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实验室支持条件是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师范专业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中支持条件提出的具体要求,结合化学专业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对面向师范专业认证的实验室支持条件的建设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不断完善实验室条件,可进一步提升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并为其他高校开展实验教学条件建设提供借鉴。
【基金项目】
:
玉林师范学院2020年师范类专业认证教改专项课题(2020ZYRZ07B)。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室支持条件是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师范专业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中支持条件提出的具体要求,结合化学专业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对面向师范专业认证的实验室支持条件的建设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不断完善实验室条件,可进一步提升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并为其他高校开展实验教学条件建设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在湖南常德谢家岗多金属矿地质样品测试过程中,采用泡塑吸附-原子吸收测试方法,通过矿样焙烧、溶矿、泡塑吸附、分离、洗净、灰化、提取等前期处理,用原子吸收法在242.82 nm波长处进行Au的测定。与外部检测机构及内部的活性炭吸附法测定的金试样结果进行对比,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证明采用泡塑吸附-原子吸收测试方法进行金的测定,具有成本低、检测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的特点。检测机构可以泡塑吸附原子吸收方法为主要测试方法,辅以活性炭吸附等方法进行验证,可以有效提高样品的测试效率并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除尘技术》是一门具能源环境特色且实践性很强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基于思创产教四融合模式,对《除尘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改革中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探索相应的实施策略,融入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刻苦奋斗精神、伦理道德、集体意识等思政教育元素,最终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的教学目标。通过将专业课程学习与创新实践相结合,将竞赛作为课程的实践环节,设立大创校企课题,形成课赛结合的培养形式,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充分展现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
高校教师在工作中应时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学目标。《材料物理化学》作为我校材料化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对本科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应意识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从课程的学习内容出发,结合我国思政教育的方针政策,深入挖掘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以期为相关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教改提供参考思路。
基于新工科理念,结合我院化工原理实验室现状,对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丰富预习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能力等改革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出高素质、厚基础、创新型、应用型的化工及相关专业人才。
在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中,从样品采集、运输流转到实验室分析,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质量控制措施应覆盖土壤环境监测过程每一环节。本文分析了土壤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升监测质量,提供公正、准确、有效的监测数据,为土壤管理、污染源控制、土壤修复等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撑,为土壤防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无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学科,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弊端,应用“微视频”这一信息化教学手段,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探索,以期更好地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针对消防救援人员缺乏石化火灾事故高仿真训练环境,以虚拟现实技术和多感知模拟仿真技术为支撑,从石化火灾事故与训练感知形式上对训练模拟装置进行了需求分析,主要从结构与电路设计、软件设计、训练运行系统与效果评估等方面研究了石化火灾事故应急训练模拟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就化学热力学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知识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和物理学中的热力学过程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应用一些概念。另外对化学热力学过程进行直观的分析,使其贴近实际,还对应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判断自发反应方向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所代表的含义,适用的条件。通过理清这几个问题有助于学生化学热力学的学习。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了对具备创新创业(双创)能力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都很强的专业,很适合于现代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化学专业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师生对双创能力培养的认识不到位,双创通识课程的设置较少,具有双创实践经验的教师较少,培养、考核模式不够成熟,实践教学平台不够多样化,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理解不够等。在剖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期望能够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借鉴。
随着电动汽车的商业化,新能源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对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电化学基础》作为一门承上启下的基础专业课,其教学内容、方法等需要不断优化,才能适应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广东工业大学的优势师资、科研平台和产学结合等特点,结合专业培养技术,对《电化学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使教学质量和效果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