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频考点 确定文章线索
考点分析
线索是指贯串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以及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阅读散文,首先要理清文章的线索,进而准确把握住散文的中心。这一考点考查形式一般为:
本文的线索及作用是什么?
解题秘笈
1.确定文章线索的方法
确定散文线索可按以下四步去做:
第一步,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常用的文章线索主要有:(1)以具体事物为线索;(2)以人物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4)以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为线索;(6)以人物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第二步,关注文章标题。有的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的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第三步,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这些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是为了突出强调文章的主题,同时也显示了文章的脉络层次。
第四步,找出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2.分析线索的作用
线索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题型演练
淡淡的深情
①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酒后吐真言:“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自豪里带着炫耀。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露出淡淡的一笑。我说:“妈,我要上大学去了!”母亲说:“我知道了。”没有鼓励,连声音也是淡淡的。
②上学的那天是个好晴天,母亲提着提包送我出了大门。出大门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亲就把提包递给我,说:“你走吧……”而后便是很决断地转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里葡萄架的叶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只看见了一个淡淡的背影。
③在车站上,见一些同学的父母来送行,依依惜别,千叮咛万嘱咐。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上了车,我赌气坐在一个角落里,谁也不理,埋头读书。车开动了,一些同学掏出手绢擦那红肿的眼睛。我反倒觉得赤条无牵挂,心里轻松。
④大学四年,花开花落。读书读烦了,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到池塘边去找。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土……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泪就在不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
⑤我结婚以后,和妻子回老家探望父母。正值隆冬,又下了大雪,一家人围炉闲话。说到我当年上大学的事,母亲就说:“你上大学以后,我做了一个噩夢,梦见你死了,我一哭哭了个没气……”妻子抿着嘴笑,父亲笑得扭过脸去,连母亲也忍不住笑了。只有我笑不起来,甚感惊讶。联想我刚到家那天,母亲悄悄问我的那句话:“她也舍得炒一顿肉让你吃吗?”一霎时我恍然大悟。母亲在我去上大学的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她该如何的牵挂和思念她的儿子呀!她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心浮气躁的人,这自然又给她添了一份担心。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她不知道她儿子去上学的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大,是非多不多。日思夜想,坐卧难宁,思念伴着惊恐默默地郁结在她的心里。于某一夜,噩梦就扇动着黑色的翅膀朝她飞来了。试想,一个连媳妇舍不舍得让她的儿子吃一顿肉菜都挂念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活得该有多累呀!
⑥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以我当时的浮躁心境,很难体悟到。
⑦四年寒窗苦读,之后辛勤笔耕,终于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幼稚而浅薄的文字。后来,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灵魂大为震惊的事情。她仍旧是以淡淡的语气对我说的——“你父亲说:‘咱的儿子成才了,往后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咱好好过日子吧!’你为母亲争气,这也罢了!”我听了这句话,呆愣了大半天。
⑧文学的功能自古很小,不想竟起到了和睦家庭的作用,这令我惊喜,这比得一个什么文学奖更有意义,也更能长久地激动人心!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⑨尽管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是金贵的。她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有一颗易于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我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痛苦的折磨,需要多么坚忍!
⑩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
【阅读训练】
本文以什么为线索?作用是什么?
【解题思路】
首先确定文章线索。思路一:对照文章常用的线索,可以发现本文没有特别具体的事物,也没有贯串始终的事件。因此,可以考虑到本文的线索应是人物的思想感情。
思路二:关注文章标题。文章标题是“淡淡的深情”,概括了母亲对“我”的感情。文章所写的母亲与“我”生活中的种种事件,都体现了这一感情。这也是确定本文线索的一个重要依据。
思路三:关注本文反复出现的词语。“淡淡的”一词在文中反复出现,贯串全文始末,这也是文章线索的一个体现。
其次分析线索的作用。分析线索的作用要从结构安排、叙述的条理性和主题表达三个方面去分析。
高频考点 理清行文思路
考点分析
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线和途径。理清行文思路是整体阅读一篇文章的前提,是对文章进行深层理解的基础。近年来,理清行文思路一直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这类试题常见的形式是表格题或填空题,往往都有相关的提示或示例。常见的命题角度有两种:
1.请根据提示(或示例)理清本文作者(人物)心理发展变化/情感变化的过程。
2.请根据提示(示例)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解题秘笈
阅读散文,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住时间标志。有很多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对于这种文章,我们要抓住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分出不同阶段,从而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抓住地点转移。有的文章是按照地点转移来安排材料的,对于这种文章,我们要抓住表示地点转移的词语,分出不同地域,从而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3.抓住情节转换。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按“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思路来分析,也可以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思路来分析。
4.抓住角度变化。有的文章,会按描写对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描写角度,这时,把握了角度变化,也就把握了作者的行文思路。
5.抓住情感变化。有的文章,在行文的过程中,都或隐或现地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能理清作者情感的变化,也就明确了行文的思路。
题型演练
红书包
20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有一回,同班的汪丽娜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不由得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它美到我心里去了。
那天,我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别的一切感受都退得远远的。我甚至感到,快活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放学时,汪丽娜就走在我的前面,我听见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不觉有点儿生她的气。在此同时,一个念头从我心里升了起来:我一定要马上拥有一只这样的书包。
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走上大街,专跑文具店。终于,我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隔了层光闪闪的玻璃,我发现它更加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凑近着看,一会儿退远点看,过一会儿捂着眼,单眼看。“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
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辆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直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给我买吧,妈妈。”
“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
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邊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母亲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心就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店要打烊了。
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
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乐,心里涌动着紧张和激动。见了汪丽娜,我就想: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你的那只毫无差别!到了傍晚,我突然变得惴惴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
晚上,爸爸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等狂喜过之后,才看见母亲正在给父亲搽松节油。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爸爸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
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发现爸爸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
爸爸说:“爱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你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第二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汪丽娜,谁知她又换了个紫色的新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从那天起,我依然爱一切美丽,美的旖旎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骄躁不安了。能懂得美,懂得美的东西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
后来,那个红书包用旧了,而我一直珍藏着它。不为别的,就为它成了我生活的启示录。
【阅读训练】
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____ 我找到卖红书包的文具店____ 邛我得到了心爱的红书包_____
【解题思路】
根据题中的提示语,可知本文需要按情节转换来梳理文章思路。解答本题,要先根据题干中已概括出的内容,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顺序,理清文章思路,确定要梳理内容的起始段落。确定好起始段落之后,按“什么人干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去概括事件。
考点分析
线索是指贯串在整篇文章中的情节脉络,以及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阅读散文,首先要理清文章的线索,进而准确把握住散文的中心。这一考点考查形式一般为:
本文的线索及作用是什么?
解题秘笈
1.确定文章线索的方法
确定散文线索可按以下四步去做:
第一步,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常用的文章线索主要有:(1)以具体事物为线索;(2)以人物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4)以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为线索;(6)以人物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第二步,关注文章标题。有的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的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第三步,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这些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是为了突出强调文章的主题,同时也显示了文章的脉络层次。
第四步,找出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2.分析线索的作用
线索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题型演练
淡淡的深情
①母亲只有我一个儿子。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考上了大学,在我那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是第一个。嗜酒如命的父亲,天天与乡亲喝到一醉方休。酒后吐真言:“没事了,往后这是没事了!”自豪里带着炫耀。只有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她多么喜。她戴了老花镜,在暖暖的秋阳里给我缝新被子。我走过去,她听见了我的脚步声,目光从老花镜上方探出来,露出淡淡的一笑。我说:“妈,我要上大学去了!”母亲说:“我知道了。”没有鼓励,连声音也是淡淡的。
②上学的那天是个好晴天,母亲提着提包送我出了大门。出大门也就是走了三五步,母亲就把提包递给我,说:“你走吧……”而后便是很决断地转身,硬朗朗地走回去,院里葡萄架的叶子遮住了她的身子,我只看见了一个淡淡的背影。
③在车站上,见一些同学的父母来送行,依依惜别,千叮咛万嘱咐。我孤零零的,便觉得很委屈。上了车,我赌气坐在一个角落里,谁也不理,埋头读书。车开动了,一些同学掏出手绢擦那红肿的眼睛。我反倒觉得赤条无牵挂,心里轻松。
④大学四年,花开花落。读书读烦了,每每对窗呆坐便想起母亲。小时候,母亲一眼看不见我就满街喊;喊不应,就往水井里看,到池塘边去找。我忽然猴一样从哪个旮旯里钻出来,母亲就笑骂一声,巴掌扬起来要打,但落下来却极轻,拍打掉沾了一身的泥土……温馨的回忆,常使一颗心阵阵发热,泪就在不知不觉中从腮边滑下来。
⑤我结婚以后,和妻子回老家探望父母。正值隆冬,又下了大雪,一家人围炉闲话。说到我当年上大学的事,母亲就说:“你上大学以后,我做了一个噩夢,梦见你死了,我一哭哭了个没气……”妻子抿着嘴笑,父亲笑得扭过脸去,连母亲也忍不住笑了。只有我笑不起来,甚感惊讶。联想我刚到家那天,母亲悄悄问我的那句话:“她也舍得炒一顿肉让你吃吗?”一霎时我恍然大悟。母亲在我去上大学的那些漫长的日子里,她该如何的牵挂和思念她的儿子呀!她知道她的儿子是个心浮气躁的人,这自然又给她添了一份担心。母亲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她不知道她儿子去上学的这个地方究竟有多大,是非多不多。日思夜想,坐卧难宁,思念伴着惊恐默默地郁结在她的心里。于某一夜,噩梦就扇动着黑色的翅膀朝她飞来了。试想,一个连媳妇舍不舍得让她的儿子吃一顿肉菜都挂念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活得该有多累呀!
⑥母亲为什么对她的儿子总是淡淡的,以我当时的浮躁心境,很难体悟到。
⑦四年寒窗苦读,之后辛勤笔耕,终于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幼稚而浅薄的文字。后来,母亲说了一件使我灵魂大为震惊的事情。她仍旧是以淡淡的语气对我说的——“你父亲说:‘咱的儿子成才了,往后我再也不跟你生气了,咱好好过日子吧!’你为母亲争气,这也罢了!”我听了这句话,呆愣了大半天。
⑧文学的功能自古很小,不想竟起到了和睦家庭的作用,这令我惊喜,这比得一个什么文学奖更有意义,也更能长久地激动人心!写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⑨尽管我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然而在母亲的眼里是金贵的。她最了解她的儿子,她知道她的儿子有一颗易于动情的心,怕儿子分心,不让我牵挂她,才总是淡淡的。要硬下这样的心肠,忍受这样痛苦的折磨,需要多么坚忍!
⑩这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啊!
【阅读训练】
本文以什么为线索?作用是什么?
【解题思路】
首先确定文章线索。思路一:对照文章常用的线索,可以发现本文没有特别具体的事物,也没有贯串始终的事件。因此,可以考虑到本文的线索应是人物的思想感情。
思路二:关注文章标题。文章标题是“淡淡的深情”,概括了母亲对“我”的感情。文章所写的母亲与“我”生活中的种种事件,都体现了这一感情。这也是确定本文线索的一个重要依据。
思路三:关注本文反复出现的词语。“淡淡的”一词在文中反复出现,贯串全文始末,这也是文章线索的一个体现。
其次分析线索的作用。分析线索的作用要从结构安排、叙述的条理性和主题表达三个方面去分析。
高频考点 理清行文思路
考点分析
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线和途径。理清行文思路是整体阅读一篇文章的前提,是对文章进行深层理解的基础。近年来,理清行文思路一直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这类试题常见的形式是表格题或填空题,往往都有相关的提示或示例。常见的命题角度有两种:
1.请根据提示(或示例)理清本文作者(人物)心理发展变化/情感变化的过程。
2.请根据提示(示例)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解题秘笈
阅读散文,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住时间标志。有很多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对于这种文章,我们要抓住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分出不同阶段,从而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抓住地点转移。有的文章是按照地点转移来安排材料的,对于这种文章,我们要抓住表示地点转移的词语,分出不同地域,从而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3.抓住情节转换。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按“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思路来分析,也可以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思路来分析。
4.抓住角度变化。有的文章,会按描写对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描写角度,这时,把握了角度变化,也就把握了作者的行文思路。
5.抓住情感变化。有的文章,在行文的过程中,都或隐或现地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能理清作者情感的变化,也就明确了行文的思路。
题型演练
红书包
20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有一回,同班的汪丽娜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不由得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它美到我心里去了。
那天,我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别的一切感受都退得远远的。我甚至感到,快活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放学时,汪丽娜就走在我的前面,我听见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不觉有点儿生她的气。在此同时,一个念头从我心里升了起来:我一定要马上拥有一只这样的书包。
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走上大街,专跑文具店。终于,我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隔了层光闪闪的玻璃,我发现它更加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凑近着看,一会儿退远点看,过一会儿捂着眼,单眼看。“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
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辆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直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给我买吧,妈妈。”
“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
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邊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母亲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心就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店要打烊了。
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
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乐,心里涌动着紧张和激动。见了汪丽娜,我就想: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你的那只毫无差别!到了傍晚,我突然变得惴惴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
晚上,爸爸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等狂喜过之后,才看见母亲正在给父亲搽松节油。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爸爸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
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发现爸爸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
爸爸说:“爱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你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第二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汪丽娜,谁知她又换了个紫色的新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从那天起,我依然爱一切美丽,美的旖旎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骄躁不安了。能懂得美,懂得美的东西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
后来,那个红书包用旧了,而我一直珍藏着它。不为别的,就为它成了我生活的启示录。
【阅读训练】
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____ 我找到卖红书包的文具店____ 邛我得到了心爱的红书包_____
【解题思路】
根据题中的提示语,可知本文需要按情节转换来梳理文章思路。解答本题,要先根据题干中已概括出的内容,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顺序,理清文章思路,确定要梳理内容的起始段落。确定好起始段落之后,按“什么人干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去概括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