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中科普说明文的教学的技巧探讨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of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哪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科普说明文都占有一定的比例。科普说明文教学的地位不容忽视,但科普说明文怎么教学,怎么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许多教师都困惑的问题。本文将围绕科普说明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谈谈科普文的教学策略。
  一、科普说明文教学内容的设计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科普说明文承载着传播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科普说明文的能力等诸多的功能,因此,可以设计教学内容如下:
  1.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2.了解说明方法,品析语言文字,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3.揣摩表达顺序,理清文章脉络,习得表情达意的逻辑性;4.进行有效拓展,加深理解文本,实现科普读物的课内外结合。
  二、科普说明文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科普说明文除了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恰当、合理之外,还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弄懂文章中涉及的科学知识,理顺文章的写作思路,领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之处,提高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很重要,笔者认为科普说明文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重视读
  古往今来,人们对读书都有一种坚信不疑的信念,那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叶老曾经说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美文尤需美读”,可见“读”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读是传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的精华,是帮助学生品味语言、打好语言功底的最好方法之一。尽管科普说明文的语言和文体不如文学性的作品那样有感染力,但作为一篇文章,哪怕叙述再客观,文字再严谨科学,也会包括作者的情感,因此,在教学中着力去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再通过朗读传递作者透过文字想要表达的情感。教师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读的问题。
  (1)读懂科学与知识
  科普文章中往往会有许多术语,读起来会很拗口,内容也难以理解。阅读教学时更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逐步感知、理解、消化、吸收,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2)读出准确与生动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课文第一节引出了本文所要介绍的中心问题“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的推测。余下的课文则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在第二节中,作者通过“干涸的河床”、“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证实了火星有水的推断。它在告诉学生,无论是推测还是推断都要靠科学事实来证明,仅靠推断是远远不够的,这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态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敏锐地抓住“推测”与“推断”,让学生把“推测”和“推断”调换一下,读一读,再说一说觉得怎样,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不难发现:火星和地球上有没有水和生命,是人们根据火星和地球的相似点进行的一种想象、估计;而用推断,是因为在做钻孔分析之前,科学家就已经发现了火星河床,所以,科学家们的判断就更加肯定。抓住这些关键句和关键词进行朗读训练,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会到语言的准确与生动。
  (3)读出趣味与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学习说明文时能抓住要点,了解说明方法。在团队教研时,组内成员也一致认为要关注这一点。但仔细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提到了“说明方法”,但只是“了解”,并不是“理解”!这个词语非常关键!显然了解的要求比较低,理解的要求比较高。我们总习惯地以为,教一篇说明就得讲透说明的方法,否则就没有紧扣文本的特点,就没有完成教学目标,不符合课标精神。这样以来,本来就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和思维发散点的说明文,就被大家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框框。这样的课堂,学习缺乏兴趣,文字缺乏魅力,科学缺乏生命……
  2.巧妙写
  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只是单纯把课文知识介绍给学生,学生就会因为通过文本阅读便可直接获知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能巧妙地把“写”挤进课堂,使学生在二度感知文本的同时进行个性化创造,学生既可以掌握知识,又能在充满语文味的写、说课堂中轻松穿行,自然是兴趣高涨、兴致盎然。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有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1)抄
  每学期,学校都会为学生订阅《习字册》,如在教学《大自然的文字》时,《习字册》上选用了这样一段话供学生抄写:“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教学的同时,不妨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抄一抄,一边抄,一边做批注,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
  (2)仿
  仿写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写作,而且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习作的兴趣,甚至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3)改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改写成一篇以第一人称方式叙述的《新型玻璃的自述》,在阅读和写作之间架起了桥梁。然后,于老师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新型玻璃的自述》,让学生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同时,深入感知文本,体验到“干瘪生硬”的说明文同样需要巧妙的架构和生动的语言。由此可见,适当的改写训练可以让学生在二度对话文本中,加深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4)补
  补写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补写文中省略的部分,可以是省略号省去的部分,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续写。
  3.诱导说
  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到进行阅读是解决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需要,从而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探究思维。只有在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里,学生才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他们的探究激情才能被激发。
  吕淑湘先生说过:“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他的名字叫做‘活’”。成功教师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是的,只要我们深入鉆研文本,立足以学生为本,灵活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科普说明文的教学才会变得和那些记叙性的美文一样,充满夺目的光芒!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优化教学教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这早已成为我们的共识。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必须从小抓起,从课堂抓起。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类比法,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类比法是初中重要的教学方法,数学中的许多定理、公式和法则是通过
期刊
在新的一轮教育课程改革中,新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更体现鲜明的时代气息,更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期望。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如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的效果就会很好。如何做好高中地理教学,根据我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谈我的看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正确处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高中地理新课程在总体目标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课程标准阐述了地理教学改革的
期刊
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体态语言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科学、合理、艺术地运用体态语言,并与有声语言有机结合,这不仅会提高教学的效果,而且还能使我们的教学艺术锦上添花。  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势。它可以支持、修饰或者否定言语行为;又可以部分地代替言语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还可以表达语言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幼儿期是处于好动、好模
期刊
随着对幼儿早期阅读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如何开展早期阅读指导已成为很多幼儿园研究的课题。我园也在此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创建适宜的阅读环境  (一)建立立体阅读墙  我园大块墙面较多,我们选用了几大块进行阅读墙设置。一是“从小学做人”板块。我们以“感恩、诚信、专注、合作”为主题,选取精彩的、有代表性的画面呈现给幼儿。二是“我最有礼貌”板块。在走廓墙面上,有精典故事中的对话场景,“请”“谢谢”“你好”
期刊
进入21世纪,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如何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是新课程改革对历史老师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谈谈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的新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历史学科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高中中学历史教材的改革,特别是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特别是在新课标教学的背景下,如何
期刊
新课程改革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改革的重点之一。学习方式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手段。而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参与,感受,认知,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我们就要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第一、参与就是指学生参与教学,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主体,改变当前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  我们传统,落后,陈旧的教学方式,
期刊
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要满足于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我们的数学教学数学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学习、工作的实际,开展有效的数学实践活动。我们知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而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是重要途径。  一、在有效的教学观察活动
期刊
那是一个四月的早晨,春的气息随处四溢。六年级一班的教室里传出阵阵整齐的朗读声,我的心情不错,因为这季节、更因为这节语文课。  今天的课文是一篇科普作品——《海洋——21世纪的希望》,很好讲的文章,主题明确、层次分明。让学生们到了解海洋的资源的丰富,认识到海洋的开发和利用的价值。刚一上课,孩子们就踊跃地发起言来。  “科学家认为海洋是个聚宝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老师,我知道。海洋蕴藏着地矿藏
期刊
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历史学习中,只有热爱历史,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便使学生对历史科目保持浓厚的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  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教学活动必须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为载体。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既要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