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二题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语的灵魂
  俄罗斯诗人古米廖夫曾经说过:“词语就是上帝”,对于写作者来说,这无异于一道神谕:因为,任何文学作品,无一不是通过词语的不断杂交、混合、嫁接而形成语言的魔力。诗歌更是通过词语神奇的穿梭、变形、组合,让虚无的时代和焦虑的灵魂可感可触,让世界和人都变得立体起来。
  因此,在诗歌创作中,词语和“人”(即写作者)是一致的,甚至被视作为“人”的标志。词语只有在带有与“人”同样的体温和脉搏、对外界具有同样的触觉和感知时,写作才有可能变成贴近灵魂的写作。在这样的诗歌里,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词语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身边的空气、读者的情感,甚至屋外的时代和世界紧密相连。这样的诗歌与组成诗歌的词语,才是具有灵魂的。
  对一部作品来讲,词语就是组成作品的细胞、“肉和面包”(曼德尔施塔姆《词与文化》),写作者的精神和思想即为血液,词语与细胞、肉或面包一样,有着相同的命运:被吞噬、病变、流放、毁弃……诗歌作为词语的承担者,是直接的牺牲品。
  词语只有在精神和思想里流动,找到它自己的伴侣,形成它自己的组合,在写作者的思想内部受孕、充电、发光,才会有它自己的生命,有它独特的蕴意及风格,典型的例子有海子的《夜色》:
  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在这样的诗歌中,词语与世界、与时代、与个体既是对立抗争的,又是和谐统一的。诗人眼里的世界,在思想里经过蒸馏、遴选、洗涤,其生命的自发性和文化的自觉性融合在一起,组成令人惊异的语言,带来灵魂震撼的感受。所以,在词语和世界之间,正如希尼与贝岭在对话时所说的:“诗人的主题并不是世界的本身,而是世界怎么触发他的本性,他的诗歌是他对世界独特感受的一系列隐喻。不管有无和平,世界总是在那儿,等待着变成词语”(贝岭《面对面的注视——与谢默斯·希尼对话》)。
  每一个具有灵魂的词语,都有它们独特的生命气场,也只有在这种生命气场里,我们才能感受到,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或每一个物体都带有命运的轨迹:当我们说起河流,我们感受到了悲悯、岁月、苍茫:当我们说起小草,我们感受到了卑微、倔强、不屈不挠……在这样的形象中,词语通过了人,将人的体温、感受和活力注入物的存在中,到了这时,词语不仅仅是面包和肉,也不仅仅是小麦、大米、高梁……——它不仅是填饱肚皮的食物,更是精神的食粮。
  无可否认,词语的灵魂是由使用他的人所赋予的。具有了灵魂的词语,它包含了大自然的灵性,生活的真谛。这就要求诗人有过硬过高的思想的精髓、精神的内核、生命的觉悟。词语若没有了人心、人情、人性以及文化、历史、自然等等的关联,词语便不会具有灵魂的可能,也不会被我们发现、感受、领悟。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枯燥的说教,依样画葫芦的观念照搬,无论多么情怀壮烈或者温柔婉约,依旧不能使我们感受到它的生命质感。
  因此,每一个诗歌写作者,唯有当他感受到了词语与词语之间天使般的组合,历经语言的诱惑及对意义的恐惧和迷恋之后,方能成为一名诗人。
  我们一天天衰老、健忘,但词语永远不会随着时光河流的枯竭而消逝,它们从来就不曾老去。它们悄然隐藏于作品中,却固执地散发着凛冽、清亮的光芒,它们流经我们的思想,贴近我们的血液,知道我们的生存。
  词语的光芒
  砖头在没有成为砖头之前,只是一堆泥土,砖头在砌成墙壁之后,有了它自己的命运。即遮风挡雨的同时,还要承受风吹雨打,电闪雷鸣。众多的砖头组成一栋房子之后,便有了自己的价值:是金碧辉煌的皇宫,还是草民的陋室?同样,语言在没有成为语言之前,只是一堆散乱的字词,字词通过作者的排列组合,形成文章,体裁也有了多种形式:散文、诗歌、小说、随笔等等。字词的排列组合遵从了作者的意愿,而作者的灵魂格局、思想境界、眼界高远等决定了作品的价值:是流传的经典,还是三流或不入流的文字垃圾?因此,文字变成语言,语言形成作品,无不与作者的灵魂、肉体紧密相连。
  语言由词语构成,对语言来说,词语便成为语言的生产基地、母体、繁殖场……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话语、每一个句子,无不是词语在受孕、碰撞、发光,在它们自由的组合之下,才让一个人的思想和灵魂都可感可触,让美好得以传唱、温暖得以蔓延。关于词语,诗人贾岛的“推敲”故事,足以说明了字词在组成语言之前,无不是操作者(诗人或写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果。
  “每个优秀的诗人对词语、句子、语气,甚至在何处断句、何处歇息、何处跨行,都非常考究……”(敬文东《词语紧追思绪——或一个隐蔽的诗学问题》)当词语的组合企图呈现作者的意图,表达作者的思绪,必定有他们自己的原则、底线和可遵循的规律。作为语言的最高表现形式——诗歌,对词语的操作也将更为苛刻,或者说残忍:“谁能像牧师高举圣餐那样把词语高高举向时间,谁就会成为第二个约书亚·嫩的儿子”(曼德尔施塔姆)。
  每一个写作者都是词语的收集者和穿串者,词语就是细胞,思维就是血液,词语的组合与排列是否得体漂亮,就得依赖于词语操纵者的思维、境界,并且最终将以此取胜:“诗歌中对话的达成和实现,最终的任务要落实到语词上。它需要一种特殊的构词法”(敬文东)。而这种特殊的构词法,诗人们在使用的时候也深有体会:
  一个词正尝试出发,像一片晓风从他唇边飘起/另一个词保持聆听,她克制的模样宛若花园/……/一个词敞开了,另一个在起劲地婉转/一个词点亮了,另一个颜色稍暗
  (杨政:《芥末坊之夜》)
  因此,词语在进入诗歌之前,就已有了它自己的指代和光芒,比如描写自然四季的词语、描写女子貌美的词语等等。而怎样将一个个简单的词语,组合成一个爆炸的宇宙,向时间、读者释放它的光芒,这就有赖于作者的技艺,它必须要求作者从汉字的音乐、音律、音色……从一首诗歌或一篇文章的组成、结构、节奏等,从听觉、触觉、视觉的有机结合,建构完美的创作方式,使天地宇宙、心灵情感以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自古以来所有写作者苦苦追求的目标。
  曼德尔施塔姆说过:“一个英雄时代在词的生命中开始,词是肉或面包,词与面包和肉有着同样的命运:受难。”但现实的残酷在于,世界千变万化,“肉和面包”如果短缺,造成語言的“饥荒”,使人面临“无语”或“失语”的状态,“词语跟不上思绪”,写下来的语言往往苍白无力,是许多作者面临的重大难题。
  词语的组合方式,预示着语句内在的张力,也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深度,反过来,作者的思维、意识、思考在制约着语言的生成,写作者该怎样来黏合这一切?在我最初写作之时,面对读到的精彩诗句,震撼之余常常深感怅惘:我要怎样才能够写出这样的诗歌?或许是想得太多太深,有时,在漆黑的夜幕中,在我所居住的小小斗室之中,似乎能看到眼前飞舞的词语,像蝴蝶、像蜜蜂、像漫天飞舞的粉尘,等待着我去组合、排列,让它们在空中跳出优美的舞蹈。那一刻,我真切地感觉到了语言的召唤和等待。为了更好地组合它们,我把自己关起来,读各种书,找寻各种途径,我需要在我的内心和灵魂中有一条串连和维系它们的纽带,与它们达成一种契合关系,一种灵魂上的共识:我将以最大的努力为它们组合最优美的舞蹈,而它们将忠实地传达我的所思所想。这样的写作过程,是一场灵魂的挣扎,一场词语的斗争,这是极其痛苦又是极其快乐的,像水与火的交织,雷雨与闪电的交织,那种灵魂与思想的寻找与捕捉、撕扯与融合,痛苦而又迷人。
  让词语融入我们的血液和呼吸,让写作更具力量,让心灵更为宽阔,让活着更具价值。在千变万化的词语的园林,写作者就是睿智的园丁,他必须有娴熟的技艺,有崇高的心灵,有深邃的思想,把我们带入现实之外的另一个世界。
其他文献
一个火柴盒就可以装下  我的幸福(外三首)  刘忠於  我只想,在这个熟悉而陌生  是异乡又是故乡的城市  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窝  能够容下我的身体和灵魂就好  我笨,我就笨鸟先飞  我蠢,我就愚公移山  我慢,我就行蜗牛步  二十九层的房子  是一个高悬于我头颅上空的梦  为此,我蜗牛一样  一厘米一厘米努力地朝上爬  我坚信,总有一天我会爬进  一个火柴盒似的  幸福的窝  我把一吨废钢筋搬成了
变形  在一座白色城市的街道  所有人变回了野生动物  淘气的猴,优雅的斑马  孤独的狮子,傲骄的长颈鹿  当然,如果你想置身它们的行列  也得化身为一只温顺乖巧的绵羊  站在你身边的,是另一只小母羊  它咩咩地叫,目光能把雪花融化  一座雪的城,冰雕的山  复活的魂魄在火焰上奔跑、跳跃  “假如时间穿越到过去,历史中的  某一段,有没有另一种可能?”  “亲爱的,现在问题是——  你们弄反了,把
临渊者  当一个人拥有和时间对抗的力量  这意味着什么——  他将在痛苦中获得清醒,并对  现实的安逸产生警觉。1961年7月  海明威用一杆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数十年后的今天,我在一首诗中  看到了自己的宿命——一个  在罅隙中等待被征服的困境  因此,一个人的自戕变得有迹可循  这只是一种方式,在征服  与被征服之间。或许结局早已注定  一个在深渊边徘徊的人,总有  纵身一跃的瞬间。这并不
卡罗尔·安·达菲(Carol Ann Duffy),1955年12月23日生,苏格兰诗人。曼彻斯特都会大学当代诗歌教授,2009年5月继安德鲁·莫逊当选为英国桂冠诗人,她是历史上第一位女桂冠诗人。自1974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肉身风向鸡》后,达菲陆续有九本诗集问世,创作备受肯定。作品《直立裸女》获苏格兰艺术协会奖,1987年《出卖曼哈顿》获毛姆文学奖,1993年《吝啬的时间》获韦伯特诗奖、年度先锋诗
尚兵的探索给了我们关丁现代诗写的新启示。  如果你初次读他的诗,可能瞠目结舌。然后,当你尝试全身心投入地阅读时,那么,一种可能是你接近诗的起点,耳日一新,因为,你此前绝不可能见过类似诗。另一种可能则是,你仿佛眼望着体量硕大的长臂猿在词语和意义的枝头跳荡来去,你尚未明确意图时,它便一晃消失了。  我们试读一首他的《作业练习》:  “放心遵从晃眼棉花地……亮脚丫子、午睡敬大人”。这首诗在词语从林中映射
亿万年前从地下长出的山  神还创造了一条河流  苍山不老,绿水也不老  这旧山河,养育着庄稼一样的村民  田野上玉米、高粱是新鲜的  河里的小鱼小虾也是  村庄里的人们在生死之间  你来我往  我目睹和经历了这里发生的一切  很快,我也要老了  当年我仰望的那些人  大多携带着他们的悲欢  去往另一个世界  在这里,我也和他们一样  虽然很多时候  我的愿望和野心,像山一样沉默  但这一点儿也不重
欲望被折叠成一本书的时候,候鳥  去了南方。夕阳坐进白发,隐隐作痛  有人在数夹缝里的野草  虫鸣和地平线,此消彼长  隔壁的黄犬吠出星斗,还有  疲倦的灯光。借助一把镰刀,放倒月色  每一片落叶都是一场修行  直到结出苦涩的波浪  石头在身体里打坐,无视破碎的挣扎  或许,需要一场战争,消除恩怨  让善良回归肉身  疼痛并未长出河流,风在纠结方向  即将啮合的骨头,恍如隔世  明天,那些被我亲手
那只道边的猫如临大敌   盯着我,从它身边经过   看它警惕的样子   让我感到可笑,就像   无意中瞥见镜中的自己   一张严肃的脸   始终认真生活的样子   那位总是迟疑不定的保安   每次放行车辆   都是重大决策的样子   让我感到可笑,就像   那位陷入暗恋的男孩   飞快地骑着单车   从心仪女生身边经过   满不在乎的样子   那些重要位置上的人   一本正经地说着鬼话   以為他
一    所谓现代化,就意味着对传统的超越。那么,文学的现代化自然离不开对传统文学形态的不断扬弃。具体到中国社会,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始终贯穿于整个20世纪,而且中国社会的每一次转型,都带来了文学的转型,虽然其在各个阶段的表现形式均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一直朝着民主、自由、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现在普遍的观点都认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发生突飞猛进的质变是在1919
一  教了十多年的新诗写作(写作课的一部分),我一直面临着这样的困惑: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问题本质上是一个问题,它们如影随形地纠缠着我,时时令我力不从心。我呢,不停地回答它们,不停地变换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直到今天,也没发现有什么值得公之于众的经验。  教什么,从来不是教科书写得那么容易,特别是新诗写作。在特殊年代,诗歌只有一种风格,一种写法,这当然好办,按照套路写就行。而今天的新诗是多元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