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桂芹作品选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019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为便于理解,可将“家庭教育”拆分为以语言讲解为标志、以典型的一方“施教”一方“受教”为基本形态的狭义“教育”和以语言交流为标志、以典型的以身示范、以表露“三观”的日常言行为基本形态的狭义“影响”两部分.家庭教育的根本方式是“影响”,是家庭成员在血亲关系基础上所构成的温暖和谐的生活氛围所形成的“影响”.
期刊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关键作用.而高校作为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的主战场,更应该充分发挥服务社会、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实用人才的功能.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给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大胆探索成人高等教育的新路子,促进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思政社会实践课与思政理论课是高校思政课程的一体两翼,思政社会实践课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考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新时代的新要求,充分发挥思政社会实践课程在融合恩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的重要作用,以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为目标,开展教学,打造“金课”.课程教学内容应注重学科前沿动态,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实行一体化教学和过程性考核等基本教学模式,有效克服课程“含金量”不高,组织性、体系性不强,与学校教学中心工作融入度低,学生参与积极性差、投入不足等问题.“共同体参与式”高校思政社会实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增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仍是全社会关注的课题.以Q大学为例,阐述了Q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实践探索.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西部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在方向性、公益性、公平与质量、终身教育上实现价值旨归是其发展的逻辑要义.基于其逻辑要义,切合于“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国家发展战略,着眼于人民对不同层次、水平高等教育的需求,未来西部高等教育需要综合施策,主要从政策驱动、未来导向、
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是高校全面育人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基于目前存在的学生自身劳动意识缺失、高校劳动教育力度不强、多方教育力量合力不足等劳动教育问题,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势在必行.应当从以自我教育提升劳动认同、以高校设计提升劳动教育品质、以多方联动拓宽劳动教育路径等三个方面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对策,从而积极实施劳动教育,形成劳动教育的有效机制.
美术馆作为展示美术作品、收藏美术作品、研究美术艺术的公共服务平台,其公共教育不仅是美术知识普及、人类精神文化传递的重要载体,更是引导国民树立优良三观、增强国民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但审视现有情况,美术馆公共教育在互联网、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因素和文化、经济等时代因素的影响下,教育资源过于分散、教育体系较为懒散、展览与公众互动态势欠佳等问题越发突出.故如何通过美术馆公共教育模式改革、美术馆公共教育资源整合等措施推动系列问题解决成为学术界较为关注的问题.由杨应时编著,东方出版社于2020年8月出版的《美术馆
期刊
为了解幼儿园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以广东省169名幼儿园青年教师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对其职业认同的结构和特点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园青年教师职业认同由职业目标、职业情感、职业能力、职业投入等四个二阶因子构成;广东省幼儿园青年教师职业目标认同水平最高,其次为职业投入和职业能力,职业情感认同水平最低;已婚幼儿园教师、民办幼儿园青年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分别高于未婚教师和公办幼儿园青年教师;职业认同、职业目标、职业情感、职业投入均随年龄、教龄、职务、职称的上升而增长,差异显著,职业能力维度的差异不显著.建议如
“注重综合素质教育,以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想象思维、实践能力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应是德智体美劳协同进行的.”等战略思想在全国教育大会、党的十八大被着重强调.“以更加科学的导向、更为多样的资源、更加灵活的方式贯彻落实树德立人根本任务”等指导思想也在2021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对此,《学程周:儿童综合学习的发现与创造》(刘宁等人主编,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年12月版)一书以南京拉萨路小学学程周的方案、规则、具体操作为研究内容,回应了国家在教育方面的要求,
期刊
期刊
汉语国际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第一个面向外国留学生的学科专业,从最初设立发展到今天,所承载的任务已经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所指的语言教学,更是外国学生深入了解学习中华文化的工具,是中国文化传播于世界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且随着多极化国际形势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进一步传播中华文化既是满足世界人民学习了解中华文化需求的基本手段,也是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必经之路.在此背景下,如何优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育模式,进而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使之能够更好地肩负起传播当代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