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标签,无处不在

来源 :求学·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xcc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生天生就要做(做不好)××事”?
  湖南卫视《少年说》:一名初中女孩叙述自己被母亲要求做家务的经历,她说:“我妈妈在家时总是和我说,女孩子就要多做家务……我一不想学,我妈妈就说,你以后嫁人了,难道还要你老公来帮你做饭吗?我今天想问问妈妈,我老公为什么就不能帮我做(家务)呢?”女孩的母亲面对来自女儿的质问不以为然,并用“我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来证实自己言行的正当性。
  《华尔街日报》:该报曾刊载一篇关于美国伐木工的报道,其中提到美国的伐木工多为男性,即使有少数女性进入这个行业,也会因为遭受排挤和歧视而最终转行。美国的伐木工群体以“伐木工都是男性”来举证只有男性才有能力、有资格成为伐木工。
  ……
  “少年娘则国娘”?
  网络热搜:近几年来,以妆容精致、服装考究著称的“爱豆”(明星偶像)备受女性追捧。与此同时,部分“爱豆”因演技差、口无遮拦、抄袭而给观众留下不好的印象。在种种因素叠加之下,他们被贴上“娘”的标签,并被批评可能会影响社会审美、带坏社会风气,最严重的指责则是“少年娘则国娘”。
  ……
  在生活中,性别标签要求与之不符的人削足适履、活成“标准”的样子,这种做法必然不可取,但全盘否定也是一种刻板印象。究竟该如何应对性别标签,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黄文斌:不要活成“男孩”,也不要活成“女孩”,请活成自己
  大部分人对性别存在某种设定,无论有意与否,无论出于善意还是恶意,性别标签都普遍存在。
  例如,虽然歧视女性的行为遭到越来越多的人抨击,但那些下意识的隐性歧视往往被忽略,如“女生天生就做不好××事”正是隐性歧视的一种。当女性被各种标签约束的时候,男性也是性别标签的受害者。社会对男性的刻板印象多表现在对其外表、性格的议论上,男性的标签通常是刚强果敢,而稍微文静一些的男生则会被冠上“娘娘腔”的外号。
  此外,性别标签有时打着“爱护”和“理解”的旗号,在同一件事上公然对男性和女性实行双重标准。例如,女性的经济独立是能够负担自己的花销,而男性如果没办法负担大部分家庭开支则被认为是无能;在社交场合,女性坚持AA制会被夸赞为独立女性,而男性坚持AA制则会被认为吝啬……
  这些双重标准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有道理,实际上它们既歧视了女性,又伤害了男性。当我们试图站在性别的视角上为一个群体开脱时,必然会以另一个群体的牺牲为代价。
  我们必须承认男女是有差异的,也必须承认生理差异会造成男女体能上的差异,但承认差异不代表认可标签。消弭性别刻板印象道阻且长,但所幸拥有自由意志的人类可以选择:不要活成“男孩”,也不要活成“女孩”,请活成自己。
  林源:性别標签有积极的一面,但弊大于利
  在价值多元的时代,对不同审美的包容是十分有必要的。虽然当今的审美确实有偏向女性化的表现——许多女生更喜欢纤细和精致的男生。但我们大可不必担心中国会因此“娘化”,毕竟一种价值观的生命力就在于人们的身体力行,如果一个男生因为缺乏男性气概而不能履行其作为公民的职责,那么不用等待舆论进行审判,他也必然会知道“娘化”的恶果。激烈的社会竞争能够准确地告诉我们,究竟应该采用哪种观念。
  首先,我们呼吁撕掉性别标签,不代表抛弃性别这一概念——性别概念的消失也不利于我们对女性进行差别化的保护,比如就业机构对女性实行的一些反歧视救济措施,以及为保护孕产妇的权益而实施的政策等都是合理的。
  其次,撕掉性别标签的前提在于认清标签背后承载的观念。虽然性别标签背后隐藏了刻板教条,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如男孩子要有足够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等。不过总体来说,性别标签弊大于利,我们强调的是勿把个人无意义的期望放置到性别认知当中,并要求别人去遵守。
其他文献
工商管理,说白了,就是教我们如何让企业运营得井井有条,如何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甚至如何去挽救濒临倒闭的企业。那么,工商管理的学生在学校里学些什么,又是怎么学的呢?  其实我们经常“玩”  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颇为复杂,主要包括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块知识,往下细分又有诸多专业方向,如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因为理论知识多,所以大多数课程的内容都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好在我们
期刊
档案是历史与记忆的载体,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记忆能够留存下来,靠的就是档案。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也唯有中国的历史和文明绵延不断,传承至今。我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档案学,这个看似神秘的专业,它的真正面目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专业冷门,但是有趣  先给大家概述一下“档案”的定义及学科的内容吧。“档案”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信息记录,档案学科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收集、整理、保存、开发好这些宝贵记录。全国开设
期刊
学习园艺专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看到这个問题,第一时间涌现在我脑海里的是潮汕青橄榄的滋味——初嚼时觉得酸涩无比,随后才感到甘甜四溢。  初尝青橄榄  我最开始学习园艺专业的时候,因为不够了解这个专业,所以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总带着因漫无目的而产生的“酸涩感”。  大一的时候,除工程数学、无机化学、通用化学实验等基础课及一些公共必修课外,我们还要学习与植物相关的知识,因而植物学、分类学和生理学等课程也
期刊
我是一名专攻学术著作的图书翻译。提到翻译这个职业,就不得不谈谈英语的学习。我一直都对英语情有独钟,怀着对这门学科的热爱,我走向了我热爱的工作岗位——图书翻译。  回首过去:雄关漫道真如铁  在读书时代,我在学术上的专注成就了我后来的职业道路——我凭借自己的兴趣和超常的努力,拿到了北京某翻译公司的签约合同,签约了《社会学的想象力》这本大学社会学教材的翻译工作,这也是我最值得骄傲的事。  翻译分为同传
期刊
“吃货”的志向  初识同济大学,实属巧合。当时年少的我沉迷湖南卫视的节目,一个闲来无事的周五,一家人慵懒地窝在沙发,看着《天天向上》节目,突然两面战旗赫然出现,是同济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一场美食比拼。同济大学带来的是鲜嫩多汁的大排,口味多样,煎炸烹煮样样齐全,售价亲民,据说排队的人络绎不绝,不愧为同济大学之美食担当。  看着色泽诱人的大排,以及主持人争相品尝后的表情,没错,年少的我心动了,心仿佛飞
期刊
“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掠过半夏,涼透薄荷裳。”在这两句词中,中文系的学子或许会读出淡淡的忧伤之情,而我们中药学的人却会读出几味中药——“黄柏”“桂枝”“连翘”“半夏”“薄荷”。以药入诗,借药抒怀,哈哈,谁说只有中文系的人才能读懂诗人的小心思呢?我们中药学的学子也可以呀!  谁说我们是学种草药的?  中药学这门专业经常会被人们简单地理解为“种草药专业”,唉,其实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
期刊
自从学了秘书学,每次别人问起我的专业,我都要经受一番“灵魂拷问”:“啊?男生怎么去学了秘书学呢?!以后当秘书吗?!”  专业又没有性别之分,谁说男生就不能学秘书学了? 看来我有必要跟大家好好聊聊了。  我们先来看何为“秘书”  在我国,“秘书”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最初指物而非指人,即秘密的书,如宫禁藏书、朝廷机要文书等。而古代的秘书工作者则被称为“史官”“御史大夫”“尚书”“长史”“主簿”等。直至
期刊
——我们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子,我们一般把它称为戏文专业。  ——那你们是艺术生咯?  ——不全是。戏文专业既可归属为艺术类专业,高高挂在艺术学院里,又可归属为文学类专业,低调地待在文学院里,看它所在的大学怎么安排了。但文学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所以我们戏文专业的人都自称是学艺术的人(傲娇脸)。  原来学艺术的人都这么……  戏文专业所含的内容太广了,当我在各种戏曲、影视及文学史中挣扎的时候,我不
期刊
背书刷题,时间花了不少,但分数难以提升,这就是所谓的“瓶颈”。要突破“瓶颈”,挑战极限,还需有的放矢,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做好顶层规划,突破“规划瓶颈”  “规划瓶颈”是指复习没有章法,不知道该复习什么以及如何复习,所以同学们需要做好顶层规划,即拟定一个整体的、科学的复习计划。  首先,要有一个多读、快读课本的具体计划,例如,可以四分钟读一课,每天读四课,一周读完一本书,一个月可将历
期刊
在很多院校中,一般都会设置中文系,而在中文系中,最有代表性的专业就是汉语言文学。如今,大部分高校经历了由系改院的变迁之后,中文系的名字逐渐没入历史的长河,取而代之的是文学院这样的新称呼。但出于一种说不清的情怀,许多人仍旧喜欢将文学院称为中文系,将汉语言文学称为中文。故在此文中,我也沿用旧称,算是将自己从繁忙的世界中抽出,成全自己的情怀吧。  不是空中楼阁,无关风花雪月  别人所想象的中文系,大概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