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消费需求出现了品位个性化、绿色保健化,强调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等时代性变迁的到来,创新、创业、再创业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本文对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概说,重点对吉林省行业性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作出评价,给出了提高吉林省行业性创业教育水平的路径方案。
关键词:创业教育 现状评价 提高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013-02
一、创业、创业教育、行业创业教育及其意义概说
创业,最简洁的涵义就是开创新企业。它和规模无关,从创办一个微不足道的街边摊点到创立规模宏大的集团公司都是创业。到了21世纪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消费需求出现了品位个性化、绿色保健化,强调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等时代需求,创新、创业、再创业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每天世界上有数以万计的企业破产,又有数以万计的企业诞生。人类的创业态势已经走进了它的空前活跃期,或者说人类已经走进了一个全新的创业时代。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带来的经济巨大变迁和人口规模及老龄化结构的发展,在人们的生活水准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庞大的就业需求中,大学毕业生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就业需求群体已经成为就业需求的最重要和急迫的部分,每年有700余万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支点,各种招聘会人山人海的场景是就业难的鲜明写照。行业性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存在相似的局面。为应对这种就业形势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顶层设计开始提出和重视以创业缓解和带动就业的思路,随之,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政府的扶植支持创业系统、优化创业社会环境等有关创业的举措在中国大地上开始萌生和成长起来。
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培养人的创业理论、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几个方面的能力来形成创业的综合性素质,是以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创业能力为最终目的的教育。当今的创业教育,其受体广义地说包括社会上所有的人,因为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终生学习的时代,一个人只有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认知能力,才能不被社会边缘化,更新充实的很多内容就是创业教育的内容。狭义地理解则是需要接受创业培训的各种劳动力。创业教育的主体则分为学校、政府和社会三部分。其中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整个创业教育的主渠道。
行业性院校创业教育,就是在一般的创业教育中要紧密结合特定行业的特点,结合本行业的发展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及潜能,使创业的教学内容和行业发展紧密结合,使专业知识和创业紧密联系,把创业教育办成本行业的实验园和孵化器。行业性院校创业教育的个性体现在教学内容和行业特点相结合方面,其发展状况评价和出路和一般院校具有诸多共性。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使学生适应创新型社会的要求。一个工作岗位就支撑一生生存平台的状态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历史,一个企业就支撑一生事业的状况也成过眼云烟,这一点没有行业特性。世界的万花筒总是在推陈出新,总是要以新的亮点开拓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为适应这种社会环境,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包括各种行业性毕业生,要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理论修为、创新创业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这些素质就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宗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为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的要求。求职、工作、赚钱,只是短期的谋生之计;一个人对社会有所贡献,为现代生活大厦添砖加瓦,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留下自己的印记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学生具有创业素质,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经济大潮中如鱼得水,顺应社会变化调整自己,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具有最大化潜质。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从社会成员的层次说,靠的是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综合素质。而只有社会成员适应时代的变化,事业顺畅,生活稳定,个人、家庭生态才能良性循环,从而整个社会和谐才能有稳固的根基。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适时调整自己使之适应社会变迁,才能为和谐社会奠定牢固根基。
二、吉林省行业性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绩与问题解析
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就开展了创业教育探索和实践,当今已经具有了比较成熟的创业教育体系,美国在这方面的成果较为显著。1977 年美国杰弗里·蒂蒙斯教授的《创业学》由欧文出版公司出版,成为创业研究领域开先河的权威之作。美国的大部分高校都将创业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始于上世纪末。一般认为,1997年清华大学发起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是大学生从校园走向市场进行创业活动的代表性源头事件。[1]
吉林省大学包括所有行业性大学的创业教育起步于2003年,晚于南方的高校,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吉林省的部分高校开设了与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在教学上吸取了国内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实践上也相应地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大学生创业活动,邀请创业精英到学校开展创业讲座。十几年的创业教育实践,在创业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拓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吉林农业大学在2004 年成立了“创业教育学院”,学生从大二第一学期开始接受自主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指导》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开设了《创造学》《成功学》《创业管理学》等选修课;长春工业大学引入KAB创业教育项目,相继开设了《创业学》《创业基础》等课程等,具有较好教学效果。除了课堂教育外,一些高校还设立了专门的创业协会、大学生创业研究会等。例如吉林大学就成立了大学创业就业见习基地;东北师范大学设立了专门的大学生创业中心,并相应建起了自己的创业指导网络,在全国各省设有创业联络点。
吉林省高校包括行业性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开设面狭窄,远没有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本来进行创业教育已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是使学生适应飞速发展的当代经济、为人生价值奠基的举措,但许多吉林省高校没有及时进行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结构的更新,以致在相关调查中,大部分大学生不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还有很多学生认为创业教育課程是纸上谈兵,不会对自己成就事业有多少帮助。[2] (2)师资力量专业化程度欠缺,实践经验不足,致使教学效果欠佳。由于起步晚,创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捉襟见肘。许多教师是由相关学科直接转移过来的,如管理学科、经济学科等,有的还由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的行政人员兼任。创业是实践性很强,和社会环境联系密切的活动,可这正是当前创业教育的师资的弱项。成熟的创业教育需要相当丰富严谨的知识体系和切合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支撑,才能做到对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奠基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奠基,显然我们吉林省的创业教学师资队伍急需加大力度进行专业化建设。
(3)学生和家长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基于吉林省创业教育开展不足和教学水平低下的教育主体条件,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存在诸多误区。许多学生认为,创业是求职失败的无奈之举,只有找不到工作才选择去创业,只认同给创业成功者去打工却不认同自己创业,远没有把创业素质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相联系。殊不知,进取开拓精神不足,敢为人先精神欠缺,就是求得一份职业,也很难作出成绩,很难实现人生价值。在我国对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认同度也很低,绝大多数家长的观念是供孩子读书,将来找个稳定的工作岗位,收入高,生活安稳,就是实现了夙愿,这种求安自保的观念是中国几千年传统观念的延续,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更改相当艰难。家长对创业的不认同,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创业课程的认同。
三、加强吉林省行业性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1)更新观念,认清时代潮流,把大学生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术教育作为同等价值的教育职责。创业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理论修为和创业能力,更是要为学生树立一种独立人格和开拓进取精神,这种精神才是支撑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基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只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独立人格和开拓进取精神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指导。这种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应该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各种教育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成为教学、管理、服务部门制定制度、监督过程、检查改进的一条价值标准。只有这样上下统一认识,共同努力,才能把创业教育有效全面地开展起来。
(2)加大力度,努力培养创业教育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法律法规,管理学,市场分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诸多相关知识,还包括人格培育、开拓精神培育等有关心理学内容,也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这样就要求学校整合原有的师资资源,加大创业教育的相关培训和力度,鼓励支持教师的创业实践体验活动,努力组织和培养起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这是切实提高创业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源前提,是提高创业教育教学效果的硬件保证。课程质量有保证了,就会逐步得到学生的认同。当课程的社会效果体现出来,会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同。这样创业教育的价值才能逐步得到落实。
(3)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已经彻底不能满足知识经济、网络时代学生的求知需求,体验式、启发式、开放式教学正在当今世界教育领域生动活泼地探索和展开。通过教学模式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成绩考核中,不仅注重考查学生的理性修为的考核,更要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核。为此,学校要努力建立相关的创业实验基地,完善创业过程模拟实验,总结积累创业经验,使创业教育变成立体生动的创业导向课程。[3]
(4)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学校要聘请有创业经验的成功企业家作为客座教授充实教师队伍,他们不仅能以自身的经历以身说法,还可以提供教师和学生的创业实践机会。学生的创业最终要在社会上实行,这样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就要充分重视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的有機结合。这种结合不仅要体现在课下,也要体现在课堂,如课堂重视案例教学、信息交流、案例思考等,也是教学和社会生活相结合的形式。课下,组织创业计划比赛、创业思考辩论、创业论文展等活动,强化创新创业学习文化环境,这样才能开创出创业教育教学的生动氛围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薛小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1):126-128.
[2]冉晓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3):119-122.
[3]杨戈.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教育时空,2012(8):149 156.
关键词:创业教育 现状评价 提高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013-02
一、创业、创业教育、行业创业教育及其意义概说
创业,最简洁的涵义就是开创新企业。它和规模无关,从创办一个微不足道的街边摊点到创立规模宏大的集团公司都是创业。到了21世纪的今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消费需求出现了品位个性化、绿色保健化,强调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等时代需求,创新、创业、再创业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每天世界上有数以万计的企业破产,又有数以万计的企业诞生。人类的创业态势已经走进了它的空前活跃期,或者说人类已经走进了一个全新的创业时代。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带来的经济巨大变迁和人口规模及老龄化结构的发展,在人们的生活水准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瓶颈。在庞大的就业需求中,大学毕业生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就业需求群体已经成为就业需求的最重要和急迫的部分,每年有700余万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支点,各种招聘会人山人海的场景是就业难的鲜明写照。行业性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也存在相似的局面。为应对这种就业形势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顶层设计开始提出和重视以创业缓解和带动就业的思路,随之,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政府的扶植支持创业系统、优化创业社会环境等有关创业的举措在中国大地上开始萌生和成长起来。
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培养人的创业理论、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几个方面的能力来形成创业的综合性素质,是以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创业能力为最终目的的教育。当今的创业教育,其受体广义地说包括社会上所有的人,因为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终生学习的时代,一个人只有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认知能力,才能不被社会边缘化,更新充实的很多内容就是创业教育的内容。狭义地理解则是需要接受创业培训的各种劳动力。创业教育的主体则分为学校、政府和社会三部分。其中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整个创业教育的主渠道。
行业性院校创业教育,就是在一般的创业教育中要紧密结合特定行业的特点,结合本行业的发展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及潜能,使创业的教学内容和行业发展紧密结合,使专业知识和创业紧密联系,把创业教育办成本行业的实验园和孵化器。行业性院校创业教育的个性体现在教学内容和行业特点相结合方面,其发展状况评价和出路和一般院校具有诸多共性。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使学生适应创新型社会的要求。一个工作岗位就支撑一生生存平台的状态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历史,一个企业就支撑一生事业的状况也成过眼云烟,这一点没有行业特性。世界的万花筒总是在推陈出新,总是要以新的亮点开拓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为适应这种社会环境,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包括各种行业性毕业生,要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理论修为、创新创业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这些素质就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宗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为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的要求。求职、工作、赚钱,只是短期的谋生之计;一个人对社会有所贡献,为现代生活大厦添砖加瓦,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留下自己的印记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学生具有创业素质,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经济大潮中如鱼得水,顺应社会变化调整自己,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具有最大化潜质。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从社会成员的层次说,靠的是社会成员具有良好综合素质。而只有社会成员适应时代的变化,事业顺畅,生活稳定,个人、家庭生态才能良性循环,从而整个社会和谐才能有稳固的根基。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适时调整自己使之适应社会变迁,才能为和谐社会奠定牢固根基。
二、吉林省行业性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绩与问题解析
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就开展了创业教育探索和实践,当今已经具有了比较成熟的创业教育体系,美国在这方面的成果较为显著。1977 年美国杰弗里·蒂蒙斯教授的《创业学》由欧文出版公司出版,成为创业研究领域开先河的权威之作。美国的大部分高校都将创业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始于上世纪末。一般认为,1997年清华大学发起的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是大学生从校园走向市场进行创业活动的代表性源头事件。[1]
吉林省大学包括所有行业性大学的创业教育起步于2003年,晚于南方的高校,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吉林省的部分高校开设了与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在教学上吸取了国内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实践上也相应地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大学生创业活动,邀请创业精英到学校开展创业讲座。十几年的创业教育实践,在创业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拓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吉林农业大学在2004 年成立了“创业教育学院”,学生从大二第一学期开始接受自主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指导》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开设了《创造学》《成功学》《创业管理学》等选修课;长春工业大学引入KAB创业教育项目,相继开设了《创业学》《创业基础》等课程等,具有较好教学效果。除了课堂教育外,一些高校还设立了专门的创业协会、大学生创业研究会等。例如吉林大学就成立了大学创业就业见习基地;东北师范大学设立了专门的大学生创业中心,并相应建起了自己的创业指导网络,在全国各省设有创业联络点。
吉林省高校包括行业性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开设面狭窄,远没有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本来进行创业教育已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是使学生适应飞速发展的当代经济、为人生价值奠基的举措,但许多吉林省高校没有及时进行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结构的更新,以致在相关调查中,大部分大学生不了解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还有很多学生认为创业教育課程是纸上谈兵,不会对自己成就事业有多少帮助。[2] (2)师资力量专业化程度欠缺,实践经验不足,致使教学效果欠佳。由于起步晚,创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捉襟见肘。许多教师是由相关学科直接转移过来的,如管理学科、经济学科等,有的还由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的行政人员兼任。创业是实践性很强,和社会环境联系密切的活动,可这正是当前创业教育的师资的弱项。成熟的创业教育需要相当丰富严谨的知识体系和切合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支撑,才能做到对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奠基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奠基,显然我们吉林省的创业教学师资队伍急需加大力度进行专业化建设。
(3)学生和家长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基于吉林省创业教育开展不足和教学水平低下的教育主体条件,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存在诸多误区。许多学生认为,创业是求职失败的无奈之举,只有找不到工作才选择去创业,只认同给创业成功者去打工却不认同自己创业,远没有把创业素质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相联系。殊不知,进取开拓精神不足,敢为人先精神欠缺,就是求得一份职业,也很难作出成绩,很难实现人生价值。在我国对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认同度也很低,绝大多数家长的观念是供孩子读书,将来找个稳定的工作岗位,收入高,生活安稳,就是实现了夙愿,这种求安自保的观念是中国几千年传统观念的延续,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更改相当艰难。家长对创业的不认同,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创业课程的认同。
三、加强吉林省行业性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1)更新观念,认清时代潮流,把大学生创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术教育作为同等价值的教育职责。创业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理论修为和创业能力,更是要为学生树立一种独立人格和开拓进取精神,这种精神才是支撑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基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只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独立人格和开拓进取精神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指导。这种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应该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各种教育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成为教学、管理、服务部门制定制度、监督过程、检查改进的一条价值标准。只有这样上下统一认识,共同努力,才能把创业教育有效全面地开展起来。
(2)加大力度,努力培养创业教育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法律法规,管理学,市场分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诸多相关知识,还包括人格培育、开拓精神培育等有关心理学内容,也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这样就要求学校整合原有的师资资源,加大创业教育的相关培训和力度,鼓励支持教师的创业实践体验活动,努力组织和培养起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这是切实提高创业教育水平的人力资源前提,是提高创业教育教学效果的硬件保证。课程质量有保证了,就会逐步得到学生的认同。当课程的社会效果体现出来,会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同。这样创业教育的价值才能逐步得到落实。
(3)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已经彻底不能满足知识经济、网络时代学生的求知需求,体验式、启发式、开放式教学正在当今世界教育领域生动活泼地探索和展开。通过教学模式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成绩考核中,不仅注重考查学生的理性修为的考核,更要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核。为此,学校要努力建立相关的创业实验基地,完善创业过程模拟实验,总结积累创业经验,使创业教育变成立体生动的创业导向课程。[3]
(4)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学校要聘请有创业经验的成功企业家作为客座教授充实教师队伍,他们不仅能以自身的经历以身说法,还可以提供教师和学生的创业实践机会。学生的创业最终要在社会上实行,这样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就要充分重视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的有機结合。这种结合不仅要体现在课下,也要体现在课堂,如课堂重视案例教学、信息交流、案例思考等,也是教学和社会生活相结合的形式。课下,组织创业计划比赛、创业思考辩论、创业论文展等活动,强化创新创业学习文化环境,这样才能开创出创业教育教学的生动氛围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薛小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3(1):126-128.
[2]冉晓丽.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3(3):119-122.
[3]杨戈.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教育时空,2012(8):149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