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斯宾塞《牧人月历》语言特色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tou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埃德蒙·斯宾塞第一次创作的诗歌集《牧人月历》,虽然已经继承了欧洲牧歌的文学传统,但是其自身仍然具备一定的语言特色。特别是《牧人月历》中塑造了独特的人物形象,并且对各种诗歌的主题进行创新,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具备穿透力。本文将主要对斯宾塞的《牧人月历》中的语言特色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牧人月历》 埃德蒙·斯宾塞 英国 诗歌 牧歌
  埃德蒙·斯宾塞是英国在文艺复兴时代的一位重要的文学家,其以创作文艺复兴时代的诗歌为主要的创作特征。斯宾塞毕业于剑桥大学之后,受到了法国诗人杜蓓蕾的影响,从而接触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诗人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的作品,在文学创作思想方面受到了人文主义的影响。斯宾塞创作的诗歌文学艺术作品往往在运用词语方面注重华丽,而且符合当时格律的特征,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情感,表现出文艺复兴时代对于个人情感的挖掘。而《牧人月历》这部诗歌集合,则是斯宾塞内心世界对于美丽的向往进行表达的经典诗歌作品。《牧人月历》作为斯宾塞人文主义和宗教精神的载体,一直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斯宾塞的内心世界和文艺思想,更值得深入的探究和比较。
  一 斯宾塞《牧人月历》及其语言、文学特色
  1 埃德蒙·斯宾塞《牧人月历》概述
  《牧人月历》也被翻译为《牧羊人日志》,是斯宾塞最早期的田园诗文学艺术作品。斯宾塞在《牧人月历》当中仿照古代罗马诗人普布留斯·维吉留斯·马罗等人所创作的古代牧歌格式以及韵律,然后创作而成的。《牧人月历》当中一共有十二篇,每一篇都是对应着一年当中的一个具体的月份,除了《牧人月历》开头以及结束的两首诗歌之外,其它月份的诗歌都是属于对话体。在《牧人月历》作品当中,斯宾塞塑造了一个具备开朗和热情特征的牧羊人角色,其名字是科林·刻劳特。在《牧人月历》当中,斯宾塞透过这个牧羊人科林·刻劳特,表达了乡野村庄当中人格的淳朴以及小农社会的和谐,特别是对于人类和大自然的结合进行赞美,同时,斯宾塞也在《牧人月历》当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宗教的虚伪进行暗藏式的讽刺。
  虽然《牧人月历》是模仿古代希腊罗马的田园诗歌创作形式进行创作的,但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并没有因为其格式稍显陈旧而丧失其文学的色彩和价值。反而斯宾塞在《牧人月历》的十二篇田园诗歌当中,加入了自己独特的英国人文精神,并且以这样的一种人文精神启迪和影响着诗歌本身的语言。
  2 埃德蒙·斯宾塞《牧人月历》中的语言、文学特色
  在斯宾塞创作的《牧人月历》当中可以发现多种不同的语言以及文学方面的特点。首先,是斯宾塞十分重视对于诗歌韵律的使用,在其创作的《牧人月历》当中都可以发现斯宾塞创作诗歌中所包含的完美诗歌韵律。其次,是斯宾塞在《牧人月历》运用了个人的文学创作艺术技巧,带来了非常丰富的美学感受,动用了多种不同的感官触觉,从而展现出斯宾塞大脑之中的奇妙想象,表现出其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再次,就是斯宾塞在《牧人月历》的诗歌语言当中,表现出了自己对于道德方面的思考,从诗歌的语言当中可以解读出斯宾塞具备一定程度的道德纯洁观念,并且其对于牺牲自我的精神有一定的理想。
  斯宾塞创作的《牧人月历》等作品中,往往喜欢运用一些已经不再使用的古代英语词汇,这些看似怪异的英语词汇让《牧人月历》田园诗歌当中充满着乡土的气息,这一点也正是斯宾塞对于语言文字的美感和艺术的追求,特别是对于优雅精美诗文的精心雕琢,让斯宾塞成就了《牧人月历》中优美的语言文学特色。
  二 斯宾塞《牧人月历》中诗歌语言的基本特色
  《牧人月历》作为斯宾塞处女文学作品,其打破了自从英国诗歌创作家杰弗雷·乔叟之后两百多年的沉寂,让英国的诗歌重新发挥其独特的美丽。《牧人月历》当中的诗歌语言,是斯宾塞受到了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语言及文化的影响,特别还结合了人文主义的思想特点,让斯宾塞在《牧人月历》中表现出非常独特的语言特点。特别是在作品《牧人月历》田园诗歌集当中,斯宾塞还运用了多种不同的诗歌艺术创作技巧,使得他的艺术作品十分具有吸引力,并且为其日后创作诸如《仙后》等优秀作品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 对话体模式作为诗歌集的导语
  首先,斯宾塞在《牧人月历》中运用了非常独特的对话体模式。这种对话体不仅仅被斯宾塞使用在了《牧人月历》的具体篇章内容当中,还被运用到开头的序里面。斯宾塞在开头用了一段署名为EK的人给自己写的书信,这封书信作为整部《牧人月历》作品的导言,并且对各种寓意和意象进行阐释。不过EK的定义则至今仍然有很多争议,有人认为这确有其人,的确是有这么一个英文缩写的人物,也有人认为这些书信体的导言,只不过是斯宾塞的自问自答。不过无论如何,斯宾塞成功地在导言部分,运用了书信体的语言方式进行了表达上的创新。
  2 对田园牧歌的传统语言进行创新
  其次,斯宾塞在《牧人月历》中对牧歌语言进行创新。牧歌在古代的希腊和罗马就已经十分流行,其在欧洲流行的历史十分漫长。古代的希腊诗歌创作人忒俄克利托斯就曾经运用对话体的牧歌,也就是在自己的诗歌作品当中,描绘自己和一个牧人之间的对话,忒俄克利托斯的这种对话性的牧歌传统在斯宾塞的《牧人月历》中也有所体现。而古代罗马的田园诗人普布留斯·维吉留斯·马罗则注重对于田园牧歌的格式进行创新,对构成田园牧歌的结构进行探究,并且促使牧歌的结构更加精巧。在斯宾塞的《牧人月历》作品当中,斯宾塞让欧洲的牧歌传统和月历进行结合,从而变成一种创新性的欧洲牧歌形式。斯宾塞从奥维德的《岁时记》中获得历法作为诗歌框架的启发,从而在牧歌当中大胆地进行创作。这种采用了历法作为诗歌的语言框架特色,不仅仅使得其文学语言上面更加的生动,而且能够让十二首不同的诗歌变成互相贯通的篇章,打破了诗歌独立篇章的孤立性。而且《牧人月历》根据十二个不同月份的更迭,可以采用不用的季节以及不同的环境因素进行点缀,而且采用一些具备特定暗示的宗教节日意象,结合黄道十二宫,整个诗歌显现出宇宙高度的和谐,这也表现了斯宾塞内心世界的格局。   3 塑造人物并运用典故进行隐喻
  此外,斯宾塞在《牧人月历》当中,还运用了多种不同的隐喻方式,让自己的语言非常的灵动而富有深意,其中塑造独特的文学形象以及引用宗教典故,则是其文学语言当中非常有特色的两点。斯宾塞从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和天主教宗教典籍当中撷取相关的典故,然后通过加工之后成为了《牧人月历》的诗歌意象。《牧人月历》作为一首田园牧歌,涉及到的“牧人”意象和基督教文明是密切联系的,因为放牧者向来也被基督教认为是宗教道德的引领者,正如牧师能够帮助人们寻找自己心中的灵性,从而因信称义等。这些宗教思想也被斯宾塞运用到其诗歌《牧人月历》当中。而《牧人月历》中点出来的田园环境,无忧无虑,这一点和基督教典籍当中提到的“伊甸园”意象也有密切联系,当时往往只有王公贵族所居住的地方才被人们比拟成为所谓的“天堂”,但是在斯宾塞的笔下,《牧人月历》中的山野田园也变成了一种具备宗教意象的心理及躯体的自由处。当然这里也包含了斯宾塞对于所谓的王公贵族的蔑视,从深层次的隐喻本义来看,斯宾塞对于封建主义以及宗教极权的鄙视、讽刺以及批判的意味,仍然是存在于《牧人月历》字里行间的。
  斯宾塞还在《牧人月历》中塑造了一个非常具备文学特色的人物形象,也就是科林·刻劳特。科林·刻劳特这个人物形象在不同的月份都出现,其在《牧人月历》中扮演的就是一位牧羊人的角色,其在牧人的世界当中自由的歌唱着。这位牧羊人科林·刻劳特唱出了自己心中的各种不同美的事物,这种美包含了很多方面,包括了自己渴望的爱情,歌唱着自己爱慕的姑娘,或者是歌唱自己心中的情怀。由此可见,科林·刻劳特不仅仅是个牧羊人,而且是一个多情的诗人,并且是一个刚刚开始尝试创作诗歌的人。这种非常有趣幽默的人物形象,实际上也包含了斯宾塞本身返璞归真的哲学思想,而且对于牧羊人的这种风趣幽默、对爱情和自然的纯真爱慕等,都是表现得恰到好处,让整个诗歌中对于王权贵族的暗讽更加生动有趣,更能够唤起人们对于农林田园的思考,对于人生快乐的重新思考。
  4 对于欧洲牧歌主题尝试突破
  《牧人月历》很显然是一篇牧歌的集合。斯宾塞创作《牧人月历》过程当中也做出了很多方面的尝试,包括对于诗歌意象和诗歌格律方面的创新。但是以往一些文学的批评家认为斯宾塞的《牧人月历》并没有在欧洲牧歌题材上面进行突破以及创新。但是事实恰好相反,斯宾塞的确在《牧人月历》当中进行主题的创新。传统的牧歌在题材方面相对比较鲜明单一,例如,选取的题材都是娱乐方面的、道德方面的以及埋怨哭诉的。但是《牧人月历》是通过意象建构在隐喻之上的,并不是单一的回归自我或者道德审视的主题,而是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
  经典的欧洲牧歌往往会通过牧人之间的对话或者乡村生活作为主要的主题载体,最终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牧歌式的悲歌。不过在斯宾塞的《牧人月历》中,则是对牧歌中的悲歌进行创新与突破。在《牧人月历》中的《十一月牧歌》当中,运用十一月本身的自然寒冷,表达了一种肃杀和悲伤的观点,再加上十一月份对应的黄道十二宫人马座,人马座本身就是搭弓引箭、判人生死的人物。因此,这样一首挽歌就超越了之前的牧歌哀歌,带有更加深刻的悲伤意境。而且斯宾塞在《牧人月历》中所表达的死亡并不是单纯的死亡或者悲伤,而是一种为救世主基督而牺牲的自由,带有一定的宗教寓意。因此,这样的一首挽歌式的牧歌,在主题方面有更多的突破和更多的创新。
  三 结语
  从斯宾塞开始创作一部田园诗歌作品《牧人月历》之后,其文学作品的人文主义特征逐渐明显,显然斯宾塞也带有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同时也是受到了英国国教、清教以及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所以,在斯宾塞创作《仙后》的时候也大胆地进行了尝试,创造了一种能够符合长诗歌的格律形式,后来被称之为“斯宾塞诗节”。因此,斯宾塞的作品对于18世纪的浪漫主义诗歌创作者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斯宾塞创作的《牧人月历》是其参加诗歌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其具备了田园诗的特质,但是也包含了斯宾塞的文学以及哲学思想,因此《牧人月历》包含的文学思想和力量具备非常深刻的穿透力,具备了人文主义的文学色彩。
  参考文献:
  [1] 郑侠:《论斯宾塞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
  [2] 罗益民:《〈仙后〉创作背景探源——兼论其寓意结构系统》,《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3] 李诗平:《修辞与逻辑和美学》,《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4] 余晓燕:《论斯宾塞十四行诗集〈小爱神〉的戏剧性特征》,《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5] 陈尚真:《斯宾塞与哈维书信中的诗学观点剖析》,《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张慧,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正>2016年11月22—23日,由中山大学中文系、《文学遗产》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文体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中文堂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美国、日本
聂儒世是恩平市实验中学的一名教师。“他一心为了教育事业,一心为了学生,无论在师德师风方面,还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较为出色。”这是聂儒世的一位同事对他的评价,说得实
“九五”期间是云南乡镇企业需要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云南乡企面临既要加快发展步伐缩小与发达省区的差距,又要提高全省乡企发展总体水平的任务,双重任务同一目标,这就是:云南乡企
猫永远是种纠结的生物,它们热爱人类,却不愿意放弃自由。它们总是向往门外的世界,一旦愿望达成,就会马上开启惊慌模式,而其中的大部分都不知道该如何回家。而我们要做的,就是
树立企业职工的主体意识●顾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人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其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此基本形成一个共识,即关键因素是人
绝缘泡沫砖是我院试验的一种新的绝热材料,此种材料,为具有多孔性细小封闭气泡结构,单位重量轻,导热系数低,可以切削加工,且具有较高强度的建筑材料,尤其在当前缺乏水泥的情
自从灰姑娘穿上王子的那只玻璃鞋,灰姑娘和王子开始每天都生活得很开心。光吃不动是很容易长胖的,辛劳惯了的灰姑娘开始慢慢长膘了,身体在一天天地膨胀,像被吹气了的气球一样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86枚支架行64排螺旋CT扫描,对照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评价64排螺
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水果慢慢成为宝宝每天补充各种天然营养素所需的必备食物之一。水果香甜味美又营养丰富,尤其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能起到帮助宝宝消化,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特别受宝宝们青睐,但妈妈在安排宝宝吃水果时一定要讲究科学适度。  一天中,宝宝什么时候吃水果最好  饭后?  大多数水果中含有极易被小肠吸收的单糖物质,饭后吃水果会使水果在胃里滞留时间过长,很容易形成胃胀气,以至引起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