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流行文化提升综合实践活动实效性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hom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新的课程形式,不少地区都有学生实践基地.要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就要考虑学生对哪些事物更感兴趣,要结合流行文化设计活动.在大自然中感受美,学会如何科学上网,在拆装机械中提升探究精神,参与到农业收割中,融入研学旅行,这些活动都将流行文化融入进去,有助于提升实践效率.
其他文献
针对工科专业特点及其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开发适用于工科专业的企业案例作为工科思政教育资源,运用PDCA这一科学的管理工具系统策划,从广义的角度将思政教育多维度、立体化地覆盖工科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实效性和针对性为目的打造面向工科的立体思政“金课”,提升工科专业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工程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从而培养和塑造工科专业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未来企业“主人翁”和“工程师”.
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执政的根本理论武器,通过学习、内化、创新,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自觉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系统的思想统一起来,通过近百年的实践,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执政艺术,突出了“五个完美结合”的底色,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政治立场,促进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认同和加入,强化了党的后备力量教育.
期刊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关系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成败.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为高校党建工作引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指明了方向,为高校党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重创新、求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高校党建工作,引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升“师德”,砥砺“师志”,恪守“师责”,笃行“师表”,陶冶“师情”.
根据“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的性质与内容以及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理性审思,发现该课程是适合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课程.通过课程实践发现:教师应成为对分课堂的监控者,做好计划、做出评价与反馈、有意识调整教学;学生应成为对分课堂的主动参与者,提高自我效能感,课后投入时间准备,进行深度学习,增加底气;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活”的,需要根据课程做出时间对分、内容对分的改变.
新古彩陶瓷装饰艺术当随时代发展贵在传承与创新,本文通过分享自己创作的向日葵题材的古彩瓷板画系列作品的体验,来论述新古彩“向日葵”陶瓷装饰瓷板画的形成思想、艺术创作和审美表现.
群文阅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继承、发扬和有力补充,是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教者要深刻理解认识并准确把握群文阅读的实质,科学合理地实施群文阅读策略,让群文阅读真正发挥其功用、价值与独特优势,成为语文课程资源中不可替代的部分而助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试从确定议题、严谨选文;尊重学生、聚焦语言;家校联动,拓宽渠道;丰富载体,多元评价等方面提出对小学群文阅读的认识与思考,与大家交流共勉.
文章对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提炼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切入点进行相关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高度融合,将思政教育贯穿课堂新途径,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有机统一.
座落在天津市蓟州区东部最偏远的西龙虎峪教育办公室管辖着所属区域的八所学校和七所幼儿园.总校长赵德宝提出“让山区的孩子同样享受优质的教育”一系列办学举措,让这个距天津市区最远的乡镇在农村基础教育探索中走出了一条扎实的办学之路.
期刊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本文从地理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优势、方式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融合、构建具有专业特征的课程思政体系、加强专业思政案例库建设等教学改革路径,以期为推动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三全育人目标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