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细碎的往事,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却全变成钻石一样晶莹纯粹的回忆,在现在,在未来,温暖着拥抱着孤单裸露的灵魂……
罚站
6岁的时候,每天清早晓雨都会在我家巷口的那棵栀子树下等我。我背着书包走完一条长长暗暗的小巷,一抬头就看见栀子树下穿着蓝色背带裙的小小身影,于是快乐地迎上去,两个人手挽手地去上学。
有一回,我在上课的时候看小说给老师逮到了,被勒令到走廊上去罚站。对于女孩子来说,那是非常没有面子的事情。我一个人站在冷清清的走廊上,恨不得有个地洞给我钻进去。突然间朝向走廊的那扇窗户被推开了,晓雨趁着老师写板书的时间塞给我一样东西,很快地朝我笑了一下,转过头若无其事地继续听课。我低头看看,手心里是一颗奶糖。
后来我看《简·爱》的时候,看到简在孤儿院受罚而海伦走过去用微笑安慰她的那一段,不知怎么的,我立刻记起了多年前我的那次罚站。
心事
12岁,刚刚上初一的我们一起逃课去录像厅看了《英雄本色》,对潇洒不羁的小马哥倾倒得一塌糊涂。那时隔壁班里有一个高个子男生,不怎么爱笑,走路的时候腰挺得直直的,眼睛里有一种冷冷的神色。我和晓雨都在暗暗地喜欢他,下课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去门口聊天,不为别的,只为他经过的时候可以近距离地看他一眼。
这是第一次我们没有向对方倾尽心事,然而彼此都是心照不宣的。当事情过去多年之后,我们偶尔还会提起那一回,提起的时候便会心一笑,从对方的眼睛里看见当年的自己——那种青涩年华里最初的心动。
我多么幸福,这一切都能有一个人和我分享,在当时不孤独,在事后温暖贴心。
毛毛虫
17岁,我们上高三。高考的前一天傍晚,在看考场回来的路上,我们慢慢地骑着车,和平时一样地说笑着,但是两人心里各自惴惴不安,都觉得前途未卜两眼茫茫。晓雨忽然唤我抬头——也许是晚霞余光,也许是夕阳残照,那一刻的天空竟是一种奇异绚丽的淡紫色,美得惊心动魄。
我和晓雨把车停在路边,站在匆匆的人流中,挽紧了彼此的手。那一刻的我们像是毛毛虫,在经历了无尽的等待和艰苦的努力后,即将破茧而出,化为阳光下翩翩的彩蝶。
那一年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N大中文系,而与我填报相同志愿的晓雨却以三分之差与梦想擦肩而过。父母要她复读一年,晓雨却坚决不肯。在她与父母争执得最厉害的时候,她躲到我家来。一个个夏日的夜晚,我们坐在铺满月光的阳台上,沉默地相对。
送我去报到的那一天,在喧闹的月台上,火车开动的一刹那,晓雨大声地对我喊:“桑桑,你一定要让自己快乐啊!”我忍着快要流出来的泪水,拼命地点头。
一半
18岁,我上大一。没有晓雨的生活骤然冷清了许多,再也没有人和我到哪里都形影不离;再也没有人陪我疯疯癫癫故意去淋雨;再也没有人能那么了解我那么懂我,甚至只需要一个眼神便明白我想说什么。没有晓雨,我的世界仿佛少了一半。
我认识了新的朋友,选了许多课,参加了许多社团,在忙碌的间隙我给晓雨写信。我跟她说校园里春天樱花烂漫秋日银杏金黄,夏天的时候在荷花池旁看书会有淡淡的荷香萦绕不散;没有课的时候躺在柔软的草地上晒太阳,有好多美女帅哥在旁边来来往往赏心悦目;女生宿舍楼下永远有男生傻乎乎地站在那里,真是好玩死了……
我没有告诉她我怀念高中时候的紫藤长廊,那时我们经常在那里一起背单词,阳光透过浓绿的枝叶撒下斑驳的光影——那些水样的歌声,那些玫瑰般的笑颜,那些莫逆于心的言语……我们都在不可避免地成长,学会收藏心事,学会隐忍背负,然而不变的是彼此相知至深的关怀体贴。我不愿她看到我因思念而软弱,我知道,她也一定是这样。
相知
19岁,晓雨去了上海,凭着自小练就的一手钢琴和甜美的嗓子,在一家酒吧里寻了一个唱现场的机会。白天则上辅导班,准备自考。我知道她在用另一种方式寻找自己的梦想。我把自己的笔记全部复印了一份给她寄去。不久她来信了,没有说谢谢,我很开心。
20岁,大三,我发表了几篇文章,加上做家教余了一点钱,就去上海看她。晓雨把我带到她打工的酒吧,让我在靠近乐池的一个角落等她。我记得那一晚她唱了好多歌,一首一首全是当年我们一起听过,共同钟爱的。最后,她唱了一首“南方二重唱”的《相知相守》,“不强求每一个夜都温柔,相知不一定相守,这些年学会了不泪流,把所有的话藏在心头……”
唱到间奏的时候,晓雨转过头来向我微笑,我们都看到有湿湿的光在对方的眼里流转。
从酒吧里出来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我问她是不是每天都这么晚一个人回家,晓雨笑一笑。路灯下有一个瘦瘦高高的男孩子迎了上来,朝我笑:“你一定就是桑桑,晓雨经常和我说起你……”
那一晚,我们聊了一个通宵,于是我知道他就是思齐,晓雨信里常常出现的一个名字。晓雨和我说起他的时候,脸上有舒展的柔软的微笑,眼睛里有温存的梦幻的光芒。我看着她的神情,从心里为她欢喜了起来。
第二天我们去逛街。两人一人一个甜筒,那么多商店挨个逛下来,走到脚软看到眼花,仿佛回到高中,两小无猜的时光。
在淮海路的百盛店,我们在思彼垂银的专柜前看了好久,趁晓雨转身的工夫,我让小姐拿一对情侣银戒,一边半颗心,拼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地久天长。
晓雨愣了一下:“桑桑你这是干什么?”
我不答,只是将它放在晓雨的手心:“一个给你,另一个给思齐,算是我给你们的祝福吧。”
晓雨还想说什么,我制止住她:“嘘,将来思齐自会给你买白金的钻石的,这个不值什么钱,只是我一片心,你要是再推,就是嫌不好。”
晓雨将戒指慢慢握紧,满眼的感动,轻轻点一下头。
嘱咐
21岁,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晓雨正好同步拿到了自考的本科毕业证书,她把电话打到我家里来,恰是天天接的电话。我从他手里拿过听筒,一听那边是晓雨,我愣了一下,便刷地红透一张脸。
三言两语说完正事,她坏坏地笑问:“那个一定是天天啦?你让他听,我有话对他说。”
天天拿着听筒,一边听一边忍不住笑出来。我生怕晓雨淘气,将我小时候的糗事统统道出来,便去抢听筒,天天不让我便去呵他痒。他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一边笑一边还在和晓雨说什么,突然他脸上神色改变,坐直了身体庄重认真道:“你放心,我一定会的。”
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当日晓雨跟他说的是:“桑桑还是孩子脾气,你要多担待她。”
轻轻一句,言语里那份嘱咐,惟有我知道有多么重,让我不由得从心里感激出来。
就是这样,我们彼此携扶依赖,走过一路时光,从青涩走到成熟,从含苞走到盛放。像同一棵树上的两根枝条,各自尽力向着高处生长,然而在心底最深的角落,我们有着同样的欢喜同样的悲伤。
我记得我们共同读过的书、唱过的歌、看过的电影、爱过的人、经历的失败、承受的伤害……在流水一般来了去了的日子里——不离不弃,相伴相依。
(插图:芮军)
罚站
6岁的时候,每天清早晓雨都会在我家巷口的那棵栀子树下等我。我背着书包走完一条长长暗暗的小巷,一抬头就看见栀子树下穿着蓝色背带裙的小小身影,于是快乐地迎上去,两个人手挽手地去上学。
有一回,我在上课的时候看小说给老师逮到了,被勒令到走廊上去罚站。对于女孩子来说,那是非常没有面子的事情。我一个人站在冷清清的走廊上,恨不得有个地洞给我钻进去。突然间朝向走廊的那扇窗户被推开了,晓雨趁着老师写板书的时间塞给我一样东西,很快地朝我笑了一下,转过头若无其事地继续听课。我低头看看,手心里是一颗奶糖。
后来我看《简·爱》的时候,看到简在孤儿院受罚而海伦走过去用微笑安慰她的那一段,不知怎么的,我立刻记起了多年前我的那次罚站。
心事
12岁,刚刚上初一的我们一起逃课去录像厅看了《英雄本色》,对潇洒不羁的小马哥倾倒得一塌糊涂。那时隔壁班里有一个高个子男生,不怎么爱笑,走路的时候腰挺得直直的,眼睛里有一种冷冷的神色。我和晓雨都在暗暗地喜欢他,下课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去门口聊天,不为别的,只为他经过的时候可以近距离地看他一眼。
这是第一次我们没有向对方倾尽心事,然而彼此都是心照不宣的。当事情过去多年之后,我们偶尔还会提起那一回,提起的时候便会心一笑,从对方的眼睛里看见当年的自己——那种青涩年华里最初的心动。
我多么幸福,这一切都能有一个人和我分享,在当时不孤独,在事后温暖贴心。
毛毛虫
17岁,我们上高三。高考的前一天傍晚,在看考场回来的路上,我们慢慢地骑着车,和平时一样地说笑着,但是两人心里各自惴惴不安,都觉得前途未卜两眼茫茫。晓雨忽然唤我抬头——也许是晚霞余光,也许是夕阳残照,那一刻的天空竟是一种奇异绚丽的淡紫色,美得惊心动魄。
我和晓雨把车停在路边,站在匆匆的人流中,挽紧了彼此的手。那一刻的我们像是毛毛虫,在经历了无尽的等待和艰苦的努力后,即将破茧而出,化为阳光下翩翩的彩蝶。
那一年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N大中文系,而与我填报相同志愿的晓雨却以三分之差与梦想擦肩而过。父母要她复读一年,晓雨却坚决不肯。在她与父母争执得最厉害的时候,她躲到我家来。一个个夏日的夜晚,我们坐在铺满月光的阳台上,沉默地相对。
送我去报到的那一天,在喧闹的月台上,火车开动的一刹那,晓雨大声地对我喊:“桑桑,你一定要让自己快乐啊!”我忍着快要流出来的泪水,拼命地点头。
一半
18岁,我上大一。没有晓雨的生活骤然冷清了许多,再也没有人和我到哪里都形影不离;再也没有人陪我疯疯癫癫故意去淋雨;再也没有人能那么了解我那么懂我,甚至只需要一个眼神便明白我想说什么。没有晓雨,我的世界仿佛少了一半。
我认识了新的朋友,选了许多课,参加了许多社团,在忙碌的间隙我给晓雨写信。我跟她说校园里春天樱花烂漫秋日银杏金黄,夏天的时候在荷花池旁看书会有淡淡的荷香萦绕不散;没有课的时候躺在柔软的草地上晒太阳,有好多美女帅哥在旁边来来往往赏心悦目;女生宿舍楼下永远有男生傻乎乎地站在那里,真是好玩死了……
我没有告诉她我怀念高中时候的紫藤长廊,那时我们经常在那里一起背单词,阳光透过浓绿的枝叶撒下斑驳的光影——那些水样的歌声,那些玫瑰般的笑颜,那些莫逆于心的言语……我们都在不可避免地成长,学会收藏心事,学会隐忍背负,然而不变的是彼此相知至深的关怀体贴。我不愿她看到我因思念而软弱,我知道,她也一定是这样。
相知
19岁,晓雨去了上海,凭着自小练就的一手钢琴和甜美的嗓子,在一家酒吧里寻了一个唱现场的机会。白天则上辅导班,准备自考。我知道她在用另一种方式寻找自己的梦想。我把自己的笔记全部复印了一份给她寄去。不久她来信了,没有说谢谢,我很开心。
20岁,大三,我发表了几篇文章,加上做家教余了一点钱,就去上海看她。晓雨把我带到她打工的酒吧,让我在靠近乐池的一个角落等她。我记得那一晚她唱了好多歌,一首一首全是当年我们一起听过,共同钟爱的。最后,她唱了一首“南方二重唱”的《相知相守》,“不强求每一个夜都温柔,相知不一定相守,这些年学会了不泪流,把所有的话藏在心头……”
唱到间奏的时候,晓雨转过头来向我微笑,我们都看到有湿湿的光在对方的眼里流转。
从酒吧里出来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我问她是不是每天都这么晚一个人回家,晓雨笑一笑。路灯下有一个瘦瘦高高的男孩子迎了上来,朝我笑:“你一定就是桑桑,晓雨经常和我说起你……”
那一晚,我们聊了一个通宵,于是我知道他就是思齐,晓雨信里常常出现的一个名字。晓雨和我说起他的时候,脸上有舒展的柔软的微笑,眼睛里有温存的梦幻的光芒。我看着她的神情,从心里为她欢喜了起来。
第二天我们去逛街。两人一人一个甜筒,那么多商店挨个逛下来,走到脚软看到眼花,仿佛回到高中,两小无猜的时光。
在淮海路的百盛店,我们在思彼垂银的专柜前看了好久,趁晓雨转身的工夫,我让小姐拿一对情侣银戒,一边半颗心,拼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地久天长。
晓雨愣了一下:“桑桑你这是干什么?”
我不答,只是将它放在晓雨的手心:“一个给你,另一个给思齐,算是我给你们的祝福吧。”
晓雨还想说什么,我制止住她:“嘘,将来思齐自会给你买白金的钻石的,这个不值什么钱,只是我一片心,你要是再推,就是嫌不好。”
晓雨将戒指慢慢握紧,满眼的感动,轻轻点一下头。
嘱咐
21岁,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晓雨正好同步拿到了自考的本科毕业证书,她把电话打到我家里来,恰是天天接的电话。我从他手里拿过听筒,一听那边是晓雨,我愣了一下,便刷地红透一张脸。
三言两语说完正事,她坏坏地笑问:“那个一定是天天啦?你让他听,我有话对他说。”
天天拿着听筒,一边听一边忍不住笑出来。我生怕晓雨淘气,将我小时候的糗事统统道出来,便去抢听筒,天天不让我便去呵他痒。他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一边笑一边还在和晓雨说什么,突然他脸上神色改变,坐直了身体庄重认真道:“你放心,我一定会的。”
很久之后我才知道,当日晓雨跟他说的是:“桑桑还是孩子脾气,你要多担待她。”
轻轻一句,言语里那份嘱咐,惟有我知道有多么重,让我不由得从心里感激出来。
就是这样,我们彼此携扶依赖,走过一路时光,从青涩走到成熟,从含苞走到盛放。像同一棵树上的两根枝条,各自尽力向着高处生长,然而在心底最深的角落,我们有着同样的欢喜同样的悲伤。
我记得我们共同读过的书、唱过的歌、看过的电影、爱过的人、经历的失败、承受的伤害……在流水一般来了去了的日子里——不离不弃,相伴相依。
(插图:芮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