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空气源热泵相变蓄热除霜性能模拟研究

来源 :制冷与空调(四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pple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温空气源热泵是目前主流的节能设备之一,但其发展受到结霜问题的困扰。以相变蓄热除霜技术为基础,借助Fluent软件对蓄热器传热模型进行了建模,模拟分析了换热管数量、换热流体温度和换热流体流速对蓄热器传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结构合理的基础上,增加蓄热器内换热管数量可以提高传热性能;随着传热流体的温度与相变材料的温差增大,蓄热器的传热效果增强,除霜效果增强;流速增大,蓄热器的传热效果增强,除霜效果增强。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使用了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扫描电子显微术、X射线衍射和有限元模拟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微米级微裂纹对水冷无氧铜坩埚失效的影响。有限元模拟显示在使用过程中水冷铜坩埚的温度分布范围是33℃183℃,温度最高的区域对应于出水口附近的水道过盈配合处。在薄的坩埚内壁上侧截面温差大、热应力大。导致水冷无氧铜坩埚失效原因是在热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宏观裂纹,而不是熔融金属铈腐蚀和杂质有害相的形成。宏观裂纹起源于在制备铜坩埚时水道过盈配合过程中引入的几十微米的微裂纹。在热应力的作用下,这些微米级裂纹会逐渐扩展,形成由延伸方向
分析了医院对于空气品质和空调节能的要求,介绍了常用的空气-空气热回收装置的特点。以上海地区某医院典型病房层为例对热回收系统进行节能效益评价,得出建议采用热回收装置室外气象条件范围和具体的热回收控制策略。
为研究膨化鱼饲料热空气穿流干燥特性,采用自制的干燥实验装置,在60℃与73℃的干燥条件下,对常用的6cm和8cm饲料层厚度进行了干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饲料层的水分比随时间的变化特性可以用Page模型表达。
为了降低传染性疾病在隔离病房传播感染的风险,给医护人员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单条缝贴附送风、对侧条缝贴附送风、百叶风口送风以及置换送风4种送风形式为例对隔离病房的人体热舒适性、咳嗽液滴的排除效果及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病人和医护人员热舒适性要求下,与其他3种送风形式相比,在置换送风的送风形式下,隔离病房的小粒径咳嗽液滴(5μm~50μm)排除效果最好,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最低,建议隔离病房采用置换送风的送风形式。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高精密仪器对生产环境要求的提高,建筑室内空气品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营造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恒温恒湿、绿色环保、节能健康的室内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目前多数空调系统均采用大温差、小风量的送风模式进行送风,使空调房间换气次数较少,导致室内空气品质下降,室内温度场及速度场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危害人体健康。为此提出利用冷凝热回收对降温除湿后的露点空气进行再热,从而满足小温差、大风量的送风要求,使空调房间空气品质满足工艺性空调的要求。此设计方案不仅可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而且还可最大程
水蒸气等离子体射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富含羟基组分、良好的环保特性、工作介质廉价等优点,在危废处理和化学合成等领域具有显著应用前景。但由于水蒸气在输运过程中易冷凝,严重影响水蒸气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稳定性及电极使用寿命,制约着水蒸气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工业化应用。本文针对水蒸气易冷凝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防止水蒸气冷凝的措施,并设计了专用的水蒸气等离子体发生器,采用数据采集卡与光谱分析仪等对水蒸气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的水蒸气等离子体发生器相比,经本文防冷凝优化后的水蒸气等离子体
某大型风洞试验气体温度高、流量大,对真空排气设备要求高,传统风洞用真空排气设备无法满足要求,为达到减小规模、降低成本的目的,首次将大排量、高转速离心真空泵应用于风洞试验设备。本文根据风洞试验排气要求,对离心真空泵的气动结构进行了设计。利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对离心真空泵内部流动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为了充分考虑离心真空泵内部流动的非对称性,对离心真空泵转子的气体流动特性进行了全通道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出的离心泵流量、极限真空度等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并在试验台测试和风洞实测中得到性能验证,较好的完成风洞试
随着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在浙江省全面推行,对闸站自动化控制的流程化、规范化提出更高要求。在以往的控制系统中,视频监控系统作为保证闸站运行安全的重要一环,并没有与上位机软件形成完善的闭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设计一种上位机提升方案,以C++开发的ActiveX视频控件为媒介,将视频监控引入到上位机控制系统中,通过上位机控制系统的流程设计,将视频查看与闸站操作紧密结合,提升闸站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改善乙二醇载冷剂对制冷设备换热器铜管腐蚀问题,确认腐蚀机理并制定改善措施。通过对铜管腐蚀泄漏点进行宏、微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等方法进行分析讨论。确认铜管腐蚀最主要的原因是制冷系统中的碳钢材料与酸化的乙二醇溶液反应,产生铁离子与换热器的铜管发生电化学反应,导致腐蚀穿孔泄漏。通过对制冷系统的乙二醇腐蚀机理做了进一步的归纳阐述,在使用缓蚀剂的基础上根据腐蚀机理提出乙二醇充注及pH值定期检测监控的防护措施,对后续的使用风险管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通过一系列的刻蚀实验,研究了在反应离子刻蚀(RIE)过程中,CF4流量及射频功率等工艺参数对刻蚀硅基材料的影响,采用不同工艺条件,得出了对应的刻蚀速率、均匀性、选择比等刻蚀参数,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得到了相对最佳的工艺条件,能较好地实现硅的各向异性刻蚀,为硅基材料刻蚀技术在半导体工艺中的应用做了一定的实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