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酸酯酶基因1多态性鉴定及其与抗结核药物肝毒性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gouj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羧酸酯酶(CES)基因1多态性及其与抗结核药物肝毒性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时间飞行质谱技术(PCR-MassArray)分析473例抗结核治疗后发生肝损害(200例)和未发生肝损害(273例)结核病患者的CES1基因多态性,并通过统计学分析CES1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基因型与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筛选出的4个CES1标签SNP位点中,rs1968753的等位基因频率在肝损害和无肝损害组间存在分布差异(P=0.0236)。SNP1rs8192950(P=0.044,OR=0.649,95%CI=0.426~0.989,AC/AA)和SNP2rs1968753(P=0.048,OR=0.556,95%CI=0.311~0.995,GG/AA)与抗肝毒特性有显著关联。由‘CGC’参与构成的双单体型,在1份拷贝时表现出显著的肝毒保护性(P=0.048,OR=0.654,95%CI=0.430~0.996)。结论 CES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密切相关,SNPrs8192950的AC基因型和rs1968753的GG基因型可能成为抗结核药物肝毒性风险预测的候选突变。

其他文献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重组活化Ⅶ因子治疗获得性血友病A一例
期刊
目的 比较马利兰(Bu)和氟达拉滨(Flu)组成的预处理方案(Bu/Flu)与Bu和环磷酰胺(Cy)组成的预处理方案(Bu/Cy)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第一次完全缓解(AML-CR1)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的移植相关毒性和疗效的差异。方法 32例接受allo-HSCT的AML-CR1患者按移植顺序交替分至Bu/Cy组(Bu3.2mg·kg-1·d-1,移植前第7~4天;Cy60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的临床表现,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而且心衰初诊和再诊人数逐年增加,正在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1]。近年有文献报道,甲状旁腺激素(PTH)代谢异常与慢性心衰密切相关,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脏的病理生理功能,并对心衰患者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作用。
期刊
疫苗已经成为人类战胜多种致命性传染病的廉价、高效武器。但也观察到一些人会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一些自身免疫病的临床表现。接种疫苗后是否会引起自身免疫病一直是人们不断探讨的课题。虽然这些疾病的表现在发生时间上与疫苗关系密切,但目前尚无疫苗引起自身免疫病的直接证据,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疫苗与这些自身免疫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现就疫苗与风湿性疾病的关系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期刊
美国风湿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旨在利用教育、研究和实践支持项目为医生、健康专家和科学家提供风湿病学专业信息资源,推进风湿病学的发展。
期刊
目的 探讨住院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TBil水平与远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CHF急性加重患者入院24h内血液学检查及心脏结构及功能参数,平均随访28.5个月,分析远期死亡的预测因子。结果 入院时TBil≤12.8mmol/L组、TBil>12.8~18.2mmol/L组、TBil>18.2mmol/L组远期病死率分别为12.2%、17.9%和38.9%(P=0.002),脉压分
目的 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其相关指标指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犬肺复张后呼气末正压(PEEP)的选择。方法 5只健康犬建立油酸ARDS模型,在进行肺复张后以不同PEEP水平进行机械通气。记录不同PEEP水平下PetCO2、PaCO2等数值,计算动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Pa-etCO2)及死腔量百分比(Vd/Vt%)。所有ARDS犬均进行CT扫描,计算过度通气区、正常
患者女,25岁。因活动后呼吸困难、乏力7年,加重2周入院。患者7年前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经休息后减轻,无发热、咳嗽,无心悸、头晕、黑矇,无关节肿痛、口腔溃疡。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营养不良,未系统诊治。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5年前在某院住院治疗,诊断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予氨氯地平、福辛普利等治疗,自觉胸闷症状有所缓解,活动后气短未减轻。2周前感冒后上述症状加重,不能平卧,伴双下肢水肿,
期刊
患者女,32岁。因剖腹产后15d,发热伴咳嗽7d于2008年11月28日入院。患者15d前曾行足月剖腹产术,术后出现麻痹性肠梗阻,予禁食、胃肠减压、胃管注入石蜡油等处理5d后好转出院。出院第2天,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7.6~38℃,伴剧烈咳嗽,无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就诊于当地县中医院,拟诊肺炎,予头孢西丁抗感染等治疗2d,症状仍继续加重,高热达39.2℃,遂转入当地县医院,仍拟诊肺炎,予青
期刊
医院里大部分重症或不稳定患者都收在ICU,但大部分意外死亡病例发生在ICU外,也就是普通病房。有研究显示,严重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各种原因导致的抢救失败后。Jones等[1]回顾分析了有关快速反应系统的研究,并评估其效果。结果表明,亟须提高运用快速反应系统的能力,将患者快速转入ICU,赢得最佳治疗时间,得到最佳治疗。Jones等认为,大部分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由三方面失败造成:可能未注意到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