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_v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在学校,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客观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在不同的班级,学生的学习状态、师生的互动效果、教学效果等常会有明显差异,究其原因,有一点我们决不能忽视,那就是班级的健康心理氛围。而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常常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学习态度、自我管理意识、日常行为、师生关系甚至学生的阶段发展。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促使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也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轰轰烈烈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就能实现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需要教师潜移默化的培养。所以学校日常活动就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与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
  1.在班集体中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
  积极的情绪情感是形成健康心理氛围的基础和核心,只有师生之间经常保持愉快、欢乐的情绪体验时,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氛围,才能激励学生前进。通过师爱这种高尚的情感,产生情感期待效应,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行中,受到激励鼓舞,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根据学生思想实际和教学需要,创设带有启发性和诱导性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教师认真体会教材,使自己的情感与教材的情感相容,去感染学生,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让他们的情感乐于输出。通过多样化教育教学手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满足,从而使他们产生愉快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以实际行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实际困难,非常有利于学生重新树立丧失的信心。
  当然,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氛围也不是稳定不变的。教师只有捧着一颗真诚的心,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需,才有利于不断巩固青少年健康的心理氛围。
  2.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怎样才能和学生协调一致,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从而和谐、愉悦地实现群体目标,这就需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求得班级群体心理上的认同和思想认识上的一致。例如,学生对某位科任教师有看法,就会在心理上排斥这位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出现负面效应,而且也影响群体目标的实施。发现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看待,以民主、理解的态度和方式与学生接触。以平等的口气与他们谈论事情,对个别存在问题的学生应进行个别谈心,不要公开宣布,也不要横加指责。要倾听学生的看法,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换意见,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并能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赢得学生的信任;在此基础上,先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心与他们是相通的,使他们心理上得到安慰;然后启发他们去理解教师对实现群体目标的强烈愿望和责任感,以此求得学生与教师对教育教学目标的心理认同,求得学生对学校具体工作目标和自己学习任务的认识上的一致性。这样,就把教师和学生从对立冲突的氛围中解放出来,从而达到培养健康、融洽的班集体心理氛围的目的,使班级成员强烈地体验到集体中的安全感、满足感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双向心理置换
  班级管理的动态性经常提醒我们:师生间、同学间不可能永远处在协调和谐的状态中,他们之间一旦出现认识上的分歧或感情上的不融洽,教师首先要做心理上的疏导,然后引导双方在心理上与对方交换位置,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职务互换”,设身处地进行思考和心理上的体会,这样,学生就会感到自我思想认识中存在的欠缺,从而主动地接受教师与社会所传授的协作、理解观念,进而内化成自己的观念,在更高层次上恢复心理平衡。这种心理置换,实际上就是一种情感体验,它有助于理解对方的思想情感,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不愉快的冲突,使学生的心理保持平衡与和谐。
  4.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由于家庭教育方式或个性差异等问题,教学过程中,总会有个别同学,自控能力差,行为自由,不服管教,甚至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及时调整自己。平时多与学生接触,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分析他们的症结所在,以利能够及时给予因势利导;教师以身作则,以理服人,处处从严要求自己,起到表率的作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课堂上多些微笑,上课时多几句对学生鼓励的话语,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相互理解和信任,与学生平等对话,将心比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自己的爱心来换取学生的真心,用希望、激励等科学教育方法,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學生上进心,打开学生心灵大门;分析其家庭原因,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总之,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教师要重视并致力于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为青少年的健康和长远发展及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一、弱智儿童的感知觉比正常儿童迟钝、缓慢、对事物分辨能力较差,认识活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一,弱智儿童的触摸觉发展较为迟钝,难以区分物质的软硬、轻重,差别感受性差,手眼协调能力也很差、动作很笨,极不协调。在我教过的学生当中,有的学生反映就特别迟缓,动觉和视觉很难互相配合。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天都要针对一个动作、一件小事情进行反复的训练,训练中要有耐心,有爱心。
期刊
一个班的班风的好坏跟班主任的工作息息相关,在此工作中各个班主任都会有不同的方法,也收到不同的教育效果。在当今教育形势下中学班主任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第一,小学毕业成绩优秀生被县实验中学录取,所以镇级中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给教学带来了新难题。第二,学生的物质生活太好、家长过份溺爱,学生心理脆弱,尤其是独生子女,在生活上娇生惯养、性格刁蛮、专横,没有同情心、没有责任心,学习上不愿受苦。第三,还有留守
期刊
后进生,一般是指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于同年级的学生。他们缺乏上进心,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常犯错误。人数虽然少,但对班级的消极影响较大,如果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级的正常教学秩序以及学习常规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摸清班级学生素质结构,建立后进生档案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从外因上看,主要是家庭、社会的一些不良影响;从内
期刊
一、中职德育教师心理压力来源分析  (一)学生行为规范  中职校学生的来源以中考落榜生为主,由于中职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行为习惯、家庭因素等原因,他们意志力和自我约束力相对薄弱,造成了有少数学生行为规范有偏差。  如何纠正这部分学生的行为规范、如何正确引导中职生思想、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以及源生态家庭的研究对德育教师有巨大的挑战,这是一场持久战,对德育老师如何开展有效的转化工作会产生很大心理压力。  
期刊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都是语言能力的组成部分,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正确理解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在扎实的课堂教学中实践两者并找到提高语言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步发展。  (一)正确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而
期刊
我们学校的高中班级是全市平均分最低的班级了,可以说是“后进生”的班级。主要表现主要为物理功底差,物理成绩落后。他们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失去信心直到放弃。教学中只有针对“后进”的特点给予帮助和教育,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后进生智商并不低,但是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性格、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还没有得到
期刊
开学初,一家长打电话诉苦,说她家孩子每天写完作业,不是玩电脑就是玩手机,沉迷在这些虚拟的游戏中。家长希望老师每天多布置些作业,让孩子忙得顾不上玩。挂上电话,笔者陷入沉思:怎样才能让孩子们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呢?布置些什么任务才能让孩子的课余时间过得更有意义呢?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要完成145万字的阅读总量,提倡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那群孩子那么贪玩,怎样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课
期刊
学习既不是由教师单独决定的,也不是学生个体决定的,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同伴、教材、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实现的。学习的目的也不仅仅是追求认知的发展和知识的累积,还包括以情感、社会性、灵性等的整体发展。每个孩子既生活在各自独立的、自主的个人世界中,同时也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互动,生活在课堂共同体的交互世界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符合学生个体学习的特征,也能够实现学生个体与与个体之间的交往互
期刊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教育中,班主任都能够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设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使他们能够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然而如何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取得好的德育效果,是个难题。班主任要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利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才会更好地推动班
期刊
一、德育与美育相结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的实施途径更是以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渠道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音乐社团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因此学生都非常乐意加入到音乐社团中来,为了使爱好音乐的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将艺术活动进行的有声有色,我校在2015年成立了“小葫芦,大乐章”音乐社团。以葫芦丝音乐教学为切入点让学生在美育教育的熏陶下,潜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的道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