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吴英案反思重刑主义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diwu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英非法集资案在最高法院死刑复核期间引发新一轮舆论关注,连新华社等都介入报道和讨论,绝对不是一件偶然的事,反映的也不仅仅是社会各界对涉案时才26岁的年轻女子生死命运的关注,更是反映了人们对我国转型时期我们司法理念和刑事政策的忧虑。
  “刑事优先”、“重刑威慑”在我国依然很有“市场”。当某些有危害的经济行为出现后,不少人习惯性地优先想到动用刑事手段,甚至主张适用重刑、死刑,似乎这样才能实现正义。这种先入为主的有罪、重刑思想,非常容易构成对罪刑法定及其有效控制之下的刑罚适度原则的损害,会在“群情激奋”、“杀一儆百”、“严惩犯罪”的名义下,不知不觉地模糊惩罚的界限,最终形成对公民(特别是特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适当的惩罚,难以获得民众的认可,也达不到社会治理的目标。
  事实上,在整个社会治理体系中,刑法的作用始终是有限的,学术界基于对刑法功能的深入分析,一直都强调刑事手段的运用要保持谦抑,只有在作为“最后手段”时方可动用。这正是基于充分保障公民权利、建立刑事法治和有效控制司法权扩张本性的深层考量。因此,不能在—知半解甚至曲解法意的基础上,去轻易适用刑事法律。刑法的谦抑,就是强调刑事手段运用上的紧缩和节减;刑法的最后手段,要求把刑法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得已手段去使用,强调刑事手段介入的滞后、谨慎,而不是优先。刑法适用必须顾及各种社会情状,必须分析复杂的犯罪成因及社会变迁中制度、机制滞后的因素,还必须保持必要的宽容和善意,不在法律界限模糊或者存在过多争议的情况下匆忙做出结论、使用重刑,更不宜动用死刑,不能把社会制度的固有弊端和责任过多地推向被告人个人。而所有这些理念的确立与实践,都是为了张扬刑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和人道主义精神。
  经济犯罪对社会经济的危害本来就具有潜在和间接的特点。由于交织着复杂的社会关系,甚至案件的“被害人”自身存在罪错,因此,通常不太容易形成像杀人、抢劫、强奸等犯罪那样的“公愤”。有些所谓的经济犯罪的“新形式”及其反复出现,其实就是改革不到位、不深入、不彻底的“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可能通过重刑去加以遏制,更难以用死刑去予以消灭,必须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等“社会改革”的方式去解决。这也正是某些影响性案件司法裁决与社会感受出现巨大反差的缘由。
  经济行为的巨额利润往往具有强烈的诱惑性,但这种诱惑又通常与巨大的风险和巨额亏损相伴随。仅凭着“政治敏感”、“正义直觉”、“内心良知”、“法律技能”,而不是站在社会转型、体制转换及改革发展的立场上去关照某些经济行为的本质,就很难透过表象去把握好经济犯罪的属性、掌握好刑罚裁量的尺度。
  在刑民分界清晰、犯罪确实成立的前提下,经济犯罪的成因往往都比之传统的刑事犯罪要复杂很多。由于犯罪原因日趋多元、综合,致使经济犯罪中的个体责任已明显减弱。虽然,我们不可能以现实社会中此类犯罪成因的多元、复杂去完全排除犯罪者个人的刑事责任,但在具体量刑时,则必然要考虑那些来自于社会制度、管理体制、分配方式、经济政策之类的因素。毕竟,在综合了上述因素后所形成的刑事裁决,才更符合于“刑罚个别化”的现代法治原则。况且,刑罚的轻重与经济犯罪率的高低之间原本就不存在绝对的反比关系。
  事实上,某些经济犯罪的复杂成因,带有明显的社会发展阶段性特质,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着以长期自由刑和死刑为代表的重刑所固有的对于传统“自然犯”的强威慑力。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不改变刑事对策,仍然寄希望于通过加重刑罚“严打”的方法去抗制经济犯罪,那无疑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经济犯罪特性,结合犯罪的具体成因,选择轻重适度的刑罚加以妥当适用,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也是实现罪罚相当和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科学路径。
其他文献
老译制片里,阿兰德龙两次分饰二角,都是童自荣配音。《佐罗》比较妇孺皆知,剑侠迪亚戈冒充新总督,刚毅型男冒充花花公子,玩的是刀尖上的行走;《黑郁金香》则冷门一点,虽然在我看来更动人。就像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那首名作《天真与经验之歌》,弟弟朱利安代表天真,哥哥纪尧姆代表经验。  纪尧姆伯爵劫富而不肯济贫,狠心地活在这个狠心的1789年(巴士底狱即将被攻陷)。他作案总会留下一朵黑郁金香,这成了他的代号。这
期刊
“刀耕火种”,是泛指古代极其落后的农业耕作方式。现在。只能在书报上偶尔看到这句老话。却不知道“它”的庐山真面目。我很幸运,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有机会目睹梁山彝族奴隶社会“刀耕火种”的耕种过程。辞书上不叫“刀耕火种”,而是叫“刀耕火耨”,是说古代多山地区,常常伐去林木,烧去野草,以灰肥地。  凉山过去被称为“不毛之地”,有点不符合实际。真实的凉山是山高林密,地广人稀,社会制度落后(奴隶社会)。那里的庄
期刊
在美国,有一个特别的机构叫“国家补充与替代医学中心(NCCAM)”,它专门对一些“神秘”疗法进行研究。  这个机构的推动者叫汤姆·哈金,他自1985年起至今一直连任参议员,此前还当过十年的众议员。在美国民主党和政坛也不乏影响力。1992年,他还参加过总统候选人的党内竞选。  他曾经过敏,后来吃了一些蜂花粉,再后来过敏好了。于是,他认定是蜂花粉“治好”了他的过敏,大力宣扬蜂花粉的神效。1991年,他
期刊
Babel(巴别)一词近年甚火。  美国帅哥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电影借塔名,新生代女作家卡罗琳·帕克丝特牵塔犬,法国学者迪迪埃·法兰克福(Didier Francfort)述塔音……此塔出处,《圣经·创世纪》第11章,创世初始的人类,心有信仰,相亲相爱,并说着同一种语言。渐而贪嗔痴,变得骄傲,欲修一座通往天堂的高塔,以证明自身无所不能。上帝得知后,震怒人性背叛并分化了语言。从此,人类相互间无法聆听与
期刊
味蕾是有感情的,这是我用很多年才搞明白的一个道理。  原来以为有些人天生比较固执,这是性格所致,其实不然,固执中也有相当成分的感情比例。  比如我,执着于用手写字,柴米油盐,生活备忘,姜葱蒜苗,人生感悟等等,从来都是以血肉之躯筑起文字的长城。我最佩服的人里就有双手飞快在键盘上起舞的那群人。也奇怪,一旦用手敲键盘,我就会忘掉要写的内容,词不成句,篇不成章,尽是些支离破碎。一开始我以为自己跟不上趟,爱
期刊
1807年,这位英国人冒着极大风险入华传教,并留下了这个强盛帝国在巨变前夜的斑驳记载——  其中很多被后人视为天朝崩溃的诱因。  1807年1月,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从伦敦启程,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旅途。转道纽约时,一位美国商人带着一丝嘲讽问他:“您真的相信,您能改变伟大的中华帝国的偶像崇拜吗?”那位虔诚的基督徒答道:“不,先生,是上帝要这样。”  事实证明,那个古老的东方帝国,是个上帝都会挠头的地方。马
期刊
又到全国“两会”召开的时间,每次“两会”都有诸多热点,而民生问题则是这些年来的永恒热点,税的问题,不只关系民生议题,还涉及到诸多方面,最近愈发引人瞩目。  罕有国家像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三十多年来保持了年均百分之九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民众在享受高增长带来的益处之时,也开始越来越感受到另外两种“高增长”之痛:一为通货膨胀高增长之痛,另外则是高税负增长之痛。  美国《福布斯》杂志2009年推出“税
期刊
鲁达打死了郑屠,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却也成了官府的逃犯,他东逃西奔,急急忙忙。《水浒》甚至带着调侃来写他的逃亡:“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用另外的三个“不择”来衬托鲁达的“慌不择路”,煞是好笑。鲁达每一次倒霉,引起我们的,都不是至少主要不是同情,而是好笑。这不仅是他的强大足以使我们感觉到笑他不会对他造成伤害;更主要的是,他是放得下一切的人,他放下了,我们也就放下了,他对他的得失不
期刊
不低的设备费用  前两天,财务又买回来一个稅控机。说,我公司转为一般纳稅人之后,需要重新有一个针对一般纳稅人的稅控机,针对国稅的。白色的盒子,巴掌大点,1780块。  财务把购买清单拿给我看,金稅卡1188元,稅控IC卡79元,读卡器149元,开票系统服务费370元。  之前针对国稅的一个小规模稅控机,也就这么大个盒子,被淘汰了。当然,稅务部门也没有回收,好好的,浪费了。  见过稅控机的人,猜它的
期刊
“我记不清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纳税的。”李荣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纳税人,是在2006年1月,她发现自己的工资单上多出了代扣个人所得税一项。  那一年,刚好是个人所得税工薪费用减除标准从800元调整到1600元的时间。李荣那时的工资还是已经超出起征点很多。    蒙眼的纳税人  李荣1982年参加工作,作为食品发酶行业普通科员,一个月的工资四十二块五,加奖金不到两百块。  按照1980年9月,全国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