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杀韩非

来源 :小读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jian_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间万象,纷纷扰扰。就拿韩非子和李斯来说吧,他们本是同窗,而且又都是荀子的高徒, 谁知到了后来,却闹得你死我活。细数个中原因,可谓是“一把辛酸泪”啊!
  说起韩非子,他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可是战国时期的大才子啊! 荀子的思想内核被他发挥到极致,在此基础上,慎到的“势”、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又被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加以发扬光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君主专制理论。只可惜,因为口吃,再有学问,就如同茶壶里的饺子,有货倒不出来!他看到积贫积弱的韩国,心里着急得很。虽然多次向韩王献策,但都石沉大海。事情就是那么巧,韩非子的著作一不小心流传到了秦国,秦王一看,拍案而起:“想不到世上还有如此之才,要是有缘相见,死而无憾矣!”
  求贤若渴的秦王想来想去,怎样才能与韩非子见上一面呢?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对, 立马攻韩!”面对势不可当的秦军,一筹莫展的韩王不得不起用韩非子,并派他出使秦国。
  韩非子一到秦国,急得李斯如热锅上的蚂蚁。为什么呢?他知道韩非子的本事比自己大啊。一旦韩非子被秦王重用,哪里还有他李斯的立足之地呢?说起这个李斯,也不是平庸之辈,他装出一副虔诚的模样,对秦王说:“韩非子是韩王的同族,俗话说,打断骨头连着筋呀,他能爱秦国吗?大王想,就算是留下他,他能真心為您效力吗?”
  秦王一想,对呀,怎么办?我决不能做养虎为患的蠢事,也不能放虎归山,倒不如一杀了之,以绝后患。于是,秦王就把韩非子抓了起来,关在狱中。不久,李斯找准机会,逼着韩非子饮鸩自尽。一代才子就这样在妒火中命丧黄泉。
  (摘自《漫画中国历史》,有删改)
其他文献
19世纪4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获得巨大发展,无数劳动人民却丧失了生产资料,沦为无产阶级。社会矛盾加剧,工人运动高涨。在此背景下,參加并领导工人革命运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创作了《共产党宣言》。这部著作最终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的锐利武器,让正在经受苦难的民族和人民开始品尝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味道。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时中国一些进步青年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
期刊
1  六(1)班办了一个记事栏,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每天早晨来到学校,同学们都会去看看,了解一下班里发生的大事。  大家把这面黑板叫“新闻平台”。  这天一早,有同学去看了一下,“哇”的一声叫了起来,其他同学都聚了过来。原来,“新闻平台”上有一条消息特别吸引人的眼球。只见黑板上写着:哼,昨天有女生用书打了本公子的头,本公子高智商的脑袋能随便被打的吗?  大家纷纷问:“谁啊,谁写的?”  其他人都摇
期刊
夜晚闲来无事,就在灯光下面随意翻阅起自己的个人影集来。翻着翻着,目光就久久地停留在那张已经发黄的小学毕业照上。望着照片上的自己,望着昔日的同窗和“园丁”,头发花白的我不由得慨叹不已,潮湿的眼睛里流露出对流逝岁月的深切感叹。我探寻的目光仿佛在询问:那隔着许多厚重岁月的老照片上,坐在前排的那个胖乎乎的乡村少年,真的是我吗?凝视着这张年代久远的黑白小学毕业照,一些模糊不清的往事,在我凌乱的记忆中逐渐清晰
期刊
办公室的文老师打来电话,问我是否还记得从前教过的一个叫彭晓涛的学生。“记得。”我毫不犹豫地答道。文老师告诉我,彭晓涛希望我和他联系,想对我多年前为他做的一切表示感谢,还特别强调说我是他最喜欢的老师。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和他见面时的情景。那是开学第一天,我有意踩着点来到教室,刚走到讲台,原本喧闹的教室立刻安靜下来。我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在黑板上写下我的名字和电话号码,就让学生打开书准备上课。“老
期刊
我曾经拥有一双漂亮的胶靴。这是我童年记忆中最难忘的。为那双胶靴,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付出了令我今天想来仍难以置信的巨大劳动。  那时候,胶靴非常流行。一个少年能拥有一双漂亮的胶靴,那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我那时读初三,我们班有几个家庭富裕的同学,他们的父母托人为他们从上海带回了胶靴。他们穿在脚上,仿佛那脚立马生辉,显出尊贵来,真叫我们羡慕得不得了。  我非常想拥有一双漂亮的胶靴。可那时候,像我家这样收
期刊
这是一部揭秘英雄成长轨迹、塑造英雄群像、汇聚英雄精神品格的红色读物,讲述了革命英雄的感人事迹。书中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没有空洞无物的说教,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娓娓道来,却字字扣人心弦、荡人心扉、启人心智。我们仿佛置身其中,思想受到熏陶,心灵得到洗涤,为革命先烈的英勇顽强而震撼,深刻感知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能从这些鲜活的历史人物、惊人的慷慨壮歌、激荡的历史风云中,感受到无上的光荣与伟大,感悟到丰富的
期刊
暑假里,河马跟随爸爸走进了大名鼎鼎的哈佛,除了欣赏校园美景、了解哈佛精神外,他还体察到了爸爸的一个小心思。  从卡尔加里开了4000多公里,我们来到了波士顿,大名鼎鼎的哈佛就在这里。爸爸说一直想来,可是没有机会,今天托我们的福了。明明是爸爸带我们旅行,他却说托我们的福,好不好笑?  从波士顿市过了查尔斯河,就到了剑桥市的哈佛大学。这里没有校门,也没有围墙,过了马路就算进入校园了。正值盛夏,处处绿草
期刊
南极是我去过的最安静的地方。我孤身前往南极点,在广袤而单调的风景中,除了自己的声音,那里没有任何人为的动静。独自行走在冰面上,深入无垠的白色王国,我能听到并感觉到安静。  由北向南穿越世界上最冷的大陆,所有的一切都是白色的平面,一千米又一千米,向着地平线延伸。在你脚下,是压在地表的3000万立方千米的冰。  不过,在独自度过那么长时间后,我发现没有什么东西是完全平的。冰和雪构成大大小小抽象的形状,
期刊
当秦国打败强大的魏国之后,其他的国家都感到惶惶不安,就怕哪一天,噩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正在大家无所适从的时候,有个名叫苏秦的人出来说话了。苏秦既不是国君,也不是贵族,或将军之类的什么大人物,他只是个贫困潦倒的穷汉子。  苏秦告诉六国的国君说:“你们六个国家怕什么呢?你们都在秦国的东边,为什么不从南到北,连成一条纵线,合力对付西边的强秦呢?大家彼此约定好,谁遭受秦国的攻击,其他国家必须立刻出兵援助。
期刊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乘着敌方内部发生混乱,利用敌人力量虚弱且没有主见,使他顺随于我,就像《周易》随卦象辞说的“人到夜晚,必须入室休息”一样。  周瑜是东吴孙权手下的大将,足智多谋,但心胸狭窄。他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华,认为诸葛亮辅佐刘备,不久将成为东吴的大患,因而起了杀心。周瑜以孙、刘两家合力抗曹的名义,督促诸葛亮在三日之内造十万支箭。在他看来,此事绝难完成,到那时可借此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