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手段和渠道,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舆论场。微博更是一个集信息、观点和民意为一身的舆论平台,成为百姓参政议政的重要工具。能否善于运用互联网平台,已成为考验各地区、各部门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2011年4月11日,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官方微博——“南京发布”上线。这是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工作主动适应时代要求、环境变化和百姓需求,与时俱进的一个新举措。
短短一年多来,“南京发布”以“日均发布20条信息、日均吸引1万名粉丝”的速度迅速成长着,粉丝现已超过120万。目前,“南京发布”的影响力已在全国宣传部门排前5,政务微博前10。
“南京发布”,小微博搭建起新闻工作与时俱进大舞台。
权威发布信息,主动引导社会舆论
在全媒体时代,政务信息已经从原先政府单向发布转变为“草根”和政府双向发布。现在每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递者,有时候,“草根信息”来得比官方快,比官方详细,如果我们事后被动解释,往往是越描越黑,不能让老百姓满意,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甚至很容易自毁形象。
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传播战略研究所曾做过一项网络调查,题目为“什么样的政务微博您乐于接受”。调查结果显示,70%的网友选择了“舆情发布”,即对突发事件给出事实真相说明。正因如此,“南京发布”站到了突发事件、重要会议的新闻发布第一线。
今年2月21日,针对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在南京市代表团访问名古屋期间关于“不存在南京大屠杀”的言论,“南京发布”一日三回应:21日凌晨00:13进行驳斥,当天下午18:49进行指责,当日夜间22:26宣传断交。这一事件的微博转发高达2.5万余次,创造了“南京发布”转发频次最高纪录。
当鸡鸣寺发生大火时,第一时间公布灾情;地铁2号线轨道出现故障时,及时通报原因;当张明保出狱、五品夫人等谣言四起时,迅速出面辟谣。一年来,“南京发布”进行各类突发事件报道70多起。与此同时,“南京发布”大约2天半对重要活动、重要会议和新闻发布会进行一次微直播,将政务信息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
在“南京发布”微博上,有半脑少年、老人与狗的故事;有在校大学生照顾病父的故事;有“烤梨爷爷”自食其力的故事;还有公交车抛锚后,私家车将上班族捎带过长江大桥的故事……
在网络这个巨大的舆论场中,“南京发布”坚持权威发布,主动进行舆论引导和价值观引导,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
贴近民生实际,清新延伸公共服务
政务微博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还必须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用网民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使得党和政府的声音让网民听得懂、喜爱听。一句话,要活泼,不能板着面孔。
“南京发布”带着“官帽子”,不摆“官架子”,在网友看来,很多博文亲切清新,有俏皮的天气预报,有垂涎欲滴的地方美食,有应时应景的旅游地图,还有及时便捷的出行指南……
“南京发布”的“小清新”的风格多次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现代快报》报道称,今年2月12日,网友跟帖问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南京是否会下“情人雪”?“南京发布”的回复是:“天气预报师是这样回答滴:预报降雪的时候,就如同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表白一样,充满了纠结和忐忑。目前冷暖空气在南京上空徘徊,2月14日能否降雪,充满悬念。”这样的回复,让不少网友觉得“很浪漫,很文艺”。
“南京发布”贴近民生,注重服务。4月3日,《扬子晚报》报道称,4月2日上午10:22,“南京发布”还发微博推荐赏鸡鸣寺樱花:“带上相机,和家人、朋友一起来定格那心动的美丽吧”。但就在一小时后,鸡鸣寺赏花人员激增,“南京发布”又及时转发了一条“鸡鸣寺人多拥挤,请有条件的市民错时前往”的博文,进行人员分流。
作为网络问政的新形式,“南京发布”贴近民生实际,关注民众吃喝住用行等基本需求,切实反映并维护公众利益,从而推动政府工作有效开展。
树立产品意识,传播文化倡导风尚
如果借用经济学的观点,包括“南京发布”在内所有媒介的信息都是一种产品。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信息产品带着“计划经济”的烙印,在市场竞争中不及时、不主动,内容粗糙,还不善于推广,很难想象,这样的产品会有销路。
政务微博作为沟通政府和公众感情的纽带和载体,不是冷冰冰的发布和回应,根本在于真正树立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产品意识。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南京发布”一直在尝试引进市场的手段,来进一步做好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信息产品营销。
“罗格主席,2014我们南京见,徐宁。”5月22日,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宁在一张名为盛世迎青奥的明信片上写下这句话。这张明信片寄给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
这套明信片——“最南京”是“南京发布”策划的活动成果之一,也是第一套由网友拍摄、网友投票、网友评选的邮资明信片。与普通意义的明信片不同,这套明信片没有通过官方渠道呈现,而是从百姓微视角体现了清新、动人的南京。
大家一起“晒幸福”,独创我爱南京体,南京文化美景街拍……“南京发布”策划了一个又一个转发、评论密集,网友踊跃参与的主题活动,形成了一个与公众温情沟通的大舞台。
今年5月,南京决定推广歌曲“南京,我爱你”。“南京发布”团队计划通过沙画、微电影、微杂志、民谣等多种形式来推广这首歌曲。现在,沙画版和微杂志版的“南京,我爱你”,已经在微博上“火”起来了。这一事例说明,通过微博来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更多发布人民群众欢迎的各种新服务内容、更多展现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貌,还可以推动网络文化的繁荣和网络文明的发展。
推动政务微博建设,创新优化社会管理
党政机关和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部门和公职人员,通过微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妥善回应网上热点,努力引导好社会舆论,切实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如果政务微博得到妥善利用,真可谓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政府提升了公信力,正确引导了社会舆论;同时建立自由畅通的沟通渠道,让民众赢得了关注,也赢得了说话的权力。
自去年以来,以“南京发布”为代表的南京政务微博建设创意不断、扎实推进。南京市委宣传部率先制定了第一份城市政务微博专题意见,其中突发事件一小时发布的规定被列入“政府创新奖”备选条目;率先在新浪网建立第一个城市微博广场,推出微城市理念,为网民提供了多领域仓储式大容量的微博信息服务;率先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规范政务微博发展要求。
“江宁公安在线”对社会热点事件及时辟谣,“南京市旅游园林局”策划了一个又一个玩转南京活动,“南京价格监测”第一时间发布价格信息……截至目前,南京各级各类政务微博已有220家,在“南京发布”小微博搭建新闻工作与时俱进大舞台的同时,还涌现出一批特色知名微博,在新浪微博的排名榜上多次进入前10名。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南京发布”已经成为公开政务信息的新平台、汇聚社情民意的新载体、协调社会关系的新纽带、引导社会舆论的新工具、延伸公共服务的新方式。南京政务微博的蓬勃发展,充分体现了南京各级政府推进政务信息公开,运用信息服务创新优化社会管理的成效。
责任编辑:丁和平
2011年4月11日,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官方微博——“南京发布”上线。这是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工作主动适应时代要求、环境变化和百姓需求,与时俱进的一个新举措。
短短一年多来,“南京发布”以“日均发布20条信息、日均吸引1万名粉丝”的速度迅速成长着,粉丝现已超过120万。目前,“南京发布”的影响力已在全国宣传部门排前5,政务微博前10。
“南京发布”,小微博搭建起新闻工作与时俱进大舞台。
权威发布信息,主动引导社会舆论
在全媒体时代,政务信息已经从原先政府单向发布转变为“草根”和政府双向发布。现在每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递者,有时候,“草根信息”来得比官方快,比官方详细,如果我们事后被动解释,往往是越描越黑,不能让老百姓满意,使政府的公信力下降,甚至很容易自毁形象。
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传播战略研究所曾做过一项网络调查,题目为“什么样的政务微博您乐于接受”。调查结果显示,70%的网友选择了“舆情发布”,即对突发事件给出事实真相说明。正因如此,“南京发布”站到了突发事件、重要会议的新闻发布第一线。
今年2月21日,针对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在南京市代表团访问名古屋期间关于“不存在南京大屠杀”的言论,“南京发布”一日三回应:21日凌晨00:13进行驳斥,当天下午18:49进行指责,当日夜间22:26宣传断交。这一事件的微博转发高达2.5万余次,创造了“南京发布”转发频次最高纪录。
当鸡鸣寺发生大火时,第一时间公布灾情;地铁2号线轨道出现故障时,及时通报原因;当张明保出狱、五品夫人等谣言四起时,迅速出面辟谣。一年来,“南京发布”进行各类突发事件报道70多起。与此同时,“南京发布”大约2天半对重要活动、重要会议和新闻发布会进行一次微直播,将政务信息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
在“南京发布”微博上,有半脑少年、老人与狗的故事;有在校大学生照顾病父的故事;有“烤梨爷爷”自食其力的故事;还有公交车抛锚后,私家车将上班族捎带过长江大桥的故事……
在网络这个巨大的舆论场中,“南京发布”坚持权威发布,主动进行舆论引导和价值观引导,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
贴近民生实际,清新延伸公共服务
政务微博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还必须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用网民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使得党和政府的声音让网民听得懂、喜爱听。一句话,要活泼,不能板着面孔。
“南京发布”带着“官帽子”,不摆“官架子”,在网友看来,很多博文亲切清新,有俏皮的天气预报,有垂涎欲滴的地方美食,有应时应景的旅游地图,还有及时便捷的出行指南……
“南京发布”的“小清新”的风格多次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现代快报》报道称,今年2月12日,网友跟帖问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南京是否会下“情人雪”?“南京发布”的回复是:“天气预报师是这样回答滴:预报降雪的时候,就如同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表白一样,充满了纠结和忐忑。目前冷暖空气在南京上空徘徊,2月14日能否降雪,充满悬念。”这样的回复,让不少网友觉得“很浪漫,很文艺”。
“南京发布”贴近民生,注重服务。4月3日,《扬子晚报》报道称,4月2日上午10:22,“南京发布”还发微博推荐赏鸡鸣寺樱花:“带上相机,和家人、朋友一起来定格那心动的美丽吧”。但就在一小时后,鸡鸣寺赏花人员激增,“南京发布”又及时转发了一条“鸡鸣寺人多拥挤,请有条件的市民错时前往”的博文,进行人员分流。
作为网络问政的新形式,“南京发布”贴近民生实际,关注民众吃喝住用行等基本需求,切实反映并维护公众利益,从而推动政府工作有效开展。
树立产品意识,传播文化倡导风尚
如果借用经济学的观点,包括“南京发布”在内所有媒介的信息都是一种产品。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信息产品带着“计划经济”的烙印,在市场竞争中不及时、不主动,内容粗糙,还不善于推广,很难想象,这样的产品会有销路。
政务微博作为沟通政府和公众感情的纽带和载体,不是冷冰冰的发布和回应,根本在于真正树立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产品意识。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南京发布”一直在尝试引进市场的手段,来进一步做好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信息产品营销。
“罗格主席,2014我们南京见,徐宁。”5月22日,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宁在一张名为盛世迎青奥的明信片上写下这句话。这张明信片寄给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
这套明信片——“最南京”是“南京发布”策划的活动成果之一,也是第一套由网友拍摄、网友投票、网友评选的邮资明信片。与普通意义的明信片不同,这套明信片没有通过官方渠道呈现,而是从百姓微视角体现了清新、动人的南京。
大家一起“晒幸福”,独创我爱南京体,南京文化美景街拍……“南京发布”策划了一个又一个转发、评论密集,网友踊跃参与的主题活动,形成了一个与公众温情沟通的大舞台。
今年5月,南京决定推广歌曲“南京,我爱你”。“南京发布”团队计划通过沙画、微电影、微杂志、民谣等多种形式来推广这首歌曲。现在,沙画版和微杂志版的“南京,我爱你”,已经在微博上“火”起来了。这一事例说明,通过微博来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更多发布人民群众欢迎的各种新服务内容、更多展现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貌,还可以推动网络文化的繁荣和网络文明的发展。
推动政务微博建设,创新优化社会管理
党政机关和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部门和公职人员,通过微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妥善回应网上热点,努力引导好社会舆论,切实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如果政务微博得到妥善利用,真可谓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政府提升了公信力,正确引导了社会舆论;同时建立自由畅通的沟通渠道,让民众赢得了关注,也赢得了说话的权力。
自去年以来,以“南京发布”为代表的南京政务微博建设创意不断、扎实推进。南京市委宣传部率先制定了第一份城市政务微博专题意见,其中突发事件一小时发布的规定被列入“政府创新奖”备选条目;率先在新浪网建立第一个城市微博广场,推出微城市理念,为网民提供了多领域仓储式大容量的微博信息服务;率先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规范政务微博发展要求。
“江宁公安在线”对社会热点事件及时辟谣,“南京市旅游园林局”策划了一个又一个玩转南京活动,“南京价格监测”第一时间发布价格信息……截至目前,南京各级各类政务微博已有220家,在“南京发布”小微博搭建新闻工作与时俱进大舞台的同时,还涌现出一批特色知名微博,在新浪微博的排名榜上多次进入前10名。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南京发布”已经成为公开政务信息的新平台、汇聚社情民意的新载体、协调社会关系的新纽带、引导社会舆论的新工具、延伸公共服务的新方式。南京政务微博的蓬勃发展,充分体现了南京各级政府推进政务信息公开,运用信息服务创新优化社会管理的成效。
责任编辑:丁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