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教育模式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传统大学语文教学误区:记忆型、接受式教学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表现为一种“记忆型、接受式教学文化”。教师主要是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则被动地接受、存储信息,长期浸染培养使得学生仅会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失去了积极探寻、思考及评价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就目前而言,大学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教学目标定位偏差
  大学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个组成部分。学校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使不同素质的学生达到同等水平,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为探讨其他学科打下一个语文基础。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是以课本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目的,对学生侧重应试训练,学生也只是为了分数死记硬背书中的知识,对文章的理解就只能符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因为不这样的话,恐怕很难拿到学分。老师所重视的也只是学生是否及格,并不重视学生想象力、创造性、人文性的培训,这种传统教授学生知识指向的唯一性、确定性、事实性使学生丧失了对文章类的鉴赏能力,对于文章思想内涵及丰富情感的理解能力、个性化语言的表达能力,这必然导致一种封闭的知识结构。所以,应该改变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这种授课方式,老师不仅要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讲授大量的课本外的语文知识和与之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知识,使学生有开放、多元、立体的知识结构。
  2 教育主体对象颠倒
  谁是教育的主体?这个话题历来都是争论的焦点,我们积极提倡的是“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说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指路人,其中的探索还是以学生为主导。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真正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以教师为主体”。这种长期形成的传统模式必然使教师在教学中忽视方法和方法论方面的教育。这种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方式,势必使学生不敢质疑问难,不敢批评教师。学生作业和考试答案,都要求与书本和教师讲的完全一致,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是目前许多司空见惯的学习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近年来开始成为人们经常提及的话题,但落实到实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年的传统教育形成的弊端短期内不可能发生实质性改变。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代替“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模式,最后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到大学语文上就是教师既要突出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又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自我完善的思维空间。在课堂讲授上也可以打破一言堂的格局。在某些问题上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授,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 考核模式陈旧
  从传统的模式看,分数是对学生考核的唯一标准。与其他学科相比,大学语文在知识的运用上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综合性,即语文知识的运用是综合的,孤立地去掌握各项知识并无太大意义;二是个性化,语言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语言风格,独特的审美能力及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知识。三是模糊性,即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难有一个精确的划分。所以。单凭教师掌握的知识或书本固有的知识作为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是不正确的。当前语文测试却与之相反,它忽略了语文的综合性,忽视语文的模糊性而过分强调精确性,特别在基础知识测评上越来越有偏、怪、难这种倾向,这势必让学生为了考试而去死记背,为了分数而去钻牛角尖,这些教学方法势必严重束缚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欲望,它实际上严重地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
  所以,对于大学语文就应该采取松散式的考试方法,即可以规定在一个大范围内,不脱离大学语文的基础上,任由学生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只要学生表达的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就应该说达到了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了。
  4 教学方式单一
  一直以来,一支粉笔、一本教案是教师们通用的教学手段。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比如在讲授古诗词时,可以运用现代化手段,把诗词配之以画面、配之以音乐投影出来,然后把跟诗词有关的大量资料揉入其中,使学生在学习时有身临其境之感,获得审美享受。同时,大量的资料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使大学语文教学形式活泼、生动。
  
  二 构建多样互动的创新教学模式
  
  1 情境型教学模式
  借助于形象化课件和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富于变幻的课堂环境,使教学鲜活而有节奏感。语文是由语言构筑的一种形象艺术,其学习离开了语言的活动和交往,离开了生活的运用和实践便难以使语文知识内化为真正的语文能力。因此语文教学应重视个体的适应和参与,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生动的社会文化和自然情境,让学生直接感受、品味语言,领悟语言的韵味和蕴含其中的深致意理;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形象感人的描述和深刻性问题的启发形成问题情境,从而将阅读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将感知的新信息、新材料、新问题联系起来,通过激发其联想、想象、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去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在关系和本质内涵。并对阅读材料进行冷静思考,发表独立见解。
  2 研究型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信息搜集与处理、调查与实践、分析与思考、表达与交流等实践探索活动,使其主动地运用和建构知识,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研究型学习是对传统被动接受学习的一种改革,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及学习的实践与体验,对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研究技巧,提高创新品质、创新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求教师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新的问题,通过设问,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信息加工和思考,认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学会发现异议,针对所学内容进行批判性思维,并将所学应用于问题解决、决策及其他较高层次的实践活动。学生熟读作品后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讨论,老师则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中分析总结。同时,教师应大胆突破单篇课文、狭小课堂的局限,将教学视角积极向外和更深处拓展,或者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相关单元主题研究或专题讨论;或者根据学生生活的适切性,选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设计具有多元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研究课题,帮助和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社会调查和实践等方式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提炼,学生在知识的联系和运用过程中,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3 活动型教学模式
  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精心设计各种活动项目,发挥学生耳、口、目、心、脑、手等各种器官功能,挖掘其听说读写、观察、思考与操作等各方面智慧潜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的创造力与发展潜力只有在宽松、 愉悦的氛围中,在对未知世界强烈兴趣的推动下,自觉主动地追求才能得到发展。而且随着社会对人才理性思维、情感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加大思维和语言的训练已成必然之势。因此,大学语文应突破传统的记忆型、接受型教学模式,重视与实践结合,根据教材具体内容精心设计表现性、活动性教学。如学习《长恨歌》之前,请学生根据文章内容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故事进行复述,培养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围绕人物命运遭际的变化提出问题进行对论,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作者刻划人物的艺术方法。此外还可组织排演课本剧、诗词吟诵、讨论或专题辩论,通过自编自演,自读自悟,自析自评,提高学生的思维、写作及语言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创办各类文学社团和沙龙,开展演讲、办报刊、采风,举行读书报告会、专题研讨会及社会调查等多种活动形式,相互合作,增强与外界的交往和创新能力。
  4 合作型学习模式
  这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学习目标,在一定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学习成果而进行的合作互助性学习。它强调学习过程中各动态因素间的合作性互动,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全面实现,对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过程及其情感性、社会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增强学生与社会的交流沟通能力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实施合作性学习策略应根据教学及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确定协作学习的目标,使学生针对特定任务,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收集资料,进行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教师辅导课、全班性研讨会和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进行交流和争鸣,互教互学,达到激发其认知及自我认知潜能,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学习《哈姆雷特》之前,先介绍戏剧的特点及戏剧写作的一般方法和技巧,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讨论、设置剧情,并根据各人的兴趣和特长分工,创作和表演剧本,在各组表演完毕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论。改正表演的问题和不足,在讨论中进一步深入理解作品,准确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主题内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合作性学习具有更广阔的交流背景。教与学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向互动中实现的。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的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参与度与适应性,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使学生在轻松喻快的学习中,培养语文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成为有能力的独立学习者,为其步入社会,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实践证明,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每堂课都作为学生创造探索的历程,才能敞开学生的心扉,放飞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灵性,才会达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肖川,论学习方式的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
  [2]章云珠,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地位及价值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2(5)
其他文献
艺术特长生虽然享受降分优惠政策进入大学,但通过精心培育与引导,他们的各方面表现都可以非常优秀,甚至成为模范与标杆.由于他们大多活跃在校园各文体机构,在自身践行社会主
该会议共收入了论文33篇。第二册17篇论文分别为:三代坦克测试讨论——如何运用野外测试系统;坦克光学仪器的检校仪器改革设想;装甲车辆定型试验中动力传动装置冷却试验的探讨;装甲车
一 教材的主要问题    1 陈旧。很多教材明显老化,空洞说教,其材料不全,其观点守旧。问题的关键在于沿袭斯大林“教科书”的模式构建“哲学体系”。这是违背哲学自身发展规律的。这一方式也扭曲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使把握和理解偏离了这一哲学的内在精髓。原本,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发展的,但是哲学“教科书”本身的体系和理论构建方式,以及由它所体现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诠释和表达的惟一性,却仍然是对马
当前,体育教学面临诸多批判,如教学中只注重基本技术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技能情感价值的培养,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不少基本技术却没有运动能力,上了九年的体育课却掌握不了一门基本技能,课堂教学成了“独自式教学”。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在进入校门之前已经具备了体能、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学生个人知识体系中的缄默部分深深地影响着教学效果,如果忽视学生所具有的缄默知识,必然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21世纪中国新的追赶线路,其发展目标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中国追赶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实质是加速知识与技术追赶过程。知识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拥有先进技术和最新知识,尤其是拥有知识能力的人,也因此成为生产中决定性的因素,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对这种新型人才的教育与培训,在知
一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rn1 形式固定,创新能力弱rn龚方红在中指出,目前高校实验教学的教学目的、模式、内容、方法和手段有待改革.现在的实验多为单一型、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