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不定,归属难明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43年,利奥波德·莫扎特(Johann Georg Leopold Mozart,沃尔夫冈·莫扎特之父,后简称为老莫扎特)离开约翰·巴蒂斯特,来到大主教Firmian的宫廷乐队担任第四小提琴。同时,也负责教堂唱诗班的小提琴教习,之后又一并教习键盘。1758年,他升为第二小提琴,五年后成为副乐长。1756年,《小提琴演奏基础教程》(Versuch einer gründlichen Violinschule)的出版,让老莫扎特在欧洲整个德语界赢得了声望。柏林音乐家马尔普格(Friedrich Wilhelm Marpurg)曾在其著名的《音乐历史评论记录》中这样评价:“尽管这类著作一直为大家所需,却终究是可‘欲’而不可求的。正如小提琴家杰米尼亚尼为英国所作的贡献那样(他于1740年出版的《小提琴演奏艺术》是音乐史上第一部小提琴教学法书籍),老莫扎特的这本著作也为德意志做出了同样的贡献,在证明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许。”
  其实在《小提琴演奏基础教程》出版之前,老莫扎特已经是一位名作曲家,他的交响作品早已在萨尔茨堡以外传开,其中留存至今或我们已经知晓的作品超过七十部,也许还有一些已经失传。在书信中,老莫扎特自认是一位“与时俱进”的作曲家,而他的许多作品也的确证实了这一点,尤其是十八世纪四十年代早期至六十年代早期的交响作品。老莫扎特的音乐风格多样、不拘一格,有些作品采用了意大利交响曲的三乐章结构,有些则更倾向于德奥南部的“室内交响乐”形式。1740年至1760年间,他的交响乐创作日趋成熟老练,尤其是后期的交响作品,我们常常可以清晰地辨认出作品的第二主题和独立鲜明的发展部。
  《A大调交响曲》是本期附赠唱片中收录的老莫扎特最早的一部交响曲,也是十八世纪五十年代在兰巴赫找到的唯一留存的版本。1766年,布莱特科普夫将之收入老莫扎特的作品目录,为老莫扎特在欧洲整个德语界赢得了一批忠实粉,并逐渐“享誉世界”。尽管这部作品仅为弦乐而作,规模不大,表现力也相对有限,但其流畅的音乐和优雅的结构都无不彰显出老莫扎特的敏捷才思与丰富经验。
  《D大调交响曲》是为两支圆号和弦乐而作,这样的编制在维也纳交响曲中并不多见(协奏曲中倒是常见)。也正因如此,作品一度备受欢迎。第一乐章中圆号的大胆使用,常被拿来与约翰·斯塔米茨的《F大调交响曲》(Op.3 No.6)和弗兰茨·贝克的《D大调交响曲》(Op.2 No.1)比较。行板乐章中小提琴齐奏的运用,与之后第三乐章开始处圆号再次加入的全编制形成对比。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乐章中的分解旋律(Hocketing)由两个小提琴声部交替构成,常被误以为是单声部。这些细节处理,都体现出老莫扎特对音色及织体独有的敏感。
  老莫扎特曾有六部交响作品被误认为是其子沃尔夫冈·莫扎特所作,《G大调交响曲》便是其中之一。1775年,布莱特科普夫最早将之“正名”,收入老莫扎特的作品目录,编制为弦乐、两支双簧管和两支圆号。十九世纪初,布莱特科普夫与黑泰尔出版社(Breitkopf & H?rtel)却又将之归在了小莫扎特的名下,1841年出版时还增加了长笛、巴松、小号和定音鼓。或许是重新发现了1775年的原始目录,十九世纪末重新出版乐谱时,出版社加上了一段附文:“最新研究表明,这部作品更像是出自利奥波德·莫扎特之手。”而在克歇尔目录中,这部作品依然被编为A.293,归在沃尔夫冈·莫扎特名下。
  《G大调交响曲》应该是老莫扎特晚期的作品,很可能创作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初,比如1763年至1766年莫扎特家族大巡演之后的1767年。从曲式设计、乐句结构(包括第一乐章第一主题首乐句的降七级音)等特征来看,这部作品与《“新兰巴赫”交响曲》十分相似。老莫扎特打破了十八世纪中期第二乐章不使用管乐的常规,在G小调的行板乐章里保留了圆号,并运用手阻塞音制造出新的音色。从开始部分的弦乐,到双簧管、圆号的陆续加入,再到后半段避免它们同时出现,老莫扎特音色上的天赋在充满活力的第三乐章小步舞曲中再次得以显现,第四乐章音乐内部的组织结构亦复杂而精致。与同时期的交响乐相比,这部作品极大地开发了交响乐的表现力,难怪备受人们的青睐。
  老莫扎特声称自己具有“时代性”并非自我吹嘘式的标榜。这不仅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得到证实,许多学者难以分辨其于十八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的成熟作品与小莫扎特年少时期的作品,也同样说明了问题。以“比另一部同时期交响作品更新颖”为由,《“新兰巴赫”交响曲》曾被批评家们误认为沃尔夫冈·莫扎特的作品,且一度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当新的资料清楚明白地告诉大家,这部更“现代”更“新颖”的作品出自老莫扎特时,批评家们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新兰巴赫”交响曲》是老莫扎特最成熟的代表力作,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丰满有力,发展部引人注目;第二乐章旋律优美迷人;第三乐章由传统的小步舞曲与三声中部构成;终乐章将乐曲推向活力充沛的结尾。显而易见,这是一部严谨的交响曲,不似《音乐雪橇》(或被称为《玩具交响曲》)这类作品因为过于新奇而常遭到指责。尽管这些有趣的作品不超过其创作总量的百分之五,却依然给老莫扎特的声誉带来了不小的干扰。要知道,“儿子更新潮现代,老子更老派”总是更符合常理逻辑,“儿子更严谨,老子更孩子气”总是没那么容易让人接受。
  老莫扎特的《玩具交响曲》中运用了横笛、管乐和各种打击乐等玩具乐器的声音,类似作品曾在萨尔茨堡与贝希特斯加登一带十分流行。关于这部作品的归属有多种说法,至今我们仍不能肯定它出自老莫扎特之手。本张唱片中收录的快板-小步舞曲-急板终曲三个乐章,就一度被认为出自海顿之手。实际上,正如原始手稿的标题“户外组曲”(Cassationtradition)所指,这部交响曲还有另外四个乐章,应该是由七个乐章组成的多乐章作品。被简化之后,作品更接近于当时通行的交响曲结构。
  难怪老莫扎特常被视为一位平凡的交响乐作曲家,他的许多作品压根都算不上正宗的交响乐,而他也从不刻意让自己的作品保持一致或相似。也许正因这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些作品并未在西方音乐史的长河中被人淡忘,反而成为宝贵的财富。
其他文献
2015年1月23日下午,联合国和平大使、国际钢琴巨星郎朗携新书《跟郎朗学钢琴》亮相上海贺绿汀音乐厅,举行新书签售会,有近六百名琴童及家长到达现场。这次由上海音乐出版社重磅推出的《跟郎朗学钢琴》系列共有五个分册,每册包括八个单元、二十四首作品,侧重钢琴弹奏的阶段性关键技术。其中,每首作品都有郎朗亲自撰写的启发性评语和详细的演奏指导,包括演奏的指法和音乐表情等,尤其是后面两册,关于如何把握作品的风格
期刊
1915年,赵元任先生在一战期间创作的钢琴曲《和平进行曲》发表于由康奈尔大学留学生编辑的《科学》杂志创刊号上,成为当今公认的第一首由中国人创作的钢琴曲,由此也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在中国发展的开始。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国钢琴音乐的语言与风格在西方音乐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双重影响下衍变与发展,从调性音乐到多调性、无调性,从十二音音乐到机遇音乐……钢琴音乐创作始终在“当下”的语境下诉说着“当代”的音乐语言。舞
期刊
早年  我是罗伯特·舒曼,1810年出生在萨克森邦的茨维考(Zwickau)小镇,父亲是奥古斯特·舒曼(August Schumann),母亲是约翰娜·施纳贝尔。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从有记忆开始,我最熟悉、最喜爱的地方就是爸爸的书店。我喜欢安静地坐在角落,翻阅各式各样的书,闻书页间的淡淡墨香。七岁起,爸爸请茨维考高中的音乐老师昆奇(Kuntzsch)先生教我学习音乐。
期刊
2015年伊始,天津交响乐团对外公布了一项宏伟的计划——“贝多芬、马勒交响乐全集”系列音乐会(简称“贝马”系列音乐会)。依照这个目标,乐团要在2015年与2016年以十一场音乐会的形式将贝多芬与马勒这两位交响巨人的全部交响曲演奏一遍。与众不同的是,音乐会将以每场同步的形式演奏两位作曲家的作品,即“贝一”与“马一”“贝三”与“马三”等以此类推。因此,这无疑是一个之前从未有人实践过的宏大工程。  天津
期刊
这是一本作曲家寄给同一位收信人的书信集,此人与古典音乐毫无关联,甚至不通音律。信件的内容除了情感交流以外,更多涉及的是生活琐事,提到作曲家本人创作经历的也仅是只言片语。我想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有此一问:这本书到底和音乐有多少关系?  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莱奥什·雅纳切克因为《耶奴发》《卡塔·卡芭诺娃》《狡猾的小狐狸》《马克罗普洛斯事件》《死屋手记》等作品而名垂史册。即使不少中国乐迷对
期刊
车尔尼,(Czerny,1791-1857),以前有人译为“采尼”。车尔尼算不算“冷门”作曲家呢?我不知道,但凡是学过钢琴的人,大概都弹过车尔尼的练习曲吧,这样看来车尔尼绝对不冷门。但是,要是除了练习曲,再谈车尔尼的其他作品——就是那些不作为学生练琴之用而只供欣赏之用的作品——那么,我想即使是学过琴的人也不一定能说出几部来,更不用说纯粹欣赏音乐的爱好者了。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车尔尼的音乐又很冷门。
期刊
Baumkuchen,是一个非常难念的德语单词,它的意思是“年轮蛋糕”。因为这种蛋糕横断切开时会呈现出层层的金色环圈,如树干上记录一岁一华的年轮,故得“年轮”之名。又因年轮蛋糕的制作工艺极其复杂,故被誉为“蛋糕之王”。通常,热爱音乐的德国人只有在圣诞节、婚礼等隆重欢庆的场合才会将它摆上餐桌。而由金建民先生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年2月出版的这套《音乐年轮》,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和研究者呈上了异常精
期刊
每年的春季,百老汇的剧场就变得格外热闹,各家都敞开了大门,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以及托尼奖评奖委员会的成员们。2015年的托尼奖会花落谁家,我们还不得而知,但分量极重的托尼奖终生成就奖(Lifetime Achievement)已提前揭晓,七十六岁的汤米·图恩(Tommy Tune)获此殊荣。这是这位身材高挑、虽已高龄却依旧不失迷人风采的老人收获的第十座托尼奖杯,这也使得他成为至今获得托尼奖数量第
期刊
“阿根廷是一个超乎常理的国家,你可以变换总统、部长、大使,但是你不能变换的是探戈舞曲。我们的确改变了探戈舞曲,而且还好至今我们还活着,这很重要!我突破了探戈,我的探戈才是今天的探戈。我的音乐的确是室内乐,但那是从探戈演示出来的大众音乐。”  ——阿斯托尔·皮亚佐拉  探戈发源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港口地区,在经历了连年战乱后,大批源于非洲、北美甚至欧洲的移民滞留在此地,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外来社
期刊
百老汇制作人凯文·麦克鲁姆(Kevin McCollum)制作的音乐剧《烂戏!》(Something Rotten!)首演一个多月来人气爆棚。该剧故事设定在十六世纪九十年代的文艺复兴时期:受到莎士比亚热潮影响的卜托姆兄弟(Bottom Brothers)为了创作一部能惊世骇俗的剧作而伤透脑筋。在一位预言家的指点下,卜托姆兄弟意识到,未来将出现一种集合了声乐、舞蹈和戏剧表演的全新艺术形式,叫“音乐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