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之后永“清明”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年清明时分,但凡炎黄子孙,不辞辛劳,行色匆匆,回乡祭祖。清明,这个让人魂牵梦绕的日子,是寻根问祖缅怀亲人的重要传统节日,更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
  今年的清明节已经过去,但是,清明前发生的一幕幕暖人心怀的事件,所带给我们的思考和记忆并没有“过去”。
  慎终追远
  今年,习总书记来到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兰考县。兰考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习近平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对前来参观学习的河南省中牟县的党员和干部说:“我们来是同一个目的,我也是来学习的。”并在纪念馆会见了焦裕禄的5个子女和当地部分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习总书记说:“……最根本是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就像焦裕禄一样,把老百姓看成父母……”他说,学习焦裕禄时我上初中,当时政治课老师读报,读着读着便哽咽了,听着听着我们也流泪了。焦裕禄精神影响了一代人。很多东西存在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就是这短暂的一刻化为了永恒。
  总书记接着说,我们要看焦裕禄是怎么做的,对照自己,见贤思齐。我们要深入思考一个问题: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间并不长,但给我们留下这么多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精神财富?
  3月,韩国归还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27日晨,韩方22辆车运送437名韩国士兵从韩国坡州出发,一位韩国军人手托一具棺木,每个人口罩下是严肃的面容。相比于韩方对遗骸的尊重,中国人民更是以史无前例的隆重仪式,迎接烈士魂归故里!
  “欢迎志愿军忠烈回国,我是中国空军,代号751,奉命为你全程护航。”3月28日8时25分,2架挂载实弹的沈空航空兵某师国产某新型战机确认运送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的飞机后,长机程远森通过机内语音系统庄严报告,随后穿云破雾,以威武严整的战斗队形加入护航编队,护送载有437具烈士遗骸的民航客机飞赴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在沈阳桃仙机场,来自陆军第39集团军的545名礼兵军容严整,以国礼隆重迎接烈士遗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并发表讲话,向志愿军烈士表达最深切的怀念和最崇高的敬意。40余辆军用卡车载着烈士忠魂,在志愿军老战士代表及后人代表的迎接下,驶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看着车辆上悬挂的“烈士业绩永载史册”“祖国和人民永远铭记你们”条幅,我的眼睛湿润了!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告诉我们: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祭祀祖先,这样做就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淳朴厚道了。慎终追远是孝道的体现,按照孔子另一位高足有子的说法,也就是仁道的根本。所以过去给皇帝的奏议常有“圣朝以孝治天下”一类的话。普通人家的祖宗牌位上面也总是有“慎终追远”这四个字,表示这是一个讲孝道的家庭。直到今天,一般中国家庭也没有废弃“慎终追远”。虽然很多家庭的祖宗牌位已没有了,但父母去世的丧事还是要慎重地举办,清明时节,很多家庭也还是没有忘了上一上祖坟,烧几炷高香。
  孝道得道
  而在清明节前,总书记的考察工作,参访焦裕禄纪念馆,会见焦裕禄的子女,并言谈间时刻不忘自己的父亲;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国礼隆重迎接人民志愿军的忠魂回归故里,这就是“慎终追远”,是暖人心,得人心的好事。
  孝道本身源于感恩之心,移植于社会就是仁爱。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外界环境给予的许许多多有形或无形的帮助或支持。一个人如果有了感恩意识和仁爱精神,一定会对大自然、对国家、对社会、对团体,乃至对他人心怀感激,并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给予回报。感恩者也就在这种知恩必报、舍己利人回报社会的道德选择中迈向了高贵。
  《孝经》中“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传承孝道,先从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做起,然后把对父母长辈的孝敬与关爱之心扩散到社会其他成员的身上。这种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方法,不唱高调,不是“高、大、上”的口号,更符合人性,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更能达到回归孝道文化的效果。孝道得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加深入人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有可能。
  今年的清明已经过去,但愿留得“清明”在人间!
其他文献
庄子其人的放诞与超脱多源于其性情的放达和超逸,这性情又源出于他精神上的“上升的虚无主义”(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说是“虚无主义”,则说明庄子的精神之于现实人生并无直接的关联,其追求的落脚处乃在于彼岸世界的自由,因而对此岸的世界主张否定,而之所以是“上升”,则正因为对现实的否定并非一意消极,而是最终指向超越。这正如《庄子》中的许多奇谲诙诡的寓言一般,多是超越了现实日用的目光,而以一种隐喻
期刊
书法之美,若能真切感悟,进入脑际的便是音乐般的节奏与旋律。心与思、志与气、爱与恨,人世诸端,皆能表于这方寸之上。墨舞飘际,便是文字、绘画、音乐浑然一体之时。故王羲之曰“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大抵书须存思”。苏轼道“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   作书,是需要情境的。有听滴滴之雨见婆娑叶之境,有感绵绵无期秋雨之界,有疾风骤雨之期,有明洁爽雨
期刊
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姜夔说:“点者,字之眉目,全借顾盼精神,有向有背……横竖者,所贵长短合宜,坚实有力。撇捺者, 字之手足,伸缩异度,变化多端,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由之状。弯钩挑剔者,字之步履, 欲其深实。”这形象地说明了字如其人。形如人,字讲结体,人讲身材体格;貌如人,字讲墨色,人讲肤色;势如人,字论力度,人论体力;品如人,书讲书品,人讲人品;情如
期刊
书法,本是通过书写文字以记录事物之用,相比瞬间即逝的语言来讲,书法是跨越了时空的沟通工具。但是,中国书法却大大超越了它的本质属性,而上升为了一种修身养性的艺术行为,流动在中华文明的血脉当中。  书法之所以修养心性,源于它的一撇一捺,都饱蘸着文化艺术的精华,而收发落笔。  书法,更可以说,它写出的就是一部立体的中国文化史。     书法与艺术互通:内化之势   书法是一种
期刊
契友老张擅长茶艺茶道,侃起茶文化来,海阔天空、滔滔不绝。月夜,相邀吾等三人同去雅室品茶,嘻,吃茶乃雅事,何乐不为?遂欣然前往。   茶 聚   寒暄一毕,请入茶室,依次就座,上瓜子、花生等茶点。古乐声中,老张挽起袖口为我们煮水烹茶。老张神情专注,一丝不苟地完成着烹茶的每一道工序:温壶、烫杯、洗茶、泡茶、翻杯……   毛尖泡好后,老张持紫砂壶“三点头”各注半
期刊
《中庸》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南宋大哲学家朱熹将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它所论述的原则、精神和思想方法至今仍富有积极的启发价值和借鉴意义。   从实际出发   《中庸》强调的一条重要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己所处的现实境地出发,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出发。   《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期刊
在我国的传统中,“道”是永远不可企及的,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艺”则是“技艺”“技能”,技艺术数之类,在我国传统中是被歧视的,被视作“小道”“可观”而已。我国称“书法”,是一种质朴诚恳的态度,“法”可“师”,则可达到高妙的境界,“不炫名不耀奇”,按照老子之道,才会真正至高无上。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浓缩了文化的精神内涵,又展露出独特的灵性和韵味。
期刊
中国书法,只是白纸黑字,然这一黑一白间,书写着天地间万物的情怀。何以见得?那只能叹问书法何以为艺术?何以能感染人?何以映照书者的内心?何以展现书者的气度?何以透视书者的境界?一个字,何以称为书?一字便见真性情,你提笔,蘸墨,书写,便知其意!因为笔执手中,“法”蕴心底,手中之笔依从心中之法而行,从起笔,行笔到收笔,那一提一按间,一牵一连处,都突显出有顿挫翻扭,转折收束,真的是“下笔有由”决不“任笔为
期刊
“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钟嵘《诗品》)然而必须有足以动人的意境,从字里行间发现或捕捉到某种更深远的含义,获得某种美感或震撼。   咫尺应须论万里   清代学者刘熙载在其《艺概》里,借用杜甫的诗句“咫尺应须论万里”,作为短诗的最高艺术标准之一,是很有见地的。所谓“咫尺应须论万里”,简言之,就是要用有限的画面表现出更大的空间。   那么,这种效果又是怎
期刊
谁算有福的人呢?很难回答。从前禅家教人反复念一句话:“如何是多福?——丛竹!”反复地念,反复地参究,从这似通非通的句子里闷迷求悟,念上好几年,竹报平安,平安就是福吧?未必是。竹子丛生而不相妨,象征团结和谐就是福吧?也未必是。禅家以这句话来“参话头”,可见若是参透了如何是多福,也就悟了道。   且看中国哲人替“有福”下的定义吧:   “有福是看山。”说到“看山”,许多人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