。
  教学案例一: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我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概念的陈述,促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处于法治社会的环境中,应该以高度的法治意识参与实际社会生活,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通过教学导入环节中发挥课程德育功能,能够提高学生思想意识,促进教学高效开展。
  (二)教学中应用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功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进行培养提升,能够满足学生的德育教育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案例二: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遵守规则》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关初中阶段案例分析,促使学生能够透过案例看到现象本质,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思想认知,促使这一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满足初中阶段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高度要求,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以相关案例作为约束自身行为的基础前提,促使学生的思想意识不断培养提升,满足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认知培养需求。
  (三)教学评价应用
  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功能,促使这一课程教学能够在教学评价开展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德育教育需求,完善持续跟进要求,促进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学案例三:在进行完初中道德与法治《公平正义的价值》的教学后,通过应用生活中的不公平案例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促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明确公平正义的重要性,进而在学习与生活中落实维护,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养,有效强化德育教育。
  结论:
  通过将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与德育教育进行关联性分析,并且进行强化策略研究,能够为这一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促进学生思想素养培养提升,满足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钱芳.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J]. 吉林教育, 2020(10).
  [2]李倩蘭. 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 东西南北:教育, 2019(17):0132-013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教育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之后的现在,教师上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其中“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为教师在教学中的授课效率、学生的上课兴趣及学习兴趣起到了显著的提高作用。为了让小学生可以在上课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尽可能地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结合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主动参与教学模式提出看法。  【关键词】小
期刊
【摘要】互动式教学在当下的教学工作中受到教师的追捧,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师生关系发展,同时能够促进学生之间感情提升。初中时期的教学工作开展教师同样应该保证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才能高效投入,促使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知识充分学习掌握与综合素养培养提升。教师应该高度明确这一教学模式具有的积极性作用,进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落实构建应用,充分满足教学要求的同时促进教学工作高效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更新,但目的始终是为国家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当前的语文教学理念是要让学生自主探索语文知识,从而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能力,也是小学素质教育的灵魂,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出发,自主学习也是当今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由于小学生生理心理发育不够成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正是个人
期刊
【摘要】大多数小学生都存在写作困难的情况,这与传统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关系。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忽视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使得学生被动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大部分学生不愿学习语文写作知识。学生对语文写作兴趣低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写作水平,大部分学生敷衍的态度学习语文写作知识,最终完成的写作内容也难以达到教师预期的标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分析写作教
期刊
【摘要】地理是一门具有理科性质的学科,在学习这门学科时不仅要记忆知识点,还要学会使用地图。由于地图比较抽象,学生难以记忆和掌握。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地图导学模式,引导学生操作和探究,培养他们的识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应用;地图工具  引言  地理作为初中文史类考试的必修课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
期刊
【摘要】“磨课”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新教师,在经过一年培训后,在汇报课上执教了“平均数”一课。在磨课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上好一节课的不容易,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必须结合课标中的要求来进行设计,并且还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下面笔者将以“平均数”这一课为例,结合“思”与“行”,谈谈如何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新教师汇报课;平均数;“思”与“行”;专业成长  “平均数
期刊
【摘要】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就要求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高姿态的教学方式,真正地深入课堂与学生成为互帮互助的伙伴,帮助学生在自由、轻松、愉快、平等的学习环境中更好的学习知识,掌握美术技巧。  【关键词】小学美术;营造氛围;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式;多维评价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美术教师应当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多维评价,培养学
期刊
【摘要】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低段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他们的思维需要有具体的事物作为支持,所以“图”就成为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载体。现行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富于趣味、可读性强的主题图来呈现数学中的教学问题,这种编排符合低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的认知特点。因此学生能否正确读图并从图中提取
期刊
【摘要】美术的学习可以提高创造意识,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陶冶人的情操,可以打开人的眼界,提高运用媒材、技术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通过欣赏活动开拓文化视野,了解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了解艺术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学习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思维技能,提高审美感受力和判断力。在人所处的空间生活中美术无所不在,目光所见之处皆有美术。社会既是学习实践的载体,也是我们艺术创作的源泉。任何职业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其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数学能力素养,更要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这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出发点,而其中越发被重视的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并将其良好运用的前提与基础离不开数学思维能力,尤其小学阶段的学生拥有无限想象力和创新力,教师应利用小学生这一优势,培养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使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