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和泪

来源 :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ng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着,为活着而活着。
  ——题记
  初见福贵,是在一个初夏的午后,在一个被阳光染黄的池塘边。福贵在那里,对着一头叫福贵的牛喃喃自语,看似是一个平常人在话家常事。福贵没有历经沧桑的眼神,也没有劫后余生的感叹,全然一副子孙满堂尽享天伦的老爷爷模样,看他如此,甚至不禁让人联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画面。
  然而,《活着》这本书所讲述的动荡震撼的故事就是以这个平静的场景为开头的,这个平凡的老人是故事的讲述者。
  曾经的福贵是一个地主少爷,所有纨绔子弟该有的恶习他都染上了,他干尽了荒唐事,把家里最后一百亩田地都输光了。一夜之间,他从一个阔少爷变成了穷光蛋。而此时的福贵又遭遇了人生中第一个亲人的离去——父亲因家道中落而离世,妻子家珍也被岳父带回了家。福贵一无所有,只能用租来的几亩地,守着母亲和女儿艰难度日。
  终于等到家珍带着刚出生的儿子有庆回家,福贵却被拉去做了壮丁,在战场上几经生死。福贵带着对亲人的那份牽挂回到了家,听到的却是母亲去世和女儿哑巴的消息。迫于生计,他不得已将女儿卖掉。
  悲剧才刚刚拉开序幕。
  儿子有庆听到要献血,第一个跑到医院,因被抽了太多的血,失血而亡。福贵想报仇,却发现儿子救的那个人正是自己曾经的战友春生的老婆。而家珍也被查出患了软骨病。
  悲剧还没有结束。
  女儿凤霞和二喜结为夫妇,在产下苦根之后,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二喜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唯一的外孙苦根又因为吃太多豆子被撑死……
  余华用克制冷静的文字,将血淋淋的事实摆在读者面前,没有特别的感情渲染,我却无法承受这文字背后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我仿佛看到有庆那苍白的脸、无神的眼,那双想抽却怎么也抽不回来的手;看到凤霞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流下还残留着余温的血;看到二喜被夹时痛苦而扭曲的神情;听见苦根被活活撑死时唤着福贵的呻吟……
  福贵,幸福富贵,却一生都在贫困中颠沛。
  家珍,家中珍宝,却做牛做马,深受苦难的煎熬。
  凤霞,凤冠霞帔,却未穿上红嫁衣,最终倒在血泊中。
  有庆,一人有庆,却无故丧命。
  苦根,饱受饥苦,却在某一日因吃了太多豆子而一命呜呼。
  又是一个阳光遍洒的午后,我再次翻开《活着》,终于看懂了故事的开头,老年的福贵,对着一头叫福贵的老牛喃喃自语:“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那一个个名字包含的不是惬意,而是历经磨难的悲怆与凄凉。



  《活着》,难道这就是活着?一个叫福贵的人,失去了所有亲人,独独他活在这世上。为什么?若《活着》只是这样活着,福贵也便不再是福贵。因为他是福贵,所以他活着;因为活着,福贵才成了福贵。
  因为在福贵落魄时,他的仆人长根宁愿饿死也不愿拖累他;因为在福贵一无所有时,他的妻子家珍依旧对他不离不弃;因为在福贵迫于生计卖掉凤霞时,凤霞没有埋怨他,而是跑了回来;因为当传来医院需要人献血的消息时,善良的有庆怀着年轻人的热血,冲在前面;因为在春生轻生之际,家珍作为一个母亲可以放下丧子之痛激励他;因为这一切的爱和善良,一个叫福贵的男人决定活着。
  书是用血和泪写成的,故事是用血与泪演绎的。初读《活着》,有太多的沉重和压抑,可后来,我们都成了老年的福贵,在这伤痛中读出了爱和善良,决定带着希望活着。此刻,我终于与福贵产生了共鸣。
  我仿佛又看到了福贵,他微笑着,牵着那头叫福贵的牛,在一个阳光遍洒的午后,念着家珍、凤霞、有庆、二喜、苦根……
  (指导老师 徐雅仙)
  简 评
  此文为一篇精彩的书评,叙议完美结合。整本书阅读是当下教改潮流,如何让书本更有效地对我们的文字感受力、情感体察力产生作用,是一个值得实践的难题。初读、再读、深读、回读,是阅读一本书的正确方法。福贵、家珍、凤霞、有庆,一个个有着美好寓意的名字的人却命运悲惨。掩卷深思,恍然大悟,“活着”既意味着不幸遭遇,更包含对命运的抗争、对爱和善良的坚守。《活着》这本书中有无奈,更有希冀。作者读懂了余华,本文紧贴作品人物与情节去写,写出了《活着》里的中国故事、中国品格。
  (郭培旺老师)
其他文献
我:妈,我去寫作业了。  我妈:好,注意安全。  我:???
期刊
女儿问爸爸:“什么是父债子还?”  爸爸回答道:“就是爸爸欠的债子女来还。”  女儿:“爸爸,那你欠债了吗?”  爸爸:“我買房子时借了一百多万元的贷款。”  女儿:“爸爸,从现在开始,我们还是做朋友吧。”
期刊
有次和同学一起逛街,我妈大老远在街对面和我同学打招呼。我一看也躲不過去了,就走过去给我妈打了个招呼。我妈看着我愣了半天,最后说了句:“你今天换衣服了,没认出来你。”
期刊
有一次翻看我妈的手机,看到老妈的手机联系人一栏,我瞬间不淡定了!只见手机屏幕上一列联系人:威爸,威狗,威奶,威爺……  “威……狗……”我又念了一遍这个名字,我刘威就是这样存在于我老妈的手机通讯栏里?
期刊
和同学去撸串,吃完买单,老板说104块钱,给100塊就行了。  我同学说:“98行不行?”  老板说:“行。”  然后,我同学掏出100块钱,说:“不用找了,两块钱是小费!”  厉害了我的同学,我对这机智表示服气。
期刊
原文  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  袁 枚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阐发  诗人在这首七绝的第一句,用一个“最”字打开了长长的水路比较图:船行桂林山水间,水色尽入诗人眼;清清江水随船绕,船在青山顶上边。  何以见得此处的江水最为清澈?你得往下读读,方可决定是否认同诗人之语。  看,接下来,诗人用如画之笔描写道:那一簇簇青山分明是在水中生长着的啊!那巍巍青
期刊
前天给儿子买了一个劫匪帽,女儿看着有趣,戴上后模仿劫匪冲着我大声说:“要钱要命?”  我:“要钱。”  女儿转身到存錢罐里拿了1块钱递给我说:“给你钱!”
期刊
人人都有烦恼,我也不例外,我千丝万缕的烦恼都因为一个人——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呀,那简直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他是大人眼中最完美的孩子,当然有可能也是所有人孩提时代最“恨”的人。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感受过“别人家的孩子”带来的压力。那时的我很淘,整天出去疯玩,每次回家就像个泥猴。妈妈在给我洗衣服时,总是絮絮叨叨:“你說说你,整天疯玩,也不学学隔壁家那个孩子,人家天天宅
期刊
水一般的少年,风一般的歌,梦一般的遐想;手一挥就再见,嘴一翘就微笑,脚一动就向前。  放眼看,岁月轻狂。  ——题记  穿过维多利亚港的点点霓虹,穿过新界九龙的片片街景,又穿过鳞次栉比的楼房与车水马龙的街道,老字号永利街的生活图景徐徐展现在眼前:巷头,巷尾;不急,不迫;轻轻,淡淡;有情,有味。  这部影片讲述的并非某个江洋大盗的一生,而是罗家四口人2 0世纪6 0年代的草根生活;它并非讲述神偷如何
期刊
鲁迅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如今,孺子牛的含义早已由最初指代齐景公演化为为人民无私付出的英雄。在我看来,许许多多为家庭拼命付出的人,完全可以称作“孺子牛”。提到孺子牛,我就想到余华《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主人公——许三观。  许三观原本是城里一家丝厂的送茧工,回村里看望爷爷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身子骨结实,跟着阿方和根龙第一次卖血,拿着卖血的钱娶了“油条西施”许玉兰。许玉兰生了三个男孩: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