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小学阶段识字教学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及语文学习思维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的探究,分析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所出现的问题及成因,从而进一步找到更有效地推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 策略
1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及问题
我国对文字教育的研究具有悠久历史,形成了一定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流程,但是,这样的识字教学研究大多属于经验总结,对于识字的科学化、个性化研究尚不成熟,在教育普及过程中,只能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传承,识字教学存在很大局限性。近些年,我国开始对小学识字教育进行深入改革与探寻,在借鉴与交流过程中逐步探索个性化识字教学模式,但在发展过程中又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亟待解决:
1.1 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较短
识字,是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处于绝对重点地位。但在当前,我们通常对于学生识字量有绝对的要求,但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完成识字量目标,常常采取快速填鸭式教学,很少从识字学法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不能根据自身理解或者小组讨论研究出汉子的构成与写法,单纯的汉字教授也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学生对于汉字的学习兴趣不弄,实际探究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地自主训练。
1.2 忽视学习对象心理特点
小学识字教育通常是在低年级中间进行,学习对象为六至七岁的学龄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通常具有共同的心理特点,即多动、好奇、爱玩,不能够很好地对某一项学习事物进行长时间专注,喜欢具有生动形象的事物,记忆力与遗忘程度成正比等等,从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在汉字学习上有一定优势但也有其制约性,小学生在这样的心理特点下对汉字只能采取机械记忆,并且很快会忘记,对于汉字之间的联系理解很模糊。所以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汉字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其学习优势进行正确引导。
1.3 教师课堂教学死板
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不能够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成长规律,对于学生实行千篇一律的知识灌输,没有认识到学生学习层次的差异与学习效果。首先,教师过于依赖课本与课堂,把学生的汉字学习任务限定在课堂与课本中,不能很好地将生活与学习练习,学生无法产生学习兴趣。
2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问题成因
2.1 课本编写原因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低年级语文教材编写重构工作也在加紧进行,但在这过程中,仍受到固有思维的影响,出现“教学无法根据汉字特点进行安排”、“与生活联系较为空洞”、“学生识字能力培养欠缺”等等。
第一,教学内容安排混乱。教材通常不能按照循序渐进的模式进行,为了“丰富”而“丰富”,在教材中增添了大量的拼音、儿歌等内容,混淆了低年级识字重点,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第二,教学方法陈旧。虽然当前小学生识字教材丰富多样,但大多仍沿袭传统的教学内核,没有真正教学突破,从而造成了小学生识字学习的困境。
2.2 学生本身原因
第一,由于教材编写的缺失与学习目标的重大,让刚升入学习阶段的小学生就要面对繁重的识字压力,学生在学习初期就不能在良好的学习条件与环境中进行学习,学习过程较为被动,学习兴趣弱化,加之小学生本身没有任何学习经验,对待学习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解决,更不会自己探索学习方法,所以,造成了学习效率的低下。
第二,一二年级学生注意力往往不能很好集中,一節45分钟的课程往往只能够完全集中10至20分钟,剩下的教学时间内通常出现走神现象,不能很好地进行知识积累,对于自己所集中精神学习到的知识在课后没有兴趣再去巩固与内化,造成汉字学习的反复性。
2.3 教师原因
教师不能很好地认识识字教学工作,这是识字教学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教师通常将汉字学习与阅读割裂开来,这是简单的按照课标要求将单个汉字的写法与构成进行板书,让学生机械记忆,忽略了阅读对汉子学习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教师对于汉字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将课文授课置于汉字教学之上,忽视了基础工作,年段教学特征把握不足。
3 小学识字教学有效策略
3.1 丰富课堂,培养学生识字兴趣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对汉字教学有宏观把握,深入挖掘汉字文化与形成规律,并将其形成动态、形象化符号进行知识传递,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联想,更有效的认识汉字而不是记忆汉字。
第一,营造良好课堂气氛。课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阵地,教师应当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丰富生动的课堂讲授、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设备,从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枯燥的识字过程变成师生共同合作的探索过程,尽可能延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
第二,汉字文化的普及。汉字不仅是我们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在世界文化之林有着独特地位,所以,我们应当将汉子教学置于一定高度,利用传统文化与汉字历史对学生进行汉字文化演变的普及,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字的独特魅力。例如,我们可以用生动有趣的甲骨文作为学生兴趣起点,将汉字演化过程向同学们展示,不仅夸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让这种历史传承的魅力感染学生,让他们爱上文字,爱上中国传统文化,这单纯的汉字传授更有意义。
3.2 建立汉字学习“第二课堂”
汉字学习过程应当是全方位开放的,我们将开放性作为汉字学习的目标,就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外实现主动识字学习,多多交流,与生活实际相连,感受汉字应用魅力。
第一,课外课堂的建立。我们应当将教室具有识字氛围的大环境,精心打造教室环境,让它能够时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学习汉字。如,我们可以利用黑板报、展示栏等班级文化丰富我们的学习环境,再这样环境的构建中,对于学生来说是汉字认识与学习的又一次提升。
第二,我们应当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阅读对于汉字学习来说具有不可比拟的功效,通过阅读,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不同汉字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提高自身写作水平,所以,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阅读的规定,例如一个星期读多少文章或者读什么书,在每一周的结束自习课中进行总结,学生将这一周所学习到的汉字及学习体会进行汇报总结。
识字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本文不能穷尽,我们应当继续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更多的语文教育专家一道,寻求识字教学改革新出路。
参考文献
[1]张永强.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5).
[2]周小艳.谈语文有效教学[J].语文教学,2009(01).
作者单位
石家庄市鹿泉区大河镇曲寨小学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200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 策略
1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及问题
我国对文字教育的研究具有悠久历史,形成了一定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流程,但是,这样的识字教学研究大多属于经验总结,对于识字的科学化、个性化研究尚不成熟,在教育普及过程中,只能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传承,识字教学存在很大局限性。近些年,我国开始对小学识字教育进行深入改革与探寻,在借鉴与交流过程中逐步探索个性化识字教学模式,但在发展过程中又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亟待解决:
1.1 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较短
识字,是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处于绝对重点地位。但在当前,我们通常对于学生识字量有绝对的要求,但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完成识字量目标,常常采取快速填鸭式教学,很少从识字学法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不能根据自身理解或者小组讨论研究出汉子的构成与写法,单纯的汉字教授也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学生对于汉字的学习兴趣不弄,实际探究能力较差,不能有效地自主训练。
1.2 忽视学习对象心理特点
小学识字教育通常是在低年级中间进行,学习对象为六至七岁的学龄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通常具有共同的心理特点,即多动、好奇、爱玩,不能够很好地对某一项学习事物进行长时间专注,喜欢具有生动形象的事物,记忆力与遗忘程度成正比等等,从这些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在汉字学习上有一定优势但也有其制约性,小学生在这样的心理特点下对汉字只能采取机械记忆,并且很快会忘记,对于汉字之间的联系理解很模糊。所以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汉字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其学习优势进行正确引导。
1.3 教师课堂教学死板
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不能够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成长规律,对于学生实行千篇一律的知识灌输,没有认识到学生学习层次的差异与学习效果。首先,教师过于依赖课本与课堂,把学生的汉字学习任务限定在课堂与课本中,不能很好地将生活与学习练习,学生无法产生学习兴趣。
2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问题成因
2.1 课本编写原因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低年级语文教材编写重构工作也在加紧进行,但在这过程中,仍受到固有思维的影响,出现“教学无法根据汉字特点进行安排”、“与生活联系较为空洞”、“学生识字能力培养欠缺”等等。
第一,教学内容安排混乱。教材通常不能按照循序渐进的模式进行,为了“丰富”而“丰富”,在教材中增添了大量的拼音、儿歌等内容,混淆了低年级识字重点,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第二,教学方法陈旧。虽然当前小学生识字教材丰富多样,但大多仍沿袭传统的教学内核,没有真正教学突破,从而造成了小学生识字学习的困境。
2.2 学生本身原因
第一,由于教材编写的缺失与学习目标的重大,让刚升入学习阶段的小学生就要面对繁重的识字压力,学生在学习初期就不能在良好的学习条件与环境中进行学习,学习过程较为被动,学习兴趣弱化,加之小学生本身没有任何学习经验,对待学习问题时不能及时有效解决,更不会自己探索学习方法,所以,造成了学习效率的低下。
第二,一二年级学生注意力往往不能很好集中,一節45分钟的课程往往只能够完全集中10至20分钟,剩下的教学时间内通常出现走神现象,不能很好地进行知识积累,对于自己所集中精神学习到的知识在课后没有兴趣再去巩固与内化,造成汉字学习的反复性。
2.3 教师原因
教师不能很好地认识识字教学工作,这是识字教学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教师通常将汉字学习与阅读割裂开来,这是简单的按照课标要求将单个汉字的写法与构成进行板书,让学生机械记忆,忽略了阅读对汉子学习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教师对于汉字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将课文授课置于汉字教学之上,忽视了基础工作,年段教学特征把握不足。
3 小学识字教学有效策略
3.1 丰富课堂,培养学生识字兴趣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对汉字教学有宏观把握,深入挖掘汉字文化与形成规律,并将其形成动态、形象化符号进行知识传递,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联想,更有效的认识汉字而不是记忆汉字。
第一,营造良好课堂气氛。课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阵地,教师应当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丰富生动的课堂讲授、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设备,从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枯燥的识字过程变成师生共同合作的探索过程,尽可能延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
第二,汉字文化的普及。汉字不仅是我们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在世界文化之林有着独特地位,所以,我们应当将汉子教学置于一定高度,利用传统文化与汉字历史对学生进行汉字文化演变的普及,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字的独特魅力。例如,我们可以用生动有趣的甲骨文作为学生兴趣起点,将汉字演化过程向同学们展示,不仅夸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让这种历史传承的魅力感染学生,让他们爱上文字,爱上中国传统文化,这单纯的汉字传授更有意义。
3.2 建立汉字学习“第二课堂”
汉字学习过程应当是全方位开放的,我们将开放性作为汉字学习的目标,就应当鼓励学生在课外实现主动识字学习,多多交流,与生活实际相连,感受汉字应用魅力。
第一,课外课堂的建立。我们应当将教室具有识字氛围的大环境,精心打造教室环境,让它能够时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学习汉字。如,我们可以利用黑板报、展示栏等班级文化丰富我们的学习环境,再这样环境的构建中,对于学生来说是汉字认识与学习的又一次提升。
第二,我们应当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阅读对于汉字学习来说具有不可比拟的功效,通过阅读,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不同汉字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提高自身写作水平,所以,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阅读的规定,例如一个星期读多少文章或者读什么书,在每一周的结束自习课中进行总结,学生将这一周所学习到的汉字及学习体会进行汇报总结。
识字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本文不能穷尽,我们应当继续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更多的语文教育专家一道,寻求识字教学改革新出路。
参考文献
[1]张永强.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5).
[2]周小艳.谈语文有效教学[J].语文教学,2009(01).
作者单位
石家庄市鹿泉区大河镇曲寨小学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