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LNG船舶仿真系统

来源 :船海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5201314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LNG船舶数字化三维模型,开发船舶6自由度运动数学模型,模拟各种海况条件下的船舶运动规律;运用海浪建模技术、柔性物体模拟技术实现高逼真度的航行场景模拟;利用LOD技术、遮挡剔除等场景优化方法提高动态场景的绘制效率。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模拟较准确,场景沉浸感较好。
其他文献
为了减少连续进料的湿式厌氧发酵工程产沼液量和出料热量损失,在50 L连续进料的湿式厌氧发酵装置中模拟实验研究长期回流沼液对牛粪厌氧发酵工程的影响,在中温(37±1)℃条件下研究不同沼液回流比例(0%、30%、40%、50%、60%)时日产气量、甲烷体积分数、pH值、SCOD含量和氨氮含量变化,并通过动力学分析回流对甲烷生产的促进机理。结果表明:回流比例为40%的试验组在回流阶段日产气量逐渐升高并在108 d后趋于稳定,在试验周期内最高日产气量为62.45 L,容积产气率为1.39 L/L,与回流比例为0%
针对渤海某油田生产水处理系统在用气浮选器装置使用过程中溶气效果不佳、携油不彻底等问题,在对现有气浮选器内部结构、微气泡发生装置、溶气水制备系统以及气源的改造的基础上,进行不同进气压力、进气流量、气浮循环泵回流水量下的处理效果测试,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最佳运行工况。改造后气浮选器的运行状况表明,其溶气水制备系统运行状态良好,达到了其设计的溶气状态,可保障生产水处理系统的水质达标。
以某加注船对某超大型集装箱船加注LNG燃料为例,从安全角度,基于HAZID方法对其进行危险场景辨识、评估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分析认为,加注船和受注船发生碰撞、加注软管发生破裂、集装箱掉落等场景风险较大,应采取限定作业的环境条件、划分加注限制区域等措施控制风险。
针对自升式平台就位下放桩腿至海底时,桩靴与海底可能发生触底碰撞,造成桩腿、桩靴等结构损坏,影响平台安全的问题,为防止桩靴与海底的撞击力过大,通常限制作业环境条件。以某平台为例,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和莫里森方程,采用频域方法研究就位过程中桩腿下放至接近海床时平台的水动力响应,考虑3种不同海况,以RAO分析结果为基础,参照模拟靶谱法与刚体运动特性完成频-时域转换,获得桩靴底部垂向速度的最大值。基于显式动力分析方法,建立桩腿-桩靴-地基的有限元模型,选取3种海洋地基,以垂向速度最大值为数值模拟的动力因素,对碰撞过程
单点系泊系统作为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PSO)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STP(水下转塔生产系统)形式单点在中国南海海域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介绍STP形式单点海上解脱与回接作业,结合工程实例,采用“T”形布置控制平面运动精度,同时制定多艘拖船指挥协调的优化方案,可缩短海上作业时间,达到油田提前复产,降低工程整体投入的效果。
利用Dawson结构磷钨酸(PW)对HZSM-5进行改性,研究PW负载量对生物质热重特性及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并对制取的生物油进行液相及有机相分析.结果表明:添加HZSM-5使热重曲线向
针对油田试采作业期间,大量油田伴生气被直接放空或者燃烧造成的能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利用某自升式平台的钻杆堆场空间布置伴生气液化装置,采用C3/MRC混合冷剂液化工艺对伴生气进行液化,将液化后产生的LNG及NGL放入罐箱中存储,另布置双燃料发电机组一台为伴生气液化装置提供电力,回收方案扩展了某自升式平台的功能,可实现平台在试采作业期间伴生气液化回收、储存、转运的一体化。
针对12000 m3 LNG加注船液货舱漏热问题,对液货舱罐体、下部固定端鞍座、下部滑动端鞍座、上部支撑、纵向支撑、止浮装置和气室进行热分析,计算得到单舱漏热量、液货蒸发量,各漏热环节中,罐体漏热占78.4%,其次为通过下部鞍座支撑漏热,为15.7%,两者的漏热量之和占比94.1%,其他部件的漏热量占比均较小,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储罐漏热量,拟合得到漏热量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式,计算分析了不同组分下的储罐热性能。
针对渤海某油田FPSO闪蒸设备多次发生真空系统运行不稳定,闪蒸设备停机的问题,分析真空系统运行不稳定原因,对冷凝塔操作压力、气动高真空挡板阀开启时间、气动高真空挡板阀开度3个参数进行优化,清除了真空系统运行不稳定的现象,保证了闪蒸设备的稳定运行。
近年来,纳米铁颗粒(纳米零价铁)因其优异的催化/还原性能,并且价廉、环境友好,已成为主要的环境修复材料之一。目前,纳米铁颗粒主要用于水体修复,如:重金属离子去除、有机物污染物降解和无机阴离子催化还原等。纳米铁颗粒易团聚和结构单一等问题会导致其活性低、稳定性差和去除种类单一。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迫切需要研究纳米铁颗粒的界面设计。本文重点阐述纳米铁颗粒及其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界面设计、在重金属去除和硝酸根去除转化中的应用以及在环境修复中的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