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 不负丹青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f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冠中,笔名“荼”,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作品成交额达17.8亿元。
  2010年6月25日,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吴冠中语录
  中国美术比非洲还落后。
  艺术只能在纯洁无私的心灵中产生。
  艺术到高峰时是相通的,不分东方与西方,好比爬山,东面和西面风光不同,在山顶相遇了。
  现在社会上美盲太多了,美盲要比文盲多。
  真正的艺术家都是苦难中成长的。
  美术是我的配偶,文学是我的情人。
  
  “我不该学丹青,我该学鲁迅,这是我一辈子的心态,越到晚年越觉得绘画技术并不重要,内涵最重要。诗才是最高的艺术境界。”2009年,吴老在自传《我负丹青》中,对他燃烧一生激情的丹青事业作出如上让人不解之说。
  继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等之后,吴冠中成为中国当代画坛的又一位大师。2002年,他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吴冠中的艺术影响力已超越了东西方的界限。
  回顾吴老的一生,他一直是孤独的另类,因为他的真实和硬气。
  
  弃工科学绘画
  1919年,吴冠中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初中毕业,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的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读电机科。一年级暑假,偶遇杭州艺专预科的朱德群,俩人一拍即合,结为知己。一天,朱德群带吴冠中参观了艺专,吴冠中被前所未见的绘画和雕塑所震撼。从此,他放弃了当时出路很有保障的电机科,义无反顾地考入杭州艺专,踏上了寻求美的历程。
  这年,他17岁,正值青春期叛逆期。父亲坚决阻拦,告诉他,投身艺术就等于投身贫穷。吴冠中不听,前面纵然是万丈悬崖,也要不顾一切地往下跳。母亲无奈,只好随他自主。
  吴冠中曾说:“所有亲友都竭力反对我这荒诞之举。我当然也顾虑自己的前程,但不幸而着魔,是神,是妖,她从此控制了我的生命,直至耄耋之年的今天。”1946年,吴冠中参加全国公费留学考试,绘画专业留法方向,仅有两个名额,吴冠中自信地表示:“只要有一个名额,就是我的!” 结果,他真的以绘画专业第一名被录取。时任阅卷老师陈之佛抄录了他的试卷。60年后,陈之佛的抄件被发现,吴冠中的“状元试卷”得以重现人间。
  他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苏弗尔皮教授是四五十年代前后威震巴黎的重要画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他启发了吴冠中对西方艺术品位、造型结构、色彩力度等学艺途中最基本的认识。
  吴冠中徘徊在西方艺术和祖国之间,最终决定回国。他非常喜欢荷兰画家凡·高:“没错,你是麦子,你的位置在麦田里,种到故乡的土里去,将于此生根发芽,别在巴黎人行道上枯萎掉。当时若不是看到凡·高的作品,我就不会走上艺术这条道路,凡·高是一个奔向太阳的人。”
  吴冠中对绘画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每次作画的时候,都要把所有的人赶出画室,包括自己最疼爱的小孙子。吴冠中不乐意让家人、亲友看到自己最难看的样子。他完全靠光合作用在那儿作画,中间不吃不喝,不拉不撒,一动不动,浑然忘我。
  由此,吴冠中在美术界有个特别的绰号——植物人。有一次,吴冠中百般挑选作画的角度,最终选定的最佳地点位于猪圈旁边。一时间,很多苍蝇趴在他的白背心上面,黑压压一片。然而,吴冠中自己却毫无觉察。旁人看了,连连感慨道:这无疑就像当年的凡·高在牛圈里画画一样!
  吴冠中的一生都在不断地行走。一直到晚年,他几乎整天穿着一双运动鞋,这是一生行旅,一生行走的习惯,他把这种艺术历程称为“东寻西找”。他说“我有两个观众,一是西方的大师,二是中国老百姓。二者之间差距太大了,如何适应?是人情的关联。我的画一是求美感,二是求意境,有了这二者我才动笔画。我不在乎像和漂亮,那时在农村,我有时画一天,高粱、玉米、野花等等,房东大嫂说很像,但我觉得感情不表达,认为没画好,是欺骗了她。我看过的画多矣,不能打动我的感情,我就不喜欢。”
  
  捐出天价画作
  吴冠中说他有两件必须完成的事,一件是讲真话,一件是安置自己的毕生画作。2009年,吴冠中捐赠给国内外美术馆的160件作品在上海美术馆展出。《我负丹青——吴冠中捐赠作品展》涵盖了吴冠中各个重要创作阶段,对他的艺术人生作了一个总结。
  艺术拍卖市场上,他的画作不断创出天价。2009年6月,北京翰海举行的春拍会上,吴冠中的油画长卷《长江万里图》拍出了5712万元的最高价。曾有人统计,吴冠中作品的总成交额已经达到17.8亿元。如此巨大的一笔艺术财富和物质财富会归属何处?吴冠中用大手笔的捐赠,回答了人们的疑问。
  2009年,耄耋之年的吴冠中来到上海,看见自己的作品陈列在上海美术馆,并且将永久地得到妥善的保存与展示,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什么都可以留作遗产,但画决不留作遗产。我的画是画给大家看的,绝不是画给家里几个人看的!它们就是我的女儿,我要为女儿寻找好的归宿。”
  签署捐赠文件那天,上海美术馆馆长来到吴冠中位于北京的家中。吴冠中说:“我今天非常高兴,我女儿嫁到上海美术馆了,一件大事完成了,我今天要请大家吃顿饭。而且,我要把我珍藏了十几年的茅台拿出来给大家喝,我平时不喝酒的,但是今天我也喝一口。”
  晚年的吴冠中,作为中国健在画家中身价最高的人,曾一次又一次地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他个人生活却非常俭朴,常年“蜗居”在5平方米书房里作画,平时理发就到楼下的摊子上花5块钱。据朋友回忆,有一次,人家请吃饭,吴先生在路上看见了老乡煮的玉米,他就说我不去,我就在这儿吃玉米吧。有人劝他说,吴先生,你画价那么高,你随便给一个房产老板一张画,他给你一栋楼,你到那儿住不就好了吗?他却连说不用不用。
  
  笔墨等于零
  1992年,吴冠中写下不足千字的《笔墨等于零》一文。在1998年的油画风景画、中国山水画展览的学术讨论会上,老画家张仃发表《守住中国画的底线》,对“笔墨等于零”论提出公开批评,于是形成张吴之争。出于两位老画家的社会地位和影响,迅即引起强烈反响,开始了广泛的论辩。吴冠中将笔墨理解成绘画的技巧,认为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张仃则认为,笔精墨妙,这是中国文化慧根之所系,如果不想消亡,这条底线就必须守住。争论持续好几年,美术界众多画家、理论家纷纷参与。笔墨价值之争不仅在香港、台湾引起反响,还波及海外华人文化圈,此次争论是关于笔墨历次争论中规模最大、发表文章最多的一次。
  一时间,对于吴冠中来说,不仅“笔墨等于零”这句话,他的许多见解和言论,都在美术界引起很大反响和震动。
  这跟吴冠中一生的艺术信念有关。有时候,他写生回来,抱着一张画,很难过地说,哎呀,这是一个毛病,那是一个毛病,我没有画好,我要回去继续画。
  吴冠中经常跟自己的作品较劲,有一次,他亲手销毁了200多幅。朋友说:作为一个大艺术家,他如此果断地处理自己的画,可见追求之高。他能够及时地判断自己的作品是否达到一定的高度,这就是他对待艺术的态度。
  
  文学家吴冠中
  美术之外,吴冠中最钟情的莫过于文学,并且还有着不俗的文学修养。
  吴冠中说,当年自己也是对文学充满了兴趣,但是学不了,为什么?因为学文学没饭吃,这才改了工科。而转学美术,是学不成文学,又被“美”深深触动后的一种替代。“在我看来,100个齐白石也抵不上一个鲁迅的社会功能,多一个少一个齐白石无所谓,但少了一个鲁迅,中国人的脊梁就少半截。我不该学丹青,我该学文学,成为鲁迅那样的文学家。”
  对鲁迅的盛赞,并不是贬低齐白石,而是吴冠中向往中国能有更多的思想家出现。对这段话,他的朋友们如此解读:他这完全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文化责任感,源自一颗赤诚之心。
  
  回头看自己的历程和作品,吴冠中说:“我是走在独木桥上的人,从独木桥出发,然后晚年又回到了独木桥。”
  艺术家的风格,其实是艺术家的背影,自己是看不到的,只有后面的人才可以看到。
  现在,谁也不是大师,大师是由后人来认识、来识别的。
  吴冠中逝去了,笔者想起他在一次讲演中,提到死亡时这样说,鲁迅的散文诗《野草》,中间有一篇叫《过客》,过来的客人。这个过客永远在走,走向未知,走向未来,很辛苦,很艰难。有一天快到黄昏的时候,他碰到一个老翁,就问道,前面是什么地方?
  老翁说是坟墓。他问,坟之后呢?老翁说,不知道。但老翁旁边有个女孩,她说:“不,不是的。那边有许多野百合花、野蔷薇,我经常去玩的。”
  吴冠中逝去了,但他说过,“艺术永远在走,没有归宿。”
  编辑/麻 雯mawen214@163.com
其他文献
2012年9月4日,安凯新能源汽车新基地项目在合肥市包河工业园区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安徽省首个新能源客车及核心动力总成生产基地正式动工建设。合肥市发改委、经信委、国土资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据中国教育部统计,2009年中国留学人数是22.9万,今年有望达到28万人。而这个数字在2003年只有12万,7年涨了一倍!  眼下又逢一年中留学的高潮时期——还没顾上从中考和高考战场松口气的家长们,又带着孩子一路风尘扎进中介大军的咨询里去了。而相当多比例的留学任务是肩负着未来举家移民的重任的。举家牵挂,举家筹措,一个人的前途就是一家人的命运。美国总领馆前任教育参赞艾芳林总结说,相对于过去的盲目跟
随着各移民接收国政策的放开,中国越来越多的知识精英与财富精英大量人籍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如今,对于几乎所有一线城市中产阶级而言,一个集体感受是,每个人身边都起码
国内读预科既省钱又必要  留学家长中有种普遍心理:迫切让孩子出去——既然决定出国,就要尽早走。从学习角度来说,在国内读一段时间预科,适应一下环境应该是最好的。其实国外学校对中国学生教一些雅思成绩,是设置这些环节让学生作好准备。各个使馆都注意到,中国学生能力很强,思维很活跃,但是语言确实太差,对学习专业课各方面接受能力就比别人慢一点。  在国外接受原汁原味的预科学习,一年费用在15万元人民币以上,而
期刊
海归海待回国来抢饭碗自封为“不得志‘海龟’”的李以明早晨6点起床,从北京南三环赶到位于海淀区的展览馆现场,却看到门前“至少200米的队伍,乌压压一片人头”。这是近期在
期刊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引入我国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推广,目前已逐渐完善.地膜不仅保温性、透光性良好,还能够增产增收、提高低温等,极大的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地膜在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