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做好煤矿事业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但会给煤矿企业带来长久稳定的发展,还会为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煤矿企业要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消除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短板,让安全管理覆盖到煤矿生产的每个角落,让“盲区”不复存在,有效杜绝事故的发生,促进企业安全健康持续发展。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煤矿安全管理问题解析及对应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TD7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153
虽然矿井的管理水平及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 但是,安全事故的发生却得不到有效控制。 企业管理、设备维护、作业环境和工人的主观意识等都是影响生产安全的因素,合理评价安全工作,需要合适的理论指导。本文基于安全保障体系的特点, 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了风险评价,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建议。
一、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体制机制不健全
煤矿企业存在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企业没有按照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健全管理机构。
2.教育培训不落实
煤矿企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和安全意识普遍较低,没有按照要求开展“三级”教育培训,有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也没有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开展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等教育培训,没有将岗位责任明确到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不健全。
3.隐患排查整改不彻底
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和安全意识普遍偏低,有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没有详细的事故隐患排查清单,不清楚如何排查整改事故隐患,即使发现事故隐患也心存侥幸,没有及时整改销号,实行隐患闭环管理;有的企业甚至对重大隐患视而不见、不闻不问;一线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三违”现象较为普遍。
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建立
在井下煤炭开采过程中, 受岩层移动、 采掘运输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a) 安全保障体系具有复杂性。 在狭小的空间内作业时,设备及人员都相对集中, 生产、通风、运输等各个子系统间相互制约,系统之间的相互适应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 但是,受作业环境、动力灾害和生产系统的影响, 致使安全保障体系的复杂性具有高度非线性。 b) 安全保障体系具有动态变化性。 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地层应力、人员以及机械设备都会随采动发生变化, 影响安全的环境因子及致灾因子的种类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导致安全保障体系随时间呈现动态变化。 c) 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 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多种多样,不同生产阶段内安全问题的类型也不同,因此,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随机性;各系统结构连接的模糊性造成了安全保障体系的模糊性。例如: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具有随机性,并不能利用数学公式对其进行定量描述,这种随机性的状态在安全保障体系中表现为模糊性,严重情况下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d) 安全保障体系具有依托性。不同开采技术下导致矿井发生灾害的因素(致灾因子)不同,安全保障体系必须依托矿井特定的地质储存条件和开采方法进行制订。 e) 安全保障体系具有依托性。 矿井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致灾因子造成的,在特定区域、 特定环境下,一种或者多种致灾因子与其他因子相互作用,引发了矿井事故, 因此,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还需考虑不同致灾因子之间的依托性。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是基于其特点以及合理的科学理论实现,下图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建立基础,体系的建立充分考虑固有风险因素、人员风险因素、环境风险因素、 管理风险因素和设备风险因素,融合各种风险因素,建立宏观的指标体系。
三、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措施
1.筑牢安全生产基础
煤矿企业专业人才聘用、设备更新、技术革新、隐患整改等都离不开“钱”。因此,安全生产投入是筑牢安全生产基础的保证,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1)完善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在银行设立专户,严格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提取和使用煤矿安全生产费用,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实现本质安全。
(2)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在税收、项目补贴、信贷等方面给予煤矿企业工艺改造、技术革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物资保障和职业危害防治等方面大力支持,促进和鼓励煤矿企业加大对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改善和提升安全生产条件。
2.做到精細化管理,加强科技投入
结合煤矿开采的具体情况,构建完善详细的监管机制,确保设备监管活动的正常开展; 把各流程中的实践和学习活动处理好,为后期提高学习成效与职业素质打下坚实基础,明确设备精细化监管和高效评价的权责,由于生产所用设施存在较多的变动,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进一步提升了投入力度,针对安全技术工作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持续增加在安全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并在安全技术上配置专对的款项,最终给煤矿安全技术的有效进行打下坚实基础,其中科技属于保障生产成效的核心因素,所以,现代化科技能够产出的收益是巨大的。基于此,煤矿公司需要积极自主的争取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帮助,开拓专项安全资金的流通渠道,与相关科学研究团队和相关高校建立协作关系,消除安全问题中的难点问题和重点问题。还应引进全球化的先进技术,组派高层管理人员去到发达国家进修,以充分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3.隐患管理
检验工作者在检查安全隐患期间,总是太过表面化、不够深刻,检验到的均属于表面化的小问题,其中深入性的问题或者是系统性的问题要么检验不到,要么不会表述。在整治安全隐患期间,无法分析、研究出引发问题与隐患出现的因素,改进方案不完善。在根源上补充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应该对煤矿中各类隐患信息监管、排查与整治,做到分级管理,将职责细分到各部门和个人头上,同时构建相应的奖罚机制。提升对安全隐患的汇总和研究,针对反复产生的问题应该在管理工作中寻求问题,而不应该仅仅将目光放在隐患自身上。
因此,矿井应该不断完善安全制度,提高工人遵纪守法的意识,进而保障生产的安全、 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高厅.浅析煤矿综采放顶煤安全开采问题[J].能源与节能,2021(02):35-36.
[2]解宏伟.紫晟煤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研究[J].能源与节能,2021(01):116-117+119.
(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大同 037000)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TD7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153
虽然矿井的管理水平及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 但是,安全事故的发生却得不到有效控制。 企业管理、设备维护、作业环境和工人的主观意识等都是影响生产安全的因素,合理评价安全工作,需要合适的理论指导。本文基于安全保障体系的特点, 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了风险评价,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建议。
一、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体制机制不健全
煤矿企业存在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企业没有按照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健全管理机构。
2.教育培训不落实
煤矿企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和安全意识普遍较低,没有按照要求开展“三级”教育培训,有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也没有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开展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等教育培训,没有将岗位责任明确到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不健全。
3.隐患排查整改不彻底
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和安全意识普遍偏低,有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没有详细的事故隐患排查清单,不清楚如何排查整改事故隐患,即使发现事故隐患也心存侥幸,没有及时整改销号,实行隐患闭环管理;有的企业甚至对重大隐患视而不见、不闻不问;一线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三违”现象较为普遍。
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建立
在井下煤炭开采过程中, 受岩层移动、 采掘运输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a) 安全保障体系具有复杂性。 在狭小的空间内作业时,设备及人员都相对集中, 生产、通风、运输等各个子系统间相互制约,系统之间的相互适应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 但是,受作业环境、动力灾害和生产系统的影响, 致使安全保障体系的复杂性具有高度非线性。 b) 安全保障体系具有动态变化性。 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地层应力、人员以及机械设备都会随采动发生变化, 影响安全的环境因子及致灾因子的种类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导致安全保障体系随时间呈现动态变化。 c) 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 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多种多样,不同生产阶段内安全问题的类型也不同,因此,安全保障体系具有随机性;各系统结构连接的模糊性造成了安全保障体系的模糊性。例如: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具有随机性,并不能利用数学公式对其进行定量描述,这种随机性的状态在安全保障体系中表现为模糊性,严重情况下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d) 安全保障体系具有依托性。不同开采技术下导致矿井发生灾害的因素(致灾因子)不同,安全保障体系必须依托矿井特定的地质储存条件和开采方法进行制订。 e) 安全保障体系具有依托性。 矿井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致灾因子造成的,在特定区域、 特定环境下,一种或者多种致灾因子与其他因子相互作用,引发了矿井事故, 因此,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还需考虑不同致灾因子之间的依托性。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是基于其特点以及合理的科学理论实现,下图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建立基础,体系的建立充分考虑固有风险因素、人员风险因素、环境风险因素、 管理风险因素和设备风险因素,融合各种风险因素,建立宏观的指标体系。
三、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措施
1.筑牢安全生产基础
煤矿企业专业人才聘用、设备更新、技术革新、隐患整改等都离不开“钱”。因此,安全生产投入是筑牢安全生产基础的保证,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1)完善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在银行设立专户,严格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提取和使用煤矿安全生产费用,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实现本质安全。
(2)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在税收、项目补贴、信贷等方面给予煤矿企业工艺改造、技术革新、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物资保障和职业危害防治等方面大力支持,促进和鼓励煤矿企业加大对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改善和提升安全生产条件。
2.做到精細化管理,加强科技投入
结合煤矿开采的具体情况,构建完善详细的监管机制,确保设备监管活动的正常开展; 把各流程中的实践和学习活动处理好,为后期提高学习成效与职业素质打下坚实基础,明确设备精细化监管和高效评价的权责,由于生产所用设施存在较多的变动,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进一步提升了投入力度,针对安全技术工作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持续增加在安全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并在安全技术上配置专对的款项,最终给煤矿安全技术的有效进行打下坚实基础,其中科技属于保障生产成效的核心因素,所以,现代化科技能够产出的收益是巨大的。基于此,煤矿公司需要积极自主的争取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帮助,开拓专项安全资金的流通渠道,与相关科学研究团队和相关高校建立协作关系,消除安全问题中的难点问题和重点问题。还应引进全球化的先进技术,组派高层管理人员去到发达国家进修,以充分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3.隐患管理
检验工作者在检查安全隐患期间,总是太过表面化、不够深刻,检验到的均属于表面化的小问题,其中深入性的问题或者是系统性的问题要么检验不到,要么不会表述。在整治安全隐患期间,无法分析、研究出引发问题与隐患出现的因素,改进方案不完善。在根源上补充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应该对煤矿中各类隐患信息监管、排查与整治,做到分级管理,将职责细分到各部门和个人头上,同时构建相应的奖罚机制。提升对安全隐患的汇总和研究,针对反复产生的问题应该在管理工作中寻求问题,而不应该仅仅将目光放在隐患自身上。
因此,矿井应该不断完善安全制度,提高工人遵纪守法的意识,进而保障生产的安全、 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高厅.浅析煤矿综采放顶煤安全开采问题[J].能源与节能,2021(02):35-36.
[2]解宏伟.紫晟煤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研究[J].能源与节能,2021(01):116-117+119.
(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大同 0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