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好奇心是科学探究的起点,是学习的出发点。在科学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巧妙引出疑问,广设情境,促使学生提出心中的问题,并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授业解惑,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善于思考,能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主动思考解决,参与这一连贯的过程,成为勇敢探索的求知者。
关键词:小学科学;问题意识;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产生疑问并主动探寻的心理被称为问题意识。它能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任何学习都要从问题出发,因此广大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是在部分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从而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教师应该如何巧妙的设置情境,引发质疑,从而培育问题意识。
一、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
我们常说,严师出高徒,但这是违背正常的学习规律的。教师只有成为学生的朋友,融入进学生之中,才有机会促使学生提出质疑,解决问题。以往那些经常请教问题的学生,都是名列前茅的尖子生,很少有中下游的学生来请教问题。这是因为前者有浓厚的问题意识,对问题高度敏感,他们不但追求结果,更重视过程。这些尖子生在积极探索中,获得了系统的知识,构建了完善的知识框架,还提高了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掌握了更好的方法。因此,我们更需要用精心设计的课程,引发那些中下游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主动询问教师,探索科学。众所周知,没有问题就无法研究解决问题。
二、认真处理学生的质疑
若想培养“问题意识”,教师的教学观念就应该先做出改变。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是发散的,应该开放引导,而不是引入死角。在答疑时,教师要引出一些场景、现象,促使学生产生更多疑问,让他们举一反三。科学的探索是无穷无尽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更多问题。此外,教师应该打破以知识掌握程度为标准的评价原则,打破教师为主的原则,在已有经验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很多学生害怕受到嘲讽,自卑恐惧以至于不敢向老师求助,因此问题意识越来越薄弱。教师应该就此尊重他们的个性,始终如一的对待他们的疑问,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爱提问的学生,应给予鼓励与支持;对问题模糊不清的学生,可以加以引导;对于那些问题浅显的学生,应该带领他们走向更深层次。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方案,鼓励他们在质疑的大道上越走越远。
三、引导学生探寻问题并解决问题
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能够引发他们对知识的追求。科学是一门观察课程,它要求学生们具备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和检验来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不断循环。小学生一般是活泼好动的,同时又充满好奇心,如果一味的对其理论说教,反而事倍功半。倘若教师在课堂中制作一些有趣的实验,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自己领悟观察的重要性,这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受益终生的。如《各种各样的岩石》这一课,学生们很难对枯燥的岩石有所了解。教师可以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们自己去搜集不同种类的石头,并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为同学们做科普。并告诉学生观察岩石的技巧,让他们用感官去感受岩石在硬度、颗粒、花纹、密度等方面的不同。而学生也会产生疑问,岩石可以用来做什么?它们的花纹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页岩的花纹特别规则?为什么有的石头可以刻字?有的石头里长草?在提问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已经对岩石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今后也将不断产生疑问,自主探寻岩石的秘密,从而更全面的掌握课程。
四、给予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让他们用问题意识思考
教师只是引导者,真正的课堂接收者主体是学生,在经过一系列的知识引导后,老师应该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对教师的教学素养设立了更高的标准。陈旧的教学方法常常要求教师讲课更细更透彻,但是如果教师把所有的疑问都毫不犹豫的讲解,那么学生将没有思考的机会,导致的后果是:学生的主动思维逐渐被压抑,扼杀在摇篮里。虽然小学学生思考能力不如中高等教育学生,然而这样的年纪,他们的想象力如一汪泉水,需要一个泉眼喷涌出来,老师需要提供这样一个“质疑”的契机。在《植物的叶》这一课中,学生们会对各种各样的叶子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还会引发各种各样的提问:“叶子有生命吗?叶子的花纹是什么?落在地上的叶子和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区别?叶子飘落后会去哪里?”这些问题的水平并不一样,却是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得到的感受。我们需要给他们思考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去获得相关知识。
要想让科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不流于形式,就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知识宝库不断更新扩大的新时代,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先锋,应该紧跟时代,革新教学方式,求真务实,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作为工作目标,精心设计每一堂科学课程。
参考文献
[1]顾婷.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4):71.
[2]刘峰林.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5(36):176.
[3]吳静娟.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65.
关键词:小学科学;问题意识;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产生疑问并主动探寻的心理被称为问题意识。它能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任何学习都要从问题出发,因此广大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是在部分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从而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教师应该如何巧妙的设置情境,引发质疑,从而培育问题意识。
一、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
我们常说,严师出高徒,但这是违背正常的学习规律的。教师只有成为学生的朋友,融入进学生之中,才有机会促使学生提出质疑,解决问题。以往那些经常请教问题的学生,都是名列前茅的尖子生,很少有中下游的学生来请教问题。这是因为前者有浓厚的问题意识,对问题高度敏感,他们不但追求结果,更重视过程。这些尖子生在积极探索中,获得了系统的知识,构建了完善的知识框架,还提高了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掌握了更好的方法。因此,我们更需要用精心设计的课程,引发那些中下游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主动询问教师,探索科学。众所周知,没有问题就无法研究解决问题。
二、认真处理学生的质疑
若想培养“问题意识”,教师的教学观念就应该先做出改变。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是发散的,应该开放引导,而不是引入死角。在答疑时,教师要引出一些场景、现象,促使学生产生更多疑问,让他们举一反三。科学的探索是无穷无尽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更多问题。此外,教师应该打破以知识掌握程度为标准的评价原则,打破教师为主的原则,在已有经验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很多学生害怕受到嘲讽,自卑恐惧以至于不敢向老师求助,因此问题意识越来越薄弱。教师应该就此尊重他们的个性,始终如一的对待他们的疑问,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爱提问的学生,应给予鼓励与支持;对问题模糊不清的学生,可以加以引导;对于那些问题浅显的学生,应该带领他们走向更深层次。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方案,鼓励他们在质疑的大道上越走越远。
三、引导学生探寻问题并解决问题
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能够引发他们对知识的追求。科学是一门观察课程,它要求学生们具备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和检验来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不断循环。小学生一般是活泼好动的,同时又充满好奇心,如果一味的对其理论说教,反而事倍功半。倘若教师在课堂中制作一些有趣的实验,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自己领悟观察的重要性,这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受益终生的。如《各种各样的岩石》这一课,学生们很难对枯燥的岩石有所了解。教师可以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们自己去搜集不同种类的石头,并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为同学们做科普。并告诉学生观察岩石的技巧,让他们用感官去感受岩石在硬度、颗粒、花纹、密度等方面的不同。而学生也会产生疑问,岩石可以用来做什么?它们的花纹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页岩的花纹特别规则?为什么有的石头可以刻字?有的石头里长草?在提问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已经对岩石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今后也将不断产生疑问,自主探寻岩石的秘密,从而更全面的掌握课程。
四、给予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让他们用问题意识思考
教师只是引导者,真正的课堂接收者主体是学生,在经过一系列的知识引导后,老师应该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对教师的教学素养设立了更高的标准。陈旧的教学方法常常要求教师讲课更细更透彻,但是如果教师把所有的疑问都毫不犹豫的讲解,那么学生将没有思考的机会,导致的后果是:学生的主动思维逐渐被压抑,扼杀在摇篮里。虽然小学学生思考能力不如中高等教育学生,然而这样的年纪,他们的想象力如一汪泉水,需要一个泉眼喷涌出来,老师需要提供这样一个“质疑”的契机。在《植物的叶》这一课中,学生们会对各种各样的叶子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还会引发各种各样的提问:“叶子有生命吗?叶子的花纹是什么?落在地上的叶子和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区别?叶子飘落后会去哪里?”这些问题的水平并不一样,却是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得到的感受。我们需要给他们思考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去获得相关知识。
要想让科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不流于形式,就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知识宝库不断更新扩大的新时代,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先锋,应该紧跟时代,革新教学方式,求真务实,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作为工作目标,精心设计每一堂科学课程。
参考文献
[1]顾婷.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4):71.
[2]刘峰林.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5(36):176.
[3]吳静娟.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65.