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入词语,行走于诗意课堂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foc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意”课堂是指在语文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合作,实现对生命精神和美学的追求。“诗意”是从文本当中的“情意”所体现,因为情感是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实践认知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只有富有“诗意”的语文词汇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和词语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词语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由于学生活泼爱动的特性,传统的词语教学是很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不同年级阶段的词语教学课堂上,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往往都是一样的,即认识词语——理解词义——会写词语,特别是在解读词义的时候,大部分语文教师都只是单一的、机械式解释一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而不去解释这个词的词性、特点、情感色彩等,词义和文章之间的联系不做解释,这样极大不利于学生的词语掌握。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词语教学的策略,让学生沉入词语,行走于诗意课堂[1]。
  一、词语解读,感受词语个性色彩
  阅读是一个很好的探索自身情感的方法。通过自己对文字的直接“接触”,感受文章当中的情感色彩和作品风格,让学生更有代入感。并且,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也能有效地制造出一种情感氛围,给学生一种自己身在其中的感觉。词语作为构成一篇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在阅读当中对词语的品读、理解、赏析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作品的体验[2]。
  比如,在四年级上册中《多彩的夏天》,作为一篇非常美丽的课文,它描写了夏天的特点,夏天里幸福快乐的人们被详细的描绘了出来。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读这篇课文,体会夏天的多姿多彩,效果非常好。
  老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找出描绘夏天的词语。
  学生:“多彩的”、“轻松的”、“快乐的”、“自由的”。
  老师:通过自己的理解,再找出一个词来形容你们眼中的夏天。
  争相回答的学生:“炎热的”、“热闹的”、“美丽的”等等。
  在阅读过程当中,各种各样的词语让学生体会到了夏天的感觉,在由自己填词的时候更能使学生进入到夏天的氛围当中,去形容自己眼中的夏天,也将师生带入了这个多彩的夏天当中。
  二、逐字斟酌,探究深层诗意
  语文教师应该从文章的基本含义出发,由表及里地带领学生探究文章富有深层含义的词语,通过词语的含义去研究文章背后所要表达的感情色彩[3]。
  比如说在《詹天佑》一文当中,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当中有一个词语是“赞叹不已”,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赞叹不已”的含义,为何要有“赞叹”?为何“赞叹”詹天佑?同学们可能会由此引发思考说,是因为詹天佑为国争光,把外国人都修不了的铁路给修成了,不仅在道路崎岖的条件下完成了铁路的修建,而且还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了两年竣工。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但理解了词语的字面意思,还可以通过文章内容去感受到“赞叹不已”在文章当中所蕴含的感情色彩,通过“赞叹不已”的詹天佑,能深刻体会到詹天佑身上的荣誉之光、爱国之情等,让学生由表及里的掌握词语所具有的感情色彩。
  三、反差效应
  (一)、将句中词语做删减比较,形成反差效应
  一个好的句子往往都有或多或少的优秀词语组成,起着点睛之笔的作用,是一個句子的灵魂所在,如果没有了灵魂,句子像是没有了生命。因此,在语文词语教学当中,语文教师可以将一个句子的中心词语找出来做一个删减,形成鲜明的反差效果,通过比较,让学生对词语产生“敬重”之情,提高学生掌握和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根据相关的实践教学表明,在词语教学当中,用“删减法”形成反差效应,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程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4]。
  (二)、将句中词语做更换比较,形成反差效应
  在每一个优秀文章当中都有各种各样的精妙传神的词汇,学生看起来很容易能理解,但是实际情况却不能真正明白这个词为何这么用?亮点在哪里?为了更直观的给学生解释,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更换词汇的方式,来形成对比,给学生一种反差效应,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在第四段中形容“鱼‘成群结队’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可以让学生将句中的“成群结队”换成“结伴而行”,让学生品读。“成群结队”是形容人或者动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而“结伴而行”相比“成群结队”来说,是有目的性的结成同伴,一起行走。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准确的掌握词语的意思,并且还能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理解两个词语的差异性,更好的运用到自己的语文学习当中。
  结语:
  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让语言和精神实现共同发展。语文教师应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语文课本知识当中理解词语所带来的内涵、诗意、和情感。语文教师不但给学生教授课本知识,还要带领学生沉入每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让学生们能行走在诗意课堂当中,培养学生从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当中构建自己的言语能力,促进学生的言语和精神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程里.浅谈小学中高年级词语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2):218.
  [2]刘美兰,罗小林.词语教学妙趣横生——特级教师词语教学片段赏析[J].江西教育,2014,(26):39-40.
  [3]杨素琴.新课标修订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段词语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6,(2):56-56,57.
  [4]宋尚琴.一词一世界——词语教学策略例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3,(34):36-3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强化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初中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而要想实现此目标,广大教育者必须要加强对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制度建设,以此作为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主要依据,从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有利的条件。鉴于此,本文针对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制度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从而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综合素
期刊
摘要:乐器教学已成为中学音乐课堂上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教师用这种教学方法在选择乐器时,如果可以选择葫芦丝,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小型乐器,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并且能够了解乐器的优点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就可以为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增添强大的生命力,使每位学生都有一技之长。本文探讨了在中学音乐课堂上引入葫芦丝教学的必要性,并着重论述了我校在音乐课堂中如何让葫芦丝演奏成为学生一技之长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中
期刊
摘要:《去年的树》讲述着唯美的童话故事,通过白描手法将大树和小鸟之间友谊表达得淋漓尽致。尽管描写节奏较平淡,却为读者敞开广阔的想象空间,才能深入体会文章最终要表露的价值情怀。而王崧舟老师巧妙借助该描写特点,以文中的重点与难点为核心内容来传递该信息。  关键词:去年的树;主旨探究;反复阅读;深入思考  引言:自阅读《去年的树》以来,感动与感恩情怀油然而生。  一、《去年的树》的内容论述  《去年的树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关注幼儿生活质量的同时,对幼儿的身体素质培养也越来越关注,因此很多幼儿园都在体育教育中应用“体适能”理论。本文首先阐述了“体适能”理论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在幼儿教育中应用“体适能”理论的优点,最后探讨了在幼儿体育教育中应用“体适能”理论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体育教育;体适能训练;身体素质  前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在幼儿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体适能”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传统的课堂能够获得更多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这其中,“微课”又是目前广受关注的教学辅助工具,运用微课,对于提升小学生课堂兴趣、学习效果等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目前也在很多课堂实践中得到了价值印证。本文主要站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角度,探讨微课设计与应用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设计;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微课”也应运而生,其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责任。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时刻进行思想德育的沟通与探讨,是尤为重要的。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地理课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关,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富含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全球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内容。  关键词:德育渗透;地理;国培学习感悟  我县国培计划(2018)“送教下乡”活动,带动了我们的日常教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需要兴趣作为探究的动力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性,达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目的。小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需要依靠教师不同方式的启发和引导才能开启领悟的大门。小学数学教师要全面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组织教学活动,这是教学方法优化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教学方法  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系统学习数学知识,需要建立良好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提高课堂的效率成为每个老师追求的目标,同时也需要我们的积极探索和研究。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改革,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时常会听见:“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辛苦”的怨言。在教学理念与教师教学行为的差距下,急需要教师做出调整,力求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当前低效的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这就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初中体育的教学相对比其它科目,师
期刊
摘要:面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科书第61~62页的例1、例2及相关内容。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看,这部分内容是从直线到平面,从长度到面积,由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知识跨度大、难度高。  一、学情分析  “面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既陌生而又熟悉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学习了“周长”,对正
期刊
摘要:伟大教育家孔子曾说,“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寻找更佳的学习思路。数学是初中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的理论性与逻辑性让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更要注重数学复习课的開展,让学生通过复习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能够灵活应用。本文将主要围绕着如何和实现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有效开展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课;有效性  一、引言  复习课是初中数学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