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何人都不喜欢被批评,我们的学生也不例外,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学生是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的,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怎么办呢?怎样才能做到既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呢?这就需要我们具有一定的教育机制,灵活地处理,暗示就是一种很好的方珐,它是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又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一种好方法,我们的教师掌握了这个技巧。可以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益。
[关键词]语言暗示;行为暗示;眼神暗示
事实证明,任何人都不喜欢被批评,成人如此。小孩子也如此,受到了批评,大部分人会闷闷不乐,精神不振,做起事情来也没有什么效果,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的学生不可能循规蹈矩,他们有可能出各种各样的乱子,面对这些现象,我们怎么处理呢?怎样才能做到既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呢?暗示则是一种含蓄、间接的教育方法,在没有冷战、没有对抗的条件下,通过教师的语言、行为或教学环境等进行暗示,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因为心理暗示比直接劝说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和认可。
1 语言暗示
有一位伟大的教育学家告诉我们:“教师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天才,同时,也可以摧毁一个天才。”这就说明我们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我们平时对学生讲话耍注意言辞用语,不能轻易地伤害学生,教师的语言恰恰是给予学生心理暗示的重要途径,我们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比如:我们在讲评作业时,应尽量避免点名批评的方式,点名批评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容易让学生产生“老师不喜欢我”的感觉,从而失去对学习的自信心,显然、这与我们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教师批评学生时不点名,而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暗示,增加他们前进的动力,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对一个屡次违反学校纪律的调皮学生,假如你立即采取说教方式,可能会取得暂时的效果,但不会长久,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对抗,这时你可采用暗示的方法,可以对学生说:“这事是你干的吗?我感觉不是,因为你在我心目中是一位能够自觉遵守纪律的学生,”这种暗示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容易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如:我们在上课时,经常遇到学生没有认真听讲,或设有动脑筋思考,或做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批评他们,既影响了课堂气氛,又耽误了教学进度,怎么办呢?这时我们教师如果用寥寥数语的暗示、启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2 行为暗示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时时事事做学生的表率,是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班集体的最关键、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与教师交往频繁、关系密切,必然把教师作为观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讲课的风度,教师的字体、学识水平、自身修养,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也决定着教育效果。学生只有看到优秀品行在自己的教师身上活生生地体现出来,才会信服,才能激发他们出自内心的对“真、善、美”的追求,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自觉地审视自己的言行,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我曾经教过一个八年级班级,这个班的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时间观念不强,上学迟到现象频频发生,面对这样一个纪律观念差的班级,本可以用严厉的批评、抓典型等手段来管制学生,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但是,这样做会对学生心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生会产生对抗、不满、逆反心理等不利于发展的情绪,于是,我采用了另一种方法,每天我总是赶在大部分学生到教室前进班,在教室里看书,绐学生辅导功课,对迟到的学生也不批评,如此这般坚持了一个月,学生迟到的现象居然减少了,在后来的师生谈话中,不少学生对我说:“您每天放弃休息时间,我们再不早来的话,就觉得对不起您,”因为这是无对抗的、自愿的,所以师生在思想上产生了共鸣,达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3 眼神暗示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由此可见,眼睛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人们用眼睛所传达齣信息是无限的,因此我国早就有“眉来眼去”“眉目传情”的说法,在课堂上,眼神是体现师生的非语言思想的关键点,教师讲课时,不能昂首望天,目中无人;也不能东张西望,若有所失;更不能死盯着教案讲义,照本宜科,实践证明,教师的目光和学生的目光接触的时间越多,获得学生信赖、激发其兴致的可能性就越大,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这种接触的时间、如果达到整个讲课时间的60%~70%,则会取得最佳效果。因此,我们讲课时,应以敏锐而亲切的目光有意识地关注每一名学生,使他们感到没有被冷落,当然,眼神、面部表情,乃至整个形体语言还要随着教学内容的进行、学生的情绪等自然地变化,课堂上学生常有一些违规现象,如做小动作、随便讲话或看与本节课无关的书,或有意无意地把文具掉在地上,此时我们若发火呵斥或挖苦讽刺,都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而且会转移其他学生的视线,切断教学的内容,产生课堂“短路”,这样我们必然耽误了教学的时间,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怎么办呢?此时我们可以于讲课之际用表情、手势等方式表示对“非学习行为”的不赞同,并以目光眼神送去我们所要表达的愿望、态度、思想感情等。唤起他们的有意注意,把他们从另一个兴趣中心拉回到课堂教学的情境中,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巡视讲课时,轻轻点一下那名学生的桌子或抚摩一下那名学生的头,以示警戒和暗示,这样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总之,暗示的方法还有很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合理地使用暗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暗示对于沟通师生感情、加强师生交流、提高课堂效率。往往能起到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后,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共同研究“暗示”的手段,探讨“暗示”的合理使用方法,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学生,构建和谐课堂,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语言暗示;行为暗示;眼神暗示
事实证明,任何人都不喜欢被批评,成人如此。小孩子也如此,受到了批评,大部分人会闷闷不乐,精神不振,做起事情来也没有什么效果,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的学生不可能循规蹈矩,他们有可能出各种各样的乱子,面对这些现象,我们怎么处理呢?怎样才能做到既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呢?暗示则是一种含蓄、间接的教育方法,在没有冷战、没有对抗的条件下,通过教师的语言、行为或教学环境等进行暗示,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教育效果,因为心理暗示比直接劝说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和认可。
1 语言暗示
有一位伟大的教育学家告诉我们:“教师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天才,同时,也可以摧毁一个天才。”这就说明我们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我们平时对学生讲话耍注意言辞用语,不能轻易地伤害学生,教师的语言恰恰是给予学生心理暗示的重要途径,我们如果运用得当,既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比如:我们在讲评作业时,应尽量避免点名批评的方式,点名批评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容易让学生产生“老师不喜欢我”的感觉,从而失去对学习的自信心,显然、这与我们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教师批评学生时不点名,而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暗示,增加他们前进的动力,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对一个屡次违反学校纪律的调皮学生,假如你立即采取说教方式,可能会取得暂时的效果,但不会长久,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对抗,这时你可采用暗示的方法,可以对学生说:“这事是你干的吗?我感觉不是,因为你在我心目中是一位能够自觉遵守纪律的学生,”这种暗示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容易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如:我们在上课时,经常遇到学生没有认真听讲,或设有动脑筋思考,或做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批评他们,既影响了课堂气氛,又耽误了教学进度,怎么办呢?这时我们教师如果用寥寥数语的暗示、启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2 行为暗示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时时事事做学生的表率,是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班集体的最关键、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与教师交往频繁、关系密切,必然把教师作为观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讲课的风度,教师的字体、学识水平、自身修养,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也决定着教育效果。学生只有看到优秀品行在自己的教师身上活生生地体现出来,才会信服,才能激发他们出自内心的对“真、善、美”的追求,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自觉地审视自己的言行,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我曾经教过一个八年级班级,这个班的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时间观念不强,上学迟到现象频频发生,面对这样一个纪律观念差的班级,本可以用严厉的批评、抓典型等手段来管制学生,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但是,这样做会对学生心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生会产生对抗、不满、逆反心理等不利于发展的情绪,于是,我采用了另一种方法,每天我总是赶在大部分学生到教室前进班,在教室里看书,绐学生辅导功课,对迟到的学生也不批评,如此这般坚持了一个月,学生迟到的现象居然减少了,在后来的师生谈话中,不少学生对我说:“您每天放弃休息时间,我们再不早来的话,就觉得对不起您,”因为这是无对抗的、自愿的,所以师生在思想上产生了共鸣,达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3 眼神暗示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由此可见,眼睛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人们用眼睛所传达齣信息是无限的,因此我国早就有“眉来眼去”“眉目传情”的说法,在课堂上,眼神是体现师生的非语言思想的关键点,教师讲课时,不能昂首望天,目中无人;也不能东张西望,若有所失;更不能死盯着教案讲义,照本宜科,实践证明,教师的目光和学生的目光接触的时间越多,获得学生信赖、激发其兴致的可能性就越大,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这种接触的时间、如果达到整个讲课时间的60%~70%,则会取得最佳效果。因此,我们讲课时,应以敏锐而亲切的目光有意识地关注每一名学生,使他们感到没有被冷落,当然,眼神、面部表情,乃至整个形体语言还要随着教学内容的进行、学生的情绪等自然地变化,课堂上学生常有一些违规现象,如做小动作、随便讲话或看与本节课无关的书,或有意无意地把文具掉在地上,此时我们若发火呵斥或挖苦讽刺,都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而且会转移其他学生的视线,切断教学的内容,产生课堂“短路”,这样我们必然耽误了教学的时间,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怎么办呢?此时我们可以于讲课之际用表情、手势等方式表示对“非学习行为”的不赞同,并以目光眼神送去我们所要表达的愿望、态度、思想感情等。唤起他们的有意注意,把他们从另一个兴趣中心拉回到课堂教学的情境中,另外,我们还可以在巡视讲课时,轻轻点一下那名学生的桌子或抚摩一下那名学生的头,以示警戒和暗示,这样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总之,暗示的方法还有很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合理地使用暗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暗示对于沟通师生感情、加强师生交流、提高课堂效率。往往能起到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后,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共同研究“暗示”的手段,探讨“暗示”的合理使用方法,让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学生,构建和谐课堂,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