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清华看荷塘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is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篇小文作了这个题目,是缘于对朱自清先生的景仰。
  朱先生三十八岁那年写了《初到清华记》,追记了当年初到清华求职的往事和心境。开篇有言“说到清华,只觉得很远很远而已”。
  今我几近花甲之年,竟然走进了清华,颇有点朱先生当年的心境。原“只觉得很远很远”之地,陡然间就登临此堂了。
  清华是文坛圣地,是中国读书人近百年来心仪之所。凡能跨入此门者,仅寥寥骄子而已,多数学子只能望闻兴叹。
  三十六年前,我有幸被推荐上大学,在填报志愿时,脑子也曾闪过清华。但作为草民子弟,最终理智占了上风,不敢有此奢望。此后,虽数次进京,均无缘见识清华,以为终成此生之憾了。
  谁能料想,在告老的边缘时日,我有幸求学于清华,终究遂了平生夙愿。虽是短训,亦不可多得。行前几天,心中早在揣摩清华园是如何的一番景致,是如何的一种文化感受呢?
  踏进清华校园,果真见了朱先生笔下“长林碧草”之景致。排排高大的白杨,将脚下的路纵横引向校园深处,似有一种“林深似海”的幽渊。块块整洁的碧草芳地,催人生出几分雅静恬淡之感。住进了住所,放下行囊,趁暇租辆自行车,悠然骑上校道横竖乱穿,去将清华看个究竟。
  如今的清华园,俨然是北京的一座“城中城”。方圆8000多亩的校园,从东往西步行要花近一小时。就观光而言,核心区仍是老清华园。
  这座昔日的皇家园林,1909年美国人用庚子赔款的退款在这里办起了“清华学堂”,虽然蒙有几分屈辱,但毕竟为中国教育办了件好事。这份屈辱萦绕着当时的学子,深感“耻不如人”,以至成为一种清华精神。
  我伫立在清华最早的校门前,凝望着这座用青砖砌成、涂抹洁白油质的西式建筑,缟素的色调,常开的大门,似乎在给前来此地求知的人们一种无声的昭示:只有内心寂静之人,智慧的殿堂才会永远为你敞开。
  这幢古朴的清华学堂主楼,一扇扇紧闭的窗口,似乎就是前辈哲人曾几何时闭目沉思的尊容。这里曾经会集了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之任等一代国学大师。在那罗马式风格的大礼堂前,是一大片如毡的绿地,正前面竖立着一座我国古代的计时器日晷的石雕,底座镌刻着“行胜于言”四个大字。八十九年前清华学子的这句铭言,如今已成了清华大学的校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俊彦生。还有亭榭四布的迎春园,水木清华的园中园、工字厅,庄重简朴的图书馆,都无不透出一种昔日的皇家气派和百年沉淀的文化气蕴。
  让我最为神往的,还是那片月色下的荷塘。
  晚上,我独自在寝室,又回到了我自己的思想天地里。望着窗外朦胧的月色,我又忽然想起了荷塘。于是独自悄悄出门,骑上单车直奔那里。我要去体验一次当年朱自清先生的感受,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我沿着荷塘独自漫步,虽然已是深秋时节,眼前多是败荷残柳,但我似乎仍能看见朱先生笔下“田田的叶子”,“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我边漫步,边吟着先生的这些文字,与先生共同享受这份美景,这份陶醉。先生写《荷塘月色》时29岁,却“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尽管生活的重压如泰山之覆,但那时的先生,却能超然物外,托物寄情,寻找一片自己的天地,去“到了另一世界里”优游散怀,足见先生的心高气清。
  “朱公仰荷风,自清气节全。”此时我的脑中现出这样的诗句。先生在《论气节》一文中,曾谈气节是“读书人或士人的立身处世之道”。他是这样解读“气节”一词的:“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也就是不合作。”先生不仅以文论道,而且以身立道,用他的人生诠释了“气节”。当有的文人做了汉奸,去医院慰问日本伤兵遭到国人唾骂之时,当有些学者食着美国人的米、面之时,朱先生恪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古训,拒不食用洋人施舍的面粉,秉持了一位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
  我借着淡淡的月光,钻过荷塘边的树木,寻觅到朱先生的塑像前,独自伫立良久。端坐的先生,身着单衣长衫,戴着旧式眼镜,面湖凝思,静而不发。他那单薄的身躯,昭示着一生的清贫,也展示着刚直的风骨。那汉白玉,象征着先生一生如荷的洁净的品格。
  我钦佩智慧的清华后来人,为先生雕就了这样一座塑像,又恰到好处地立在这荷塘僻静的一角。足见先生的学识和气节是如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人。孔子说“君子固穷”,只要得道,吃粗饭,喝凉水均“乐在其中”。又称赞颜回吃喝不够,“不改其乐”。后来道学者教人“寻孔颜乐处”,追求这种为了理想而忍饥挨饿的精神,也就是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中国历来的读书人崇尚“君子忧道,不忧贫”的人格气节。朱自清先生不是不想吃饭,不想养家,他的“固穷”,是在崇尚和向往着一个“有饭大家吃”的社会。大家的思想是最自由的领域,他们的著作就是应验了的思想,就是经典。
  在清华读了近二十天的书,深感名府有名師,高校出高人。懂得了清华人“耻不如人,讲究科学,注重实干”的清华精神和风骨。清华人有一句让人动情的话:“进了清华门,就是清华人。”如今,我也揣有一册印有清华校徽的“蓝本”,也算沾上了“清华人”的边了。
  人老无虚荣,倒是觉出了一份做人的责任。相信在清华不可多得的文化感受会让我受用终生。
  责任编辑:子非
其他文献
择一个清丽的夏日,在山东文友的陪伴下,我与她相会了。她宛若一个稚嫩、秀丽、温文尔雅的少女,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微风为她梳理着披肩的长发。她在双鬓间插上几朵火红的月季,鲜黄的玫瑰,伴着珍珠泉弹奏的“叮咚”小曲,不住地摇摆起婀娜的舞姿,显现出她天然的俊美和风流。一谋面,这位老百姓呼作老龙湾的姑娘叫我怦然心动。  我知道,在我之前,有许多帝王将相、达官贵人被她的姿色所迷恋,不止一次地来一睹其芳容,秦始皇
期刊
西藏有着众多的“圣湖”和“神山”,其中坐落于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的羊卓雍错,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其形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  羊卓雍错是“上面牧场的碧玉之湖”的意思,“羊”即“上面”;“卓”即“牧场”;“雍”即“碧玉”;“错”即“湖”。  羊卓雍错面积638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平均水深30多米,最深处有60
期刊
2009年6月20日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踏上虽近在眼前,却一直无缘一游的蓬莱仙岛。  岱山在海里飘着,海在岱山脚边绕着。是岱山映出了海的壮阔,还是海绣出了岱山的缥缈?只见流云缭绕,山峦峰尖遥遥地浸在水乳色的烟雾里。走过的景点不少,爬过的大山也有几座,像如此海绕山,山浸着海的还是初见,我想这就是蓬莱仙境之名的来历吧。  这是初夏的六月,海风懒懒地吹在脸上,竟然是久违的兴奋。  延着徐福的足迹,叩开了古
期刊
朗夜,如银的月色铺满了渔港。此时的码头不再喧闹,渔人也不再劳碌奔忙。  一条条带着倦意的渔船,正靠着岸邊安然入睡。那白天生龙活虎的渔人,正进入了温柔的梦乡。  此刻,仿佛连清风也有了暖意,流水似乎也懂事地变得不声不响。月夜下的渔港是多么温馨,宁静,这是大自然给渔人营造出来的天堂。  面对着这令人向往的渔港,我想,人生本身就是一次次的远航。  责任编辑:曹景峰
期刊
老狼死了,是在村口一个炭堆旁发现的,有人说老狼是偷炭时不小心被炭堆砸死了,炭场负责人想报案,但老狼的家人没让,也没有找炭场的麻烦,老狼就这样把六十岁的生命结束了。  老狼本姓郎,从小比较孬,打架斗狠,村里人说他像狼一样凶,干脆取了个外号叫小狼,年龄大了叫着叫着就成了老狼,反正村里人念郎和狼都是一个音,老狼给人解释过:郎,郎中的郎。别人私底下说:还郎中呢,是狼狗的狼。大人小孩都叫他老狼,时间长了人们
期刊
在那个五月的雨夜,是你幽深明亮的眼睛,给了我最初的灵感。从此,开始了一段斑斑驳驳的故事。  如果一次偶然的邂逅,都可以變做一次新的开始,那么,请不要忘却潮涨潮退的年龄,总是花事如梦。  今天相逢,明天西东。  五月是红石榴成熟的季节,石榴梦也被嫩绿。现实却告诉我,开始是一种结局,结束也是一种结局。  五月的红石榴,我只想留下一枚终生咀嚼的回忆。  责任编辑:黄艳秋
期刊
“静之湖是母亲的眼泪滴成的!”  萍儿坐在静之湖畔,突然冒出这么一个奇怪的想法。  静之湖,在香炉寨脚下。说是湖,其实是一座水库,四周都是山,丹霞山,奇形怪状的。有的像鲤鱼上滩,有的像乌龟探海,还有的像野马奔腾,所有的精灵都朝向静之湖。远近闻名的香炉寨也不例外,在静之湖的最东头,傲立着,俨然是湖的保护神。山围着水,水恋着山,难分难舍。  湖面不是很大,但湖水清澈,碧蓝透亮。微风吹过,泛起阵阵涟漪,
期刊
奎叔走的时候,我还小。只记得,阿朱婶做了好多草鞋,放进他的棺材里。五七时,又烧了好几双,说是:奎叔生前最喜欢她做的草鞋,穿着舒心。  奎叔长得牛高马大,因为后脑勺生了一个鸡蛋大小的肉瘤,大家都叫他大奎芋艿头。奎叔也不介意,乐呵呵地应着。在我印象中,奎叔从没跟人红过脸,倒是时常帮别人。阿朱婶是奎叔的老婆,两人相差有些年龄。据说她有风湿性关节炎,就很少出去干活,经常在家做草鞋。  阿朱婶有一张很别致的
期刊
小鱼锅贴来自于淮扬菜系。  据传,幼年时期的明太祖朱元璋,在灾荒年月逃难来到淮水边,在与逮鱼的、放牛的砍草的、讨饭的穷孩子聚到一起时,就将各人所获的东西凑在一起,在锅里煮小鱼,锅边贴面饼子,非常好吃。朱元璋当皇帝后,吃腻了宫廷的宴席,特叫人把渔妇请进宫里做“小鱼锅塌”。从此以后,这道菜名气很大。  在長期的湖上生活中,洪泽湖的渔民原本是用铁锅烧制的,但是,掌握不好火候便很容易面往下坠,成了“锅塌”
期刊
父亲的毛笔字写得很好,到了年关,乡亲们夹着红纸,纷纷央求父亲帮忙写春联,父亲总是笑吟吟地來者不拒。  父亲有一个厚厚的塑料皮日记本,里面记了好多好多春联,什么“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啦,“岁岁平安日;年年如意春”啦,“五云蟠吉第;三瑞映华门”啦……都是吉利话。  只见父亲挥笔弄墨,一行行刚劲有力的大字就乖乖地落在一张张红纸上,散发着墨香,我呢,就帮忙拿到院子里晾干。有时候,父亲还会自编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