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绝热材料抽真空阻力测试装置

来源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制了一套多层绝热材料抽真空阻力测试装置,该装置测试时不破坏原有的绝热材料结构,测试准确度得以提高.利用测试装置对一种典型的多层绝热材料进行抽真空阻力性能测试,可以定量的获得多层绝热材料对抽真空产生阻力作用的效果.在抽真空过程中,随着测试厚度的增加,多层绝热材料内、外部的真空度差值逐渐增大,也即是随着测试厚度的增加,材料的抽空阻力在增大.
其他文献
为解决疏浚施工中潮位数据中断和错误的问题,根据不同的潮位站性质分别提出2种不同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调和常数加余水位法对长江口北槽中潮位站的实测潮位数据进行缺失数据的插补和错误数据的矫正,采用二次函数曲线拟合法对连云港徐圩潮位站的实测潮位数据进行缺失数据的插补和错误数据的矫正,并统计缺失潮位和错误潮位的插补精度,结果表明:前者首次插补和矫正精度平均值为0.017 m,后者首次插补和矫正精度平均值为0.023 m。2种潮位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的矫正精度能够满足疏浚施工的要求。
1 俄罗斯rn制定国家航天发射场发展政策rn2017年,俄罗斯政府批准了《2017-2025年发射场发展联邦目标计划》,该计划体现了俄罗斯的国家航天发展政策,目的是通过在俄罗斯疆域内
期刊
利用金相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和分析不同厚度(12和35.5 mm)的EH36钢板中腐蚀活性夹杂物的形貌和尺寸分布;使用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腐蚀活性夹杂物的成分;采用电化学腐蚀和室内模拟海水加速腐蚀实验分析EH36钢板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活性夹杂物主要成分为Al、Mg复合氧化物,组成主要为MgO·Al2O3。钢板的饱和电流密度、腐蚀失重速率和腐蚀活性夹杂物密度存在正相关性。即腐蚀活性夹杂物密度低,则饱和电流密度低,腐蚀失重速率也低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本文重点论述了黄河流域当前主要水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如下保护对策的建议:构建黄河流域“三区一廊道”生态环境保护格局,强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的管控体系,建立以生态保护为刚性约束条件的水资源开发和再生水利用体系,实施差异化的生态流量协调管理机制,针对黄河流域水污染突出问题,加强重点区域污染治理,强化重点行业水污染物减排工作,分区制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案,协同推进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
烧结矿竖式冷却工艺是针对传统烧结余热回收系统的不足而提出的新型烧结余热回收工艺,近年来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在简述烧结矿竖式冷却工艺的基础上,介绍了该工艺工业应用情况,分析了该工艺的应用难点及原因,回顾了该工艺机制研究的进展,提出了解决制约该工艺应用难点的研究方向,并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以期为该工艺的完善和大规模工业应用提供借鉴。
2021年5月29日,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升空,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准确送入预定轨道.5月30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近地轨道精
期刊
In recent years, multiple applications have emerged in the area of payload transport usi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 This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among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especially the cases involving one or several rotarywing UA
为了拓宽砂石桩加固技术的应用范围、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开展砂石桩加固处理码头堆场深厚软土地基的现场试验。现场测试不同桩身材料成桩过程中桩周土体内的孔隙水压力、不同时间段桩周土的十字板剪切强度、砂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桩土应力比。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合理施工工艺的砂石桩能有效加固不排水剪强度小于10 kPa的深厚软黏土地基;采用含泥量高于5%的桩身材料的砂石桩复合地基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力。
Social propagation denotes the spread phenomena directly correlated to the human world and society,which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the diffusion of human 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mage-based phenotyping system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crop and plant science research which has shown tremendous growth over the years.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features using images requires stable imaging and very pr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