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对策研究

来源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51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历史新高,约874万人,比去年新增40万人,其中高职毕业生约328万。职业教育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在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但在后疫情时期,如何保障高职毕业生尽早就业,是今年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是近3年来我国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而“稳就业”排在首位,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疫情发生以来,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推出了多项政策降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尽管上级主管部门出台了较多疫情下促进就业的政策,但以宏观指导为主,具体操作层面还需各高职院校研究出台微观对策和方法并加以实施。
  (1)本科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就业特点比较研究
  ①就业节奏
  高职生与本科生的人才培养规格不同,高职院校学生有半年至一年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与未来就业具有高度的铺垫性、协同性和关联性,约8成的顶岗实习单位就是高职生毕业后的第一个就业岗位,而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节奏明显要晚于高职毕业生,一般要毕业前3-6个月才最终确定,因而高职毕业生具有更为充足的就业准备期。
  ②就业单位
  就业单位是就业生分布的重要指标之一。2020年统计显示,68%的高职毕业生就职于民营企业,26%就职于国有企业,6%就业于事业单位或者政府机关。而本科毕业生的比例分别是54%,35%和11%。目前疫情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明显高于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高职毕业生受此影响也较严重。
  ③就业岗位
  就业岗位是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反映。2020届本科毕业生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中小学教育”,比例为19.3%,202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从事最多的职业类是“销售”,比例为8.9%。其中高职毕业生65%以上从事基础性操作工作,而本科毕业生该比例为43%,疫情期间,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受影响更大,而高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相对受影响较小,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相对本科毕业生亦影响更大。
  ④薪资水平
  薪资水平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反映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2020年高职毕业生的平均月薪为4112元,本科生为4624元。
  (2)后疫情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影响研究
  ①疫情对就业数量的影响
  一是企业生产经营延迟、用工成本提高,导致原有招聘计划缩减;二是因疫情致使企业无法按原计划进行校园宣传和现场招聘,部分企业推迟招聘或取消招聘;三是由于疫情的影响,部分企业损失惨重,开始裁员,许多实习生失去工作机会。
  ②疫情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疫情对就业质量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为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和工作歧视方面。工资待遇方面,由于工时减少、岗位减少,高职毕业生的工资水平会有部分程度的下降;工作环境方面,由于新冠病毒传染性强、潜伏期长,返岗复工人员在工作时需保持佩戴口罩,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下降,部分密集性生产岗位,受到感染的风险较高;工作歧视方面,部分企业不愿录用或留用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高职毕业生,甚至新冠肺炎康复者也在其中,这种歧视将带来二次伤害,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产生重大影响。
  (3)后疫情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环节分析
  由于疫情的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环节大部分转为线上,线上结合线下,以减少聚集,
  降低感染风险。疫情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环节主要包括云平台建设和调试,线上就业辅导,企业对接,就业岗位搜集,信息发布,毕业生应聘材料准备,线上宣讲,线上双选会,线上面试,跟踪反馈,签订就业协议书,试用期等。分析就业各环节,使其紧密衔接,确保高效运行,有助于提高各环节效率。
  (4)后疫情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与建议
  ①加强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引导
  抗击重大疫情期间,各地涌现一大批医务工作者和防控工作人员英勇奉献、抗击疫情的事迹,具有强烈的榜样引领和教育引导意义。高职院校需特别注重对这些素材的整理挖掘,结合当前抗击疫情的形势,有针对性地面向毕业生开展就业观、择业观引导。如本校护理专业有多位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毕业生,还有防疫物资短缺情况下,勇敢逆行利用专业优势制作消毒洗手液的精细化工专业师生等优秀事迹榜样,学校都进行了大力宣传,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引导作用。
  ②完善高职院校就业信息系统
  疫情导致的毕业生就业求职“远程化、线上化、分散化”等形势给就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疫情防控期间的就业实际需求分析,高职院校就业信息系统需充分考虑就业工作整体环节,充分涵盖线上信息发布模块(发布招聘信息、通知公告等)、线上辅导课程模块(线上就业课程讲座、就业引导等内容)、线上招聘活动(包括线上宣讲会、双选会、洽谈面试等)、线上调研跟踪模块(掌握毕业生的求职意向和求职动态进展)、线上互动交流模块(线上解答咨询)、精准信息推送模块(匹配毕业生就业意向推荐就业信息)等多个模块。
  ③提升毕业生就业胜任力
  “就业胜任力指数”与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素养构成。2019年的高校毕业生调查结果表明:“就业胜任力指数”与就业结果正相关。在疫情防控期间,XX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学生短期学习能力、求职能力提升。由专业教师指导毕业生进行就业相关的高价值复杂活动,并进行高频集中训练,如简历制作、行业研究、市场调研、推广测试、虚拟面试,极大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胜任力。
  ④發挥就业制度和就业教师队伍合力
  一是及时修订就业奖励制度和就业帮扶资助政策。对于到抗击疫情领域就业的毕业生给予就业奖励,对于湖北籍毕业生尤其是家庭困难毕业生给予求职资助,与湖北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一帮一”开展就业互助活动,4月份的“空中双选会”中为其提供了5292个岗位,1410名学生参加,71%学生收到企业面试通知,不少学生已达成就业意向。二是提升就业教师队伍战斗力。所有的线上就业工作,离不开就业工作队伍在线下的深入参与和支持。XX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就业队伍,每位老师承担若干名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三是加强各部门间协同发力。疫情防控期间的就业引导工作,不仅仅要有思想教育、观念引导层面的工作,也需要具体的就业帮扶来解决毕业生实际问题,将就业引导工作落在实处。学校就业部门、学校心理教育中心、资助中心、学业辅导中心等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帮助毕业生缓解因疫情及其连锁影响而产生的焦虑情绪,解决他们因疫情导致的经济困难和学业困难,消除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各种不利因素,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岳昌君.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N].中国青年报.2020年/3月/9日/第008版.
  [2]闫月勤,邓发云.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特点-42所在蓉高校调查数据统计发现,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6,17(1):1-8.
  [3]陈建帮.抗击疫情形势下对大学生就业引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6):38-42.
  基金项目:2020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新冠疫情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和对策研究》(2020088),主持人:吕路平;2022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双高计划”建设成效评价研究》(22NDJC323YBM),主持人:吕路平。
  作者简介:吕路平(1981-),男,浙江杭州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学。
其他文献
摘要: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类专业主要课程之一,其实验教学中必需开设一定比例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将 DIY-PDCA 法融入食品工艺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旨在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创新模式,特别是引入PDCA循环,使学生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强化了质量意识。  关键词:食品工艺学;DIY;PDCA  食品工艺学是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
期刊
主持人语:   余怒是一位自觉的、具有实验精神和文本意识的诗人,诗作具有复调、立体、交互、开放的特点,致力于诗与语言、人与世界关系的重构,诗歌、小说、诗论三者并重,不断拓展自我与写作的疆域。廖令鹏的评论,通过对余怒诗歌内在演变脉络的考察和梳理,发现其作品“潜伏着一种异样的样式”,其写作是“左手与右手的自我较量,进行诗人个体,语言、阅读者,到历史写作这样一个多重关系的‘文本——语言——作品——历史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个领域对创新提高重视程度,同时将创新人才的要求与培育当作时代的主题。在国家整个建设当中,经济管理人才是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在这种情况下,非常有必要增强创新能力。西方经济学是经管专业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在设计教学大纲过程中还未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育,鉴于这种情况,此篇文章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针对基于创新能力视域下,开放教育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关键词:开放教育;
期刊
摘要:当代设计类研究生教育需要突破学科壁垒,从更多元的视角实现创新设计研究及创作。《设计创意与方法》是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开设的跨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师将研究、探讨、创作相结合,以整合—分组—整合的方式,激励四个专业的学生充分挖掘各自的学术智慧与专业优势,将不同学科的方法重叠在同一主题创作上,开辟全新的解题思路。本文通过自身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践,探讨有效的跨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跨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文学类通识教育的重要性,研究了高校文学类通识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高校文学类通识课程教学优化建议,以期为高校文学类通识课程教学工作推进提供科学的指导。  关键词:文学类通识课程;高校;教学现状;优化建议  引言  在通识教育下,高校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增强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发展水平。正是由于通识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我国加大了对通识教育的推广力度,希望高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常态和中国发展越来越快的经济。因此,需要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中国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支持力度。应用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机制的企业、高校以及其他研究院,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都会为其注入一定的优势和有力的资源,促进企业高校和政府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其最终目的是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更多有用的人才以及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促进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国家的经济
期刊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十分发达,信息产业迎来了发展高峰,现代社会对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要求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各个高校纷纷投身到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并将专业综合能力为重点,全面培养专业人才。针对当前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进行了相关探讨,提出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专业;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期刊
摘要: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分析功能强大,由于界面操作简单,适合应用在电子电路仿真分析来进行课程辅助教学。在高等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利用该仿真软件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由抽象到具体化,有利于理论知识点的进一步掌握,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Multisim;高职;分析  1引言  在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围绕着培养具备较高职业素养、较强动手能力、扎实专业基础的技
期刊
摘要: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光荣的道理,最终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一批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对学生的劳动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劳
期刊
摘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高校专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建设高水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对于培养素质专业人才十分必要。特别是CDIO模式作为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对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习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考核体系等多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高职院校在CDIO理念基础上构建高水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要要求。因此,本文对于深入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