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植树造林的工作也提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日程上来,为了提高我国植树造林的质量,我们必须才能够选择树苗以及栽种的方法上入手,这有做好树苗的栽种工作才能保证树苗的成活率。本文主要对影响造林质量的几个因素做了介绍,同时也提出了提高造林质量的重要措施,旨在为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树造林质量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5-01-01
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降低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的质量。以往的生产方式对我国的森林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也出现了对树木的滥砍滥伐的现象,这不但降低了我国的空气质量,也打破了生态的平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了提高环境的质量,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我国也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的工作。但是我国的一些植树造林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降低了植树造林的效率以及树苗的成活率,所以采取正确的植树方法,以及技术措施,才能有效的提高我国植树造林的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植树造林的工作是造福于后代的工作,是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植树造林可以对水土流失的现象进行有效的整治,如果一个地区的绿色植被较少的话,那么就很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在遇上多余的时间这种情况也就更为严重,泥沙的流失使得河水的水位升高,对河流的两旁的稻田进行回灌,使得很多庄家和农田都被淹没,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经济损失。植树造林可以对水土进行保持,因为进行造林以后,树木的根部就会对土壤形成一个牢固的抓力,整个力度可以在雨比较大的季节里有效的防止泥土的流失,另外树木也会对水分进行大量的吸收,有效的防止了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出现,挽救了人民的生命损失和财产损失。而且植树造林还可以对沙漠化的地方进行改造,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有效的防止了风沙对人民村庄和城市的污染,可以对沙尘暴的现象进行预防,而且也可以减弱风力,在风比较大的地区还可以对人们进行很好的保护。而且很多林区都会出现一些珍贵的药材和菌类,为人民的生活创造了多种的价值。所以进行植树造林的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除此之外,森林还可以对空气进行净化,减少一些人们呼吸道的疾病,是大自然的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呼吸环境,所以提高造林的质量对于我国人们来说至关重要。
一、提高造林质量的主要措施
1、适地适树
要提高我国植树造林的质量,就必须要使得树苗的栽种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对树苗的要求也不同,不是所有的树苗都适合栽种在任何的环境当中。因为地质条件的不同,气候条件的不同,树苗的选择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有些树苗适合在温度比较高的地方存活不能够把树苗栽种在比较寒冷的地区,那么树苗也是无法存活的,在温度比较寒冷的地方栽种树苗,要选择抗寒能力比较强的树苗。有些树苗适合在湿度高的地方生长,有些树苗适合在比较干燥的地区生长,所以在黄土地区适合栽种抗旱能力比较强的树苗,这样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从而也提高了植树造林的质量。
2、良种壮苗
在对栽种的位置进行考察以后才可以进行栽种,但是要保证栽种树苗的成活率最重要的就是对种子的培育,只有优质的种子才能培育出优质的树苗,而且又可以有效的防止各种细菌的侵入,为树苗的茁壮生长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在进行种子的培育中要注意对水分和光照以及土壤的使用,合理的采光以及十分,在配合具有营养的土质,才能培育出优质的树苗。所以植树人员在选择树苗的时候也要选择根茎叶比较发达的树苗,另外在种植的时候也要注意对根须的保护,从而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如果在比较干燥的地区进行植树造林的话,就要选培育时间比较长的树苗这样可以保证树苗可以是一个恶劣的环境,树苗本身也比较强壮,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植树造林的质量。
3、细致整地
要保证植树的质量还需要注意对植树环境的改造,有一些植树的环境受到了污染,比如酸碱失衡,土壤处于一个酸性的状态,如果在该位置栽种的话,就容易产生对树苗根部的腐蚀,造成环境的破坏,严重的降低了树苗的成活率。所以栽种人员在种植之前要对该土质进行酸碱平衡的处理。还有的环境中病害现象比较严重,比如老鼠比较多,那么在栽种树苗以后,老鼠就会钻到地下对树根进行破坏,使得整个树苗处于一个无保护的状态,树根也不能吸收到养分,这也使得树苗开始枯萎坏死。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对周围垃圾的处理以及对废材的清理,保证树苗处于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免受一些污染的威胁。
4、细心种植
造林整地和栽植是整个造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有直接的影响。起苗出圃前,要先浇一次透水。一方面让苗木本身的水分得到补充,另一方面使土壤疏松,保证根系多带根且少伤根。起苗后剪去伤根和烂根,及时进行泥浆蘸根。运输中要保湿包装,防止风吹日晒。栽植中要掌握“挖大坑、栽正中、根舒展、莫中空、提提苗、踩踏平、浇足水、沉实成”的技术要领。做到苗根舒展,深浅适宜,深度一般比原土痕深5~10厘米,不窝根,不露根;栽植整体要点正行直,横纵协调;回填土时要分层填分层踩;栽植后,浇足“定根水”,沉实土壤,水滲下去后,扶正苗木,踩实覆土,保墒情防蒸发,确保成活。
二、科学规划
造林规划要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造林设计时,应合理搭配树种,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各种针叶树、阔叶树和灌木树种,实行针阔混交、乔灌混交、灌灌混交,避免营造单一的纯林。而且还要贯彻适当集中的原则,不同地区的造林工作有不同方向和任务。同时要恢复和发展生态平衡出发,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造林地的自然優势,实现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抚育管理
把树苗栽上只是完成了植树造林的第一步,要按照“三分造、七分管”的要求,认真抓好抚育管护。抚育管护包括树体管护、土壤管护和造林地管护。新造林需要定干打梢的,定植后要打头定于,剪侧整形,使其旺盛生长。造林后至树木中幼龄阶段应加强抚育管理,减少害鼠造成的危害。同时,控制抚育伐及修枝强度,促进中幼龄林早日郁闭成林。
四、田间管理
1、灌溉
灌溉是造林时和林木生长过程中,认为补充林地土壤水分的措施。每次灌溉量的确定,是要根据树种、林龄、气候状况和土壤湿度而定,要保证林木根系层处
于湿润状态。
2、施肥
施肥是造林和林分生长过程中改善林地施肥状况的措施。林地施肥分为施基肥和追肥两种。基肥在造林前结合整地施用。用做基肥的肥料主要是有机肥料,有时也加入化学肥料,有机肥的肥量应根据树种、苗龄、肥料种类以及土壤性质决定。追肥一般用于化学肥料,追肥时主要是氮、磷、钾的搭配。
3、松土除草
松土可以把板结的地表破碎,保蓄水分,增强土壤的通透性,除草的主要作用是除掉幼林的竞争植物,使苗木顺利成活。每年进行1次松土除草时间。一般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林业生长。
4、幼林保护
幼林保护是造林后保证造林成活成林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其内容包括防火、防治病、虫、鼠、鸟、兽害,防除寒害、冻拔、雪折、日灼等。特别是北方地区在营造樟子松树时,为了防止冬春旱风吹袭,造成苗木失水过多,引起叶、芽枯萎,甚至全株死亡,在秋末冬初进行埋土防寒。
五、结论
总之,在造林前抓住关键性技术措施是提高造林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佳霖,孙伟.论如何提高造林质量[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02)
[2]柳海兵,缪凯申.关于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关键词】植树造林质量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5-01-01
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降低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的质量。以往的生产方式对我国的森林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也出现了对树木的滥砍滥伐的现象,这不但降低了我国的空气质量,也打破了生态的平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了提高环境的质量,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我国也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的工作。但是我国的一些植树造林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降低了植树造林的效率以及树苗的成活率,所以采取正确的植树方法,以及技术措施,才能有效的提高我国植树造林的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植树造林的工作是造福于后代的工作,是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植树造林可以对水土流失的现象进行有效的整治,如果一个地区的绿色植被较少的话,那么就很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在遇上多余的时间这种情况也就更为严重,泥沙的流失使得河水的水位升高,对河流的两旁的稻田进行回灌,使得很多庄家和农田都被淹没,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经济损失。植树造林可以对水土进行保持,因为进行造林以后,树木的根部就会对土壤形成一个牢固的抓力,整个力度可以在雨比较大的季节里有效的防止泥土的流失,另外树木也会对水分进行大量的吸收,有效的防止了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出现,挽救了人民的生命损失和财产损失。而且植树造林还可以对沙漠化的地方进行改造,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有效的防止了风沙对人民村庄和城市的污染,可以对沙尘暴的现象进行预防,而且也可以减弱风力,在风比较大的地区还可以对人们进行很好的保护。而且很多林区都会出现一些珍贵的药材和菌类,为人民的生活创造了多种的价值。所以进行植树造林的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除此之外,森林还可以对空气进行净化,减少一些人们呼吸道的疾病,是大自然的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呼吸环境,所以提高造林的质量对于我国人们来说至关重要。
一、提高造林质量的主要措施
1、适地适树
要提高我国植树造林的质量,就必须要使得树苗的栽种因地制宜,不同的地方对树苗的要求也不同,不是所有的树苗都适合栽种在任何的环境当中。因为地质条件的不同,气候条件的不同,树苗的选择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有些树苗适合在温度比较高的地方存活不能够把树苗栽种在比较寒冷的地区,那么树苗也是无法存活的,在温度比较寒冷的地方栽种树苗,要选择抗寒能力比较强的树苗。有些树苗适合在湿度高的地方生长,有些树苗适合在比较干燥的地区生长,所以在黄土地区适合栽种抗旱能力比较强的树苗,这样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从而也提高了植树造林的质量。
2、良种壮苗
在对栽种的位置进行考察以后才可以进行栽种,但是要保证栽种树苗的成活率最重要的就是对种子的培育,只有优质的种子才能培育出优质的树苗,而且又可以有效的防止各种细菌的侵入,为树苗的茁壮生长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在进行种子的培育中要注意对水分和光照以及土壤的使用,合理的采光以及十分,在配合具有营养的土质,才能培育出优质的树苗。所以植树人员在选择树苗的时候也要选择根茎叶比较发达的树苗,另外在种植的时候也要注意对根须的保护,从而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如果在比较干燥的地区进行植树造林的话,就要选培育时间比较长的树苗这样可以保证树苗可以是一个恶劣的环境,树苗本身也比较强壮,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植树造林的质量。
3、细致整地
要保证植树的质量还需要注意对植树环境的改造,有一些植树的环境受到了污染,比如酸碱失衡,土壤处于一个酸性的状态,如果在该位置栽种的话,就容易产生对树苗根部的腐蚀,造成环境的破坏,严重的降低了树苗的成活率。所以栽种人员在种植之前要对该土质进行酸碱平衡的处理。还有的环境中病害现象比较严重,比如老鼠比较多,那么在栽种树苗以后,老鼠就会钻到地下对树根进行破坏,使得整个树苗处于一个无保护的状态,树根也不能吸收到养分,这也使得树苗开始枯萎坏死。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对周围垃圾的处理以及对废材的清理,保证树苗处于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免受一些污染的威胁。
4、细心种植
造林整地和栽植是整个造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有直接的影响。起苗出圃前,要先浇一次透水。一方面让苗木本身的水分得到补充,另一方面使土壤疏松,保证根系多带根且少伤根。起苗后剪去伤根和烂根,及时进行泥浆蘸根。运输中要保湿包装,防止风吹日晒。栽植中要掌握“挖大坑、栽正中、根舒展、莫中空、提提苗、踩踏平、浇足水、沉实成”的技术要领。做到苗根舒展,深浅适宜,深度一般比原土痕深5~10厘米,不窝根,不露根;栽植整体要点正行直,横纵协调;回填土时要分层填分层踩;栽植后,浇足“定根水”,沉实土壤,水滲下去后,扶正苗木,踩实覆土,保墒情防蒸发,确保成活。
二、科学规划
造林规划要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造林设计时,应合理搭配树种,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各种针叶树、阔叶树和灌木树种,实行针阔混交、乔灌混交、灌灌混交,避免营造单一的纯林。而且还要贯彻适当集中的原则,不同地区的造林工作有不同方向和任务。同时要恢复和发展生态平衡出发,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造林地的自然優势,实现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抚育管理
把树苗栽上只是完成了植树造林的第一步,要按照“三分造、七分管”的要求,认真抓好抚育管护。抚育管护包括树体管护、土壤管护和造林地管护。新造林需要定干打梢的,定植后要打头定于,剪侧整形,使其旺盛生长。造林后至树木中幼龄阶段应加强抚育管理,减少害鼠造成的危害。同时,控制抚育伐及修枝强度,促进中幼龄林早日郁闭成林。
四、田间管理
1、灌溉
灌溉是造林时和林木生长过程中,认为补充林地土壤水分的措施。每次灌溉量的确定,是要根据树种、林龄、气候状况和土壤湿度而定,要保证林木根系层处
于湿润状态。
2、施肥
施肥是造林和林分生长过程中改善林地施肥状况的措施。林地施肥分为施基肥和追肥两种。基肥在造林前结合整地施用。用做基肥的肥料主要是有机肥料,有时也加入化学肥料,有机肥的肥量应根据树种、苗龄、肥料种类以及土壤性质决定。追肥一般用于化学肥料,追肥时主要是氮、磷、钾的搭配。
3、松土除草
松土可以把板结的地表破碎,保蓄水分,增强土壤的通透性,除草的主要作用是除掉幼林的竞争植物,使苗木顺利成活。每年进行1次松土除草时间。一般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林业生长。
4、幼林保护
幼林保护是造林后保证造林成活成林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其内容包括防火、防治病、虫、鼠、鸟、兽害,防除寒害、冻拔、雪折、日灼等。特别是北方地区在营造樟子松树时,为了防止冬春旱风吹袭,造成苗木失水过多,引起叶、芽枯萎,甚至全株死亡,在秋末冬初进行埋土防寒。
五、结论
总之,在造林前抓住关键性技术措施是提高造林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佳霖,孙伟.论如何提高造林质量[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02)
[2]柳海兵,缪凯申.关于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