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作业;设计;布置;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0(A)—0060—01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业的布置,目的是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强知识应用,从而达到增强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当今教育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样看来,作业的有效布置和批改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应先做一遍
目前造成学生课后负担过重有两种原因,一是教师本身的工作责任心问题。表现在简单地从习题册或教辅书中划片,有的连自己都没做过。至于习题的质量如何,学生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心中一概无数,甚至连错题也没有发现。学生课后做了很多无用功,浪费了他们宝贵的精力。二是教师的工作经验问题。尽管做了选择,但尺度把握不准。觉得这题不错,那道也该让学生练练。结果就是总量、难度都控制不了,让学生陷于题海当中,搞得学生疲惫不堪。
从目前的现状看,学生要“减负”,教师就必须“增负”。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精心备好作业。打算布置给学生做的,自己应该先做一遍,然后进行精心编排和选择。作业要体现典型性、层次性、相关性和前瞻性。即习题要反映教学重点和难点,避免低层次的重复演练,注意与前后知识的关联,体现时代特点和考试命题动向。此外,还要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功效、不同目的的作业。如有些知识是必须要强化的;有些知识是培训学生多向思维的;有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有些是应用能力培养的;有些是为以后的教学作铺垫的……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什么样的作业,都要控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之内,通常为半小时左右。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设计作业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很大的个体性差异。只有承认这种差异性,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求有所侧重,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应当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作业既要有统一的要求,也要有选择的余地。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给学生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自由选择。例如,我在教《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课时,设计了一道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实验室有足量的蔗糖固体,足量的水,80g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蔗糖溶液,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蔗糖溶液,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托盘天平,量筒等化学药品及仪器。某同学要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水,请你帮他设计配制方案。(要求至少设计两种,必须写出方案,并有计算过程。)学生只要自选两种完成即可。这样设计的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并且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给了一个自由度,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方面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指向。所以,教师还应该经常有意无意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促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发展。
三、选择作业题进入试卷
学生是看重考试和考试成绩的。利用这种心态,我们可以在每月一次的检测中有意安排二至三道平时作业中的原题,特别是错误率较高的原题,以此鼓励学生理解作业以及认真地订正错误。这样的作业就成为了他们的自身需要而不是教师的要求。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胡乱应付和抄作业的学生少了,认真做作业和爱问题的学生多了。
我们平时说对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其实考试成绩就是给学生最大的鼓励。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建考试的平台,不要怕学生都考了高分,而是要让考试作为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与契机,改变学生惧怕考试或对考试漠不关心的心理。
〔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0(A)—0060—01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业的布置,目的是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强知识应用,从而达到增强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当今教育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样看来,作业的有效布置和批改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应先做一遍
目前造成学生课后负担过重有两种原因,一是教师本身的工作责任心问题。表现在简单地从习题册或教辅书中划片,有的连自己都没做过。至于习题的质量如何,学生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心中一概无数,甚至连错题也没有发现。学生课后做了很多无用功,浪费了他们宝贵的精力。二是教师的工作经验问题。尽管做了选择,但尺度把握不准。觉得这题不错,那道也该让学生练练。结果就是总量、难度都控制不了,让学生陷于题海当中,搞得学生疲惫不堪。
从目前的现状看,学生要“减负”,教师就必须“增负”。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精心备好作业。打算布置给学生做的,自己应该先做一遍,然后进行精心编排和选择。作业要体现典型性、层次性、相关性和前瞻性。即习题要反映教学重点和难点,避免低层次的重复演练,注意与前后知识的关联,体现时代特点和考试命题动向。此外,还要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功效、不同目的的作业。如有些知识是必须要强化的;有些知识是培训学生多向思维的;有些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有些是应用能力培养的;有些是为以后的教学作铺垫的……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什么样的作业,都要控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之内,通常为半小时左右。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次设计作业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很大的个体性差异。只有承认这种差异性,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求有所侧重,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应当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作业既要有统一的要求,也要有选择的余地。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给学生开设一个“自助餐”,让学生自由选择。例如,我在教《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课时,设计了一道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实验室有足量的蔗糖固体,足量的水,80g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蔗糖溶液,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蔗糖溶液,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托盘天平,量筒等化学药品及仪器。某同学要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水,请你帮他设计配制方案。(要求至少设计两种,必须写出方案,并有计算过程。)学生只要自选两种完成即可。这样设计的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并且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给了一个自由度,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方面的学习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指向。所以,教师还应该经常有意无意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促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发展。
三、选择作业题进入试卷
学生是看重考试和考试成绩的。利用这种心态,我们可以在每月一次的检测中有意安排二至三道平时作业中的原题,特别是错误率较高的原题,以此鼓励学生理解作业以及认真地订正错误。这样的作业就成为了他们的自身需要而不是教师的要求。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胡乱应付和抄作业的学生少了,认真做作业和爱问题的学生多了。
我们平时说对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其实考试成绩就是给学生最大的鼓励。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建考试的平台,不要怕学生都考了高分,而是要让考试作为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与契机,改变学生惧怕考试或对考试漠不关心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