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长”,行在“课堂”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1_sheng2_wo3_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个孩子都是充满生命潜能和成长力量的生命体,都有自己的小宇宙,都在按照自己的旋律快乐地运转着。音乐课堂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儿既有美育的熏陶,又有德育的渗透;既有音乐素养的浸润,又有文化素质的提升。本文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实践活动、自主发展”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通过有效音乐教学活动,让儿童在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的经验,获得自然、真实、有力的生长。
  【关键词】自然生长;音乐活动;儿童立场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是个自然生长的状态,不必过于追求最后的完美呈现……”
  在一次“同题异构”教研活动中,教研員这样一句点评深深触动了我,她说“课堂教学是个自然生长的状态,不必过于追求最后的完美呈现……”反观我们的音乐课堂,音乐表现大都局限于教师事先安排好的设计中,孩子们最后按照老师的设计完美呈现才是检验本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笔者反思,当下,是否仅仅将教学作为一种手段和技术,忽视了教学其实是一种促进学生生长的过程?针对这一现象,笔者结合平时的外出学习做了以下思考。
  一、以生活经验为起点,拉近与音乐的距离
  “儿童将作为艺术活动的主人到艺术活动中去认识自己和表现自己”
  回想现在的教育,总是与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教育也不例外。可以看到在新理念的引导下,许多名教师的课堂里加入了新理念指导下的设计,但总感觉不自然,学生总在云雾里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效的教学不仅要有新理念的指引,更需要我们去了解我们的学生,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怎样使学生对音乐感兴趣,使他们的音乐能力得以发展呢?
  2017年10月“千课万人”中台湾慧琳姐姐的《当我们“拍”在一起》一课,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搭建平台完成了教学。一面小鼓,16张四色卡和一些常用的挂钩、勺子,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却使整节课充满着温馨的色彩。小鼓用来稳定节奏,加强的学生内心的恒拍感;挂钩、勺子用来展现节奏的变化,均匀的排列给学生更直观的规整感;四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卡片分别代表着由孩子们自己设计的动作,每一次的位置变化,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整个过程生动有趣,学生愿意尝试、积极参与,使人沉浸,让人感动。正是因为她心中装着学生,一切以学生的经验为主导,才能让学生的眼神一秒钟都舍不得离开她,让学习成为了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当用生活经验激活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让孩子们带着真实的体验感受音乐、欣赏音乐时,便拉近了孩子们与音乐的距离。由此,孩子们获得的感悟将会更加深刻和灵动,而孩子们的想象力和音乐创造力也会由此而更加丰富。
  二、以音乐活动为纽带,找寻真实的生长起点
  “儿童心理学表明,儿童的听觉发展先于视觉发展。”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知,提升人的艺术修养。作为音乐教师,应该通过深入地聆听,捕捉音乐的特性,结合教材上的背景资料,再根据孩子的学情,将材料进行组合并设置一些适合他们的活动。除了在音乐本体呈现的一些东西之外,还要关注对音乐形象的想象。
  《赶花会》这一乐曲的欣赏对象为三年级的学生,进入小学以来,他们已有两年多的音乐学习经验,但面对新知识的学习仍然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初听这首乐曲时,结合这首乐曲的舞蹈性,可能老师脑海里会浮现出一群跟着音乐舞蹈的小姑娘,自己也会情不自禁地哼着音乐动起来。都是源自于对舞蹈的欣赏,或是对音乐本体的一些直观感受。
  课堂上执教老师根据音乐的舞蹈特性,将这些心里想象的音乐形象,由专业化的舞蹈动作转化为亲民的、比较简易的踏步和拍腿,下放到课堂,转化为一个学生能够做到的,适合学生的活动。在引导学生解决变换拍子多出的两个音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出适合他们的问题和音乐活动。
  “用轻快的脚步跟着音乐走一走,仔细体会在问号处出现了几个音?”
  带着问题听,让音乐驱动学生地学,大大减少了教师的给和带。听赏之初,只让三年级的孩子们跟着音乐踏步感受,由这两个音放大,让学生自己设计合适的动作表现,跟着音乐片段练习。
  “这两个音的出现让音乐变得更活泼,更轻快了。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
  此时观察学生的接受程度,当他们能够正确地拍出来,然后顺应他们的能力,一点点逐渐地提升。
  “再仔细听一听,音乐变长了,如果听到不一样的音乐,你可以停下脚步或用其他的方式表现。”
  当学生完整听赏音乐的第一部分的时候,执教者没有兜圈子,而是直接告诉学生此时的音乐变长了,并明确提出要求:当听到不同的音乐时,可以停下脚步或者用其他的方式表现。这一难点的解决,由细逐步放大,层层递进。既符合三年级的学情又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知了乐曲变换拍子的难点,也鼓励了学生对音乐感觉的创造性表现。
  常态课也好,展示课也罢,我们的音乐课不能只关注于歌曲(乐曲)所传递出来的音乐语言,而是要以这节课为立足点,提升学生的音乐学科的基本素养,使得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得到延伸和发展,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以音乐课堂为阵地,让学生获得自主发展
  蒙台梭利说我听过会忘记,我看了会记得,我做了才会理解。
  在《小鞋匠》一课中,面对二年级的孩子,执教者利用实物(音乐凳)搭建台阶,抓住孩子主动思考的心理动机,巧妙解决了前三句旋律的上行模进,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获得自主发展。执教者边唱边往用音乐凳拼搭好的台阶上走,最后一句让学生感受后摆放音乐凳,学生将音乐凳摆出旋律向上的感觉。设想学生在看到音乐凳后的心理活动,他们会想:“咦?老师搬出音乐凳是要干什么?”也许在这样一个质疑过程中,一些已经走神的小脑袋就会被周围的疑问拉回到需要他们到达的地方。“老师居然一边唱一边站上去了,可是怎么唱到最后一句时,没有音乐凳了呢?还要让我们来排一排,要怎么排呢?”在他们迅速动脑以后,脑子里呈现的是老师刚才做的动作和哼唱的旋律,音乐和动作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呢?当他们内化这个联系,就会明白,原来老师往上走的这个指向性动作和哼唱的旋律是有发展上的关联的。最后要放好凳子,自然不在话下。
  可以想象学生在完成这一系列心理过程后的心情和收获,在这个看、疑、思、动的内化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专注的,他们在音乐课堂上,感受了一次主动的、合作的,甚至是迫不急待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和音乐实践活动,积累了感性的经验,理解了旋律的上行模进,让学习的过程看得见,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四、结语
  奥尔夫说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教师的作用就是使这颗种子发芽。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音乐课堂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音乐课堂教学是一个自然生长的状态。每个孩子都是充满生命潜能和成长力量的生命体,都有自己的小宇宙,并且都在按照自己的旋律快乐的运转着。知识的生长应该如同植物的生长一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顺势而行,自然生长。作为小学一线音乐教师,有责任用合适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不断促进他们音乐素养与音乐挑战之间的平衡,从而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自信、自尊和自我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1838年居住在维也纳的舒曼,回忆起与克拉拉相处的时光,写下这首献给克拉拉的“散文诗”般的钢琴套曲。本文从《童年情景》的艺术价值和演奏特点等两方面对《童年情景》进行浅析。  【关键词】舒曼;童年情景;演奏;旋律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作品艺术价值简析  1837至1838年间,舒曼居住在维也纳,想要感受这座世界音乐名城的艺术氛围,却在专
期刊
【摘要】“亳州二夹弦”是在2008年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濒危稀有剧种之一。在众多传统地方戏剧中,有着独特的艺术品貌与个性。据专家考证二夹弦始于清朝中前期,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流行于安徽、河南、山东交界的黄河两岸,是农民闲暇时娱乐的一种重要活动方式。本文主要从二夹弦的起源、发展、传承以及地方特色等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亳州二夹弦;非遗剧种;地方特色 
期刊
【摘要】钢琴独奏曲《茉莉花》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储望华先生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改编创作的。这首钢琴曲不仅具有浓郁的中国韵味,亦彰显出很高的演奏和欣赏价值。本文结合自身演奏体会,对这首作品应掌握的演奏技法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诠释作品。  【关键词】钢琴曲《茉莉花》;演奏技法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速度与力度标记的安排  (一)速度  在钢琴曲《茉
期刊
【摘要】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小提琴、管风琴、大键琴演奏家。《意大利协奏曲》(Italian Concerto)是巴赫在1735年为双层大键琴而创作的一首独奏协奏曲。本文将从《意大利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创作背景、曲式分析、演奏分析与处理等方面进行阐述。根据自身的演奏体会表达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为喜爱巴赫及演奏这部作品
期刊
【摘要】托卡塔是一种速度较快节奏急促善于技巧展示的音乐体裁,需要演奏者拥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功底,对于手指的快速跑动,节奏的快速变化,初见的力度和速度变化都有较高的要求。作品极具异域音乐风情的高加索地区的民族风格,也因此对演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钢琴演奏技术;哈恰图良;托卡塔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一、演奏时速度与力度的准确把握  键盘乐
期刊
【摘要】《邀舞》是德国作曲家韦伯(1786—1826)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整首乐曲技巧华丽,形象鲜明。钢琴曲《邀舞》是作曲家韦伯最有名气的作品之一,《邀舞》这部作品无论从风格、和声曲式、演奏技巧以及双钢琴演奏形式都很适合音乐会演奏,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选择、分配适合自己的声部,大家经过默契配合并且在音乐会完整的演奏本首乐曲。首先,对曲目、合作者做出了细致的挑选;其次,对乐曲的轮指,表情的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的教育水平不断地提升,如今,课堂教育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学习方式。在高中阶段开设音乐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在提升音乐欣赏能力,丰富音乐情感,提升音乐素养等方面来说都有很大的好处。高中老师要清楚地了解音乐鉴赏对于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可以对学生进行有关的教导,使学生可以深刻意识到音乐鉴赏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是最有效的办法,教师使用许多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音乐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歌唱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个讲究技能技巧的学习环节,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我国一些有关歌唱教学的研究中,歌唱教学多注意了学生的演唱姿势、演唱习惯的培养等,但是在关注学生歌唱的情感体验以及歌唱表现力方面的研究较为缺失。音乐课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要注重学生的音乐感受,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体验,让学生对歌唱感兴趣,激发学生大胆用歌声
期刊
【摘要】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学科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传统音乐学科获得长足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研究成果、新的研究理论都对这门学科的教学带来新的影响。本文叙述了了艺术院校本科层次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方法和经验总结,并以四川神歌教学为例,提出了讲解体裁分类和音乐特征夯实基础,联系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拓宽视野,通过音乐鉴赏和学唱乐曲加强实践等观点。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方法;四
期刊
【摘要】在教育科学中教学情境创设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是开展教育的重要措施,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机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教育理论得到拓展。良好的音乐教学情境,有利于教师立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一同创设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场景,带领学生置身于和教材内容相符的情境中,进而和教师展开良好互动,实现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教学;情境教学法  【中图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