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与健康课程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LXSJXXLX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概况
  性教育是关于人类的生殖、交媾以及其它方面性行为的教育。作为探讨生殖行为的教育,性教育一般将创造继起之生命的过程分阶段叙述,包括受孕、胚胎与胎盘的发展,妊娠和分娩。经常也包括如性交传染疾病(性病)和预防,以及避孕。
  高校性教育课程的教学、考核方式都很灵活。学生经常提出涉及个人的“敏感”问题,教师则通过课后单独解答或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解答。为了教好课,飞信、微信、QQ……这些在年轻人中流行的通讯方式,多数老师都开通了,有的还建立了专门的教学网站。
  高校举例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胡珍开设的“性科学与性健康公共选修课”,每次3个学时,每学时45分钟。在胡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可以就性话题进行热烈的讨论。但由于害羞,学生们只能接受匿名递纸条的交流方式。胡教授先让同学们匿名写出自己的话题和答案,再公布在黑板上。教室里4块黑板上密密麻麻写出了大学生对性的理解。“减轻压力”“生活”“传说”“神话”“种族繁衍”“公母”“阴阳”“单相思”“云雨”……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
  胡珍的性教育课程开设于2010年,这让他获得了“四川省学校性教育推行第一人”之称。性话题让阶梯教室爆棚。大学生们选修这门课程,多是因为好奇。有学生表示:“中学老师一讲到性就让我们自己看书,好多知识都是在网上学习的。”听了胡教授的课,大家都觉得学到了很多性健康知识,“很多以前不敢问的东西终于有答案了,也晓得要注意个人卫生了。”
  2013年11月,福建师范大学和厦门集美大学的性教育公选课开始选课,场面十分火爆,学生选课需要“秒杀”。集美大学主讲《大学生性健康与性文明》的陈世卿老师介绍说,该课教学内容大致包括生命的起源与意义、青春期性心理、青年恋爱观、婚恋观指导等。成功选中该课程的轮机工程学院大二男生陈金义表示,他选这门课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觉得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需要了解成人世界的事,而自己在中学接受的性教育不够。
  在广东省,中山大学开设有《性医学》公选课。和其它课程传授知识不同,性教育课程的教师有些像学生的人生导师。主讲教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张滨教授介绍说,有不少同学课后会来问“我同学的性困惑”。等老师坦诚回答问题后,他们才承认“当事人就是我”。选这门课的学生们可不仅是为了拿学分,他们真的有问题要问老师:“前列腺炎能不能根治;自慰要一周几次才算‘适度’?”都堪称深度话题。面对这些通常会让人脸红的话题,课堂上的师生均心态轻松,敢想敢說。
  2003的情人节,山东大学在全省率先开设《大学生性健康修养》公选课,首次开课就有来自19个学院的120名学生旁听。2012年,该课被列入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课程。任课老师马保华教授认为:“我们现在是给学生们补课。”他表示,在国内,学校性教育往往是不曾触及的空白。给大学生“补课”,除了传授生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记者点评
  “性与健康”是最近几年中,在大学里比较受欢迎的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之一。人们往往忽略的是,作为一门通选课程,“性与健康”出现在大学里,并是一件不协调的事。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方刚认为:“性教育越早越好,最好从出生开始,高中阶段完成。”但由于中小学性教育不足,大学生亟需补上这门课。而西方国家的性教育课程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做得很好,不需要大学进行补课。
  虽然大学性教育是在为中学性教育补课,但既然开设在大学里,就要体现出大学课程的深度和水准。很多大学中,性教育课程原本是给师范专业学生开设的,帮助他们毕业后给初中生讲授性教育课程。成为公选课后,各方面学生都来听,就要兼顾专业性和普及性,既要给所有学生补上初中没上好的这一课,又要让师范专业学生学到足够的专业知识。
其他文献
给出了离散控制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G(z)的极点不全位于z平面单位圆内的一个非常简洁的判据 ,利用这个判据 ,可以很方便地判断出一类离散控制系统不稳定 .所得结论简洁 ,计
陈彦蓉在2014年5月8日《中国青年报》撰文指出:临近毕业,网络上关于本科毕业生论文存废的争议再次热起来。究其原因,还是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注水、拼凑现象的严重化。有媒体煞有
4月21日,网上流传着一张照片,一位蓄着胡子、一身黑衣、黑布鞋、没穿袜子的老人坐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讲台前,低头念着发言稿。他是中科院院士李小文。有人说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意思是一个沉默、不起眼的小角色,却有着惊人天分和盖世神功。(2014年4月23日《河南商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事喧哗,不求名利,真名士自风流,没有华服,没有上镜,一样引来无数人的膜拜崇敬。“扫地僧院士”的真正
根據教育部的通知要求,高职院校应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本校首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工作,这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貌似还有很长时间,不必着急;但是,从75所部属高校编制出的水平欠佳就业质量报告看,高职院校应该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在笔者看来,以就业为办学导向的高职院校,就业质量报告的重要性其实要高于其它院校。  高职院校在编制就业质量报告中,至少要从部属院校的首次就业质量报告中,吸取以下教训——  其
商科过热是中国高等教育病态之表现。留美中的商科热,则属于病入膏肓。这种观点,在网络上遭到抨击并不意外。因为商科热已经持续了十几年,滋生了许多商科毕业或商科在学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生怕自己的身价受影响。但是,事实和数据非常顽固,一直在证明着笔者的观点。  大学是年轻一代思索人类和人生的根本问题、并寻求应对之道的地方。大学的本质,还在于思想和知识。商学在大学的知识体系中,仅占有边缘的地位。这也是为什么
志愿填报的过程是一个“知己” “知彼”的过程。“知己”就是考生自身定位;“知彼”就是目标高校的定位。“知己”和“知彼”的准确判断与结合就是成功的志愿填報。2014年北京高考志愿实行平行志愿组方式,使得目标学校提档线排名上升,“知彼”发生了变化,需要仔细研究应对策略。但是志愿填报模式的改变不会影响到考生自身定位。因此“知己”并没有发生变化。我们仍然可以像往年一样采取常用的分差法或者排名法进行考生定位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全国292所独立学院中201所举办者有房地产及各类投资企业背景,约占独立学院总数的68.8%,企业往往用投资的理念去办学,有些独立学院投资方不问青红皂白,每年9月底学生报到以后先把钱抽掉百分之多少作为惯例。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产物,独立学院由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自上世纪90年代在江浙一带创
姜泓冰在2014年5月8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成为“世界一流”,是许多大学的共同梦想。但纵观全球,能担得起“世界一流”的那些名校,谁是别人的翻版?谁又靠“第二个某某”来享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能否成为世上“第一个”,成为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齐名甚至更有名的“这一个”,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对中国高校办学思路与价值取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什么样的大学才当得起“世界一流”?不同的人、不同的学校有着各自的答案
近年来,高校普遍开设通识教育课供全校学生选修,这些课被简称为通选课。通选课原本是为某些专业开设的课程,面向全校的选课启动后,由于能接纳的选课人数有限,热门选修课往往呈现“一座难求”的局面。大学生为选课“挤破了头”,目的就是希望选修到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而更多的通选课则遭受冷遇。什么样的通选课才能成为受欢迎的课程?  首要的不是学分,而是兴趣  复旦大学是全国首个推出针对本科生开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
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在千里之外了。面对谣言,有关部门应组织权威的新闻发布会及时回应  3月16日,中国大地从南至北刮起抢盐风潮,来势汹汹。多地超市、便利店的食盐被抢购一空。在盐被抢光后,酱油、成莱等含盐量较高的食品,也被列入民众抢购范围内。不过,仅仅持续了两天,这场风波又迅速恢复平静。  导致这场戏剧性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一出关于日本地震引发核污染威胁后的传言:以后的海盐质量没有保证、食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