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动态生成课堂 演绎生命教学精彩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c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设是课堂教学设计最基本的形式,完成预设目标是评价一节课的关键指标。但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来看,在课堂中偶发因素诱发的“生成”更可能是课堂的精华所在。因此,应以预设为基础,努力构建动态生成课堂,使课堂演绎出生命教学的精彩。
  一、 充分利用非目标资源,催化动态生成
  在一次学校教研活动中,教师让学生探索“几十一乘几十一”的速算方法。用发现的规律做下列各题:
  31×31= 61×81= 21×21=
  反馈中,学生通过计算、观察、交流、验证顺利地归纳出几十一乘几十一的规律:用两因数个位相乘的积作为个位上的数;用两因数十位相加的和作为积十位上的数;用两因数十位相乘的积作为百位或千位上的数。
  学生能应用这样的规律做相关练习,本节课的目标也就达成了。这时,一个学生突然问道:“老师,几十一乘几十一的规律是否在几百几十一乘几十一中也成立呢?”
  显然,这不是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但这是学生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目标。于是该教师及时地调整了教学目标,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同学们,你们想验证几百几十一乘几十一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吗?”
  顿时,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经过多次尝试、探索,反复纠正,热烈地合作交流,学生开始汇报……
  传统教学观认为,教师应该严格落实既定的教学目标,以预设目标的达成情况作为衡量一节课质量的最重要指标。这节课中“几十一乘几十一的规律是否在几百几十一乘几十一中也成立呢”显然不是既定教学目标,但是正是这个预设以外的教学目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思维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讲,这节课学生的收获同样很大。
  二、及时发现利用“问题” 的情境资源,体现动态生成
  在教学苏教版《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练习课时,书上有一道计算红领巾的面积的题目,当时我没多想就说:“同学们都有红领巾,想知道它的面积吗?那就把它取下来量一量、算一算。”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道:“老师,学生尺20厘米太短了,量底边不够,要米尺才够量。”很多学生也都附和着。这时我暗暗叫苦,我真是自找麻烦。这时突然看到一位学生在折红领巾,我灵机一动,何不让大家自找麻烦呢。于是我对学生说道:“大家就用手中的学生尺想法子来量出红领巾的面积,看哪个组的法子妙!”
  经过小小的一番寂静后,出现了阵阵讨论声,而后的画面是十分令人惊喜、意外的。场景一:沿着斜边上的高两次对折,够学生尺的长度去量后求一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再用面积乘4;场景二:学生尺连续测量后相加得出数据,运用面积计算公式直接求; 场景三:沿着斜边上的高对折成直角三角形,找到三条边的中点分割成四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再测量数据计算面积……
  在现实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诸如此类的突发“问题”。教师应因势利导,把这种“问题”当作有效的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更高层次地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真正体现课堂动态生成的本质特点。
  三、抓住学生的思维亮点,拓展动态生成
  【案例】“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的教学片断。
  在研究长方形的对称轴的条数时,师:“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大多数学生自信地说2条,还有几个学生欲言又止,我指着其中一个学生问道:“××同学,你觉得有几条?”“4条。”这时教室里响起了议论声,说4条的学生用期盼的眼神等着我的判定。面对学生不同的想法,我是让其自己发现还是直接告知错误呢?经过短暂的思考,我对学生说道:“刚才说有4条对称轴的同学和说有2条对称轴的同学组成几个4人小组,一起研究一下吧!”我吩咐好学生后,他们饶有兴趣地坐在一起开始活动,折一折、画一画……经过一番讨论,其中说有4条的学生突然叫了起来:“还真是2条!”我抓住机会,再次发问:“你怎么会改变想法的,能说说吗?”学生说:“刚开始时我先把长方形的长、宽的中点对折就得到2条对称轴,所以我也没多想又把对角线一连起来,一看一样大小没对折,即认为又是2条,所以就误认为有4条了。而刚才另外的同学在连对角线时,又把它对折了,发现两边的图形不能完全重合,所以长方形应只有2条对称轴!”听着他娓娓道来,我观察刚才认为有4条的几个学生,都若有所悟。学生反应很热烈……
  学生思维活跃,在课堂上很可能提出一些出乎教师预料的问题,或者在突发奇想中迸射出灵性的火花。对此,执教者应该认真分析,慎重对待学生的思维火花,尽可能让这些思维的火花在相互碰撞中得到充分的“燃烧”,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技能的运用更熟练,形成由学生的生成而发展的课堂。
  要构建一节动态生成、充满灵性的课堂,对执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也正是这种挑战,使课堂教学充满魅力。
其他文献
一.项目进展 根据建行总行、河南省行的总体部署,1994年下半年开始,河南省建行各地市的综合业务网络系统(以下简称综合网)建设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
为研究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不同加载速率下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对混凝土进行不同冻融循环次数(0次、10次、25次、35次、50次)不同加载速率(10^-5s、5×10^-5s、10^-4s、5&#215
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所谓数感,就是指人们对数的一种感知能力,数感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一个人数学水平的高低,也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结合水利EPC项目的特点,从业绩、信誉、组织管理等角度出发构建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借助于灰关联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确定组合权重向量,建立可变模糊决策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利用
<正>1工程概况仙居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东南中心地带仙居县境内,电站枢纽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地面开关站等组成,装机容量1 500 MW。改线高架桥位于下库进
为贯彻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北京世界电脑商讯信息有限公司,《信息系统工程/C&C NEWS》编辑部本着竭力为国家信息化建设做好传媒,为业界搭“金桥”的宗旨,于4月28日在深圳
在学生自主探索与教师的引导中,要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必须要互相平衡。重前者轻后者,学生的学习就显得很被动;重后者轻前者,学生的学习就显得很浮躁,达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两者之间不能偏重任何一方,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自主探索与教师引导之间的“度”。什么时候学生该出手,什么时候教师该出手;什么时段学生应自主探索学习,什么时段教师应及时点拨;什么问题学生会自学解决,什么
课堂教学导入的多样化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感知。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体验和领悟到数学的价值和神奇,实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数学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我
通过分析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工程所经区域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工程总体设计等方面的情况,提出工程水土流失类型多样化、发生集中化、强度大等特点,针对存在的
采用呼叫中心技术(Call Center)应用常见的有电话银行、114、160/168等,随着智能网络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呼叫外延已经扩大,它不仅包含传统的电话呼叫,而且包含短消息、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