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类固醇外用的副作用――误用皮质类固醇软膏致使细菌感染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cendant_of_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3例患者由于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致使皮肤细菌感染恶化.这类病例虽然发生率很低,使病情恶化者尤少,但作者将此作为慎重外用此类药的经验.

其他文献
1982年,美国首次报道儿童艾滋病(AIDS)。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将儿童AIDS定义为:13岁以下,以细胞免疫缺陷所致的条件性感染或肿瘤为特征的疾患,并排除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或其他先天性感染以及曾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儿。1985年修改定义,将一种不见于成人的慢性肺部疾病儿童淋巴样间质性肺炎包括进去。符合以上标准的儿童AIDS患者可能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一小部分。
作者复习近3年来伊康唑临床研究情况,曾在瑞典、德国、瑞士、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哥伦比亚、巴西、阿根廷、海地、南非、扎伊尔、苏丹、印度、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应用40万个胶囊(50mg),观察1011例真菌病,结果发现:1.治疗皮肤真菌病的最小每日有效剂量为100mg.2.对一些轻型急性皮肤真菌病可用短程伊康哇.3.治
作者用HPLC检测了258例健康或异位性儿童的血浆组胺值。
有许多迹象说明细胞免疫有老化。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对传染性疾病易感性增高,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亦增高。这些现象与下列解剖和组织学上所见有明显相关:胸腺萎缩、郎格罕细胞减少伴有T4/T8比率增加;体外测定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及细胞介导的淋巴细胞溶解降低,而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及抗体依赖细胞毒性仍正常,破伤风类毒素淋巴细胞刺激指数降低;体内测定,老年组结核菌素反应阴性百分率比中年组高;当老年
期刊
纽约纪念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报导,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AIDS)中,痴呆可能是最早的或唯一的临床表现,这种现象被称为AIDS痴呆综合征,其主要特征为识别能力障碍、肌肉协调功能衰退及个性改变.来Sloan-Kettering就诊的AIDS病人中,开始就有神经系统症状者约占25%,因此提出应将AIDS痴呆综合征加入到AIDS的诊断定义中去.经研究证实,112例中
凝集素(Lectin)[1,2]又称血凝素(Hemagglutinin),是存在于植物特别是豆科植物种子和某些动物细胞内的一类蛋白质.其发现已近一百年.目前发现的凝集素已约一千种.凝集素的作用包括:凝集细胞,促细胞分裂,激活免疫系统.
脯氨酸肽酶缺乏症(Proli dasedefi-ciency)是一种罕见的因先天性胶原代谢异常所致的疾病。本病系1968年首先由Goodman等[1,2]报道,他们描述了1例47岁的男病人,临床上具有与山黧豆中毒相似的症状,并发现尿中有大量的亚氨基二肽排泄,认为此病例可能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疾病,并据此推测是由于组织中缺乏脯氨酸肽酶所致。1974年Powell等在1名7岁的男孩中首先证实本病确实是由于
期刊
患者男性,64岁,1983年12月9日感左小腿明显疼痛,次日发现一自左小腿至左足背的巨大血疱,11日来科就诊当日收住院.入院体检:体型瘦小,营养不良,精神差,体温、脉搏、血压均正常.皮肤科检查:左小腿屈侧及外侧至左足背可见一松弛性血疱,基底黄白色,其周围皮肤外观正常.无红肿及灼热感;左足趾及跖部明显角化伴重度皲裂.
期刊
作者报道一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SS)中的无汗(少汗).患者,男,55岁.主诉双眼干燥约2年,口干6月,近6个月有出汗困难.直接日晒后易现过热.其他有吞噬困难和颌下肿大.口腔检查:涎腺不肿大.舌有红斑、裂沟、乳头萎缩及右口角唇炎.刺激腮腺的流率降低,大体是正常流率的1/10,眼科检查:中度干燥性角结膜炎,伴玫瑰红染色B型,非麻醉的Schirmer试验,流泪量减少.唇涎腺活检显示:灶性慢性涎腺炎.提示
患者女性60岁,于2年前在阴阜发生无自觉症状赤豆至黄豆大皮下结节,逐渐增大增多.体检见阴阜有赤豆至黄豆大微高出皮面、表面萎缩的淡黄色微透明结节数个,结膜、口腔粘膜、舌无异常,肝脾不肿大.实验室检查包括常规、生化、免疫等均无异常,尿本周氏蛋白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