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最能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道德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在当前备受争议的重智轻德的教育背景下,人们所期望的德育是道德观念在自我意识下愉悦地接受,道德情感在亲身体验中产生,道德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培养高中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叶圣陶先生曾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语文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中国自古就有“文以载道”“文因道存,道以文显”的说法,“文”和“道”是不可分割的。德育因素在语文学科中并非是直接的,但它往往借助于文学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思想内涵,受到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陶冶,从而无形之中完成人格的塑造。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语文课程教育的基本要求、基本任务。语文学科对学生德育,具有得天独厚的的优势,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离骚》一文隐含的德育主题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是前人的思想文化的结晶。学习古诗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而且还能激发爱国情感,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离骚》作为中国古典诗文的杰出代表,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德育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从人教新课标版的选文来看,结合教学实践,可以归纳出这些德育主题:
1、热爱祖国的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是《离骚》的主题,也是屈原人格中最突出的特点。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千秋万世同日月争辉,感召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浴血奋战以身报国。“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第一要求,也是德育的主旋律。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科教学中渗透无痕德育的重中之重。
2、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辩证看待屈原爱国忠君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历史人物,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屈原生活的时代距我们已有两千余年,他的作品必然带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要科学和全面地分析研究《离骚》思想倾向。同是爱国,不同时代和不同历史条件下就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差异性。一是“国”的概念问题,处在列国分立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爱国,很难与我们当今的爱国同日而语。二是在漫长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君主与国家几乎是同义词,导致过去时代的爱国与忠君难以分辨。三是旧时代的爱国者在国破君亡之时,往往采用杀身成仁来自我了断,从表面上看是至死不渝,究其深层次原因则可能是腐朽的名节观念。
3、树立目标,刻苦学习,提高修养
屈原在“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的情况下,又坚持美政的理想,“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刻苦自励,提升自我,这对高中生树立目标和刻苦学习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4、创新精神
从政治层面上说,屈原敢于变革,提倡美政,敢于打破不合理的旧制度;从文学的层面上看,他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结合楚地方言,开创了楚辞新诗体,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新天地。
5、自尊自爱,诚实正直
“沉思高举洁白清忠”,屈原出淤泥而不染,不与小人同流合污,怀瑾握瑜,为人正直。“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即使别人不了解他,他也依然坚持自己的操守。其高尚品德为后人所敬仰。
二、在《离骚》教学过程中渗透无痕德育要把握六个环节
1、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首先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定位上,就应该明确:通过学习和鉴赏《离骚》诗句,体悟诗歌中“香草美人”的意象,总结主人公的形象特征,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介绍不可或缺
屈原为实现楚国一统诸侯的大业,对内变法图强,对外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屈原的改革触动了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利益,屈原遭到群小诬陷和怀王疏远,最后被顷襄王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之间。《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作品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这里通过对当时社会背景和屈原生平的介绍,激发学生想要进一步了解屈原的欲望,同时也使屈原这位忠贞不渝的爱国者形象也在学生心中留下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
3、充分利用诵读法这一语文学习的基本手段
教师示范背诵,学生集体朗诵。在朗读过程中,注意朗读准确,通过反复诵读,进入诗歌情境,对于情绪激昂的地方要读出抑扬顿挫,如“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等。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对奸佞小人的严厉呵斥都要读得有声有色。通过诵读,既加深了对必考篇目的记忆,又对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
4、通过细节探究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设置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加以剖析,如:诗歌开篇强调自己的先天禀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诗人感到流年似水后又是怎样做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在行文上有何作用?“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真正读懂诗歌,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和政治理想。
5、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辩证的人物形象分析
屈原的人物形象分析,是本篇学习的重点之一。应引导学生在全面了解屈原的情况下,对其人物形象做具体的、一分为二的全面的分析。屈原出身显赫、自尊自爱、品德高尚、才能卓著、勤于修能、追求真理、忧国忧民、洁身自好、怀才不遇、忠君爱国、嫉恶如仇。他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和不向黑暗现实妥协的斗争精神。然而就屈原一生的政治表现和刚烈的性格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十分成熟的政治家。先求适应再求发展,是任何政治家实现抱负的第一要义。屈原在心理上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遭遇困顿时过于苛责环境,而没有从自身找问题。他性情严厉、因此孤独无友。这些弱点是导致他在政治上难以成功的内因。
6、通过开放性探索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信念
一是对屈原投水自尽的探讨。通过这个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学会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积极乐观,热爱生命。应明确:屈原有着强烈的爱国之情。然而,就算他出身贵族,他的理想也只有在君王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他便失去了支撑的柱石,屈原的自沉是黑暗的政治环境下的无奈之举。从另一方面来看,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他的心理有其冲动和脆弱的一面。战国时期,有许多政治家如苏秦、吴起、张仪等,离开故土后反而有更大的作为。屈原应坚强地活下来,因为活着便有希望。屈原的行为启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不随波逐流,如果像“墙头草”一样“随风倒”,人生就会失去方向;但如果改变不了环境那就应该积极地改变自己,生命高于一切,要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是正确看待屈原的爱国之情。应明确:屈原的爱国思想究其根源,是一种“忠君”思想。战国后期的“合纵”“连横”之争,是中国内部矛盾,战国群雄都是周王朝的诸侯国。屈原力主联齐抗秦的策略,是要在保卫楚国的基础上,实现楚国的霸业,这是争夺对诸侯国的领导权的内部斗争,并非是抵御外敌侵略,对于屈原宗国观念的存君兴国,我们不必过于拔高理解。但是,我们也不能以今人的眼光苛求古人。国家动乱,民生艰辛,屈原心忧如焚,奔走呼号,尽管爱国之情有古今之别,但爱民之心却无可非议。
闫达尉,教师,现居广东佛山。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培养高中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叶圣陶先生曾简明扼要地概括了语文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中国自古就有“文以载道”“文因道存,道以文显”的说法,“文”和“道”是不可分割的。德育因素在语文学科中并非是直接的,但它往往借助于文学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思想内涵,受到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陶冶,从而无形之中完成人格的塑造。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语文课程教育的基本要求、基本任务。语文学科对学生德育,具有得天独厚的的优势,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离骚》一文隐含的德育主题
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是前人的思想文化的结晶。学习古诗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而且还能激发爱国情感,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离骚》作为中国古典诗文的杰出代表,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其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德育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从人教新课标版的选文来看,结合教学实践,可以归纳出这些德育主题:
1、热爱祖国的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是《离骚》的主题,也是屈原人格中最突出的特点。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千秋万世同日月争辉,感召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浴血奋战以身报国。“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第一要求,也是德育的主旋律。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科教学中渗透无痕德育的重中之重。
2、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辩证看待屈原爱国忠君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历史人物,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屈原生活的时代距我们已有两千余年,他的作品必然带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要科学和全面地分析研究《离骚》思想倾向。同是爱国,不同时代和不同历史条件下就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差异性。一是“国”的概念问题,处在列国分立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爱国,很难与我们当今的爱国同日而语。二是在漫长的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君主与国家几乎是同义词,导致过去时代的爱国与忠君难以分辨。三是旧时代的爱国者在国破君亡之时,往往采用杀身成仁来自我了断,从表面上看是至死不渝,究其深层次原因则可能是腐朽的名节观念。
3、树立目标,刻苦学习,提高修养
屈原在“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的情况下,又坚持美政的理想,“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刻苦自励,提升自我,这对高中生树立目标和刻苦学习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4、创新精神
从政治层面上说,屈原敢于变革,提倡美政,敢于打破不合理的旧制度;从文学的层面上看,他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结合楚地方言,开创了楚辞新诗体,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新天地。
5、自尊自爱,诚实正直
“沉思高举洁白清忠”,屈原出淤泥而不染,不与小人同流合污,怀瑾握瑜,为人正直。“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即使别人不了解他,他也依然坚持自己的操守。其高尚品德为后人所敬仰。
二、在《离骚》教学过程中渗透无痕德育要把握六个环节
1、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首先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定位上,就应该明确:通过学习和鉴赏《离骚》诗句,体悟诗歌中“香草美人”的意象,总结主人公的形象特征,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介绍不可或缺
屈原为实现楚国一统诸侯的大业,对内变法图强,对外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屈原的改革触动了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利益,屈原遭到群小诬陷和怀王疏远,最后被顷襄王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之间。《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作品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这里通过对当时社会背景和屈原生平的介绍,激发学生想要进一步了解屈原的欲望,同时也使屈原这位忠贞不渝的爱国者形象也在学生心中留下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
3、充分利用诵读法这一语文学习的基本手段
教师示范背诵,学生集体朗诵。在朗读过程中,注意朗读准确,通过反复诵读,进入诗歌情境,对于情绪激昂的地方要读出抑扬顿挫,如“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等。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对奸佞小人的严厉呵斥都要读得有声有色。通过诵读,既加深了对必考篇目的记忆,又对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
4、通过细节探究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设置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加以剖析,如:诗歌开篇强调自己的先天禀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诗人感到流年似水后又是怎样做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在行文上有何作用?“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真正读懂诗歌,理解屈原的爱国情怀和政治理想。
5、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辩证的人物形象分析
屈原的人物形象分析,是本篇学习的重点之一。应引导学生在全面了解屈原的情况下,对其人物形象做具体的、一分为二的全面的分析。屈原出身显赫、自尊自爱、品德高尚、才能卓著、勤于修能、追求真理、忧国忧民、洁身自好、怀才不遇、忠君爱国、嫉恶如仇。他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和不向黑暗现实妥协的斗争精神。然而就屈原一生的政治表现和刚烈的性格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十分成熟的政治家。先求适应再求发展,是任何政治家实现抱负的第一要义。屈原在心理上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遭遇困顿时过于苛责环境,而没有从自身找问题。他性情严厉、因此孤独无友。这些弱点是导致他在政治上难以成功的内因。
6、通过开放性探索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信念
一是对屈原投水自尽的探讨。通过这个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学会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积极乐观,热爱生命。应明确:屈原有着强烈的爱国之情。然而,就算他出身贵族,他的理想也只有在君王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他便失去了支撑的柱石,屈原的自沉是黑暗的政治环境下的无奈之举。从另一方面来看,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他的心理有其冲动和脆弱的一面。战国时期,有许多政治家如苏秦、吴起、张仪等,离开故土后反而有更大的作为。屈原应坚强地活下来,因为活着便有希望。屈原的行为启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不随波逐流,如果像“墙头草”一样“随风倒”,人生就会失去方向;但如果改变不了环境那就应该积极地改变自己,生命高于一切,要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是正确看待屈原的爱国之情。应明确:屈原的爱国思想究其根源,是一种“忠君”思想。战国后期的“合纵”“连横”之争,是中国内部矛盾,战国群雄都是周王朝的诸侯国。屈原力主联齐抗秦的策略,是要在保卫楚国的基础上,实现楚国的霸业,这是争夺对诸侯国的领导权的内部斗争,并非是抵御外敌侵略,对于屈原宗国观念的存君兴国,我们不必过于拔高理解。但是,我们也不能以今人的眼光苛求古人。国家动乱,民生艰辛,屈原心忧如焚,奔走呼号,尽管爱国之情有古今之别,但爱民之心却无可非议。
闫达尉,教师,现居广东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