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网络流行语浅谈

来源 :当代青年·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ing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社会互联网科技日新月异,随之涌现出大量网络流行语,即丰富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内涵,又使规范用语面临巨大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语的产生形式和特点,提出语言有其内部的自净功能,不能采用人为手段强行压制网络语的泛滥,而要着重强调汉语基础教育的规范作用,最终使网络语沿着健康道路发展。
  【关键词】网络语;形式;特点;发展态度
  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人际交流越来越普遍,于是“网络语”作为新的语言现象应运而生。网络的发展,产生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词或词义引申,它们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比较稳定地保留下来,这是词汇发展的基本特点。本文采用狭义上的网络语,即产生和使用于网络交流,它虽脱胎于现代汉语,但又有独特之处,其普及之势既丰富了现代汉语的内涵,又给现代汉语带来严峻挑战。
  一、网络语的形式
  网络交流依赖打字,文字表达一方面影响交流的时效性,另一方面也难免枯燥。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形式多样、随意生动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主要形式包括:1.谐音。如9494(就是就是)、88(bye-bye)、为虾米(为什么)、围脖(微博)等。2.省略。有的省略无视现代汉语语法,用形容词、名词或不及物动词直接作谓语,如“我晕、我汗”;有的利用古代汉语,如“无语”;有的杂糅了英语语法,如“忙ing”;还有些脏话用首字母缩写委婉表达,如BT(变态)、TMD(他妈的)。3.假借。网络游戏、论坛中有些类似行话、黑话的专用语,使用人群较固定,重新造字造词的意义不大,于是假借一些现成的词语,如“潜水”(隐身登陆聊天工具)、“灌水”(在论坛上发帖)。4.符号。符号增加了文字交流的娱乐性和直观性,如:^_^(笑脸)、= =(双眼阖闭,表示无奈)、orz(像一个小人拜倒的侧身,表示心服口服)。
  二、网络语的特点
  除上文提到的简单快捷、娱乐直观的书写特点外,网络语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语言现象,还有一些其他的社会特点。
  (一)鲜明的时代性
  相较于传统的报纸、电视传媒,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更大容量、更及时的信息,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事都可以在网络中迅速传播,因此网络语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
  在校园飙车撞死学生的李启刚,被众人拦截责骂时毫不畏惧地喊出一句“我爸是李刚”。这句话立刻被无数网民转载讥讽,随之出现“富二代、官二代、拼爹、坑爹、炫富”等网络语,这些网络语的流行充分暴露出当代社会金钱当道、权利当道、青少年教育缺陷等弊病。
  (二)高效的传播性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社会流行语,但任何时期流行语的传播都不及当代这般速度惊人。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网络极大地增加了语言的感染力,任何网民的任何一句话,都有可能在适当的时机中一夜蹿红,成为众多网民的口头禅。
  “打酱油”一语的流传,是因某游戏中一网友临时退出,给大家说“我要去打酱油了”,这句话立刻一传十、十传百,以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揶揄自己只旁观不参与某事时都会说,“我是打酱油的”。
  如果没有网络,日常交流中产生的许多或精辟或有趣的话会很快被人们抛诸脑后,但网络交流的便捷和高效给广大网民提供了记录语言的平台,以难以估计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成就了诸多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流行语。
  (三)自由的创新性
  网络语的流行能够从网络蔓延到日常生活,最主要的优势在于“新”:汲取新鲜事;旧瓶装新酒;不走寻常路。世界每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语言、尤其是词汇自然随着新事物的产生而不断扩充,网络语既包括许多新词如“蜗居、啃老族、沙发客、裸婚”,又包括旧词新解,例如“雷、淡定、你妹”等。
  网络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以现代汉语为基础,但为了增强娱乐性、拓宽语言的适用范围,三者都有或多或少的改变,其中以词汇的变化最突出,语法的变化最不明显。
  三、对网络语发展的态度
  网络语的兴盛不断冲击传统的现代汉语,既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际,又影响着青少年的写作倾向。对于网络语的发展趋势,我们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锱铢必较。
  (一)网络语弥补词汇空缺
  语言学家戴昭在《规范语言学探索》中强调:“语言创新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是语言生命力的体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否认创新、抵制创新,就等于扼杀语言的生命。”网络语是语言创新的真实写照,为语言的发展和丰富输入新鲜词汇,这符合语言随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亡而不断发展的一般规律。
  网络语的发展不能被强行遏制,网络语的存在也不能被人为消灭。许多人视网络语为洪水猛兽,坚决维护现代汉语的纯洁性,但从信息时代的发展特点来看,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语言具有自净能力
  大多数网络语不具备稳定的语音、词汇、语法基础,影响范围有限,流行得快,被人淡忘得也快。例如e-mail音译为“伊妹儿”,虽有趣却不如“邮件”词义明了,如今少有人用;“你走先、你吃先”的倒装用法,无法改变人们的正常说话习惯;“天才”意为“天上的蠢才”,但褒义词贬用并未被广泛接受,传统词义的地位依然稳固。
  另外,网络语属于交流式而非灌输式,十分依赖语境。“GG,偶稀饭去了,一会儿再K。”(哥哥,我吃饭去了,一会儿再开一局游戏。)若脱离语境,根本不明所以,没有永久流传的可能。
  语言虽然发展,但根基难以改变,这使语言具有自净能力,选择性地排除那些不符合语言规范的语言现象。
  (三)语言的规范依靠基础教育
  网络语虽以书面形式传播,但其实是种不规范的口语,许多青少年在写作时频频使用网络语,言语颠三倒四,让人不明所以。这种负面影响需要教育和规范的力量去扭转。
  语言学家许嘉璐在《文汇报》中说到:“我们是在不规范的情况下搞规范,语言又在规范中发展。规范并不能阻止语言的发展演变和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语言现象,当然也就不能保证出现的新词新说法,人人都懂得。不进行规范当然不行,过分强调规范,希望纯而又纯又不行。”因此,在不遏制网络语发展的前提下,教师和语言工作者有义务让青少年了解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差别,帮助青少年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正视网络语的不规范性,使青少年在吸收网络语中积极因素的同时,肩负起传承汉语及文化的大任。
  【参考文献】
  [1]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辞典[Z].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许嘉璐.容纳分析引导规范[N].文汇报,1999-12-30(2).
  [3]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
  【作者简介】
  王欣文(1988— ),女,陕西宝鸡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语言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电影与现实的关系,历来是影史中经久不衰的论题,现实是一切艺术的源泉,特别是电影这种以叙事和情节表现为主的场面艺术,现实生活是其创作动力产生的宝库,结合本年度新上映影片来分析近期影片与现实表现之间的审美关系,同时更加入了观影主体对表现客体审美要求以及电影对现实表现形式上的具体把握,充分认识影视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对影视发展的建设性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影与现实;审美关系;《幸福的面包》;
期刊
【摘 要】影片《偷自行车的人》作为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在过去以及未来的岁月里,接受时代的洗练而成为不朽。电影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在该片中,则表现为创作者们以其高度统一的美学风格,从关注现实的角度,通过看似简单质朴的事件,传递出发人深省的力量,同时该片也成为我们一代代观众脑海里抹不去的一首现实悲歌。  【关键词】新现实主义;纪实性;梦幻  一切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电影也不例外。电影依托着现实
期刊
【摘 要】文化代表着城市的实力和形象,又是城市发展的生命和灵魂。当前,城市建设虽然发展较快,但从文化内涵深层思考,不容乐观。因此,只有把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统一起来,城市文化才有创新发展,文化个性才有持久的生命力,文化特色才能魅力无穷。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特色  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有机融合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建设的过程,实质上是通过城市物化的资源(如城市设施)和活的资源(主要是市民
期刊
【摘 要】魏晋时代是中国政治思想都极为动荡的时代,随着门阀政治的确立,中国文人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政治地位,天下非皇室一家之天下而为几大士族所共有之天下,随着政治及经济地位的确立,文人开始对文学、生命意义的探寻,审美态度发生转变。与此同时,魏晋时代的残酷政治斗争亦使文人屡遭打击,其精神状态也发生嬗变。《世说新语》作为魏晋文人之精神写照对这两种转变都作了全面的记录,我们可从其中找到中国文人精神之变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语言也随之发展,而变化最快的应属词汇。一词多义就属于词汇中词义变化的一种。隐喻,作为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从一种新的角度阐释了一词多义这一现象。本文就是从隐喻的角度出发,解释词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关键词】隐喻;一词多义  一、引言  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作为人类重要交流工具的语言自然也不断更新变化。而词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词义的变化,其中之一便是一词多义的现
期刊
【摘 要】汉字和诗相适应。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主要是由作为诗歌记录工具的汉字提供的。本文试从造字、字音、谴词炼字三方面,对汉字的字思维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运用加以论述。  【关键词】汉字;诗;审美思维  汉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更是国人思维、观念、智慧的载体。中国古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瑰宝,具有强大的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主要是作
期刊
【摘 要】简·奥斯汀的作品可谓是家喻户晓,但作为其中最为复杂的《曼斯菲尔德庄园》以及女主角芬妮却一直引发着评论界与读者的诸多争议,本文则认为,芬妮这个与奥斯汀其他作品的女主人公迥然不同的角色身上,更多体现着奥斯汀本人的真实与矛盾性。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庄园》;芬妮;奥斯汀;真实;矛盾性  自简奥斯汀的作品问世以来,文学评论界就对于其人其作予以了极高的肯定与赞叹,从“英国小说伟大传统的奠基人”
期刊
【摘 要】湘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外来移民的影响,使湘西的地域文化呈现出神秘和独特的面貌。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湘西方言凝聚着湘西地域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了独特的巫傩文化。本文试从方言词汇角度来管窥独特的湘西巫傩文化。  【关键词】湘西方言;词汇;地域文化  湖南湘西地区处在湘、鄂、川、黔四省边区,遍布崇山峻岭,自然风光奇美,与世隔绝,在这里土家族、苗族、汉族以及回、瑶、侗、壮等民族繁衍生息,形成
期刊
【摘 要】本文对以“贝”为部首的系列字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贝”组成的字与钱财与商贸、贪欲与枉法、价值买卖、彰显富足等意义的关系。可以看出“贝”部首系列字反映了汉民族意识的发展,同时也形成了特定的民族文化形态。  【关键词】 “贝”部首字;民族文化;意识  一、引言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中国古代先民在造字时,“远取诸身,进取诸物”,将自己的生活、生产中的经验运用到了造字之中。就是这种
期刊
【摘 要】汉武帝时期汉匈关系发生了质的改变,随着国力逐渐强盛,汉武帝对匈奴的政策从被动的“和亲”到主动防御,最终使汉王朝在汉匈关系中占据了主动地位,但战争却造成了汉匈双方两败俱伤的局面。  【关键词】汉武帝;匈奴;和亲;战争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汉匈关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汉武帝时,西汉经过半个世纪的休养生息,国力渐强,社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