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通义》:恻隐发于中 此义之性也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eh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的篇章翻过春秋、战国,中国从王权社会逐渐转变为皇权社会,至秦、汉而完成的,由此成就了直至清代的中华帝国时代。秦汉确立起来的一套皇权帝国社会制度,充分顺应了当时的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的需要,因此,在这个长久的历史时代中,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东汉章帝于建初四年主持了白虎观会议,并由班固做了会议记录,由此撰集而成《白虎通义》。它建构起一整套皇权帝国时代的国家意识形态。其核心便是“正义”的观念。这也正是儒家的,乃至整个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通行观念、即“义”的观念。
  礼义总关情
  “义”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高的道德准则。提到它,我首先会想到一个因为“义”字而成为神明的人物——关羽。形容他的词是“义薄云天”,情义之至犹如天高了。日常生活中,我们赞扬那些见义勇为的人说他们有“正义感”,赞扬那些重感情的人说他们“有情有义”,一个和谐的社会呼唤的是“道义”……简单的一个字代表的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厚重积淀。《白虎通义》认为:“礼”是形而下的人道,“义”则是形而上的天道;人道应该效法天道,所以制度规范应该遵从正义原则。这就是“圣人承天而制作”的观念。
  《白虎通义》同时又认为,正义原则的精髓在于:制度源于人们的生活,而与人们的具体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而义就从一个国家的法律殿堂里走出来,走到每一个百姓的身边。
  从我们常说的“有情有义”这个词可以看出来,古人认为“义”与“情”是密不可分的,并且“情”是先于“义”的重要因素。儒家观念中,生活首先显现为情感、尤其是仁爱的情感。“礼乐”合称也与儒家重视生活的情感显现密切相关。众所周知,儒家尤重情感问题,以至于有人称其为“情感哲学”;而儒家最大的贡献是总能将人们的情绪与感情导向仁爱和乐,《白虎通义》恰恰体现了这一点,《总论·礼乐》章说:
  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王者所以盛礼乐何?以节文喜怒……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闻角声,莫不恻隐而慈者;闻徵声,莫不喜养好施者;闻商声,莫不刚断而立事者;闻羽声,莫不深思而远虑者;闻宫声,莫不温润而宽和者也。
  因此,所谓“圣人”就是能够“闻声知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儒家“乐教”传统的意义就是音乐可以起到教化、陶冶的作用。《礼乐·帝王礼乐》还举了一个例子:“周室中制《象》乐何?殷纣为恶日久,其恶最甚……武王起兵,前歌后儛,剋殷之后,民人大喜,故中作所以节喜盛。”音乐因情而作,反过来又能节制人的情感,汉代一定是认识到这重要的一点了,所以设置了“乐府”专门发挥音乐的这种重要作用。由此可见,礼义这种制度规范是源于人们的生活情感的,即所谓“礼以饰情”(《丧服·变礼》)。
  情动而义生
  关于聚族而居的宗族制度,《白虎通义》是这样解释的:
  “族者,湊也,聚也,谓恩爱相流湊也。上湊高祖,下至玄孙,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宗族·九族》)
  宗族之间必须要有亲情的维系才能长久地聚居在一起。人们珍视这种情感,为了维护这样一种亲族之间相亲相爱的局面,在情的基础上生发出了义。谁背叛了亲族,便是“不义之举”了。
  亲族之间有血缘关系还容易理解,君臣之义呢?《白虎通义》谈到“五谏”之中的“陷谏”时,正面讨论了“义之性”:“恻隐发于中,直言国之害,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身,此义之性也。”之所以能够在谏诤时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恻隐发于中”,亦即发自内心的仁爱之情。它超越了亲缘关系的“小爱”,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博爱”。在这个意义上,所谓“义之性”实则“义之情”,亦即正义原则的仁爱情感渊源。通常所谓“情义”之说,也透露出“情”对于“义”的本源意味。
  在世人普遍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今天,如果我们都能超越“亲吾亲”的小爱境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整个社会真正当作自己的家族,以情动为出发点,以正义最为信条,老爱幼、幼敬老,就会少一些熟视无睹的冷漠,少一些“扶不扶”的可悲猜疑,真正走向有道义、有正义,有情有义的和谐社会。
其他文献
老人戒得,这是“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教示。孔圣人是这样说的:“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位大圣人从生理规律角度得出的三戒,很有道理。作为老人,身体向弱,与青壮年时不可同日而语,这是任何人都无可改变的趋势,如仍强欲多得,则必须勉力为之,精力不逮,必定影响健康;若达不到所求,则失望痛苦,身心交瘁,无疑对老人最为期望的长寿
期刊
在茂密的树林中心,有一潭平静的池水。天空辽阔,时而蔚蓝如洗,时而风起云涌。黑云如潮水奔腾,白云似浪花飞溅,而这潭池水却依然水波不兴,平滑如镜。水镜虽小,却将整片苍穹尽数纳入其中,倒影山川而无心,照现天象而无意,任你春秋交替,风云变幻,月落日升,阴晴不定,我自湛然不动。  一颗平静的心,一颗知足常乐的心就该是这样。  禅宗六祖慧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悟出了这个道理。一颗平静的心,是安详的心,是知足的心
期刊
春季,正是郊游的好时节。  先秦的“风情游”和“情人节”  先秦是个热情奔放的时代,无论贵族还是平民,似乎都热衷于郊游。孔子的弟子曾点特崇尚“风乎舞雩,咏而归”的郊游生活。对此,孔子只说了四个字:“吾与点也!”  先秦人的郊游浪漫而“风情”。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总集《诗经》里,有许多爱情诗篇,都是时人郊游的记录。  《出其东门》诗起首便是“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出了城东门,满眼都是
期刊
中国这个概念在我心中一直是清晰的,我的故乡在桂林,后来去了台湾。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化,你看看昆曲的美。  19世纪后,对比西方文化的建设,我们觉得事事不如人!可能我们整个20世纪,历史都是一部追赶西方的奋斗史。有一个错误的观念,我现在提出来大家讨论一下,就是说当初,从五四以来我们的学制改了,我们是新学堂制的,是抄袭西方、日本的,其中有一个,就是几乎是自主性地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排除在我们的课程之
期刊
中国古代的一部分文人,在看淡利碌功名后,往往会选择寄情山川林泉来逃遁世俗,从而获得超然物外的逍遥境界。北宋林逋,则堪称这一特殊群体的代表人物,他在西湖边的孤山上,以植梅养鹤吟诗作画为乐,留下了一段隐逸慢生活的千古美谈。  隐居孤山的林逋,在与湖光山色的亲近中,愈发地与现世疏离,并将这一方浪漫自由之地,视为心灵的安顿之所。乐意享受生活情趣的他,在荒丘处结茅为庐,编竹为篱,并修筑亭园,相地栽花,为自己
期刊
仁,也就是爱满天下,是以儒做人的根本要求,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孔子讲“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铿锵有力,铮铮铁骨,掷地自作金石声,道出了这个人生境界的崇高。一句杀身成仁,培养了多少位烈士?  孟子的浩然正气同样令人敬仰。我们熟悉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慷慨激昂地宣布了这个人生境界的尊严和不可侵犯。适如李泽厚师所说:“这是
期刊
“中国古典家具自汉唐时期逐渐衍变生成,至宋代已形成完善的体系,明清时期发展至高峰,历经上千年的过程,很难用一个简短的词句去定义其外延和内涵。如果从当今红木家具行业的角度讲,古典家具的定义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以榫卯结构为基本连接方式,辅以鳔胶及合页铜活等。而不是以现代五金件,如三合一连接件等组合家具。没有了榫卯结构,就失去了中国古典家具的内在核心价值。其次是古典家具中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设计
期刊
我们离神话有多远?  《论语》里记录了一句话,可能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来的文化体质。这一句话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谈论灵怪、暴力、淆乱、神鬼之事。如果生在今天,孔子大概不会喜欢《哈利·波特》,也不会喜欢《魔戒》。我们因此失去了神话的丰富幻想吗?  印度有《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部长篇神话史诗,阐述歌咏着宇宙的初创。混沌中的大蛇,纠缠扭绞,形成神与魔的拉锯,乳汁之海翻天覆地,大神毗湿
期刊
如果我是刘庄,我一定不会忘记永平七年所做的那个梦。  那一晚,我夜宿南宫,在梦里,我掀开重重叠叠的帷幕,赤脚踩着冰凉的地面,一路走向殿门口。当厚重的曲裾拂过门槛,我看到了一个身高六丈的金人自西方飞来,他的头顶有圆月般的光晕,他身着五彩宝衣,他身后满天花雨、神鸟鸣啼。  醒来时,望着金帐顶繁复的绣花,金人的身影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消散,他像是一个梦,却又清晰的如此真实。早朝上,我将梦境中的内容告诉大臣
期刊
即使是一盏茶,也承载着美好的风景,那些生命的喜怒哀乐,洁净与具足,都隐藏在茶叶里。  品尚鉴藏之道,解析普洱茶文化。2015年9月11日-16日,中秋佳节前夕,《醒狮国学》杂志、醒狮茶书文化雅集社邀请到了普洱茶界泰斗、八八青干仓创始人陈国义先生与读者交流茶文化。  陈国义先生荣获了2015年“陆羽奖”国际十大杰出贡献茶人。此次雅集陈国义先生与读者分享了普洱茶的文化、陈年普洱的鉴赏与收藏,从普洱茶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