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一频也倾城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微视频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辅助教学媒体,为信息技术教学打开了一扇窗。本文论述了微视频的基本特征和运用原则,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案例分析了微视频的教学应用方法,其对转变学习方式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关键词】 微视频;学习方式;课堂效率
  随着课改脚步的前行,作为教师,我们经常反思:怎样把信息技术学习变得更灵动?怎样让信息技术学习随时随刻在学生身上发生?怎样让自主探究的火花迸发出课堂的激情?……微视频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优势辅助的教学媒体,为信息技术教学打开了一扇窗。
  微视频指短則30秒,长则不超过10分钟,内容广泛,具有连续画面的视频片段,一般由老师亲自制作,能讲清某一个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难以独立解决的问题的视频资料。微视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分为操作演示类、功能介绍类、拓展延伸类。
  下面笔者就以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3课《下载和安装软件》为例,来谈谈微视频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下载和安装软件》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3课的内容,属于网络部分中下载信息单元,是学习下载文字、图片、网页等信息后中的重要一课,要求学生了解软件的概念,登录一些常用的下载网站找到所需的软件,先单击下载网址链接,再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保存文件,最后安装软件进行应用的教学过程。

教学片断(一)


  在课堂导入时,教师播放了一段介绍软件的微视频,并提问:看完了这段视频你知道什么是软件?
  学生经过交流讨论,教师梳理归纳:
  (1)软件是能读懂电脑语言和人类语言的翻译。
  (2)软件分很多种,有帮助办公的、有帮助学习的、还有的是用来娱乐的。
  (3)安装软件的常见的途径有两种:一种途径是从电脑商店里购买。另一种途径就是从互联网上下载。


  (微视频截图一)
  在此教学环节中,考虑到学生对于软件的概念还不够理解,教师通过一段介绍软件的功能介绍类微视频,形象生动的介绍了软件的概念和分类,学生在微视频资源的引导下对软件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明白网络上的软件资源有免费的、试用的和收费的,激发学生的版权意识,自觉养成不使用盗版软件的意识。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片断(二)


  在教学安装软件时,教师提醒学生:观察刚才下载的软件,它是一个压缩文件。对于这一类型的文件,在安装前,需要对它进行解压缩。
  接着教师提供解压缩软件的操作微视频,并出示任务:把下载的文件解压缩并安装,如果遇到困难同学们可以自学桌面上的微视频。
  学生自主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同桌交流反馈解压缩的方法。


  (微视频截图 图二)
  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借助演示操作类微视频的方式,将文件解压缩的步骤录制下来,并在重点位置标注文字提示、强调各个部分的名称加深印象。学生操作时,如果有困难还能自己再看一遍视频巩固,这样所有学生都能够自主地掌握文件解压缩的方法。接着老师通过同桌交流的方式,互相检查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自主学习的目标,帮助同学弄清楚他们不懂的问题,实现学生检查学生、学生教会学生的目的。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课堂效率,更是培养学生交流分享的能力。

教学片断(三)


  在拓展延伸环节,教师总结:同学们,科技的脚步从没有停止,软件的用途也越来越广。
  播放一段软件的发展趋势微视频,学生认真观看。
  教师总结:课后请同学们继续关注软件的发展,积极探究,争取将来自己也能开发一款软件来方便社会。


  (微视频截图 图三)
  在此教学环节中,微视频属于拓展延伸类,它播放了软件的发展趋势,学生观看微视频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思想认识升华的过程,是一个引发新问题的过程。此微视频的应用可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培养创新思维。
  基于以上的三个课例中微视频的运用,笔者认为,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微视频有着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微视频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在《下载和安装软件》课堂中,微视频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保证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相应学习,这可以有效提升学习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正是微视频这种“短、快、精”的特点,大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具体表现为:
  1.课堂教学更具吸引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微视频相对于其他形式资源,将文字、声像元素融为一体,刺激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并将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形象、直观,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也能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微视频时间短而内容精,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时刻保持浓厚兴趣和注意力。基于微视频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任务显得很直观,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任务也更加明确,真正的做到有的放矢。
  2.促进了学生自主性探究。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微视频资源获取的方式越来越简单、便捷,教师也更容易在教学中使用微视频资源。如教材配套光盘中就有针对每一课的操作演示类微视频。它们都是编委针对于学生学习的重难点而制作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关键。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根据教材提供的微视频素材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   3.解决了个体的学习差异。
  在信息技术学习探究中,由于不同家庭和生活环境的差异,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差异普遍存在,微视频能让会的学生节约时间,也给不会的学生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微视频便于传输、下载,能在多种移动终端设备上播放,为学习者充分利用片段化的空闲时间,随时随地根据自身认知能力调整学习进度和学习深度提供了可能性。

二、微视频的制作方法


  微視频录制的工具有很多,可以用手机、摄像机等常见的摄录设备进行拍摄,也可以应用像Audition、会声会影这类普通教师经一定学习之后就可以掌握的软件进行制作。笔者经常使用的是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自己的能力灵活运用。
  1.录制ppt类微视频。
  先设计微视频脚本: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幻灯片,录制时的台词。首先研究教学内容写好教学设计,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其次针对教学设计制作好幻灯片,教师需要掌握简单的幻灯片制作技巧,如插入文本框、图片、视频和音乐、设置自定义动画等;最后要写出录制微视频时的详细台词,虽然录制的时候教师看着幻灯片说,但是需要把台词和幻灯片融合在一起,如在哪一句话之后单击鼠标或翻页,哪一句话之后停顿给学生反应或思考的时间等。Ppt类微视频适用于功能介绍类、拓展延伸类微视频的制作。
  2.录制屏幕类微视频。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操作演示类微视频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多媒体资源。教师在录制屏幕的时候,要对需要演示的软件界面提前熟悉操作,录制时不要有噪音,切忌语速过快、步骤混乱,尽量做到语言和演示操作同步,界面简洁、声音清晰、生动、有条理,注重节奏的把握与控制。屏幕类微视频适用于操作演示类微视频的制作。
  微视频录制好之后,还需要进行加工和修改,去除微视频中的错误或者不够完美的地方,对技术上的处理和要求更加精致,最终能够呈现清晰、完整的画面。一个好的微视频还需要经过学生的检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也可以根据教学效果不断地对它加以完善,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三、运用微视频应遵循的原则


  1. 时间性原则
  微视频中解决的只是一个知识点或一个主题,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控制微视频的时间,精简教学内容。要把重点放在与主题紧密相关的知识点上,做到短小精悍,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每个知识点。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个微视频都有非常高的针对性,可以在学生精神集中的最佳区间段实现目标知识传达。
  2.有效性原则
  微视频的教学目的要明确,主题突出。微视频之所以是有效的辅助教学方式,一方面是因为微视频的直观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微视频可以成为活动的“教师” ,它不受空间和环境的限制,只要有手机或者网络,学生就能轻松进行自主学习。这就要求微视频中的内容紧扣信息技术教材,能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3.即时反馈原则
  学生学习微视频的过程中或一个微视频学完之后,要有反馈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与该微视频中知识点相关的学习单,记录下来自己的问题和思考,教师根据这些记录调整自己的课上活动。也可以让学生同桌、小组之间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互查了解是否达到预定的自主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4.奖励性原则
  有时根据教学的需要,需要把微视频的学习放到信息技术课前或者课后。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观看微视频时是否认真将决定课堂效率。教师应对自主观看微视频的的学生进行奖励,建立一个明确的激励制度,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指导性原则
  教师在操作演示类微视频中讲解学习内容时,其身份是“学生身边的指导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点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教师在微视频中的语言尽量生动、有亲和力,同时把握演示的节奏,给学生的思考与操作留有余地,使学生的学习充满成就感。

【参考文献】


  [1]陈玉琨 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7.
  [2]马九克.《微课视频制作与翻转课堂教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8.
其他文献
【摘要】针对课内外阅读脱节的现状,笔者探索出基于小语课文拓展性课外阅读的重点指导策略:对接原文,精选课外阅读文本激趣;联系背景,品味课外阅读文本怡情;优化方法,感悟课外阅读文本增效;比较写法,用活课外阅读文本练笔,以此来帮助学生突破课外阅读的难点,达到以课内阅读指导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促进课内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拓展性;课外阅读;难点突破;指导策略  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及精神成长的重
期刊
【摘要】当下,儿童“数学实验”学习面临困境:媒体观影对“数学实验”具身操作的代替,动手操作对“数学实验”具身思想的忽视,追求结果对“数学实验”具身过程的僭越。具身认知理论提倡以“身体”认识世界,心智离不开身体经验,数学实验中能积累丰富的身体经验,因此提倡儿童“数学实验”学习就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构建具身认知视野关照下的数学实验“情境场”“发生场”和“评价场”,才是小学数学实验学习困境的出路。 
期刊
【摘要】21世纪是开放的、信息的時代,信息已成为重要的资源,信息技术已渗透影响各行各业。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已非常普遍,这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学目标中重难点的处理,不仅关系一节课的成败,更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在教学中如果能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以文字为基础,配合图像、声音、动画等手段,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
期刊
【摘要】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改造乡村教育,今天,我们依然努力践行陶先生的主张,致力于办好一所有情怀的乡村小学。近年来,丹阳市里庄中心小学立足于乡村教育,践行“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借助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以省级课题“问题导学”为抓手,开展了立体丰富、个性鲜明、形式多样的研究,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会学,从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从学校教师的特点出发,构建并不断完善丰富而有校本特色的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依赖死记硬背等单纯的模仿记忆,而要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尝试等活动。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是对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重要学习方式的深层诠释。 本文主要以笔者学校两年来开展数学实验研究的经历,从对数学实验概念和特征的认识、数学实验开展遵循的原则;以及在数学课上哪些环节必要开展实验这三
期刊
【摘要】数学是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同时也是最重要一门基础学科。在新的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重点培养同学们数学的核心素养,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与优化,增强学生对数字的思想意识,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课堂教学要轻松愉快、如诗意一样的让同学们掌握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本文以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与特点出发,探讨如何愉快的进行课堂教学,快速提高同学们主动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期刊
【摘要】“本色”即返朴归真、洗尽铅华、清水芙蓉……曾几何时,语文已被异化得面目全非了,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已然找不到语文的影子了。老师怕上语文课,生怕课上没有“花头”,没有“亮点”,缺少“理念”,因此,费尽心思创设的情境犹如“雾里看花”,使语文课失去了应有的韵味。笔者以为,语文教学就应该回归语文本原,探寻语文本真,立足语文本位,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从语文的视角去解读文本,用语文的方式方法进行课堂
期刊
【摘要】器乐演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竖笛演奏,它音色优美、简便易学的艺术特点和天真活泼的儿童心理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竖笛教学的意义非凡,只有开发适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特色教材,才能挖掘个性化的教学途径,结合学校的竖笛社团教学,才能让儿童兴趣投入到竖笛世界里,在笛声中实现艺术对童心的浸润。  【关键词】竖笛;教学;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器乐进课堂”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应该改变以往“一讲到底”或“一问到底”的传统模式,而应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注重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在自主、合作和探索中发展能力,在开放、活泼的语文课程中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分开放; 活力; 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
期刊
【摘要】根据低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正确引导,关注他们的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和提升他们在早期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力,帮助他们学会学习、持续有效进行学习,使他们真正地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势,以便更好的投入其他学科的学习。  【关键词】听说读写;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过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对于低年级学生,必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