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微(散文)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_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叫她阿微,是因她的名字中有个“微”字。
  阿微下放在琼岛东部的一个农场里,她在那里生活了十六年。那里的本地人居多,而且是海南话很标准的文昌人。年纪比她大的,叫她妚微。年纪比她小的,叫她姐微。
  阿微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响应国家号召从粤东远赴琼岛屯垦戍邊的知青。
  阿微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她有惊人的毅力。几十年后她丈夫阿龙带着儿子回农场,在过去武装连那个地方,为儿子用手向南的前方指过去,在四十多里远的地方,是你妈过去工作生活的一个最偏僻连队,在战备年代,夜里紧急集合后接着紧急行军,接连奔袭到武装连来,背上除背包外,还背上一支长度与她身高差不多的三八枪,在不少身强力壮的民兵都掉队的情况下,在那深一脚浅一脚的山路上,她坚持没掉队。阿龙当过兵,用在部队第一次急行军的实例告诉儿子,由于第一次,身材偏胖的,无一例外都磨裆了,大腿上流血的皮肤磨擦着对边同样流血的皮肤,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呀?在带着儿子到同样在琼东的三江农场,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三江围海造田,很多农场的单身汉被抽调去了,人数不够的再抽单身女,阿微被抽去了,时值冬令季节,海风冰凉,海泥深淤……在荒凉的海滩上一下子涌进大批人马,吃饭、洗澡、睡觉成了大难题,男同志都大吐苦水,女同志就更苦不堪言。作为人数不多的女青年,阿微硬是扛住了。
  靠什么扛住呢?能与精神,品德,毅力无关吗?
  工作的事似乎太枯燥了,多讲点生活的,真真实实的生活,原原本本的生活,哪怕再平凡,也宁纯勿假,平朴存真。
  割  茅
  割茅,就是上山割茅草。
  那是夏季。早上起来,清风凉爽,阿微一早起来,煮好了早上的稀饭,煮好了劳动时要喝的开水。准备好了扁担,准备好了镰刀,而且一准备就是两份,因为男朋友阿龙就在她这个种植橡胶的连队当工作队员。
  阿龙刚从部队退伍回来不久,当时全国各地时兴组织工作队,退伍回农场的,自然是理想的人选,根子正,在“大学校“锻炼过。义务兵,顾名思义,在部队卖力奉献了几年,刚回来的,自然都是单身汉,被召参加路线教育工作队接连不断,外场需要时抽到他,本场需要时更会抽到他。这次阿龙在场内的工作队,正好分在女友阿微的连队,也是他当兵前就在这里干过的单位。人生如梦,那时他在这个连队干活,与阿微从没半句私语,因为那时大家都想着进步,想着未来的前途,谁都不敢分心,爱神的橄榄枝两端还没有让他们牵接。
  阿微阿龙都很感谢组织,正由于阿龙当工作队员分在阿微这个连队,使他们已恋爱几年的联系方式再不用写完信纸装信封,装好信封还要碰上单位有人到大老远的镇上帮捎上,而且这个帮捎的人还要可靠信得过的。不然一经传出,就会成过本队当天新闻或近期的连续新闻。
  比较写信的阻隔和麻烦,现在是可面对面直抒胸臆,携手共享青春美好时光。那时没有环保规定,农场的生产队在山坡上,农村的生产队在山坡下,海南天气炎热,在东部那丘陵地带,早晚有很多当地叫“田牛隆”的青脚鸟,在稻田上吃小虫,吃草籽,甚至也会吃稻花和嫩谷,中午天气炎热,这种鸟会躲在农村高高的椰子树上,行人从树下走过还经常身上被滴到从天而降的鸟粪呢。那个时期带着一支鸟枪进村打鸟,老百姓还直赞扬你呢,若是把打下来的鸟分给他们一二只,村民们还连夸你够朋友。
  阿微陪着阿龙一起去打“田牛隆”,主要是享受青春的岁月,爱情的岁月,不用写信零距离的心心相应,心心倾吐的难忘时光。
  割茅草的地方正好是去农村椰林打“田牛隆”的半路上,面朝南向的山坡,茅草丛生,密密麻痳,南向阳光充足,雨露滋润也充足,茅草长得梗硬剑叶挺拔,是盖小厨房的上好茅料,阿微与阿龙都将近三十岁了,他们今天就为备料而来。
  阿微性格比较内敛内向,阿龙性格比较外奔外向。阿微干活习惯低头不语,尽管速度不快,但不停顿。阿龙喜欢大开大合,猛割时速度惊人,割茅时喜欢说话,喜欢唱上几句气壮山河但会跑调的歌,阿微暗自发笑,因为她喜欢男人的胸有大志,气吞山河的气魄。至于跑调,有时她听惯了,还能为他解释为另一种唱法呢。
  阿微是个埋头苦干,干活不紧不慢的人。待人处事也平稳如山,正因为她的稳妥诚信,尽管其貌不扬,却深得阿龙赏识。休息一下啦,喝喝水啦,都是阿龙提起,要不然阿微会一个劲干到底的。也正因为她的平稳如山,从粤东下乡到海南农垦这个生产队,她是同批下乡青年中第一个入团,第一批当上武装民兵,第一批当上生产队骨干,并被评上为数极少加升一级工资的人。由于阿微体型偏胖,干不到一阵,衣服几乎湿透。但她心中,渴望等待阿龙当完工作队结婚成家的时间早点到来。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里,农场职工谁结婚谁都得割茅草搭建小厨房。
  临近正午,太阳直射,又正值盛夏季节,带来的两个行军水壶的水都喝光了,向阳朝南的山坡上此时一丝风都没有。看着所割的茅草已经不少了,阿龙又再建议到一侧的一棵大树下休息一下,听着阿微应声“好”后,阿龙大步向树荫走去,在树荫下站定回头看阿微,她依然在弯腰割茅,全身衣服没有一处不湿的,弯腰背上汗水湿过的地方,受热辣太阳直射,贴身的腰背上,还现出一大片白色闪光,那是汗渍被晒干呈现的盐灰……
  盐灰在强光下的闪烁,在奋斗者心眼中,似乎在苦中孕育着爱的真诚,激励着他们在艰苦生活中的斗志。抓住命运的绳索,在怎样的环境,就要懂得怎样的生活。苦,在有志者面前,可以忍受,可以历炼,可以跨越,可以战胜。
  跌  倒
  终于结婚成家了。终于有孩子了。阿微也终于调上场部做后勤工了。总算有个让时代同龄人羡慕的铁饭碗端了。
  阿微很知足。阿龙接连当完工作队也调任连队当干部,是副职,连队还较靠近场部。
  那个年代从农场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在场部工作的,大部分是机关干部,只有少数的后勤工,无非是食堂,商店,缝纫,理发,种菜之类。阿微在知青中文化不高,凭着以前跟母亲学过缝纫,属有一技之长这一类,加上一贯来表现好,经阿龙向有关领导推荐,那时的风气还不错,加上有岗位,通过实考,如愿调上当了缝纫工。   阿微调上场部做后勤工,但后勤工里面大部分是机关干部的家属,老公的资历都很深,解放初期工作的很多,甚至解放和抗日的也还有。
  刚调场部,住房十分紧张,只能安排在一间破旧的仓库房间居住。这间仓库房属危房,后墙的裂缝足有一个拳头宽,老鼠通过裂缝进进出出很频繁。
  阿微很能吃苦,缝纫每天至少要干十个钟头,还要到托儿所接送小孩和做饭,她硬扛下来。阿龙有志气,把不让妻子长期受累受苦当天职,也想靠自己一技之长开辟新天地,于是他在这间危房入住的第一个春节,写下了一副自勉的对联,右联为“逆境树大志”,左联是“而立紧扬鞭”。那年俩人正好是三十岁的年纪。
  琼东的雨水较多,阿微所在的农场就更充足。农场是红土地,这种红土雨后十分粘鞋,而且很容易让人滑倒,尤其是下雨过后。这一天,阿微右手抱着两岁的儿子,左手拿着一个煮米糊的小锅,一脚打滑,米糊飞溅出去了,一部分溅到她身上,小锅倒扣重重砸在她脸上。为了护住儿子,母性之爱本能般让她紧紧抱住他,幸好旁边有一棵椰树挡住,不致滚下坡底,但已经摔个四脚朝天,全身不是粘上红泥浆,就是白米糊,小锅砸在脸上更是流出了鲜血……
  这一幕刚好被阿龙看到,虽然是砸在她脸上,却比砸在他自己脸上更难受。这一幕对阿微来说,只是多次在泥巴路上摔倒中的一次而已。
  探  亲
  探亲,是每个知青难得一次探望父母和亲人的机会。阿微又获得一次探亲的机会了。这次与过去不同的,是与阿龙一起走,而且还有爱情结晶的小宝贝,选择时间又是回家过春节,甭提她有多高兴。
  但这高兴是建立在一连串的痛苦之上。
  出发日期一推再推迟,因为春节前缝纫行业最繁忙,谁都盼望辛辛苦苦干一年做套新衣服穿。那时还是计划经济年代,市场不开放,很少有成品衣服出售,即使偶尔发现百货商店的衣架上挂有几件,但也不一定适合你穿呀,众多的剪布做衣服者,还是要冲缝纫店而来。临出发前三天,很多人也知道阿微要去探亲应该成全人家享受宝贵的机会,但仍然有接不完拎布而来的顾客。阿微无力拒绝一张张热切渴望的笑脸,一直拖到最后一班海轮开粤东才脱身,而临近出发前那几天,天天都要忙到凌晨三四点钟才能上床入眠,心力交瘁。
  登上海轮启航时,阿微是拖着摇摇晃晃的病体上船的。航行时又遇雪上加霜。那班船航行时的风浪特别大,本来身体就十分虚弱的她,碰上巨浪滔天的航程,开始是吐酸水,接着吐刚吃进去的饭菜,再接着几乎是吐胆计了。随着海轮的颠簸,总感觉非把肚子里五脏六腑都吐出来不可……那种惡吐的苦状真难以用语言形容。
  阿龙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揪心绞脑,苍天呀,怎么那样无情折磨一个长时间严重缺乏睡眠,身体己垮得一塌糊涂的弱女子。老天爷呀,既然你要惩罚,就多惩罚我这个体质还顶得住,起码为她分担一些也好嘛,阿龙默默苦叹,心压恻隐之痛。
  以上的苦遇阿微后来还经历一次,而且是她独自带着四岁的儿子回去,因阿龙经拼搏后考上高校没时间同行,据说此次的风浪比上次有过之而无不及,呕吐的情形更苦更惨。
  回海南后,更麻烦的是前些天农场山洪暴发,家里被冲进了满屋的淤泥和积水,一副虚弱的病体,又要清淤泥,冲洗家具房屋,修补厨房鸡舍,然后继续以前紧张繁忙的缝纫行业。
  在苦境中,阿微偶尔也有从愁苦的脸上绽开幸福笑容的时候。当然,那是阿龙刻意安排的,那是看阿微光干活而从不劳逸结合。随着社会发展,有一次两个人一起逛商场,阿龙看到一件藏青色的女外套很适合阿微穿,阿微看后也感觉很合心意,但要好几十块钱哟,相当于他们当时一人一月的工资,阿微有点舍不得花,但阿龙坚决给她买下。四眼相对,会意爱情地久天长,深深铸入彼此心间。
  更有他们唯一一次利用假期去三亚,走中线公路途经通什(现五指山)市,这是阿龙曾当过兵的地方,他故地重游激动十分。阿微则进入一间服装商场,立即选定为阿龙和儿子各买一套。对儿子那一套,阿龙十分支持。对于阿微想为他添置的一套,他坚决婉拒。俩人各拿这套童装的衣与裤,分别为儿子穿上。儿子笑了,她与他也会心对笑。笑容笑声洋溢在山城的旅途中。笑容笑声让她与他永远铭记在心里。
  惊  雷
  人生的道路上,忧愁的事总要比快乐的事多,尤其在阿微的身上。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最后的知青回城工作接近关门时刻,阿微所在的城市知青办也来人到农场核实,并征求她本人最后意见。
  阿微十分尊重阿龙,一接消息首先征询他的意见。阿龙很支持她先回城,以后自己等待机会再回。但阿微认为要回就一起回,不要分拆,因阿微阿龙家乡不同一个地区。阿龙很为阿微婉惜。阿微见家乡城市的知青办同志离开农场时,整整哭了一夜。
  暴风继续刮,暴雨继续下,那是人生路上的暴风雨。
  就在阿龙学有所成,阿微也暗暗庆幸之际。人生的暴风雨突然间向他们猛烈狂袭过来。
  阿龙凭实力调上海口了。阿微却在庆贺中倒下去。
  似乎天地之间有灵。那天下午刮起大风,接着下起倾盒大雨,刮风下雨之际,雷电交加,闪光刺眼,响声震耳,天地共泣,似乎同阿龙及儿子一起为阿微落泪致哀。
  阿龙又一次仰天长叹,阿微你怎么走得这么急,走得这么快,从农场送海口救治,当天就不幸与世长辞!走时连一句话都来不及留下,阿龙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六岁的儿子对慈母仅有朦朦胧胧的依稀残缺记忆。阿龙常想,阿微在海南农垦的土地上,犹如她的名字一样,只是一粒微小的砂子。但细想,农垦的大厦不正是这一粒粒微小的砂子筑成的吗?你的父母给你起名很有本意,很有寓意。你,是一粒砂子,一粒发光的砂子。你,很平凡,但平凡得可贵,因为伟大就来自平凡。你是一粒默默的砂子,从不张扬,从不嘚瑟,在人生的五线谱上,默默地弹奏着自己生命的乐章。因你是积劳成疾从农场急送海口救治去世的,在为你送别的殡仪式上,不少领导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来了,单位的同事和乡友饿着肚子挤车从百里之外过来了,亲属团的代表也在千里之遥赶来了,在好几十人的送殡队伍里,还有一部分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大家向你,阿微,一粒微小但闪光的砂子送上最后一程,动情的一程,衷心祝愿你在另一个世界永远安息。
其他文献
劳力正在煎鸡蛋,门铃响了。“谁呢?”劳力自言自语道。劳力两个月前搬了新家,从县城的南面搬到了北面。安置好后,他把手机连同家里的座机都换了号。他在摆脱一些东西,近乎逃脱。与过去的疏离,使他一下子清净了下来。老婆打太极拳去了,还没到回的时间,通常,在他做好早餐后,自己先吃过,坐下来,练书法時,老婆才会穿着宽大的太极服回来。她的那一份在电饼铛和电饭锅里温着。再说了,老婆带着钥匙,她回来自己会开门进来的。
期刊
作者简介:郭辉,湖南益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有诗歌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人民文学》《十月》《北京文学》《中国诗歌》《中国诗人》《椰城》等刊物。  跃起的豹  色彩斑驳的长条石  揪心的断木  失语的冰  力度,在所有金黄的髭毛上冲撞  十分之一秒  把自己从时空上定格下来  一匹奔行如飞的精绝  来不及落地开花  逝 光  浅水里的一条鱼, 有迹可循  在那里, 向赖以生存的彼岸
期刊
荡  海上起風了  脉象不稳  黄昏拱起古老的脊背  海水发癫,推开风的手掌  贪婪吮吸落日的血液  哪里都不能藏污纳垢  铺开一幅古战场  我逆风而行  拿着放纵这支笔  海是画布,狂风是色彩  画上荒芜,摇摆,张望  风的漩涡悬在浪尖,成了白刃  随时斩首一个个浪子  命运的咽喉又细又长  淹没头顶的彷徨还在生长  风越狠  海越荡  裂 痕  鼓浪屿故居的围墙  裂痕丛生  它们从墙根底蜿蜒
期刊
作者简介:邹晓慧,出版诗集《纯粹》《回归》等多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入选多种中外选本。  从山中找到色  如果能从时间里拿掉分与秒  整整一天情绪像天空  安静的 空的 像孤独  孤独又象一条陈旧的木鱼  慢慢地敲打灵魂  一个有灵魂的人  总是心怀良药  疗治那些恬静的时光  后来 记忆从寺院里  从我单薄的身体里走出来  为什么我们不把空当成色  当成一场似水流年的艳遇  吟诵情诗 行走落叶路
期刊
今夜,插上思念的翅  我是破茧的蝶  被重重关山囚白了青春的蝶  你的蓝是天空的泪  那是飞鸟击碎的宝石  是苦难汇聚的美  循着疼痛的指引  挣脱千山万水  今夜,你将看见我的白  在岁月的煎煮下同样引人入胜  让我飞翔在你的胸口  用我的伤  与你的伤,紧紧重叠  让我在你浪花的蕊上静静入睡  你的蓝是天空的泪  我的白是残月的脸  今夜,她们注定比翼齐飞  亚龙湾海滩行吟  撕开封口塑料袋,
期刊
凉爽的清风,伴我走进乐东县黄流镇。三十四年前第一次到此采访,那次牵连着“樱花故事”的采访,依然历历在目。  一  一九八四年一月,日本东京。春寒料峭。冈野愫禅先生迎着飘飘瑞雪,尽情地吸吮着樱花刚刚散发的香气。今年的樱花开得格外鲜艳。格外赏心悦目。那吉野樱、山樱、八重樱、郁金提,婀娜拓展,千姿百态。啊,樱花,迷人的花,友谊的花盛开了,盛开了……  登机。起飞。  机舱里,年近古稀的冈野愫禅先生,按捺
期刊
作者简介:许红军,男,彝族,1983年生于云南双柏。爱读诗,2015年尝试诗歌创作,作品刊于《诗歌月刊》、《大家》、《滇池》、《边疆文学》、《云南日报》等。  烛立方  我不由自主,就让诗歌  露出了脾性。月圆一半  土地沉默,猫在梦中磨牙  烛影漫过书卷  另一个人在征用这肉体  并在疯狂的修辞里  讲蒲公英,断肠草,替死鬼  与谁通用过同一敌人  蜘蛛咬过的手指  抚摸玫瑰尚不解气  另一个人
期刊
1. 夜猫子·肥婆子  暑假期间,我在公司附近的居民区租了间房子,因为我是夜猫子,喜欢在夜深人静时写写诗歌。深夜写作有灵感,有时一气呵成,直抒胸臆,酣畅淋漓,作品不一定优秀,这是个人爱好,对自己脑力劳动的果实孤芳自赏,自鸣得意。  传言打工明星郑小琼老师写了几麻袋诗稿,被诗友推荐发表,获了大奖,出了诗集。我也写了上千首诗歌,只发表了几十首,没有遇到伯乐。文学投稿经常泥牛入海,直怨编辑没慧眼,却又无
期刊
作者简介:金金,本名钟万英。1995年生于四川旺苍,中学时代开始在公开报刊发表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现就读绵阳师范学院。  淌过我心的泪水  总是回忆 远去了的风景  尘封的记忆让我想起一个人的往昔  飞鸟尽归之日 祖母仙逝之日  各种激动 无奈 各种欲望和道义  全都尽情释放出来  故乡 是村庄里的温暖 是老屋前的祭奠  心 像水流过 像剑划过 像毒酒滤过  抛弃一切幻想 二十余年祖孙相依  孙
期刊
小菊怕下雨,尤其怕打雷。  在甘家屯这个环山绕水的小山村,常年都是阴雨绵绵的天气,这可就害苦了小菊。每年梅雨一到,小菊的小脸蛋就跟天上的云一样,阴沉沉的总也展不开。  早上起床还是晴空万里,到了下午说不定就会稀里哗啦下起雨来,而这个时候又往往是在放学的路上。  学校离家还有几里路呢。  小菊觉得自己怪倒霉,怎么老是碰上这么恼人的天气呢?  每当这个时候,小军就会像一只鸭子一样“嗖”的一声扎到王二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