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时分(三首)

来源 :散文诗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573249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小镇骑车回来的人
  
  他一个人骑着自行车从小镇回来
  像骑着一匹脱干毛的瘦马
  笔直的路不像几年前颠沛不平
  他产生了奔驰快感
  双腿夹紧马鞍,留着草籽的泥巴
  来回摆动
  他在小镇经历了什么?
  他低着头
  一会儿微笑,一会皱着眉
  “小镇是理想寄存的地方,让人产生舒服”
  记不起谁和他说过这样的话
  小镇有着一镇的繁华和喧闹
  细细地品味
  迎面而来是摩托车手,呼一声飞过来
  暂时打断一下思维
  许多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呼一声过去了
  再前面是另一个骑自行车的人
  车架上装满生活的杂物
  他不想追上去并行,他们是认识的
  话题甚少。说农时庄稼,他不屑说
  它们太过于平淡
  路一节节地缩短,慢慢咀嚼出小镇之行
  特别的味道
  在这方面,他注重内心的感受
  一个人孤独骑自行车往返小镇
  可爱理想主义的老头
  他走过最远的地方是小镇南边
  桉树的气息
  
  我回了一趟家乡,桉树林
  在冬天那里,叶没有落尽
  我的那些兄弟姐妹拼命地生长
  根已伸到更远的角落
  桉树叶落了一层又一层,没有人扫
  换取五彩的糖果
  我看见一群人向我走来
  有认识,也有不认识
  他们还是年幼的样子,背麻袋扫棕树叶
  他们隐藏在按树林,捉迷藏一闪一闪
  他们是逃离的星子
  他们看不到在梦中的我
  左边是生长的桉树
  右边是砍伐的树干,躺在地上
  伐木丁丁,森林在流逝
  它们的灵魂再也长不出新芽
  月光一晒,它们抽去皮的树干
  更白,打着霜
  “这里有死去的幽灵”
  日落时分
  
  这时候我才出门
  到菜市场买上一把菜,喝上一杯凉茶
  沿着街店铺看各家招工启事
  一日又将尽,我似乎需要一些东西
  我出现在街面上,站在屋檐阴影下
  一手紧抓一把菜,浏览招工启事
  一些阳光边缘之中
  市声嚣闹,人刚下班匆忙赶路
  空气像河水上涨
  他们要在日落之前赶回家
  天空的薄云一群一群趕路
  我左顾右盼,紧握一把菜
  在一张红底黑字的启事站上一会
  希望跳下来的黑字
  紧紧抓住我
其他文献
桃花墩是一个地名,在大别山的脚下。  老宅在桃花墩最后面,也就是仙姑山下,再走几步几乎出村。  一到春天,浓妆的桃花开满了老宅,一枝枝从墙头伸出来,有“红杏出墙”的妖娆,艳得很。特别是在落雨天,你走在青石街上,忽而看到几枝桃花一下子出现在眼帘里,简直是游园惊梦。  我学美术时,以老宅为意象画了一幅画:白墙,黑瓦,院门紧闭,三两枝桃花探出头来。整张画,几乎全是留白,几条粗细相搭的线条,勾勒出院子,一
期刊
一次幻想的有力证明  先听到鸦啼,后面是水声。中途有段空白  谁也没来过,就是孤独存在着的时间  我要把我的名字写进去,这个幽居山林的  清苦长夜,除此之外我什么也不在乎  我们的黑暗开始互相匹配,它体内的痕迹  无疑要更深一些。当身体彻底退到深渊时  任何虔诚的动作都是多余的,只有木屋中  我那微末的秉性已被轻轻罢免。我独对镜子  发现自己前后透亮,不见五指的窗外,森林  越来越接近原始。珙桐聚
期刊
随着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一条条绿道像彩绸缎带,飘舞人间,一个个公园似珍珠玛瑙,镶嵌天府,一处处场景,如诗如画,温润心灵,酿造出成都人民特有的诗意栖居生活。  过去只有两个公园的成都市金牛区,近年却呼啦啦“生长”出30多个具有“国际范”“蜀都味”的靓丽公园族群。“公园城市”既涵养了生活美学、刷新了城市品牌,也注入了文化内涵。  一个由政府的“命名”的“新金牛公园”,却被网民“赐名”的“小蛮腰公园”替
期刊
在我家亲戚圈里,我妈是神一样的存在,她有一份世界上最不着调的工作叫做家庭主妇,一个人带我和弟弟两个不省心的孩子,同时她也是自由撰稿人还开着网店经营着个人公众号。大家都想不到她为什么会有如此充沛的精力,一般人忙乎一个已经精疲力尽。在我们家里,我妈总是让我们哭笑不得又无可奈何,我爸下班之后就被她 “奴役”,支使着干这干那。说她行吧,我从小到大的手工作业都是爸爸完成的。说她不行吧,她的文章都能在全国的征
期刊
刚出锅的煮鸡蛋最烫手,要大口咬完,再吸溜几勺浓稠的小米汤,混着南瓜丝儿,刚好和满嘴的蛋黄末儿中和起来。放下碗筷,套上校服,裤脚都来不及理顺,就扭开了门锁。疯了似地跑下楼,楼道里除了回响着渐次弱下去的脚步声,自然少不了母亲探出頭去大喊的一句:“馒头怎么又不吃完就走了!”  回想起高中的每个早晨,脑海里全是叮叮当当、横冲直撞。我美其名曰“争分夺秒早读书”,其实就是为了逃避每天摆在饭桌上的那两个大馒头。
期刊
他在菜市让脑袋陷入手掌  将一粒一粒的蚕豆剥离  豆荚汁顺势嵌入皲裂的指甲  指间的黑像攒满百万个夜  昏暗的指甲,笨挫的神经末梢  传递关于人间的一些疼痛  我怀念起我基台上的老父亲  他也拥有一双黑指甲  铅灰色的天空下  他们成群结队,拉耸脑袋  被揉进一种灰白色的泥浆里  童 年  我闭着眼睛离开了,  居住了很久的心和一个幼小的世界。  我想起了那些疯长似的童年记忆,  那时的心情就和喝
期刊
我们家阳台上最多的植物应该算芦荟了。最初养芦荟,是因为我姐姐有一段时间脸上老是长痘痘,奶奶说芦荟对她有帮助,所以,就把长在菜地边的芦荟摘回来,用芦荟汁给姐姐擦脸,取得了效果。后来,又被奶奶移植到了桶里,妈妈将它搬來了城里。  自从2014年我们家乔迁,妈妈就爱种花养花。每逢春节,爸妈就买花,什么富贵竹、月季花、康乃馨、发财树等。去年春节,爸爸买回两盆很大的茶花、金钱菊,放在客厅里。在家里种花期间,
期刊
从前无论做什么生意的,开得起店铺的都很少。剃头师傅照例也是没有店,需要担着剃头挑子走街串巷揽生意,就等于是把整个理发店挑在肩上走了。剃头师傅和剃头挑子这形影不离的一对,游荡在街头巷尾。  剃头这一行属于下九流,在过去的年代,被人称为“剃头匠”。人们对于服务行业存在一种歧视心理,认为是伺候人的,很多人都不愿意干。记忆中,不单我们村,连我们周围几个村都没有剃头师傅。豫剧《好队长》里有个唱段《马二牛学剃
期刊
“滴答滴答”是我虚拟出来的声音。药液从输液管渗进蓝色的静脉,是润物细无声的。  泌尿科4号病室一片肃静。  48床刚才睡了一觉,打了一场抑扬顿挫的呼噜,醒后,安静地凝望窗外。她的丈夫,一位已退休的前乡镇干部,趁她睡觉时,揣着两颗“红星二锅头”找小酒馆去了。一日三餐,他一顿一颗“小红星”。早晨,他啧了两口就扔下酒瓶,他被肉包子的臊气熏倒了。妈的,一头有狐臭的母猪。他笑着骂了一句。他要把早餐剩下的“小
期刊
秋 叶  在枝头上站久了,便生起了飞翔的心思,不惜褪去绿装,不惜任风雨的利爪,在叶面刻下一道道重重的伤痕,不惜把时光甜滋滋的水分挤干,把仅存的一粒青春的穗粒,抛进记忆的海洋,像一个离乡独行的旅人,携一颗留白的露珠,在晨雾漫开时翩然跃起,随清风,随竹音,随几声知心的鸟鸣,飞升、翩跹、流转,直到在一声轻轻的呼唤中,被大地母亲的手接住。  下来吧,孩子,回到父親蓬勃的根系里,回到根系深处深情的拥抱里,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